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颗石藻论文-韦娜

今生颗石藻论文-韦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今生颗石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今生颗石藻,南海中部,南海西部,物种组成

今生颗石藻论文文献综述

韦娜[1](2018)在《2017年季风间期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7年季风间期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进行研究,由春季南海中部、北部(10.0°N~22.0°N,110.0°E~118.5°E)和秋季南海西部、北部(11.0°N~19.5°N,110.0~113.5°E)两个航次构成,共涉及69个站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和生物海洋。本研究主要探讨南海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物种及其分布、水柱积分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并结合环境因素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CCA),探讨了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表层海水环流受到季风的强烈驱动,在吕宋海峡附近有黑潮入侵。尽管南海是寡营养盐海域,但是在沿岸海区如粤东、海南岛东以及越南东部往往存在上升流,并伴有冷涡出现,南海北部以及越南外海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生成会产生中尺度涡(Mesoscale eddy),这些独特的海洋环境都会将深层高营养盐的海水带到表层,颗石藻等海洋浮游植物综合光照、营养盐、温度等生长条件大量繁殖,形成局部高生产力区。作者采用偏振光显微镜统计颗石藻的物种和丰度,并结合环境等参数对其分布作出进一步分析。2017年3-5月南海中部、北部航次,设置34个采样站位,共采集201个今生颗石藻样品,鉴定出颗石藻36种,其中颗石粒28种,颗石球30种,颗石粒优势种有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lyrocapsaoceanica)、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carteri)、地中海花冠球藻(Coronosphaera mediterranea)和希布格脐球藻(Umbilicosphaera sibogae)。颗石粒丰度范围是 0.202~1579.839×103 coccoliths/L,平均值为106.922×103 coccoliths/L。20.0 m以浅颗石粒水柱积分生物量在 1.464~351.656×103 coccoliths/m2之间,平均值为 115.225×103 coccoliths/m2。颗石球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E.深水花球藻(E.profunda)、大洋桥石藻(G.oceanica)、粗壮环翼球藻(Algirosphaera robuta)、反仔卵石藻(Oolilhots antillarum)和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tenuis)。颗石球的丰度范围是 0.202~233.261 ×103cells/L,平均值为 15.087×103 cells/L。200 m 以浅颗石球水柱积分生物量范围为0.921~72.266×103 cells/m2,平均值为15.991×103 cells/m2。从其垂直分布来看,颗石球多集中分布在75 m层,而颗石粒则倾向于75 m层及其以下,且下层分布丰度变化不大。同年9-10月南海西部、北部航次设置站位35个,采集今生颗石藻样品227个,共鉴定出今生颗石藻37种,颗石粒25种,颗石球30种,其中颗石粒优势物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大洋桥石藻(G.oceanica)、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希布格脐球藻(U.sibogae)、卡特螺旋球藻(H.carter/)和细孔钙盘藻(Calcidiscusleptoporus)。颗石球优势种有深水花球藻(F.profunda)、大洋桥石藻(G.oceanica)、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粗壮环翼球藻(A.rbusta)、反仔卵石藻(O.antillrum)和纤细伞球藻(U.tenuis)。颗石粒丰度范围是0~4671.407×103 coccoliths/L,平均值为 221.343×103 coccoliths/L。200 m 以浅颗石粒水柱积分生物量在15.219~1394.765×103 coccoliths/m2之间,平均值为244.046×103coccoliths/m2。颗石球的丰度范围是 0~66.046×103cells/L,平均值为8.524×103 cells/L。200 m以浅颗石球水柱积分生物量范围为2.430~16.146×103 cells/m2,平均值为8.361 ×103 cells/m2。垂直分布中颗石粒丰度高值集中在150 m深水层,颗石球丰度最大值在50~100m均有出现。两个航次物种组成均显示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大洋桥石藻(G.ocefanica)和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是普遍存在的优势类群。春季航次近岸优势物种是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oceanica),中部海盆区深水花球藻(Fprofunda)主导。通过对颗石球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进行典型数据分析发现,春季南海中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盐度、水深以及硅酸盐,秋季除了铵盐外其余环境因素对物种分布影响均较强,主要物种有其各自的分布特点和生理生态习性,与季节和海域差异相关性不明显,南海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边缘海,春秋今生颗石藻群落的变化较小,物种组成和分布较为稳定。结合环境因素分析优势物种生态位发现叁种不同的生态位类型。南海水体中今生颗石藻群落的研究已有不少,本文能够加强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和分布的研究,为南海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9)

