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

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

一、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论文文献综述)

罗南会[1](2021)在《位于西南山地社区的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历年灾害数据,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水和地质灾害最为频繁。其中,受灾最多且灾情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农村和乡镇地区。近年来,我国许多山地城镇正在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并着手建设各类应急服务设施,但应急服务设施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不同地区对应急服务设施要求各不同且布局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尚不完善,应急服务设施提供的服务和应急需求之间不匹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防灾减灾、备灾、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四阶段的参与程度,了解西南山地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防灾减灾意识水平,并着手设计了《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探讨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体系。基于大量调研数据,从地质灾害对应急设施的需求角度出发,研究西南山地社区应急服务设施的现存问题,构建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布局优化方案。以四川省喜德县红莫镇为研究区域,改善社区现有应急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居民避难生活的安全性。(1)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地质灾害下居民的避灾需求和应急管理的特点,对不同规模的社区应急服务设施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总结出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布局影响因素。运用综合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初选后,再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与修订,最终选定了26个设施布局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从技术水平、资源配置、公共条件、经济成本、管理能力、社会参与六个层面构建了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针对设施点不足、容纳能力不够以及供需关系不匹配等问题,从公平性和经济性出发,构建了以服务范围最广、覆盖避难人数最多、资源配置最优为目标的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区位模型,借助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模型进行运算,实现布局优化结果的可视化。(3)以红莫镇为研究区域,对其应急服务设施布局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中表现的覆盖范围不足、可达性不强、容纳能力不够、资源配置不匹配等问题,在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区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红莫镇的用地条件、危险性评估、隐患点受灾人口分布以及各类设施建设现状等情况,对模型进行修订并设定约束条件,最终得到红莫镇应急服设施布局优化方案。接着,从应急服务设施建设策略、使用策略及保障策略三个方面提出设施优化布局建议,以期为政府在应急服务设施布局和管理过程中,及时对应急服务设施进行科学的调整。

朱霞[2](2021)在《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需求也日益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及危险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大连市共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74处,地质灾害险情等级较高,威胁人口共计36611人,威胁资产75423万元,开展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减灾研究,对大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大连市地质灾害相关参考资料,针对大连市745处地质灾害点,借助Arcgis对大连市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比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三种方法,验证对比得出更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且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分区初步提出减灾研究方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展示大连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大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特征鲜明案例进行分析,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总结。(2)确定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搜集整理关于大连市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及管理功能对大连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岩石地层、气候气象、植被分布等情况进行剖析,依据评价因子选取原则,确定致灾因子为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主要断裂带距离、多年年均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八大指标,主要分为基础因子和诱发因子两大类,构建评价体系。(3)危险性分区评价及检验。通过对灾害点与选取因子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ROC曲线,验证三种方法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度,对比得出组合赋权法是三种方法中最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4)提出减灾方法。基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依据相关减灾原则,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提出避灾、工程、建立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减灾方法,初步提出减灾方案设计,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分区防治对策。

