人类“信使”飞往水星

人类“信使”飞往水星

一、人类“信使”飞向水星(论文文献综述)

李崇寒[1](2021)在《探测“第二地球”有多难? 神秘的水星:哥白尼都没见过》文中提出水星因离太阳最近,不太容易被观测到,人们只有在黎明或黄昏,太阳光不那么耀眼的一小段时间里看见它。古人一度认为看到的是两颗不同的星星,以致水星在古代中国和希腊有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辰星(西汉称水星)或阿波罗,闪烁夜空时称昏星或赫尔墨斯,直到公元前350年,希腊人才意识到他们在日出和日落看到的实际上是同一颗星星。水星(Mercury)现在的名字墨丘利是罗马人对赫尔墨斯(Hermes)的称呼。大概是水星在夜空中的快速移动让人想到了"速度之神"赫尔墨斯。

张博戎[2](2020)在《附加机动的深空探测引力辅助轨道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空探测是我国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快速、高效地完成从地球出发至其他天体的发射轨道优化是开展实际工程的重要基础。对火星以远的深空探测任务,当前基于化学能推进的运载火箭难以将大质量有效载荷送入直接转移轨道,因此天体引力辅助技术广为应用。本文主要对引力辅助序列设计方法和深空探测弹道-轨道联合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平面二体引力辅助动力学模型,推导得到航天器引力辅助后在中心天体坐标系下的能量与速度变化公式,分析了轨道变化形式,以此为基础,提出航天器在引力辅助后与下一天体是否存在交会机会的判定准则,进一步基于区间分析思想,提出一种无附加机动引力辅助天体序列搜索算法,并自主编程实现。利用该算法,可以一次搜索得到满足出发能量和时间约束的所有引力辅助序列,以供轨道设计选择。考虑三维星历及附加脉冲机动后,本文以地球-木星转移为背景,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Pork-Chop图展现形式,对直接转移和多序列引力辅助转移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天体引力辅助转移轨道的窗口周期特性。在搜索结果中,可以找出与伽利略号、朱诺号等任务实例相匹配印证的结果。相比传统优化算法收敛得到的单点信息,通过本文方法得到的结果能为工程任务设计提供更加全面和充足的参考。建立了考虑运载火箭射向和末级滑行时间约束的弹道-轨道拼接计算模型,在无偏航假设下,得到任意深空出发速度对应的运载火箭射向和末级滑行时间表达式。利用该模型,深入研究了弹轨道可以成功拼接的集合范围随深空出发速度、发射场地理位置、射向和滑行时间约束范围的变化规律。提出深空出发“赤纬-发射能量”(δ-C3)图方法,可以表示指定型号运载火箭深空发射能力可行域,并快速判断该型火箭是否适用于特定深空发射任务,有助提升弹轨道拼接的设计效率。考虑火箭偏航能力后,本文基于运载火箭弹道模型和程序,建立了任意深空出发条件下的无量纲运载能力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出发速度角,得到窗口内所有转移轨道对火箭发射进入停泊轨道的轨道倾角要求。利用这一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在允许火箭偏航情况下,任意深空发射速度是否可以得到满足,以及满足后的运载能力损失大小。最后,本文以地球出发至灶神星探测为例,给出了直接转移和多种引力辅助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出发窗口与运载火箭能力匹配分析,为实际工程任务设计提供了参考。

东易[3](2020)在《信使》文中提出一多了一点2004年8月3日03:20近地球轨道信使号像一只破茧而生的蝉,从火箭中脱离后,她张开两只银色的翅膀,前方巨大厚重的遮阳伞和身后细长小巧的固定式天线相互呼应,浑身体现出科学的和谐美感。信使号探测器主体高1.42米,宽1.85米,长1.27米。两个太阳能电池板"翅膀"位于探测器两侧,分别长1.5米,宽1.65米。自重507920.00g,携带燃料607800.00g。

范全林,王琴,白青江[4](2019)在《2018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空探测指人类航天器离开近地轨道、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对地球以外天体(月球及以远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科学探测。2018年,国际深空探测叠彩纷呈: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将开展巡视勘察;美国"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向太阳系空间进发,朝向日心方向,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合作研制的BeipiColombo探测器正飞向水星、美国"帕克号"探测器开启"史诗级"旅行去"触摸太阳",远离日心方向,"新视野号"成功飞掠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涯海角"、"旅行者2号"突破日球层顶;美国"奥西里斯-REx"和日本"隼鸟2号"顺利抵达各自目标小行星执行采样任务。2018年,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火星发现有机分子、太阳系边际再抵近等发现或突破对于探寻生命起源、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拓展人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王帅[5](2018)在《水星探测意义及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概述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由于向水星转移需要非常大的速度增量且水星几乎没有大气,进行水星环绕和着陆任务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水星表面温差极大,其宜居性差且探测难度较大。因此,人类过去探测水星的热情并不高。目前,仅有水手-10(Mariner-10)和"信使"(MESSENGER)探测器进行过水星探测,欧日联合探测任务"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则正在飞行途中。然而,水