孙军,刘海娇,李欣,冯媛媛[2](2015)在《南海北部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2009年南海北部(17°~24°N,108°~122°E)夏季和2010年冬季的颗石藻群落结构进行了描述。颗石藻镜检工作以偏光显微镜为主,并辅助于扫描电镜进行物种的鉴定与计数,共鉴定物种11属13种。总体来说,冬季的颗石藻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季,夏季细胞丰度介于0.3×103~71.8×103 cells/L之间,平均丰度6.0×103 cells/L;冬季介于0.3×103~64.4×103 cells/L之间,平均丰度6.7×103 cells/L。夏季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0.30~1.98和0.30~0.99之间,冬季分别介于0.51~2.25和0.33~0.99之间。夏季颗石藻细胞表层丰度分布规律不显着,冬季颗石藻分布高值区位于珠江口的外海站位;垂直分布上,颗石藻细胞丰度高值通常出现于次表层水体。调查期间颗石藻类群出现的优势种为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Kamptner)Paasche)、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Lohmann)Hay et Mohler)以及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 Kamptner)。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夏季优势种赫氏艾密里藻和大洋桥石藻与大部分环境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冬季响应特征不同。(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刘海娇,孙军,冯媛媛[3](2015)在《琼东海域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12年7、8月在南海北部陆架琼东上升流区域的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现场综合采样调查,对采集过滤的今生颗石藻膜样在偏振光显微镜下鉴种并统计细胞丰度,分析了夏季该海域的颗石藻群落结构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夏季琼东上升流区共检出今生颗石藻34种,优势物种有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地中海花冠球藻(Coronosphaera mediterranea)等,颗石粒细胞丰度介于0~2 040.23×103粒/L,平均值8.10×103粒/L,颗石球丰度介于0~68.90×103cells/L,平均值5.01×103 cells/L。大多数颗石藻集中分布在上升流信号强的水体中。琼东中部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H′较雷州半岛以东水域高,颗石粒群落的均匀度指数J分布与H′呈镶嵌模式。聚类Cluster和多维定标MDS结果,将颗石粒和颗石球群落各分成4个和5个组群,经相似性分析(ANOSIM)检验证明此种划分是显着的。将生物与海区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N/P、PO3-4、NO-2和SiO2-3是影响本次调查的今生颗石藻生物群落的主控因子。(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刘海娇[4](2015)在《南中国海、东印度洋今生颗石藻的时空异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2年夏季的南海琼东海域,以及2011年和2012年春季季风间期的东印度洋海域的今生颗石藻的生物样品及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根据制片后的颗石藻样品,总结归纳了两种海域的生物群落特征,并进行了颗石藻与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对应分析,探讨其生态学方面的作用、机理及贡献。南中国海(简称南海)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表层环流受季风驱动,有黑潮分支入侵,是典型的贫营养低生产力区。作为南海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的中尺度涡(Mesoscaleeddy),对海洋环流系统具深远影响。根据卫星资料显示,强烈的涡旋活动区出现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区,琼东海域有极富营养的冷涡中心,无涡旋的海域的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不如有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存在的海域高,是控制生物生产的关键过程。南海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季风过渡区,与全球气候密切相关,东印度洋是连接亚洲等大洲的交通要道,对邻近海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印尼贯穿流是从太平洋向西越过印尼海域的通道,是全球热盐环流的重要环节,30多年来吸引了众多领域和模型研究的关注焦点。孟加拉湾和赤道东印度洋海区是南海夏季风的主气流通道,关系着南海生态环境变化。春季季风间期,水体状况较稳定,方便长期作业调查。通过偏振光显微镜对颗石藻样品进行丰度和物种统计。2012年8月在琼东上升流及附近海区(18.09°-21.47°N,110.24°-116.01°E)56个站位采集的222个颗石藻样品共检出34种今生颗石藻,颗石粒优势物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卡特螺旋藻(Helicosphaera carteri)、地中海花冠球藻(Coronsphaera mediterranea)和喇叭盘球藻(Discosphaera tubifera);颗石球优势物种包括赫氏艾密里藻(Em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oceanica)、粗壮环翼球(Algirosphaera robusta)、深水花球藻(Floriisphaera profunda)和地中海花冠球藻(Coronosphaera mediterranea)。细胞丰度范围 0-68.903(×10~3 cells/L),平均值为 8.103(×10~3 cells/L)。从水平分布来看,高值区出现在海南岛以东和大洋SEATS站;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50 m-75m的次表层。在对颗石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将之与环境因子结合进行了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颗石粒和颗石球受多种因子影响,二者共同受限的因子有N/P和P043-。根据2011年4月东印度洋(-5°-18.05°N,79.99°-113.23°E)56个站位采集到有效颗石藻样品数143个,共发现30种今生颗石藻。优势物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希布格脐球藻(Umilicoipiaera sibogae)粗壮环翼球(Algirosphaera robusta)和卡特螺旋藻(Helicosphaera carteri)。颗石粒细胞丰度范围 0.26-376.065(×10~3coccoliths/L),平均值为 41.928(×10~3coccoliths/L);颗石球丰度0.329-63.802(×10~3cells/L),平均值为 12.445(×10~3cells/L).;表层丰度范围0.26-376.065(×10~3coccoliths/L)平均值 67.513(×10~3coccoliths/L),1.019-62.706(×10~3 cells/L),平均值为 10.960(×10~3cells/L)。2012 年 4 月东印度洋(-5°-6.01°N,80°-93.99°E)于30个站位共采集到有效颗石藻样品200个,共发现22种今生颗石藻。优势物种为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 oceanica)、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不规则伞球藻(Umbellosphaera irregularis)和希布格脐球藻(Umbilicosphaera sibogae)等。颗石粒细胞丰度介于0.192-161.709(× 1 03 coccoliths/L),平均值 22.658(× 1 03 coccoliths/L),颗石球细胞丰度介于 0.192-68.365(×10~3 cells/L),9.386(×10~3 cells/L)。关于南海颗石藻的研究多集中在南部北部水体的一些零星报道,印度洋的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很区域化,缺乏整体的分布模式。鉴于南海和东印度洋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上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关联性,研究、对比认识南海和东印度洋生物、水文背景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5-11-01)

