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并行工程的可装配性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龙[1](2020)在《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国AP1000、EPR等三代核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质量问题是影响项目进度和投资的突出问题之一。同时,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各国对核电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形成核电厂安全与质量的诸多环节中,设计质量是决定性环节。因此,如何提升核电项目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服务水平,是核电项目管理领域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并行工程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方法。然后,介绍了HY核电项目基本情况,说明了设计质量的内容及要求,通过统计分析核岛设计文件升版及变更情况,发现图纸大量升版且变更频繁,在施工图设计的可施工性、设备设计的可制造性、系统设计的安全可靠性、设备的运维可达性等四个方面存在缺陷。接着,采用因果图与4M1E结合的方法对上述设计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从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和设计质量过程控制进行深入地原因分析,发现设计方与采购方、施工方等用户之间缺乏协作与信息沟通等管理问题是产生设计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并行工程应用于核电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改进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核电项目设计质量改进模式,即首先通过组建多学科协同小组丰富设计团队人员组成,然后使多学科小组在设计阶段开展协同工作以增强不同领域间的信息沟通,在设计过程中及早发现并解决设计上的缺陷和冲突进而完善设计方案,使设计更好地满足业主、设备采购、建安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需求,力求设计过程一次性接近成功,最终减少后期的图纸升版和设计变更。以HY核电厂核能对外供热项目为例,具体阐述了并行工程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实际应用,并对设计质量改进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对应用并行工程思想提升核电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研究,有利于并行工程思想在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推广应用,可以为后续核电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武维维[2](2020)在《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及装配作业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是生产制造业中的主要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产品装配性能对产品质量、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均具有重要影响。利用虚拟装配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起逼真的装配环境,对实际装配活动进行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可装配性、装配工艺的合理性、装配操作的舒适性进行分析验证,从而在产品研发的早期阶段及时发现产品设计和工艺规划中的问题与缺陷,减少设计变更,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装配效率与质量。目前虚拟装配系统大多没有集成完整的虚拟人体模型,因而很难有效支持装配过程中复杂的人机工效分析评估工作。此外,目前虚拟装配系统主要基于几何约束信息对零件进行操作和控制,导致装配过程仿真在零件装配运动行为的逼真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索一种以“全虚拟”方式在虚拟装配系统中集成虚拟人模型的新思路,对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与装配作业仿真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分析了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与装配作业仿真系统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将系统结构分为数据层、支持层、功能层以及交互层,构建了系统完整的体系结构。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装配作业场景搭建阶段、人机工程仿真评估阶段和零件装配过程仿真阶段。2.提出一种面向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与评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讨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的基本思想。分析了人体作业姿态对平衡性、关节负荷、关节角度和作业目标可达性等人机因素的影响机理,建立了人体作业姿态参数和这些人机因素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于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的姿态优化模型。针对姿态优化模型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引入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以获取给定作业条件下姿态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姿态解集。