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硬化特性论文-王奕仁,王栋民,翟梦怡,李小龙

材料硬化特性论文-王奕仁,王栋民,翟梦怡,李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材料硬化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聚合铝

材料硬化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仁,王栋民,翟梦怡,李小龙[1](2019)在《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锂渣具有火山灰活性,可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基材料中,但其较低的水化活性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下降。针对锂渣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低水化程度,本文采用一种无机高分子聚合铝作为激发剂来提升锂渣的水化反应活性,通过测定材料的胶砂强度、化学结合水量等宏观性能,并结合水化放热特性、水化产物矿物组成及背散射显微形貌等微观表征,分析了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聚合铝的掺入显着提高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化学结合水含量,分别增长了26. 8%和5%;早期水化反应中,聚合铝的掺入加速了锂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矿物相溶解和晶体的生长,增加了水化产物的成核总量,水化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钙矾石、水化铝酸钙、氢氧化钙及非晶态水化凝胶;聚合铝的掺入促进了锂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和锂渣颗粒的溶解与侵蚀。(本文来源于《矿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丽华[2](2017)在《基于Q235材料的大变形程度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及硬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准确的本构方程是解决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重要前提,而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时描述塑性本构中必不可少的补充条件。根据单一条件曲线假设,金属材料在任何应力状态下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可用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来代替。多年以来,各国研究者用多种方法对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制作方法进行探索但是各种研究结果得到的真实应变都偏小,另外,对于有硬化特性的金属材料而言,从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上也无法获得硬化程度与塑性指标变化之间的定量描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Q235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将单向压缩实验和拉伸实验结合来制作大变形下程度条件下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首先在有润滑措施的条件下对Q235材料的圆柱体进行不同变形程度的镦粗,测试接触表面网格节点径向位移与压下量的关系。建立与试件镦粗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测得的压下量及接触端面径向位移作为边界条件引入有限元模型,对镦粗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获得试件内部的均匀变形区分布区域以及均匀变形区内的等效应变值大小。然后在镦粗后试样的均匀变形区内切取拉伸试件并进行拉伸实验,将具有不同镦粗变形量后(包括压下量为0)再行拉伸时获得的材料屈服极限(或σ0.2)连城一条曲线,即可获得大变形程度条件下的等效应力应变(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摩擦的影响,试件内均匀变形区的等效应变略大于试件的平均真实应变,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二者的差别也增加,当压下量为50%时,二者的差别约为6%。对镦粗后试件的硬度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试件芯部和边缘的硬度值也不断增加,但压下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硬度值趋于常数,这一事实说明,材料的加工硬化有其极限值存在。从具有不同预镦粗量的试件进行拉伸实验后得到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来看,镦粗变形程度大小对随后拉伸实验的剩余塑性影响不大,这一事实澄清了加工硬化概念中变形使塑性指标下降的模糊概念。(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郭丽萍,谌正凯,杨亚男,陈波[3](2015)在《矿渣与粉煤灰掺量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应变硬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DCC)是指在弯曲和拉伸荷载作用下具有应变硬化特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单轴拉伸延性好,耐久性能优异等优点。在材料设计中用大掺量的粉煤灰来替代水泥,以实现更加优异的高延性。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体积掺量为1.2%和1.4%时,同时掺入高炉矿渣与粉煤灰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改变高炉矿渣与粉煤灰的掺量,得到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弯曲韧性,用以对比矿渣与粉煤灰不同质量比例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和表面裂纹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矿渣和粉煤灰掺量分别为总胶凝材料质量的40%和10%时,试件呈现出良好的应变硬化与多缝开裂特性,最大挠度达到10.79mm,极限拉应变为1.26%,裂纹数量达到14条。表明了矿渣的掺入有利于在保证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应变硬化特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强度和弯曲韧性,对于此类材料的工程应用十分有益。(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5年11期)

白二雷,许金余,李浩,张彤[4](2014)在《不同改性剂对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凝结硬化特性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矿渣-粉煤灰为基体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为了探究不同改性剂对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特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常用的六类外加剂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叁聚磷酸钠、柠檬酸叁钠改性剂对胶凝体系具有促凝作用,敌锈钠、亚硫酸钠改性剂具有缓凝作用,而其他种类的改性剂效果不佳;对比不同掺量的叁聚磷酸钠和柠檬酸叁钠改性剂的促凝效果,发现掺量对凝结时间具有显着影响,两种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0%左右和0.8%~1.0%。(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4年12期)