谨华龙[5](2014)在《黄渤海今生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生颗石藻是海洋浮游植物功能群中一类重要的钙化生物类群,同时也是海洋生源无机碳的主要来源,其拥有独特钙化外壳的生理生态特征,对于海洋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厘清中国海域今生颗石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对于中国海域碳循环研究以及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内容主要为: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中国黄渤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物种组成、物种丰度以及相关生态学过程的描述。综合以上两部分的研究,期望能够初步厘清中国近海海域中黄渤海今生颗石藻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学特征,为研究今生颗石藻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等过程中所起到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生态学方面的调查数据。本文主要对黄渤海海域2011年冬季,2012年春季、夏季、秋季共四个季节的今生颗石藻群落与分布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黄、渤海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垂直分布、平面分布,以此结合环境资料分析影响其群落与分布的主要因子。2011年冬季航次,在黄渤海调查区域45个站位138个样品中共发现今生颗石藻11种(不包括未定种)优势种为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和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常见物种还包括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脆弱卵石藻(Oolithotus fragilis)和细孔钙盘藻(Calcidiscus leptoporus)。颗石粒总丰度介于1.76~85.11coccoliths/mL,平均值为21.74coccoliths/mL,颗石球丰度介于0~1.32cells/mL,平均值为0.24cells/mL。不同物种颗石粒丰度如下: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43.22coccoliths/mL,平均值为11.2coccoliths/mL,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42.78coccoliths/mL之间,平均值为10.44coccoliths/mL,卡特螺旋球藻丰度介于0~0.44coccoliths/mL,平均值为0.04coccoliths/mL。不同物种颗石球丰度如下: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0.66cells/mL,平均值为0.13cells/mL,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0.88cells/mL之间,平均值为0.11cells/mL,其它几种常见物种的丰度均在0-0.22cells/mL之间,平均值为0.003cells/mL。黄海颗石藻丰度明显大于渤海,颗石粒方面,大洋桥石藻和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大体相同,为绝对优势种,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调查区域黄海的东部海域,颗石球丰度分布与颗石粒相似。2012年春季航次,在黄渤海调查区域65个站位205个样品中共发现今生颗石藻9种(不包括未定种),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常见物种还包括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细孔钙盘藻(Calcidiscus leptoporus)、脆弱卵石藻(Oolithotus fragilis),颗石粒总丰度介于0.88-216.09coccoliths/mL,平均值为11.24coccoliths/mL,颗石球丰度介于0-7.72cells/mL,平均值为0.21cells/mL。不同物种颗石粒丰度如下: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198.01coccoliths/mL之间,平均值为9.05coccoliths/mL,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25.58coccoliths/mL,平均值为2.09coccoliths/mL,卡特螺旋球藻丰度介于0~0.44coccoliths/mL,平均为0.03coccoliths/mL。不同物种颗石球丰度如下: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6.39cells/mL之间,平均值为0.15cells/mL,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1.32cells/mL,平均值为0.05cells/mL、赫氏艾密里藻与大洋桥石藻的分布较为相似,颗石粒丰度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青岛东侧的南黄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以东的北黄海海域,而卡特螺旋球藻的分布比较广泛。颗石球方面,赫氏艾密里藻与大洋桥石藻这两个优势种占据了颗石藻群集的很大比重,它们的分布与其颗石粒分布大致相同。2012年夏季航次,在黄渤海调查区域32个站位99个样品中共发现今生颗石藻8种(不包括未定种),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常见物种还有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和脆弱卵石藻(Oolithotus fragilis)。颗石粒总丰度在1.54-33.08coccoliths/mL,平均值为9.86coccoliths/mL,颗石球丰度介于0~0.88cells/mL,平均值为0.16cells/mL。不同物种的颗石粒丰度如下: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14.99coccoliths/mL之间,平均值为5.26coccoliths/mL,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17.86coccoliths/mL,平均值为4.52coccoliths/mL,卡特螺旋球藻丰度介于0~0.22coccoliths/mL,平均值为0.03coccoliths/mL。不同物种颗石球丰度如下: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0.44cells/mL之间,平均值为0.09cells/mL,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0.66cells/mL,平均值为0.07cells/mL。颗石粒丰度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莱州湾内的调查区域以及北黄海中部调查区域,且高值一般出现在调查站位水层的中层及底层。颗石球方面,丰度分布较为广泛,高值区集中在渤海湾、莱州湾以及北黄海中部的几个调查站位,颗石球丰度的高值也集中分布于水层的中下层。2012年秋季航次,在黄渤海调查区域67个站位201个样品中共发现今生颗石藻14种(不包括未定种),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与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常见物种还有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细孔钙盘藻(Calcidiscus leptoporus)、贝氏布拉藻(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颗石粒总丰度在1.54-507.15coccoliths/mL,平均值为55.89coccoliths/mL,颗石球丰度介于0-24.69cells/mL,平均值为1.47cells/mL。不同物种的颗石粒丰度如下: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366.91coccoliths/mL之间,平均值为40.40coccoliths/mL,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185.22coccoliths/mL,平均值为15.21coccoliths/mL,卡特螺旋球藻丰度介于0~2.64coccoliths/mL,平均值为0.08coccoliths/mL。