引入变权理论对各姿态解的选择优先度进行计算,并据此对姿态解集进行综合排序,以实现最终姿态参数方案的选优决策。提取与作业姿态舒适度相关的人机因素指标值,并通过对其进行综合集成以实现对作业姿态总体舒适度的评估。3.提出一种虚拟样机环境下观测物可视性的自动评估方法。利用网格划分技术将观测物表面离散成一系列网格单元,并将其作为可视性评估的基本单元。给出了网格尺寸的确定方法以及网格的形状要求。分析归纳了网格单元的可视类型,并建立了基于视线检测的网格单元可视类型自动判别算法,解决了虚拟人视域内可见网格分类提取问题。分析总结了视域因素、物姿因素、视角因素等可视性影响因素的特点,并结合人机工学理论和实验统计方法建立了其相应的评估计算模型,实现对可视性各影响因素的分开评估。通过综合集成可视性各影响因素实现对观测物总体可视性的计算。4.提出一种考虑人机因素与零件物理属性的装配过程仿真方法。以装配生产中最为典型常见的轴孔类装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装配过程各阶段装配操作的特点,将装配过程划分为装配空间漫游阶段、找孔阶段、半入孔阶段和入孔阶段,并给出了各阶段零件装配运动行为的描述。在对装配仿真中零件物理属性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零件的物理属性模型。从装配者对物体位姿的认知模式出发,提出一种面向装配过程仿真的物体位姿描述方法及控制策略。利用概率方法模拟人机因素对装配力/力矩的影响作用,并结合装配过程各阶段装配者的装配意图以及装配操作特点,构建了各阶段装配力/力矩的计算模型。给出了零件间接触力的计算方法,避免零件碰撞后发生相互嵌入的现象。建立了零件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通过动力学仿真实现零件的运动引导与装配定位,提高了装配过程仿真的真实感和可靠性。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与装配作业仿真原型系统VEAVAS(Virtual Human Based Ergonomic Assessment&Virtual Assembly System)。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阐述了系统的功能模型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向,并通过装配作业实例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
李卫平[3](2019)在《A公司新产品项目开发计划与控制改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公司玩具新产品开发效率,即有效缩短A公司玩具新产品开发时间,提高其新产品开发绩效。基于A公司2017年新产品开发现状,统计出2017年新产品开发延期的项目,并以开发时间延期的项目绿巨人为研究对象,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其开发流程进行深度剖析,利用流程分析、数据分析以及头脑风暴法找到A公司新产品项目绿巨人开发时间长的原因。基于并行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于A公司的面向并行工程的新产品开发模式。该模式在以不牺牲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将新产品开发时间有效缩短。新的开发模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优化,其一是对跨职能产品开发团队及时组建及整合优化,其二利用关键路径法缩短关键工序作业时间,其三是开发活动的并行度优化。通过对新建立的并行开发模式的应用,A公司W双色头盔产品在80天完成,在质量相同和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比原有开发模式的开发时间大约缩短了47天,即时间上相当于比原开发时间缩短了37%,产品开发并行度为27%,比原有开发模式的并行度提升了22%,达到公司的预期目标。通过对新产品项目开发时间计划与控制改善研究,对A公司而言,可有效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节省公司开发成本、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文中提出的新的并行开发模式可以给其它类似公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红燕,余建波[4](2017)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流程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技术,对在产品早期设计阶段影响产品开发周期、成本及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和改进,进而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杨云斌,廖红强,何良莉[5](2017)在《基于数字样机的可装配性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在设计阶段进行装配性评估和优化的重要性以及传统装配性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基此提出了基于数字样机的可装配性设计方法,建立了该方法设计流程,确定了可装配性设计方法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可装配性设计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KBE的装配设计和基于物理特性的虚拟装配。针对产品物理特性,重点分析了基于物理特性的数字样机建模、虚拟对象运动控制、操作力模拟和装配序列规划。可装配性设计方法的建立为基于数字样机的可装配性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李乃鑫,陆中,周伽[6](2016)在《民用飞机维修性并行设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民用飞机维修性并行设计框架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首先阐述并行工程的基本内涵;其次深入研究民用飞机维修性并行设计过程,明确民机研制各阶段维修性设计的具体环节与相应工作;再次提出基于微循环理论的民用飞机维修性工作的并行化方法,阐明维修性设计各环节之间以及维修性设计与产品设计其他方面之间的信息交互关系;然后深入研究民机维修性并行设计团队的工作模式,分析并确定维修性并行设计团队的人员组成,提出维修性并行设计的协同工作模式。最后结合某型飞机前起落架系统给出了维修性并行设计实例。