钟政[3](2021)在《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旱有利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这给我们如今的泥石流监测预警、西南干旱河谷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要想防治这类泥石流灾害,首先需要认清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特征与力学机制,而对这类泥石流起动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成果较少。所以本文从试验出发,试图揭示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形成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干旱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该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以往在灾害预警预测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降雨,然而通过试验、以及国内泥石流分布特点来看,前期干旱气候下,土体更易失稳起动泥石流,在今后的灾害防治方面上,需关注前期雨量、气温等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干旱土体起动泥石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强降雨入渗阶段、超渗产流阶段、颗粒侵蚀阶段、土体坍滑阶段、泥石流起动阶段,并且泥石流起动属于非饱和起动,孔隙水压力及含水量均未达到最大值。(2)在相同的降雨、坡度、体积等条件下,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表层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起动泥石流,并且起动历时短,规模大。(3)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更有利于形成坡面径流,其主要原因是土体内部气体起到了作用,形成了封闭气泡,影响了降雨入渗的作用。这种坡面径流在冲刷表层松散颗粒的同时,沿坡面方向会产生剪切力,不断拖拽表层土体,产生裂隙,并且泥石流的起动前兆为土体发生大规模坍滑,土体发生剪胀破坏;而表层无松散土体的边坡则没有此类特征,首先产生的是地下径流,不断掏蚀坡底,使边坡慢慢发生蠕滑。(4)通过模拟现场边坡安全系数可以知道: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发生破坏,最小安全系数越低,且最危险的滑移面更浅,表现为浅层失稳破坏。

李欢[4](2021)在《泥石流相数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泥石流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理论研究是人们认识、预测以及治理泥石流灾害的重要途径。目前,对于泥石流运动模型等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由于各学者对泥石流的相数问题的认识尚未达到统一,导致泥石流运动模型的运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泥石流的相数问题是构建泥石流运动模型理论基础,也是研究泥石流的定义、分类等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泥石流“相数”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泥石流原样堆积物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查阅以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等方法,对泥石流固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以及物质特征进行探讨,进而研究泥石流的“相数”问题,为泥石流的相数理论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意义。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斜面流变实验表明,受碎屑成浆性能的影响,不同颗粒组成的宽级配碎屑物质对应不同的成浆范围,该范围可作为反映碎屑的成浆性能以及划分泥石流的依据,是形成泥石流的密度区间。(2)超孔隙水压力测量实验表明泥石流体内部高水平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低能够为泥石流颗粒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是泥石流能够在低梯度沟床上高速远程运移的关键原因。同时,泥石流中超孔隙压力的低消散速率以及强维持能力的特征使泥石流有别于挟沙水流、洪流以及颗粒流等典型的两相流体。(3)超孔隙水压力测量实验、渗流实验以及颗粒级配分析共同表明,泥石流体内颗粒级配良好,颗粒间叠置程度较好,加之粘土矿物的存在使固体颗粒表面粘附着泥膜,颗粒间充填着细颗粒,导致泥石流浆体渗透性差,形成了“支撑大颗粒的结构框架”和“能够被细粒轻易堵塞的细小空间”,有利于碎屑捕获空隙流体,维持高超孔隙水压力。在超孔隙水压力、屈服应力等共同作用下,泥石流体中的砾石、卵石甚至部分块石粒随机分散在基质中,与周围基质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对运动,固、液一体做整体性运移,形成水—碎屑一体化的一相流体。

徐欢[5](2021)在《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有机防灾空间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由西向东横跨了三个地形阶梯,鄂西南就是处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带上,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是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且鄂西南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文化深深地镌刻在鄂西南的每一寸土地。传统村落就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统建筑群落的承载体。鄂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和密集程度高,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下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能长久地保存下来,表明土家族传统村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样它的内核也有较强适应当地环境的综合防灾思想存在。本文选取以山地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群为代表的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提出传统村落有机防灾思路,并验证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的各个空间尺度下的空间格局的有机防灾能力,总结归纳出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有机防灾特性。综合利用统计学、生态学、灾害学、古代风水思想、地理学和规划学等多门科学,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法、乡村田野调查法、GIS空间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多方手法探索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有机防灾特点,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去解析。第一方面,确定鄂西南地区自然灾害与土家族传统村落的关联性。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实地调研法,并运用统计学、灾害学、地理学等分析了鄂西南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当地近几年发生的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种类,确定鄂西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别。接着分析当地土家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前文研究的地形结构进行关联性分析,将土家族传统村落按照选址特点分为三类。最后将当地主要自然灾害成灾因子与土家族传统村落三个类型进行关联性分析,选取其中的主要成灾种类,剔除山顶型村落,剩余山腰型和山谷型村落,并在这两类村落中筛选案例。第二方面,对前文筛选出的案例分析,主要分析村落的空间要素与自然灾害的成灾因子关联性,得出每类村落的主要成灾种类,对前文的案例村落再筛选得出的典型案例的空间格局有机防灾分析,主要将村落空间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每个层面对应特定的自然灾害。主要运用灾害学、规划学、生态学和风水思想等论述案例村落的不同空间尺度与对应灾害的有机防灾特性。第三方面,是对例村落的有机防灾空间格局汇总,也是对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防灾的总结。第六章按照前两章撰写的三个空间层面进行汇总,对全部空间防灾的总结,归纳出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有机防灾规律,并总结其中的不足。

