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释文论文-刘佩德

列子释文论文-刘佩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列子释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湖海楼丛书,《道藏》,《列子》

列子释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佩德[1](2012)在《《列子释文》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子》音释绝少,殷敬顺《列子释文》为存世的首部对《列子》作音释的着作1。书至宋时已亡,由陈景元于天台山中获唐徐灵府抄本,惜已残缺。后经其补遗,而成《释文》全帙。今通行之《列子释文》,即为陈景元补遗之作。《列子释文》自元明之时既已为人混入张湛注中,单(本文来源于《诸子学刊》期刊2012年02期)

杨小卫[2](2009)在《《列子释文》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子释文》是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很有价值的材料,通过对《列子释文》声韵调的全面考察,发现它对《切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是中唐到晚唐语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音系。(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李俊[3](2007)在《论《列子释文》的版本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比较宋陈景元补遗《列子释文》中的异文与今所传北宋本《列子》,从而得出《列子释文》所参考的一种《列子》乃宋景德中的国子监本,即今所见四部丛刊所影北宋本《列子》的祖本。《列子释文》所据本则是唐本。(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7年36期)

杨小卫[4](2006)在《《列子释文》声类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殷敬顺《列子释文》音切中声类分布较复杂,大致以《切韵》音系为基础,存在少量的混切情况,很有可能是当时实际音读或方音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黄春平[5](2003)在《殷敬顺《列子释文》直音例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子释文》直音例释中有很多反切与直音,本文对其中的直音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这些直音特点作用各异,文章为此进行了分类阐释。(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李若晖[6](2003)在《《列子释文》反切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唐殷敬顺《列子释文》全部527个反切的统计分析,认为它是一个以《切韵》音系为基础,揉杂了前人音注与当时实际读音的混合音系。(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03年01期)

黄春平[7](2001)在《《列子释文》特殊音切说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子释文》中有很多特殊音切 ,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阐释了其性质、特点及有关规律 ,对研究《释文》和其它各类音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列子释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列子释文》是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很有价值的材料,通过对《列子释文》声韵调的全面考察,发现它对《切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是中唐到晚唐语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列子释文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佩德.《列子释文》考辨[J].诸子学刊.2012

[2].杨小卫.《列子释文》音系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

[3].李俊.论《列子释文》的版本意义[J].文教资料.2007

[4].杨小卫.《列子释文》声类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5].黄春平.殷敬顺《列子释文》直音例释[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6].李若晖.《列子释文》反切考[J].语言研究.2003

[7].黄春平.《列子释文》特殊音切说略[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标签:;  ;  ;  

列子释文论文-刘佩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