王丽[7](2016)在《大型复杂精密系统的可装配性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维持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大科学装置的研发和制造一直是制约我国军品发展的瓶颈问题,包括研发周期长、制造费用高等问题。装配是复杂产品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装配质量和效率除了对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之外,设计阶段对装配的考虑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可生产性工程的基础上,分离出可装配性工程这一领域,通过分别对可装配性和可装配性工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大型复杂精密系统的可装配性工程的体系框架,包括可装配性工程组织结构、面向装配的设计指南、可装配性评价系统和可装配性工程文档管理系统四大模块,并以此设计出针对大型复杂精密系统的可装配性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应用指南,其中应用指南主要以功能模型的形式呈现,实现了可装配性工程与产品研发过程的有效交互。同时,本文提出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可装配性的实施过程规划中,借助Primavera6项目管理软件,对产品的研发过程进行规划,并设计出适用于大型复杂精密系统的可装配性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可装配性工程体系框架中所包含的四大模块,并实现了对可装配性工程实施过程的控制、对可装配性评价和可装配性信息的管理功能。论文的最后,以神光工程中的终端光学组件为例,将此方案应用于终端光学组件(FOA)的可装配性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借助于Primavera6的项目管理软件和DELMIA仿真软件,对终端光学组件中的倍频装配体进行装配建模和装配过程的模拟仿真,并对其可装配性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可装配性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应用,发现该组件存在与装配有关的设计问题,从而得出了该可装配性实施方案是可行的结论。本课题的研究将对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减少研发和制造过程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有着积极促进的意义。
马立[8](2016)在《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文中提出将并行工程理论与方法、数字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引入当代建筑建造系统,回溯与反思传统建造方式与传统建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宜于当下及未来人居模式的建筑建造方式及运行流程。课题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信息集成层面,应用数字制造中工艺规程规划方法、数据标准与接口技术,结合建筑学科已有的数字设计及数字建造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的集成体系,使得传统意义上、基于普适层面的设计与建造分离现状得以改观,从而运行建筑“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材料集成层面,应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借助制造业中的叠层实体制造法、三维打印技术完成材料集成过程,形成低碳材料集成体系,以改观传统化石能源供能模式下的分层砌筑现象;组织模式层面,利用质量功能配置方法完成设计因素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及拆解三维数字化模型,使集成建筑信息模型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成阶段拓展到拆解、制造阶段,并利用Solidworks系统进行可装配性评价验证,在划分建筑结构的跨学科团队、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化操作。在此基础上,并行化操作模式下、应用集成数字技术体系、低碳材料集成体系,从而构建划分建筑结构的装配式建造模式。论文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借助数字制造领域的工艺规程与数据交换技术,优化了数字设计系统中几何模型到数控设备中加工生产模型转变的集成路径,完成划分建筑模块及层级拆解,从而运行“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其次,利用跨学科团队以集成建筑信息模型平台协同工作为基础,借助质量功能配置方法、过程建模技术、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整合了并行化建筑运作模式;第三,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及Solidworks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与可装配性验证,结合建筑学学科内的研究基础,综合集成化建造流程与并行化操作模式,构建了分布式环境下装配式建造方式。