郑永春[6](2018)在《奔赴水星——“贝皮科伦布”号的背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10月20日,"贝皮科伦布"号成功发射。该任务由欧洲空间局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实施,预计经过约7年时间的飞行,于2025年到达水星,揭示水星的神秘面纱。?水星的别称在夜空中,水星的亮度只有-1.2星等,最亮的时候目视星等也只有-1.9等,仍然只有金星最亮时的1/17。从地球看过去,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视角距(即2个天体在观测者眼中张开的角度)在18°~28°之间变化。因此,人们

宁靖[7](2018)在《飞向太空的人类文明——信使号探测器》文中研究表明嘿,你好!请放慢你的脚步。或许是在太空独自待得太久,我变成了一个喜欢自言自语的"话痨"。你想不想听我讲讲我的故事?放心,时间不会太长,一天之内肯定能够讲完。对了,忘记说了,水星上的一天大约等于58个地球日……另外,这里昼夜温差将近600℃,所以听故事时要穿好"太空羽绒服"哟!好的好的,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名字叫MESSENGER,我更愿意你们用"信使号"来称呼我。我觉得这个名字比我的前任——1973年发射的"水手10号"更加好听。什么,你说水星探测器叫"水手"比"信

思飞[8](2017)在《比皮科伦坡号:第三个飞向水星的探测器》文中研究说明据今年7月有关媒体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欧空局宣布,日欧共同制定的水星探测器比皮科伦坡计划将延迟至2018年10月发射。这引起了一些人们对用航天器探测水星的兴趣和关注。人类至今仅发射了两个航天器对水星进行了探测,并获得一定成果,明年升空的比皮科伦坡探测器是第三个飞向水星的航天器。

刘嘉宁[9](2015)在《美国“信使”水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15年1月21日最后一次助推器点火后,人类有史以来首个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器"信使"(MESSENGER)消耗掉所有燃料,其轨道高度将维持到今年4月底。届时,该探测器将缓慢坠入水星,结束长达7年的探测任务。它对水星的探测结果,让人类进一步了解这颗距太阳最近的类地行星的诸多秘密。

赵文林[10](2011)在《水星也拥有大气层和磁场》文中提出或许曾在夜空见到过其他太阳系大行星,但是你见到过水星吗?由于它太靠近太阳并被它巨大的光辉淹没,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它的观测少之又少。如果地面和太空的望远镜想对准水星,那就得时时提防太阳的耀眼光芒烧毁设备,而飞向水星的探测器又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燃料进行减速,以便防止太阳的巨大引力场将飞船拽入万劫不复,同时还必须使

二、人类“信使”飞向水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信使”飞向水星(论文提纲范文)

(1)探测“第二地球”有多难? 神秘的水星:哥白尼都没见过(论文提纲范文)

对水星的误解太多
独辟蹊径的“水手10号”
水星形成之谜

(2)附加机动的深空探测引力辅助轨道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综述
        1.2.1 空间轨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1.2.2 弹道-轨道联合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1.2.3 轨迹优化算法及软件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已有研究小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动力学与优化算法模型
    2.1 星历及引力场模型
        2.1.1 DE405星历模型及其时空坐标系
        2.1.2 引力场模型
    2.2 兰伯特问题求解模型
    2.3 轨道转移Pork-Chop图模型
        2.3.1 轨道转移Pork-Chop图模型描述
        2.3.2 轨道转移Pork-Chop图模型验证
    2.4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
        2.4.1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描述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验证
    2.5 弹轨道拼接模型
        2.5.1 逃逸轨道与停泊轨道拼接模型
        2.5.2 停泊轨道与发射弹道拼接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平面无附加机动模型下引力辅助序列准则研究
    3.1 基于单次引力辅助模型推导交会机会
        3.1.1 单次引力辅助模型的进一步推导
        3.1.2 引力辅助后航天器-天体交会机会判断
    3.2 类地行星引力辅助效果计算与分析
    3.3 最优引力辅助序列交会准则与搜索算法表述
        3.3.1 问题提出
        3.3.2 搜索算法设计
        3.3.3 初始条件
    3.4 搜索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ork-Chop图的多引力辅助序列任务规划方法研究
    4.1 利用Pork-Chop图计算并比较多序列转移轨道
        4.1.1 通过Pork-Chop图展现引力辅助转移窗口
        4.1.2 轨道寻优参数优化方法
    4.2 多引力辅助序列算例分析
        4.2.1 单次引力辅助转移窗口分析
        4.2.2 附加单次深空脉冲机动对转移窗口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深空探测弹道-轨道拼接δ-C3图方法研究
    5.1 轨道拼接计算模型与自由度分析
        5.1.1 逃逸轨道与停泊轨道拼接问题分析
        5.1.2 停泊轨道与发射弹道拼接问题分析
    5.2 运载火箭射向与滑行时间匹配规律分析
        5.2.1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异半球且高于发射场纬度
        5.2.2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异半球且低于发射场纬度
        5.2.3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同半球且低于发射场纬度
        5.2.4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同半球且高于发射场纬度
        5.2.5 四类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位置匹配关系小结
    5.3 考虑约束的弹轨道拼接问题解集范围分析
        5.3.1 考虑射向约束的解集范围
        5.3.2 考虑滑行时间约束的解集范围
    5.4 利用“赤纬-能量”(δ-C3)图描述运载火箭深空发射能力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小行星探测弹道-轨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6.1 小行星探测轨道-弹道模型的特点与约束
        6.1.1 轨道模型的特点与约束
        6.1.2 弹道模型的特点与约束
        6.1.3 弹道-轨道联合优化设计方法
    6.2 弹道约束形式与算例分析
        6.2.1 探测目标选取
        6.2.2 考虑弹道约束对运载能力影响分析
        6.2.3 调整偏航能力对弹轨道拼接的影响分析
        6.2.4 调整射向对弹轨道拼接的影响分析
    6.3 典型小行星探测任务算例分析
        6.3.1 直接转移
        6.3.2 无附加机动引力辅助转移
        6.3.3 附加脉冲机动引力辅助轨道转移
        6.3.4 出发窗口对比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使用主要符号意义
附录B 世界航天使用行星引力辅助技术的实际任务统计
附录C 粒子群优化算法适应度评价函数测试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信使(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了一点
二飞向水星
三初遇
四重逢
五对话
六阴谋
七会合
八MESSENGER(信使)
后记