阿鲁思[6](2021)在《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白山作为吉林省内集各种资源(包括:旅游、生态环境和矿产等一系列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疾速攀升,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介于此原因使得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旅游开发区内的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因此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着增加。截至2018年为止,长白山保护区内的10条泥石流沟共计发生25次泥石流灾害,造成2635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2009年六月发生于长白山北坡瀑布景区南侧48m处的泥石流破坏了景区旅游与生态环境等资源,造成了约7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且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降水与降雪等事件)趋多趋强,结合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使得由极端降雨事件所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再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长白山火山正处于千年、百年复活期的节点上。火山的活动势必迫使天湖水位的抬升,湖水顺北坡溃坝或漫坝而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此外,区域尺度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时,由于对风险中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的考虑不足,致使无法得到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结果,因而导致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由多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风险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为研究区,从泥石流灾害及灾害链形成机理出发,对区域内由不同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分析,随后确定以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作为切入点,结合基于灾害事件关系的灾害链模型建立评价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优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使其能够运用在区域尺度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同时以该模型关联灾害链系统内各个灾害事件,并对长白山北坡区域内不同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或频率下所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评价。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耦合多模型,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并以模型的耦合来建立风险评价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进行区域尺度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内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坡度、曲率、物源厚度、地形湿度指数与植被覆盖等9个地质环境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选取这9个指标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长白山北坡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不易发区面积占全研究区面积的51.22%,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2.05%。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1.94%。而高与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82%与7.97%。易发性评价结果中的中、高与极高易发区普遍分布于研究区内的凹形斜坡。同时评价结果AUC值更是达到了0.9048,说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极为可信。(2)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灾害链形成机理对两种灾害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基于灾害事件之间关系的灾害链模型为框架,分别建立了极端降雨诱发与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选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作为反映灾害链内各个灾害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其后,通过耿贝尔分布模型计算了极值降雨量并选定以10年、30年和50年一遇的极端降雨(分别为85.9415mm、132.5655mm与153.8496mm)为例结合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三个重现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值超过0.5的区域均只占33%左右。这是由于该模型通过随机森林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大于0.5的值域内变化情况则与基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同。研究区内危险性大于0.5的区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产生了变化,说明研究区随着重现期变久,泥石流的发生将更加频繁且泥石流的强度也将持续增强。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每个重现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明显高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拥有良好且稳定的表现。(3)针对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通过Flow3D模型对三种假设情况下发生的天池溃决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三个模拟情景下发生的天池溃决淹没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5.17%、69.97%和86.32%。淹没深度在0至2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11.84%、9.83%和12.66%。淹没深度在2-5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8.07%、8.9%和8.51%。其余区域水深超过了5m。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淹没水量均超过了该区域可承受阈值水量的10倍以上,表明三种情况的天池溃决均可以较容易的诱发泥石流灾害。随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区内三种假设情况下的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的增多幅度远远超过了高与中等危险区,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区域受到淹没影响。