丛勐[9](2016)在《建造与设计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及过程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设计最终通过建造加以实现。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面向建造过程,将传统建筑学对设计的关注转变为聚焦于建造,将传统的建筑作品模式转变为工业化的建筑产品模式。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学习借鉴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理论、方法与技术,为建筑产品向制造业方向的转变提供了方法与路径。本文主要对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及过程管理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可移动建筑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价值特性等进行基础性阐述。然后从理论研究层面,基于并行工程与产品总体设计理论,对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系统要素的构成及系统结构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了由执行域、支撑域和管理域构成的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三域系统结构。接下来从方法研究层面,提出了产品研发设计与研发过程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在建立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分解结构基础上,明确了产品研发活动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研发设计方法。基于设计结构矩阵技术,提出了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流程设计方法。基于集成多视图过程建模技术,提出了可移动建筑产品集成多视图研发过程管理建模方法。最后通过可移动铝合金建筑产品研发实例,对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与过程管理方法进行了实践。
吴兆基[10](2014)在《D公司水龙头产品设计可装配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的卫浴品牌纷纷进入国内,并有从中高端市场转向大众消费低端市场的趋势,国内卫浴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装配作为水龙头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其有效性对于降低总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确保产品质量等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装配有效性与产品设计是否合理有着紧密联系,采用合适的可装配性评价模型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估显然十分重要。鉴于目前泛用的可装配性评价模型不能很好的对水龙头设计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水龙头手工装配过程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水龙头产品设计的从单一工序到整个装配流程的两级可装配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影响因素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划分、工序因素权重集的确定、两级可装配性评价集的建立过程。在本文后半部分,笔者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水龙头产品设计方案进行了可装配性评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改进设计方案。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由于水龙头装配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分析评价的层次结构,利用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估,能有效地区分影响各个工序装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后续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对于水龙头设计过程来说,该两级可装配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有应用前景的。
二、基于并行工程的可装配性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并行工程的可装配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3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2.1 全面质量管理 |
2.1.1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
2.1.2 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 |
2.1.3 常用的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
2.2 并行工程理论 |
2.2.1 并行工程的概念 |
2.2.2 并行工程与串行工程对比 |
2.2.3 并行工程的关键技术方法 |
第3章 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问题 |
3.1 HY核电项目概况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项目主要特点 |
3.2 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问题 |
3.2.1 设计质量的内容及要求 |
3.2.2 设计质量存在问题的表现 |
3.2.3 设计质量存在的四大问题 |
第4章 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设计质量问题的因果图分析 |
4.2 基于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因分析 |
4.2.1 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
4.2.2 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