不同物种颗石球丰度如下:赫氏艾密里藻丰度在0-14.99cells/mL之间,平均值为1.01cells/mL,大洋桥石藻丰度介于0-10.58cells/mL,平均值为0.43cells/mL。颗石粒方面,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南黄海海域,赫氏艾密里藻与大洋桥石藻的高值区分布大致相同,分布于青岛沿岸海域以及调查区域的南部海域,而其它物种的颗石粒分布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值区,颗石球的分布与颗石粒大致相似。四个季节的今生颗石藻中,优势种均为赫氏艾密里藻与大洋桥石藻,相同季节下,黄海颗石藻丰度高于渤海,冬季生长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调查区域黄海的东部海域,春季生长的高值区在山东半岛以东的北黄海海域,夏季生长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调查区内的莱州湾以及北黄海的中部海域,而秋季生长的高值区在南黄海海域。在四个季节中,夏季颗石藻丰度最低,秋季颗石藻生长最为繁盛,通过四个航次调查海域今生颗石藻分布情况结合CCA分析可得,在中国黄渤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的群落分布特征主要与营养盐的分布相关,而海水所受的物理方面相关外力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季节颗石粒丰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靳少非,孙军,刘志亮[6](2013)在《2010秋季东海今生颗石藻的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0年11月东海29站位所采集108个样品偏光镜检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共发现26种今生颗石藻,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和粗壮环翼球(Algirosphaera robusta)等。水体中今生颗石藻丰度为0—76.562个/mL,平均值为18.641个/mL;颗石粒丰度0—4506.47个/mL,平均值为613.44个/mL,今生颗石藻在表层和底层均呈斑块状分布,海盆区站位丰度较近岸站位下降明显,但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多;颗石球丰度最大值站位发生在硅藻水华站位。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断面进行分析:PN断面、沿岸流断面和黑潮断面。比较显示,PN断面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赫氏艾密里藻具有最高丰度的颗石粒和颗石球。沿岸流断面颗石粒/颗石球、黑潮断面中颗石粒(除底层外),自表至底随水深增加有轻微增加趋势,黑潮断面颗石球丰度高值区集中于25—80 m之间。结合历史环境资料,分析得出东海调查期水体混合、泥沙再悬浮以及硝酸盐浓度是控制今生颗石藻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特异分布的主要因子;今生颗石藻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活策略,其空间分布特征随取样季节和海区不同有较大变化。(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靳少非[7](2012)在《东海和南海春秋季今生颗石藻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生颗石藻是现代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员之一,其拥有独特钙化外壳的生理生态特征,对于海洋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厘清中国海域今生颗石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对于中国海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近海海域春、秋两个季节今生颗石藻多样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借助电子显微镜对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中国海域今生颗石藻名录并编制常见物种形态学检索表;二是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中国近海海域今生颗石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物种组成、物种丰度以及相关生态学描述。通过以上两部分综合研究,期望能够摸清中国海域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基础生态学特征,为研究今生颗石藻在全球碳循环的作用以及应对全球变化中响应机制提供基础生态学调查数据。本论文归纳整理了中国近海海域以及邻近太平洋海域已有报道的97种今生颗石藻记录:它们分别隶属于4个目,11个科,44个属,其中条结藻属(Syracosphaera)包含物种数最多,达20种。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5个今生颗石藻新记录种是:莱卡曲球藻(Cyrtosphaeralecaliae)、戏剧条结藻(Syracosphaerahistrica)、突筋科球藻(Corisphaerastrigilis)、盘孔筏球藻(Pontosphaeradiscopora)和贝氏布拉藻(Braarudosphaerabigelowii)。此外,借用电子显微镜,本论文对在中国近海采集得到的19种(包括6个未定种)今生颗石藻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形态学描述并给出其相应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偏光显微镜照片。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今生颗石藻种名录并查阅其各物种形态学描述,给出了中国近海常见今生颗石藻检索表,便于查阅。论文第二部分是对中国近海海域2010年秋季以及2011年春季两个季度的今生颗石藻群集进行研究。两季节中共鉴定今生颗石藻39种(包括未定种),其中除春季南海外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huxleyi)以及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oceanica)为两个季节调查海区中绝对优势种,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carteri)、粗壮环翼球(Algirosphaerarobusta)以及深水花球藻深水变种(Florisphaeraprofundavar.profunda)为调查海域的常见物种;而春季南海大洋桥石藻、赫氏艾密里藻、深水花球藻深水变种以及粗壮环翼球藻为优势物种。调查海域中,颗石粒近岸站位由浅及深丰度大体增加,外海变化规律不明显;由近岸至外海,丰度大致由多至少。颗石球水深少于200m站位丰度由浅及深有明显增加趋势,水深超过200m海域,在75m~150m水层中丰度较高,近岸至外海,丰度由多至寡规律显着。秋季东海颗石粒与颗石球平均丰度分别为613.44coccoliths/ml、18.64cells/ml,颗石粒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长江口近岸海域以及各调查站位底层,颗石球高值区位于发生柔弱角毛藻水华的PN09站位。春季相应平均丰度分别为416.89coccoliths/ml、16.77cells/ml,颗石粒与颗石球高值区均存在于近岸站位,其中卡特螺旋球藻分布区域近岸稍靠外海域。秋季南海相应平均丰度分别为216.86coccoliths/ml、14.48cells/ml,颗石粒与颗石球分布分布极不均匀,呈明显的斑块聚集状,卡特螺旋球藻高值区域出现在近岸;秋季南海春季南海相应平均丰度分别为117.38coccoliths/ml、6.81cells/ml,卡特螺旋球藻高值区域出现在陆坡区域与吕宋海峡海域。秋季今生颗石藻颗石粒与颗石球平均丰度均高于春季平均丰度;相同季节下,东海颗石粒与颗石球丰度高于南海。结合历史及其环境资料,我们初步推断营养盐是决定今生颗石藻丰度的重要因素,海水所受物理外力作用如海水充分混合、底层泥沙再悬浮等对于颗石粒丰度干扰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季节颗石粒丰度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2-04-01)