同时,这些区域在极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支撑下更加容易发生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4)通过分析已有的灾损数据后,明确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移动的物源厚度作为表征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指标。结合吉林省泥石流灾害历史灾损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承灾体灾损率进行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脆弱性曲线。通过泥石流物源量动静储量关系公式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脆弱性评价进行关联,并对研究区内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两种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极值雨量和天池溃决水量的增加,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增加。其中由极端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中可能产生最大损失的是药王庙、聚龙泉等旅游景点。而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威胁最大的则是长白山瀑布、聚龙泉、小天池等旅游景点。本研究将弥补泥石流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长白山景区,对于提高景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张静[7](2021)在《河谷地貌分异下岷江上游泥石流流域演化趋势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新构造运动强烈,受地震活动频繁,区内泥石流灾害显着。泥石流作为小流域演化机制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活动强度与小流域演化关系密切;同时,受流域系统逐层递进关系的影响,小流域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河谷地貌分异特征。目前,关于泥石流流域演化的研究多从地貌演化的角度出发,缺少对泥石流孕灾机理的描述,较少关注层级流域系统间逐层递进的演化关系。因此,本文从灾害视角出发,选取岷江上游泥石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层级流域系统和泥石流孕灾体系,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并建立演化阶段评价模型,定量划分小流域演化阶段,探讨不同演化阶段泥石流活动特征,探究河谷发育背景,分析不同河谷控制下流域的演化差异性及泥石流活动的差异性,解析河谷地貌分异条件下泥石流小流域的整体演化趋势。主要成果如下:(1)对泥石流孕灾体系各系统指标与泥石流分布进行归纳,在发育系统内,Hi(面积高程积分)0.4~0.6、Gi(面积坡度积分)0.3~0.5、流域面积1~10km2、形状系数0.2~0.8、侵蚀传递系数0.4~1、纵沟比降100‰~500‰为泥石流集中发育区;地质系统内,在岩层坚硬系数<3的小流域中,泥石流发生率最高,在断层距离<10km、综合地震烈度8~11的区域泥石流分布较多;环境系统内,泥石流在年均降雨少的干热河谷及都江堰—汶川暴雨中心带、NDVI>0.5的植被良好地区分布较多,且随着土地利用指数的上升,泥石流的发生率逐渐上升。(2)泥石流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干流及支流水系两侧,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在研究区较为散布,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及北部高山峡谷向高原的过渡地带,极低易发区占地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上游山区及西北部地势平坦的红原草原、松潘高原地区。在三大系统中,发育系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泥石流贡献度为0.531,环境系统和地质系统贡献度分别为0.278、0.191。(3)壮年期小流域的泥石流综合发生率最高,而老年期小流域基本不具备泥石流孕育能力。将小流域演化阶段按照泥石流的孕育能力从高到低排序则为:壮年期>壮年偏幼年期>幼年期>壮年偏老年期>老年期。(4)河流侵蚀能力具有差异性,岷江干流从下游至上游(由南段至北段),侵蚀能力逐渐减弱;在支流河流中,按侵蚀能力由强到弱的次序为:寿溪>渔子溪>杂谷脑河>黑水河>小姓沟。小流域演化阶段的分布具有极强的河谷分异特征,整体上,各河谷内小流域所处主要演化阶段与河流的侵蚀背景相吻合。(5)松坪沟、孟屯河、毕棚沟及赤不苏沟内小流域的整体演化趋势为由幼年期向壮年偏幼年期演化。草坝河、岷江干流中段主河流域、寿溪、渔子溪主河流域及杂谷脑主河流域内小流域的整体演化趋势为由壮年偏幼年期向壮年期演化。牟尼沟、岷江干流北段主河流域、大姓沟、小黑水河、黑水河源及杂谷脑河源内小流域的整体演化趋势为由壮年偏老年期向壮年期发育。羊洞河、毛尔盖河及小姓沟内的小流域的整体演化趋势为由老年期向壮年偏老年期演化。正河、三龙乡流域及黑水河主河流域内小流域的整体演化将长期维持在壮年偏幼年期。岷江干流南段主河流域、白沙河内小流域的整体演化将长期维持在壮年期阶段。结合小流域的整体演化趋势及各演化阶段泥石流活动情况,可初步推测各二级河谷内泥石流活动的大致发展趋势。

汤敏[8](2020)在《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研究》文中提出特大地震是典型的突发事件。在山地型特大地震极重灾区以及周边区域,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中的各类要素相互耦合,形成了复杂、持续性作用的衍生效应。在应急管理各环节和恢复发展各阶段,衍生效应催生和演化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对区域灾害应急响应及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挑战。区域韧性是评价区域应急处置和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它强调区域系统内经济社会各要素有效集成,承载衍生效应的外部冲击,实现逐步吸收、抵御、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及演化,对灾后应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及区域韧性均具有时空特性,在特大地震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针对山地型特大地震的衍生效应与区域韧性特征,地质工程、应急管理和公共管理等领域学者对灾害链和区域恢复重建等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是,现有研究针对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导致在灾后应急管理和经济社会重建中,对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的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与区域韧性的融合研究,分析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机理,以极重灾区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数据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的层次量化并研究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及其动态演化,进而提出区域韧性发展的可持续策略。本研究是将极重灾区区域视为系统,区域韧性视为系统的功能,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视为系统发展的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剖析区域韧性动态演化过程,研究逻辑、思路与本质都属于管理问题。首先,我们研究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机理。以汶川特大地震为例,根据区域在灾害应对、灾后重建及持续发展各个阶段的实例,分析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表征。基于上述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案例,提取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路径。