杨成军,杨敏,曹建新[5](2014)在《半水/无水磷石膏复相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半水磷石膏与无水磷石膏复配制备复相磷石膏胶凝材料,通过测试复相磷石膏的凝结时间、强度性能和水化温升,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研究复相磷石膏水化硬化特性。结果表明,半水磷石膏激发无水磷石膏水化,使其水化放热加快,凝结时间缩短;无水磷石膏延缓半水磷石膏凝结硬化,凝结时间延长,水化放热减缓;与纯半水、无水磷石膏相比,复相磷石膏晶体形貌致密程度高,孔隙率低,硬化体强度较好。(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4年06期)

阎培渝[6](2013)在《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暨水泥技术粉煤灰应用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08-22)

黄永攀,李道火,黄伟[7](2004)在《纳米Al_2O_(3P)/6061铝基复合材料时效硬化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不同纳米氧化铝颗粒含量、不同时效温度对纳米Al2O3P/6061铝基复合材料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因强化相颗粒与铝合金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提供了析出物形成与成长的驱动力,导致其峰时效时间随强化相颗粒含量的增加及时效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其峰时效硬度会因时效温度提高使得析出物过度成长而随之降低。复合材料因受强化相与基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强化相造成的铝合金晶粒细化以及强化相颗粒分散强化等叁项因素影响,其硬度值随强化相颗粒增加而提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04年08期)

材料硬化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准确的本构方程是解决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重要前提,而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时描述塑性本构中必不可少的补充条件。根据单一条件曲线假设,金属材料在任何应力状态下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可用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来代替。多年以来,各国研究者用多种方法对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制作方法进行探索但是各种研究结果得到的真实应变都偏小,另外,对于有硬化特性的金属材料而言,从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上也无法获得硬化程度与塑性指标变化之间的定量描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Q235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将单向压缩实验和拉伸实验结合来制作大变形下程度条件下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首先在有润滑措施的条件下对Q235材料的圆柱体进行不同变形程度的镦粗,测试接触表面网格节点径向位移与压下量的关系。建立与试件镦粗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测得的压下量及接触端面径向位移作为边界条件引入有限元模型,对镦粗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获得试件内部的均匀变形区分布区域以及均匀变形区内的等效应变值大小。然后在镦粗后试样的均匀变形区内切取拉伸试件并进行拉伸实验,将具有不同镦粗变形量后(包括压下量为0)再行拉伸时获得的材料屈服极限(或σ0.2)连城一条曲线,即可获得大变形程度条件下的等效应力应变(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摩擦的影响,试件内均匀变形区的等效应变略大于试件的平均真实应变,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二者的差别也增加,当压下量为50%时,二者的差别约为6%。对镦粗后试件的硬度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试件芯部和边缘的硬度值也不断增加,但压下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硬度值趋于常数,这一事实说明,材料的加工硬化有其极限值存在。从具有不同预镦粗量的试件进行拉伸实验后得到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来看,镦粗变形程度大小对随后拉伸实验的剩余塑性影响不大,这一事实澄清了加工硬化概念中变形使塑性指标下降的模糊概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材料硬化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奕仁,王栋民,翟梦怡,李小龙.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J].矿业科学学报.2019

[2].胡丽华.基于Q235材料的大变形程度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及硬化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7

[3].郭丽萍,谌正凯,杨亚男,陈波.矿渣与粉煤灰掺量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应变硬化特性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

[4].白二雷,许金余,李浩,张彤.不同改性剂对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凝结硬化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

[5].杨成军,杨敏,曹建新.半水/无水磷石膏复相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研究[J].非金属矿.2014

[6].阎培渝.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C].第十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暨水泥技术粉煤灰应用交流会论文集.2013

[7].黄永攀,李道火,黄伟.纳米Al_2O_(3P)/6061铝基复合材料时效硬化特性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4

标签:;  ;  ;  ;  

材料硬化特性论文-王奕仁,王栋民,翟梦怡,李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