孙军,靳少非[8](2011)在《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统计了中国近海97种今生颗石藻的记录,分别隶属于4个目,11个科,44个属。其中条结藻属(Syracosphaera)包含物种数最多,达20种。本文记录的中国近海5个今生颗石藻新记录种是:莱卡曲球藻(Cyrtosphaera lecaliae)、戏剧条结藻(Syracosphaera histrica)、突筋科球藻(Corisphaera strigilis)、盘孔筏球藻(Pontosphaera discopora)和贝氏布拉藻(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本文还报道了中国近海19种(包括6个未定种)今生颗石藻分类和形态学描述,及其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和偏光显微镜图谱。同时还编制了中国近海常见今生颗石藻的检索表。(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1年06期)

张健[9](2011)在《黄东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生颗石藻(living coccolithophores或living coccolithophorid)是一类在全球海洋中广泛分布的海洋微型浮游植物,它们在海洋浮游植物功能群落中是一类极其重要的钙化生物类群,也是海洋中生源无机碳的重要来源,并且在海洋的碳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今生颗石藻由于快速增殖而发生水华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的具有挥发性的二甲基硫(DMS)和丙烯酸(acrylic acid),它们是影响气候变化,特别是引起区域性环境效应(温室效应)的关键性物质。因此,对于中国近海的今生颗石藻群落分布和生态学的调查研究将对中国海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年对中国黄东海海域夏季(7月20日至9月1日)与冬季(12月23日至2月5日)的两个季度月的今生颗石藻群落与分布进行的调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种、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今生颗石藻的水柱积分丰度分布等,力求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我国黄东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的群落特征与地理分布情况。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09年夏季,中国黄东海海域调查区共发现21种今生颗石藻,其优势物种分别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和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在此次调查中,计算出的今生颗石藻细胞丰度在0.23-17.62×103cells/L之间,平均值为2.84×103 cells/L。整个调查区内的大部分站位均是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占有较高的相对细胞丰度,其丰度值分别达到了36.77%和32.90%。这两种藻的分布基本上刻画了整个夏季黄东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群落的分布情况,它们多分布于35m和50 m的水层中,而且集中在调查区的北部和南部。与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的分布不同,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多分布于50 m以深至200 m的水层中,特别是在调查区西北部和东南部海域50~75 m的水层中分布较多。纤细伞球藻(U. tenuis)则多集中在调查区北部海域的25 m水层中。夏季调查区今生颗石藻水柱积分丰度在1.02×104~1.08×106 cells/m2之间,平均值为1.97×105cells/m2,高值区出现在调查区的南部。2009年冬季,中国黄东海海域调查区共发现20种今生颗石藻,其优势物种分别为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深水花球藻(F.profunda)和纤细伞球藻(U. tenuis)。在此次调查中,计算出的今生颗石藻的细胞丰度在0.12-35.35×103cells/L之间,平均值为3.84×103cells/L。同夏季相比,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所占的的相对细胞丰度值更高,为42.97%,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所占的比例与夏季基本一致,为32.06%,深水花球藻(Fprofunda)的细胞丰度超过纤细伞球藻(U. tenuis)而位列第叁。冬季调查区的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的细胞丰度分布依然占有绝对优势,它们较多的分布于50 m至75 m的水层中。而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则多分布于50 m至以深的水层中。冬季调查区今生颗石藻水柱积分丰度值在7.82×103-19.12×105 cells/m2之间,平均值为2.39×105 cells/m2,高值区出现在调查区的中部和东部。本文分别从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对我国黄东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的群落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对调查海域内的上层水体(0~200 m)中今生颗石藻的细胞丰度、优势种、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水柱积分丰度分布及其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研究,丰富了我国近海海域对于今生颗石藻生态群落分布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中国海的碳循环、碳通量以及相关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5-10)