(4)2018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多个新深空探测任务实施, 致力于新科学发现
    1.1“嫦娥四号”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勘察
    1.2“洞察号”执行人类首个火星内部结构探测任务
    1.3 欧日联合发射人类第3个水星探测器
    1.4“帕克号”使人类以史无前例的距离接近太阳
2 两个在途小行星采样任务顺利抵达目标小行星
    2.1 OSIRIS-REx约会Bennu小行星并有重要发现
    2.2“隼鸟2号”抵达Ryugu小行星并投放着陆器
3 两个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令人瞩目
    3.1“旅行者2号”突破日球层顶进入恒星际空间
    3.2“新视野号”探索人类目前可及的最远天体
4 一批新的深空探测成果再次拓展人类认知
    4.1 月球表面存在水确凿无疑
    4.2 火星或存在生命再添新证据
    4.3 木星闪电之谜被破解
    4.4 土卫二的海洋或令生命宜居、土卫六上首次发现沙尘暴
    4.5 太阳系原初特征被揭示
    4.6 冥王星沙丘可能由甲烷冰粒堆积而成
5 深空探测再次牵引国内外空间技术创新和应用
6 多个航天国家更新深空探测路线图
7 2019年深空探测将依旧高潮迭起

(5)水星探测意义及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水星探测科学意义
    水星是太阳系最内侧的类地行星, 对于揭示行星起源与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水星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磁场, 研究其磁场及磁气圈有助于揭示行星磁场形成的问题
3 水星探测历程回顾
4 水星探测进展分析
    水星表层
    水星内核
    水星外逸层
    水星磁气圈
    水星周边行星际空间
5 水星探测关键技术
    借力飞行技术
    航天器热控技术
6 结论

(9)美国“信使”水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类探测水星的历史
2 探测器分系统组成与科学载荷简介
    分系统组成
    科学载荷仪器
3 “信使”的运行轨道
4 “信使”取得的科学成果
    完成水星全貌测绘
    勘察水星表面地质形态与化学成分
    完成水星磁场测量
    完成水星大气成分与动力学研究
    确认极区水冰沉积物存在
5 结语

四、人类“信使”飞向水星(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测“第二地球”有多难? 神秘的水星:哥白尼都没见过[J]. 李崇寒. 国家人文历史, 2021(07)
  • [2]附加机动的深空探测引力辅助轨道优化技术研究[D]. 张博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1)
  • [3]信使[J]. 东易. 文学港, 2020(03)
  • [4]2018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J]. 范全林,王琴,白青江. 科技导报, 2019(01)
  • [5]水星探测意义及发展历程研究[J]. 王帅. 国际太空, 2018(11)
  • [6]奔赴水星——“贝皮科伦布”号的背后[J]. 郑永春. 中国科技教育, 2018(11)
  • [7]飞向太空的人类文明——信使号探测器[J]. 宁靖.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8(03)
  • [8]比皮科伦坡号:第三个飞向水星的探测器[J]. 思飞. 太空探索, 2017(09)
  • [9]美国“信使”水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J]. 刘嘉宁. 国际太空, 2015(04)
  • [10]水星也拥有大气层和磁场[J]. 赵文林. 科学大观园, 2011(16)

标签:;  ;  ;  ;  

人类“信使”飞往水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