其次,我们构建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评价体系。界定山地型特大地震的研究区域并确定研究对象。引入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投入-产出”效率作为区域韧性的度量,构建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开展区域韧性量化研究。最后,量化分析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对重大灾害发生后,灾害治理和重建的投入与综合产出的效率分析,刻画区域韧性的动态变化,获取灾区重建中不同区域在不同阶段的区域韧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量化分析中的典型区域韧性演化进行实例分析,提出灾后重建与韧性培育的可持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存在时空复杂性,对区域韧性的作用路径呈现出直线、链式和闭环等特征。量化分析显示,2008年地震以来,极重灾区整体的区域韧性从2011年起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提升速度逐渐放缓,需要长期的韧性培育。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演化呈现出时空差异,表现在10个极重灾区县(市)中,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整体表现出相对更好的韧性水平,适应衍生效应的能力更强,灾后恢复能力更好。而断裂带和流域叠加影响的部分区域持续遭受继发灾害导致区域韧性极端脆弱。针对上述区域韧性的动态分析结论,我们提出从科学避灾缓冲持续灾害冲击、实现灾害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协同减少韧性波动、增强适应水平实现韧性积极反馈等三个方面分类培育不同作用机理下的区域韧性,提升具有差异化和区域自身特点的韧性发展能力。本文研究基于地震灾后重建的案例与数据,运用定性与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演化规律,获取不同尺度下的区域韧性演化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区域韧性提升策略。本研究融合了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与区域韧性,弥补了当前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对当前应急处置与灾后重建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和重建、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储备。

邓玉婷[9](2019)在《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山地城市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坡地资源,随着山地区域高强度的城市化、山地城市规模的扩大,坡地被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视野。不同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与连续性,且集中成片,坡度较大等特点,对坡地的生态特征影响明显,以此形成了山地城市区域坡地环境的不稳定性、地质构造复杂性等特征,且往往处于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也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区域,在人为的挟促下易于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这些区域如果利用方式不当将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根据坡地环境要素的功能特征与生态过程的演变机制,结合生态过程的适应性理论,构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方法,对引导坡地规划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南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坡地规划以及坡地生态过程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实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坡地利用存在的现状问题,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坡地的空间特征、坡地的稳定性、生态过程的分析,建立对坡地环境的整体生态认知;对坡地对城乡建设产生的综合影响以及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从保护与利用角度,结合坡地生态环境不同生态敏感性,以开发强度作为划分维度,将坡地环境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的适应性分析与现有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耦合,对不同坡地类型建立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并针对综合利用型坡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利用策略;最后将形成的策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具体的实践案例,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首先对西南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坡地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归纳出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其次,按照坡度、形态、坡位的不同对坡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对坡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自然因素包括地形与地质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土壤环境因素、水文环境因素、动植物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主要指在坡地环境上展开的各类建设活动与土地利用方式。最后,结合与坡地生态过程紧密相关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将坡地生态过程分为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自然过程包括坡地环境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土壤侵蚀过程、生物过程,社会生态过程则从个人行为与城市建设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综合自然-社会过程对坡地环境产生的复合效应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首先,分析了坡地地形特征对城乡建设的影响,主要从不同坡度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建筑用地的适宜性等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从用地选址、交通组织、建筑布局、景观塑造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总结论述。