李欣[10](2011)在《南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且沿岸江河密布,珠江,湄公河等河流将陆源营养物质不断向南海输入,因其面积之广,深度之大,陆源营养盐的输入远远不能满足浮游植物大面积暴发的需要,所以南海是一个相对营养贫乏,生产力较低的海域,南海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显着。浮游植物群落是南海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了解南海生产力,水团海流具有重要作用。颗石藻因其显着的有机碳无机碳生产效应,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分布,丰度,生理生化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CHOICE-C(973)南海夏冬季航次以及09年8月份南海北部的另外一个航次的调查,对南海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本文对09年中国南海北部(17°-24°N,108°-122°E)夏季和冬季的颗石藻和相关的其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以对南海颗石藻及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物种组成,多样性,均匀度等相关系数进行统计。颗石藻的镜检工作以偏光显微镜为主,扫描电镜辅助的方法进行物种的鉴定与计数,相关浮游植物的统计工作采用国际标准的Utermohl分析方法。其中颗石藻夏季调查站位21个,冬季23个,共镜检样品273个,鉴定物种11属13种,细胞丰度在夏季介于2.6~718.1cells/L之间,平均细胞丰度59.5cells/L;冬季保持在3.021~644.1 cells/L之间,平均细胞丰度66.8cells/L。多样性指数夏季介于0.30~1.98之间,冬季介于0.51~2.25;均匀度指数夏季介于0.30-0.99之间,冬季在0.33~0.99的范围内。总体来说,冬季的颗石藻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季。水平分布上,因夏季颗石藻细胞丰度整体较低,表层丰度分布规律不显着,而冬季颗石藻水平分布的高值区位于珠江口的外海站位;垂直分布上,颗石藻细胞丰度高值通常出现于次表层的样品中。调查期间颗石藻类群出现的优势种为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 (Kamptner) Paasche)、赫胥黎艾米里亚藻(Emiliania huxleyi (Lohmann) Hay et Mohler)以及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 Kamptner)。浮游植物调查站位33个(分南海北部和北部湾两部分海域),取水样159个,借以分析夏季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Utermohl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68属145种(包括未定种),细胞丰度介于0.009~125.6×103cells/L,平均细胞丰度为7.245×103cells/L。群落组成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甲藻,还有少量的蓝藻,绿藻和金藻,生态类群以广温广布型种为主,调查区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Grunow)、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ma (Cleve) Heiden)、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 (Grunow et Cleve)Hasle)、角毛藻(Chaetoceros sp.)、矮小短棘藻(Detonula pumila (Castra) Schutt).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nulata Ehrenberg)以及蓝藻门的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ltii Gomont)也作为优势种出现。南海北部表层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由近岸站位向外海逐渐降低,高值区位于珠江口附近以及南部水域,而北部湾海域的表层浮游植物丰度由近岸区向湾中部逐渐降低,甲藻在调查区的西北部广东沿岸附近出现高值区。调查区浮游植物丰度在垂直方向上由表层水体向深层水体逐渐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珠江口南部和广东沿岸站位出现低值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5-10)