4.3 基于设计质量控制过程的原因分析 |
4.3.1 设计质量控制过程分析 |
4.3.2 设计质量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设计质量改进 |
5.1 并行工程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5.1.1 注重用户需求 |
5.1.2 强调及早开展 |
5.1.3 主张团队协作 |
5.1.4 促进信息集成 |
5.2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改进模式 |
5.2.1 组建多学科团队 |
5.2.2 多学科团队协同 |
5.2.3 解决设计冲突 |
5.3 HY核电设计质量改进实践 |
5.3.1 供热示范项目概况 |
5.3.2 “设计+N”多学科虚拟小组 |
5.3.3 多学科协同完善设计方案 |
5.3.4 冲突的解决及方案优化 |
5.3.5 效果评价与总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及装配作业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分析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与装配作业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
2.1 引言 |
2.2 VEAVAS系统构建思路 |
2.3 VEAVAS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4 VEAVAS系统体系结构 |
2.5 VEAVAS系统工作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与评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基本思想 |
3.3 虚拟人运动建模 |
3.4 虚拟人作业姿态优化模型的构建 |
3.4.1 平衡性因素 |
3.4.2 关节负荷因素 |
3.4.3 关节角度因素 |
3.4.4 可达性因素 |
3.5 虚拟人作业姿态优化模型求解 |
3.5.1 NSGA-Ⅱ算法介绍 |
3.5.2 姿态优化模型求解的NSGA-Ⅱ算法设计 |
3.6 虚拟人作业姿态选优决策与舒适度评估 |
3.6.1 虚拟人作业姿态的选优决策 |
3.6.2 虚拟人作业姿态的舒适度评估 |
3.7 虚拟人作业姿态预测实例研究 |
3.7.1 人机因素偏好对作业姿态的影响 |
3.7.2 虚拟人体型大小对作业姿态的影响 |
3.8 实验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于虚拟样机环境下的可视性自动评估方法 |
4.1 引言 |
4.2 观测物表面的网格划分 |
4.3 视域模型构建 |
4.4 网格可视类型的判别 |
4.5 可视性各影响因素的评估 |
4.5.1 视域因素的评估 |
4.5.2 物姿因素的评估 |
4.5.3 视角因素的评估 |
4.6 可视性的总体评估 |
4.6.1 可视性的总体量化评估 |
4.6.2 可视性的总体定性评估 |
4.7 可视性评估实例研究 |
4.7.1 支撑板装配场景可视性的评估与改进 |
4.7.2 法兰盘装配场景可视性的评估与改进 |
4.7.3 螺栓装配场景可视性的评估与改进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阶式力引导的自动装配定位方法 |
5.1 引言 |
5.2 装配仿真过程各阶段的描述 |
5.3 虚拟环境下的零件物理属性建模 |
5.4 面向装配过程仿真的物体位姿描述方法及控制策略 |
5.5 人机因素对装配引导定位的影响 |
5.5.1 目标估计位置计算 |
5.5.2 目标估计姿态计算 |
5.6 装配力与装配力矩计算模型的建立 |
5.6.1 装配空间漫游阶段 |
5.6.2 找孔阶段 |
5.6.3 半入孔阶段 |
5.7 接触力的计算 |
5.8 装配仿真流程 |
5.8.1 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的建立 |
5.8.2 仿真流程 |
5.9 基于分阶式力引导的零件装配定位实例研究 |
5.9.1 人机因素对产品可装配性的影响 |
5.9.2 结构因素对产品可装配性的影响 |
5.10 实验对比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系统概述 |
6.2.1 系统硬件环境 |
6.2.2 系统软件环境 |
6.2.3 系统功能模型 |
6.3 系统应用实例 |
6.3.1 作业场景建模 |
6.3.2 作业姿态预测 |
6.3.3 人机工效评估 |
6.3.4 装配过程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A公司新产品项目开发计划与控制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新产品开发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公司新产品开发时间及问题分析 |
2.1 公司概况及行业背景介绍 |
2.1.1 公司概况 |
2.1.2 行业背景介绍 |
2.1.3 公司的组织架构分析 |
2.2 新产品的开发现状 |
2.2.1 问题描述 |
2.2.2 原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并行工程的A公司新产品开发模式 |
3.1 新产品开发模式的提出 |
3.2 跨职能产品开发团队(IPDT) |
3.2.1 跨职能产品开发团队组建 |
3.2.2 跨职能产品开发团队组织成员 |
3.3 缩短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
3.3.1 缩短外形设计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
3.3.2 缩短内部结构设计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
3.3.3 缩短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
3.3.4 缩短工程样板测试及改善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
3.4 并行度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开发模式的实践应用与效果 |
4.1 新开发模式的实施 |
4.1.1 跨职能产品开发团队(IPDT)组建及整合 |
4.1.2 缩短W双色头盔开发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
