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收缩论文-徐冬艳,王卫宁,刘加鹏,范文可,陈颖

协同收缩论文-徐冬艳,王卫宁,刘加鹏,范文可,陈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同收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肌群协同收缩,功能性电刺激,早期,脑卒中

协同收缩论文文献综述

徐冬艳,王卫宁,刘加鹏,范文可,陈颖[1](2019)在《多肌群协同收缩的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肌群协同收缩的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多肌群协同收缩的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系统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入组治疗2周和4周后对患侧髋关节屈曲肌力(MMT)、股四头肌肌张力(MAS)、下肢Fugl-Meyer评分(FMA-LE)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MMT、MAS、、FMA-LE和BI评定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MMT、MAS、、FMA-LE和BI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MMT、MAS和FMA-LE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BI评分无显着差异;治疗4周后,治疗组MMT、FMA-LE和BI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MAS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多肌群协同收缩的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晓军,和世杰,许佳艺,季葆华[2](2018)在《一维细胞链的协同收缩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细胞的群体行为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细胞间协同作用的机理还不清楚,故需要定量地研究基底刚度、细胞间黏附强度以及细胞链的长度对细胞间协同性的影响。方法 结合了实验研究(微模式化水凝胶基底上测一维细胞链牵引力)和理论方法,构建了一维细胞链模型来定量地研究细胞间协同性。结果 当细胞链较短,或基底刚度较软,或细胞间黏附强度较高时,细胞链呈现出整体收缩,即细胞间协同性强。相反,当细胞链较长,或在较硬的基底上,或细胞间黏附强度较弱时,细胞链呈现出分散收缩。此外,细胞间的协同(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宋红云,李建华,戴雪松,吴涛,廖志平[3](2015)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及健康人膝关节屈肌协同收缩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一种适合评估膝关节稳定功能的电生理评估指标。方法:前交叉韧带损伤(ACLD)患者33例为ACLD组,健康志愿者29例为对照组,用ME6000表面肌电仪器记录终末伸膝最大等长收缩和上台阶运动过程中伸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屈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测试肌肉的积分肌电平均值、屈肌协同收缩程度及协同收缩率。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终末伸膝最大等长收缩和上台阶运动的屈肌协同收缩率明显高于健肢及正常对照组(P<0.05),伸肌收缩降低(P<0.05),屈肌协同收缩程度增加(P<0.05)。结论:伸膝运动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通过降低伸肌的主动收缩,增加屈肌协同收缩来提高关节稳定性,屈肌的协同收缩率可以反映膝关节的稳定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吴升扣[4](2015)在《韵律性身体活动改善幼儿侧滑步下肢各环节协同收缩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 3~6岁幼儿处于动作发展的敏感期,此阶段对其进行科学的干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目前幼儿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韵律性身体活动蕴含着许多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元素。本研究从动作发展的视角出发,将幼儿阶段应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设计到韵律性身体活动中,通过分析幼儿侧滑步下肢各环节协同收缩率的变化,比较这种新(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期刊2015-11-05)

谭炎全,戴慧寒,蔡奇芳[5](2011)在《脑卒中患者在被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膝关节拮抗肌的协同收缩率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EMG的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R)评价健康人及脑卒中病人肌肉活动功能,国内外已有学者进行研究,但在主要研究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在最大等长收缩静态负荷下肘或踝关节拮抗肌群的积分肌电面积(iEMG)的协同收缩率;谭炎全、蔡奇芳等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对拮抗肌群的协同收缩率的检测扩展到频域和时域方面。至于在被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MPF、MF年和AEMG协同收缩率变化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同年龄组健康老人和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在被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膝关节拮抗肌群MF、MPF以及AEMG协同收缩率的变化,以便了解膝关节拮抗肌群AEMG及MF、MPF协同收缩率能否反映膝关节拮抗肌群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1-11-01)

谭炎全,戴慧寒,蔡奇芳[6](2009)在《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协同收缩率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被动、主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特征。方法2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偏瘫组和17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运动,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然后计算协同收缩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偏瘫组下肢的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增大而健侧明显下降,平均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下降而健侧明显增大(P<0.01);MF和AEMG协同收缩率活动侧明显小于非活动侧(P<0.05);MPF协同收缩率被动活动明显减少,AE-MG协同收缩率随运动负荷增大而减少(P<0.001)。结论偏瘫患者患侧拮抗肌群运动单位肌电募集过度,兴奋的同步化程度降低,肌力下降,而健侧拮抗肌群运动单位肌电募集和运动单位兴奋的同步化过度,肌力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9年10期)

谭炎全,蔡奇芳,林奕,戴慧寒[7](2008)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在动态运动负荷下对协同收缩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动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影响。方法11例脑卒中患者(偏瘫组)和14例正常人(正常组)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屈伸膝关节,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偏瘫组与正常组组内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平均肌电值(AEMG)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均值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MF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均值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偏瘫组MPF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明显增高,AEMG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MPF、AEMG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能反映动态运动负荷下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而MF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动态运动负荷下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8年03期)

协同收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细胞的群体行为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细胞间协同作用的机理还不清楚,故需要定量地研究基底刚度、细胞间黏附强度以及细胞链的长度对细胞间协同性的影响。方法 结合了实验研究(微模式化水凝胶基底上测一维细胞链牵引力)和理论方法,构建了一维细胞链模型来定量地研究细胞间协同性。结果 当细胞链较短,或基底刚度较软,或细胞间黏附强度较高时,细胞链呈现出整体收缩,即细胞间协同性强。相反,当细胞链较长,或在较硬的基底上,或细胞间黏附强度较弱时,细胞链呈现出分散收缩。此外,细胞间的协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同收缩论文参考文献

[1].徐冬艳,王卫宁,刘加鹏,范文可,陈颖.多肌群协同收缩的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2].李晓军,和世杰,许佳艺,季葆华.一维细胞链的协同收缩行为[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3].宋红云,李建华,戴雪松,吴涛,廖志平.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及健康人膝关节屈肌协同收缩的对比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

[4].吴升扣.韵律性身体活动改善幼儿侧滑步下肢各环节协同收缩率的研究[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15

[5].谭炎全,戴慧寒,蔡奇芳.脑卒中患者在被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膝关节拮抗肌的协同收缩率变化规律[C].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2011

[6].谭炎全,戴慧寒,蔡奇芳.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协同收缩率的变化规律[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7].谭炎全,蔡奇芳,林奕,戴慧寒.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在动态运动负荷下对协同收缩率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

标签:;  ;  ;  ;  

协同收缩论文-徐冬艳,王卫宁,刘加鹏,范文可,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