今生颗石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对2009年南海北部(17°~24°N,108°~122°E)夏季和2010年冬季的颗石藻群落结构进行了描述。颗石藻镜检工作以偏光显微镜为主,并辅助于扫描电镜进行物种的鉴定与计数,共鉴定物种11属13种。总体来说,冬季的颗石藻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季,夏季细胞丰度介于0.3×103~71.8×103 cells/L之间,平均丰度6.0×103 cells/L;冬季介于0.3×103~64.4×103 cells/L之间,平均丰度6.7×103 cells/L。夏季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0.30~1.98和0.30~0.99之间,冬季分别介于0.51~2.25和0.33~0.99之间。夏季颗石藻细胞表层丰度分布规律不显着,冬季颗石藻分布高值区位于珠江口的外海站位;垂直分布上,颗石藻细胞丰度高值通常出现于次表层水体。调查期间颗石藻类群出现的优势种为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Kamptner)Paasche)、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Lohmann)Hay et Mohler)以及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 Kamptner)。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夏季优势种赫氏艾密里藻和大洋桥石藻与大部分环境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冬季响应特征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今生颗石藻论文参考文献

[1].韦娜.2017年季风间期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孙军,刘海娇,李欣,冯媛媛.南海北部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分布[J].海洋学报.2015

[3].刘海娇,孙军,冯媛媛.琼东海域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J].海洋学报.2015

[4].刘海娇.南中国海、东印度洋今生颗石藻的时空异质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

[5].谨华龙.黄渤海今生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

[6].靳少非,孙军,刘志亮.2010秋季东海今生颗石藻的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13

[7].靳少非.东海和南海春秋季今生颗石藻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

[8].孙军,靳少非.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生物多样性.2011

[9].张健.黄东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10].李欣.南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标签:;  ;  ;  ;  

今生颗石藻论文-韦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