4.1.3 W双色头盔开发活动的并行度优化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中插图一览表 |
附录二 文中插表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流程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DFMA技术 |
3 基于DFMA的新产品开发流程改善 |
3.1 产品规格定义 |
3.2 产品概念设计 |
3.3 基于DFMA的产品设计改进 |
3.3.1 面向制造的设计 |
3.3.2 面向装配的设计 |
3.4 产品最终设计确认 |
4 改进效果评价 |
5 实施DFMA的关键要素 |
6 结束语 |
(6)民用飞机维修性并行设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机维修性并行设计过程研究 |
1.1 传统的维修性工作过程 |
1.2 维修性并行设计过程 |
1.2.1 面向并行工程的维修性设计工作分析 |
1)确定维修性要求。 |
(1)维修性参数的选用。 |
(2)参数指标的确定。 |
(3)维修性定性要求分析。 |
2)系统维修性分析。 |
(1)维修性建模。 |
(2)维修性分配。 |
(3)维修性预计。 |
(4)维修性分析。 |
3)维修性属性设计与试验评定。 |
(1)维修性属性设计。 |
(2)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
1.2.2 维修性工作的并行化 |
1)子任务的并行。 |
2)尽早开始工作。 |
2 民用飞机维修性并行设计工作模式研究 |
2.1 维修性并行设计团队的组成 |
2.2 维修性并行设计团队的工作模式 |
3 某型飞机起落架系统维修性并行设计实例 |
1)前起落架系统维修性要求。 |
2)前起落架系统维修性分析。 |
3)前起落架系统维修性属性分析与试验评定。 |
4 结束语 |
(7)大型复杂精密系统的可装配性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简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简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装配性工程分析 |
2.1 可装配性 |
2.1.1 可装配性定义 |
2.1.2 可装配性的基本信息及影响可装配性的基本因素 |
2.1.3 可装配性与其他功能领域的联系 |
2.2 可装配性工程 |
2.2.1 可装配性工程定义及基本内容 |
2.2.2 可装配性工程的技术关键 |
2.2.3 可装配性与设计过程 |
2.3 可装配性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
2.3.1 基于DELMIA软件的虚拟装配技术 |
2.3.2 DFA技术 |
2.3.3 基于Primavera6项目管理软件的项目管理技术 |
2.4 可装配性工程体系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装配性工程的管理过程模型的建立 |
3.1 可装配性工程实施的总体思路 |
3.2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装配性工程 |
3.2.1 概念设计阶段管理模型的建立 |
3.2.2 方案设计阶段管理模型的建立 |
3.2.3 工程发展阶段管理模型的建立 |
3.2.4 工艺规划阶段管理模型的建立 |
3.3 可装配性工程工作的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装配性工程在PRIMAVERA6中的构建 |
4.1 建立PRIMAVERA6中的体系框架 |
4.1.1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 |
4.1.2 建立编码体系 |
4.2 建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
4.2.1 建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体系 |
4.2.2 匹配文档体系 |
4.2.3 实现数据共享 |
4.3 用户界面设计及实现 |
4.3.1 建立P6中的组织机构 |
4.3.2 个性化定制用户界面 |
4.3.3 用户权责的设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终端光学组件可装配性工程的应用 |
5.1 终端光学组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 |
5.1.1 终端光学组件结构 |
5.1.2 倍频模块技术要求 |
5.2 终端光学组件的可装配性分析 |
5.2.1 建立倍频机构装配的仿真模型 |
5.2.2 倍频模块装配体评价指标体系 |
5.3 终端光学组件的可装配性工程在P6中的实现 |
5.3.1 整体静态干涉检查过程 |
5.3.2 倍频机构装配体自动虚拟装配评价 |
5.3.3 基于可装配性指南的评价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基于可装配性指南评价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串行运作流程 |
1.1.2 设计与建造分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
2.1 并行工程概念与特征 |
2.2 数字制造定义与内涵 |
2.3 建造模式与建造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造与制造关联性 |
3.1 工业革命催生机器美学 |
3.2 流水线生产促成标准化建造 |
3.3 柔性化制造演绎个性化定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造演化机制解析 |
4.1 建造主体的变迁过程 |
4.1.1 工匠作为主体的营造方式 |
4.1.2 建筑师与专业建造团队的协作方式 |
4.1.3 建筑师参与的多工种协同建造 |
4.2 建造逻辑方式的渐变与突变 |
4.2.1 手工建造工艺受控比例理论 |
4.2.2 工业制造工艺依循数学计算 |
4.2.3 数字建造工艺遵照函数关系 |
4.3 不同建造方式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 |
4.3.1 宜人尺度 |
4.3.2 抽象尺度 |
4.3.3 复合尺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造逻辑真实性原则 |
5.1 结构体系决定形式呈现 |
5.2 连接方式表征力学传递 |
5.3 材料呈现反映本真质料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集成—集成化建造流程 |