最后,基于坡地环境条件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生态风险分析,选取影响坡地环境的主要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与降雨、土地利用方式),对坡地的生态敏感性以及建设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分析结果,从保护与利用角度,以开发建设强度作为分类维度,将坡地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第三部分: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在前文的综合分析基础上,以生态适应观为理论基点,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分别从两个层次进行了策略构建,其一,针对前文划分的三种不同坡地类型,从总体上上提出分类引导策略;其二,针对综合利用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特征与空间规划的不同要素结合,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利用策略,从结合坡位特征的场地选址、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策略探讨,以此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本文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与相应策略,针对泸水市城市规划区(以下简称泸水城区)西坡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基于对泸水城区西坡的生态过程的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坡地用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确立了不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了策略引导。针对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型坡地构建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利用策略。

徐嵩[10](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论文提纲范文)

(1)位于西南山地社区的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概念与对象界定
        1.2.1 研究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
        1.3.2 应急服务设施选址问题
        1.3.3 应急资源配置问题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西南山地社区概况
        2.1.1 西南山地社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西南山地社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2.1.3 西南山地社区灾害概况
        2.1.4 西南山地社区应急服务设施概况
    2.2 四川省红莫镇概况
        2.2.1 自然地理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象水文
        2.2.4 社会经济
        2.2.5 灾害现状
        2.2.6 应急管理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布局综合评价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筛选与优化
        3.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2 指标权重确定
        3.2.1 构建判断矩阵
        3.2.2 权重计算方法及一致性检验
    3.3 评价模型建立
    3.4 权重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4.1 应急服务设施选址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4.2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选址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2.1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约束条件
        4.2.2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目标
        4.2.3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区位模型构建
    4.3 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服务设施区位模型的解算
    4.4 本章小结
5 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
    5.1 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概况
        5.1.1 技术水平概况
        5.1.2 资源配置概况
        5.1.3 公共条件概况
        5.1.4 经济成本概况
        5.1.5 管理能力概况
        5.1.6 社会参与概况
    5.2 数据收集与整理
        5.2.1 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数据资料
        5.2.2 人口分布数据资料
        5.2.3 道路交通系统和地质隐患分布数据资料
        5.2.4 构建红莫镇网络数据库
    5.3 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综合评价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布局优化
        5.5.1 紧急性应急服务设施布局优化
        5.5.3 应急避难设施布局优化
    5.6 应急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的建议
        5.6.1 应急服务设施建设策略
        5.6.2 应急服务设施使用策略
        5.6.3 应急服务设施保障策略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咨询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2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3 减灾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特色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2.3 自然地理环境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水文
        2.3.3 植被状况
    2.4 人类工程活动
3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3.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
        3.1.1 空间分布
        3.1.2 时间分布
    3.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2.1 崩塌发育特征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3.2.3 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4 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危险性评价数据来源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价单元的选取
        4.1.3 层次分析法(AHP)
        4.1.4 信息量法
        4.1.5 组合赋权法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4.2.2 评价因子分析
        4.2.3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量化
    4.3 评价方法对比验证
        4.3.1 层次分析法危险性评价
        4.3.2 信息量法危险性评价
        4.3.3 组合赋权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4 多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 地质灾害减灾
    5.1 地质灾害减灾原则
    5.2 大连市地质灾害分区对策
    5.3 大连市地质灾害减灾机制建设
        5.3.1 建立应急机制
        5.3.2 建设应急管理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起动机制研究现状