6.1 传统建造方式变迁过程 |
6.1.1 杆件接合 |
6.1.2 单元砌筑 |
6.1.3 先“框架”后“填充” |
6.1.4 表皮承重 |
6.2 设计向建造延伸 |
6.2.1 网格控制 |
6.2.2 秩序组构 |
6.3 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 |
6.3.1 数字设计 |
6.3.2 集成建筑信息模型 |
6.3.3 工艺规程规划 |
6.3.4 数据标准与接口技术 |
6.3.5 数字建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材料集成—低碳新材料技术 |
7.1 传统材料技术回顾 |
7.1.1 低技生态技术 |
7.1.2 能源密集型技术 |
7.2 集成材料制备过程 |
7.2.1 预制集成 |
7.2.2 打印集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组织模式集成—并行化操作模式 |
8.1 传统运作模式解析 |
8.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并行化操作雏形 |
8.1.2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时期的“串-并”行方式 |
8.1.3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矩阵型模式 |
8.1.4 当代中国的串行运作模式 |
8.1.5 国内低效运行的BIM系统 |
8.2 并行化操作模式构建 |
8.2.1 需求分析 |
8.2.2 质量功能配置(QFD) |
8.2.3 划分建筑结构的跨学科团队(IBT) |
8.2.4 过程建模 |
8.2.5 数据管理(BDM)系统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建造集成—装配式建造方式 |
9.1 过程重构:图纸→模型 |
9.2 划分模块 |
9.3 装配建模 |
9.4 可装配性评价 |
9.5 三维定位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建造与设计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及过程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之路 |
1.1.2 向制造业学习 |
1.1.3 可移动的建筑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可移动建筑相关研究 |
1.2.2 产品研发过程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向制造业方向转变的可移动建筑产品 |
2.1 可移动建筑产品的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产品 |
2.1.2 制造业产品 |
2.1.3 建筑产品 |
2.1.4 固定建筑产品 |
2.1.5 可移动建筑产品 |
2.1.6 可移动建筑产品的分类 |
2.2 广义层面可移动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应用领域 |
2.3 可移动建筑产品的特性与价值 |
2.3.1 可移动性 |
2.3.2 临时性 |
2.3.3 可适应性 |
2.3.4 可持续性 |
2.3.5 轻量化 |
2.3.6 标准化 |
2.3.7 工厂化 |
2.4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向制造业方向的转变 |
2.4.1 传统建筑产品的设计与建造 |
2.4.2 制造业产品的研发 |
2.4.3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的转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系统的建设 |
3.1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基础理论概述 |
3.1.1 系统理论 |
3.1.2 集成理论 |
3.1.3 先进研发制造理念的发展 |
3.1.4 产品并行工程 |
3.1.5 产品总体设计 |
3.2 产品研发过程 |
3.2.1 过程与流程的概念界定与区别 |
3.2.2 制造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定义与特征 |
3.3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系统要素 |
3.3.1 研发活动要素 |
3.3.2 研发流程要素 |
3.3.3 研发产品要素 |
3.3.4 研发资源要素 |
3.3.5 研发过程管理要素 |
3.4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的三域系统结构 |
3.5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系统要素的构建 |
3.5.1 产品研发过程设计 |
3.5.2 产品研发过程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过程分解结构的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方法研究 |
4.1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分解结构 |
4.1.1 产品工作分解结构 |
4.1.2 建筑工程建设与制造业产品研发的过程分解结构 |
4.1.3 建立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分解结构 |
4.2 产品定义与规划 |
4.2.1 选择研发团队成员 |
4.2.2 确定产品研发方向 |
4.2.3 用户需求分析 |
4.2.4 竞争产品分析 |
4.2.5 制定产品任务书 |
4.2.6 产品研发过程设计 |
4.2.7 制定产品研发过程管理计划 |
4.3 概念方案设计 |
4.3.1 概念方案生成 |
4.3.2 概念方案选择 |
4.3.3 概念方案验证 |
4.4 系统层面设计 |
4.4.1 产品平台化策略 |
4.4.2 模块化构造 |
4.4.3 建立产品系统分解结构 |
4.4.4 产品功能体设计 |
4.4.5 产品模块设计 |
4.4.6 初步制造设计 |
4.4.7 初步装配设计 |
4.5 建造设计 |
4.5.1 面向建造的设计 |
4.5.2 面向工厂制造的设计 |
4.5.3 面向工厂装配的设计 |
4.5.4 面向现场建造的设计 |
4.6 原型产品建造 |
4.6.1 产品原型化 |
4.6.2 工厂制造与工厂装配 |
4.6.3 现场建造 |
4.7 产品测试 |
4.7.1 内部性能测试 |
4.7.2 用户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流程设计方法研究 |
5.1 设计结构矩阵概述 |
5.1.1 设计结构矩阵的定义与发展 |
5.1.2 设计结构矩阵的分类 |
5.1.3 设计结构矩阵的分析运算方法 |
5.2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并行产品研发过程优化 |
5.2.1 产品研发活动间依赖关系分析 |
5.2.2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并行产品研发过程优化方法 |
5.2.3 定耦操作 |
5.2.4 耦合活动的依赖度求解 |
5.2.5 耦合活动集的割裂算法 |
5.2.6 设计结构矩阵的层级化 |
5.3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流程设计 |
5.3.1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
5.3.2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流程设计的具体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集成多视图的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研究 |
6.1 产品研发过程系统集成多视图建模 |
6.1.1 产品研发过程系统建模的要求 |
6.1.2 产品研发过程系统建模相关方法 |
6.1.3 集成多视图过程建模 |
6.2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管理活动 |
6.2.1 管理的基本概念 |
6.2.2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6.2.3 基于并行工程的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过程管理活动体系 |
6.2.4 时间进程管理 |
6.2.5 人员组织管理 |
6.2.6 物力资源管理 |
6.2.7 财力资源管理 |
6.4 建立可移动建筑产品集成多视图研发过程管理模型 |
6.4.1 可移动建筑产品集成多视图研发过程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
6.4.2 视图的功能与构成 |
6.4.3 多视图的集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实例 |
7.1 基于过程的可移动铝合金建筑产品研发过程设计 |
7.1.1 建立可移动铝合金建筑产品研发过程分解结构 |
7.1.2 可移动铝合金建筑产品研发活动 |
7.1.3 可移动铝合金建筑产品研发流程 |
7.2 可移动铝合金建筑产品研发集成多视图过程管理建模 |
7.2.1 产品、过程、组织及资源视图 |
7.2.2 多视图集成 |
7.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D公司水龙头产品设计可装配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D 公司水龙头产品可装配性影响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D 卫浴公司水龙头产品简介 |
2.3 水龙头手工装配流程 |
2.4 水龙头可装配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装配工序的水龙头设计可装配性评价模型 |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 可装配性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及指标体系 |
3.3 基于装配工序的水龙头产品设计可装配性评价模型 |
3.3.1 建立评价指标因素集 U |
3.3.2 建立评价集 V |
3.3.3 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
3.3.4 指定装配工序中因素权重集的建立 |
3.3.5 指定装配工序的模糊综合评价 |
3.3.6 基于装配流程的产品整体模糊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585 龙头设计方案的可装配性评价 |
4.1 A585 龙头设计方案简介 |
4.2 A585 龙头设计方案的装配工序分析及因素权重计算 |
4.3 A585 龙头设计方案的装配工序单因素评价等级分析 |
4.4 A585 龙头设计方案的可装配性模糊综合评价 |
4.5 A585 龙头设计方案可装配性评价结果分析及改善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基于并行工程的可装配性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HY核电项目设计质量改进研究[D]. 郑海龙. 山东大学, 2020(10)
- [2]基于虚拟人的人机工效评估及装配作业仿真技术研究[D]. 武维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A公司新产品项目开发计划与控制改善研究[D]. 李卫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流程改善研究[J]. 高红燕,余建波. 机械制造, 2017(12)
- [5]基于数字样机的可装配性设计方法研究[A]. 杨云斌,廖红强,何良莉. 第18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18th CCSSTA 2017), 2017
- [6]民用飞机维修性并行设计体系研究[J]. 李乃鑫,陆中,周伽.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6(11)
- [7]大型复杂精密系统的可装配性工程的研究和应用[D]. 王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D]. 马立. 天津大学, 2016(12)
- [9]建造与设计 ——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及过程管理方法研究[D]. 丛勐. 东南大学, 2016(01)
- [10]D公司水龙头产品设计可装配性评价[D]. 吴兆基.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