        1.2.3 干旱与泥石流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1.2.4 干旱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1.2.5 泥石流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6 现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干旱环境下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2.1 干旱河谷总体空间分布状况
    2.2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形成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松散固体物质
        2.2.3 水源条件
    2.3 泥石流分布特征
    2.4 区域地质概况
    2.5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2.5.1 岷江干旱河谷气象水文
        2.5.2 地形地貌
        2.5.3 地层岩性
        2.5.4 地质构造
        2.5.5 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
        2.5.6 地震活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与力学机制分析
    3.1 松散固体物质
    3.2 试验观测系统
        3.2.1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3.2.2 含水率传感器
        3.2.3 数据采集仪
    3.3 试验土料的制备
    3.4 土体基本参数
        3.4.1 液塑限试验
        3.4.2 土体比重测定
        3.4.3 力学性质
    3.5 试验土体含水量配置
    3.6 试验坡度的选择
    3.7 降雨条件的设计
    3.8 干旱土体的制备
    3.9 试验设计
    3.10 试验现象分析
    3.11 试验数据分析
        3.11.1 边坡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
        3.11.2 边坡土体含水率变化
    3.12 无干旱松散土体表层边坡起动泥石流试验
    3.13 干旱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力学机制分析
        3.13.1 干旱对土颗粒之间粘聚力的影响
        3.13.2 干旱后土体起动形成泥石流的机制分析
        3.13.3 干旱土体破坏过程中土体受力分析
        3.13.4 干旱影响泥石流发育的机制分析
    3.1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干旱松散土体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及防灾建议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泥石流启动与边坡安全系数分析
        4.1.1 SEEP/W板块的基本介绍
        4.1.2 SLOPE/W模块的基本介绍
    4.2 边坡安全系数理论
    4.3 模型的建立和基本参数的设置
        4.3.1 模型建立
        4.3.2 基本参数的设定
    4.4 数值模拟
        4.4.1 表层干旱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4.4.2 表层天然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4.5 两种土体表层下边坡稳定性比较
    4.6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建议
        4.6.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防治
        4.6.2 防灾减灾建议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4)泥石流相数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的定义
        1.2.2 泥石流的分类
        1.2.3 泥石流相数理论
    1.3 既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蒋家沟区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构造
        2.1.3 物源及水源特征
        2.1.4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2.2 东月各区域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构造
        2.2.3 物源及水源特征
        2.2.4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孔隙水压力维持能力实验
    3.1 超孔隙水压力测量实验原理
    3.2 超孔隙水压力测量实验方案
        3.2.1 实验装置及设备
        3.2.2 泥石流成浆范围与样品制备
        3.2.3 实验步骤
    3.3 超孔隙水压力测量实验结果
        3.3.1 相对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3.3.2 液化率计算结果
        3.3.3 浆体排水体积测量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4.1 碎屑成浆范围
        3.4.2 泥石流高速远程运移机理
        3.4.3 碎屑持水
        3.4.4 超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泥石流的“相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的渗透性与级配特征
    4.1 渗透实验原理
    4.2 渗透实验方案
        4.2.1 实验装置及设备
        4.2.2 样品制备
        4.2.3 实验步骤
    4.3 渗透实验结果
    4.4 级配
    4.5 讨论与分析
        4.5.1 泥石流浆体的渗透性
        4.5.2 颗粒组成对泥石流相数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5)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有机防灾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正在消失的“乡愁”
        1.1.2 “中华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传统村落的防灾体系
        1.1.3 传统村落的“有机防灾”内核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4 研究对象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灾害
        1.6.2 有机防灾
        1.6.3 生态防灾
        1.6.4 空间格局
        1.6.5 传统村落
2 鄂西南自然灾害与土家族传统村落研究
    2.1 鄂西南灾害频发的地理背景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分布特点
    2.2 鄂西南主要自然灾害
        2.2.1 主要自然灾害分布范围
        2.2.2 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2.3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分析
        2.3.1 村落分布状况
        2.3.2 村落选址特点
        2.3.3 村落建筑特点
        2.3.4 村落分类
    2.4 鄂西南自然灾害与土家族传统村落关联性
        2.4.1 鄂西南自然灾害特点和防控尺度
        2.4.2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特点和防灾效应
        2.4.3 案例村落的筛选
    2.5 本章小结
3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承灾种类分析
    3.1 山腰型村落分析
        3.1.1 舍米湖村村落分析
        3.1.2 兴安村村落分析
        3.1.3 长干村张爷庙组村落分析
        3.1.4 山腰型村落主要承灾类型
    3.2 山谷型村落分析
        3.2.1 老屋基老街村落分析
        3.2.2 冷水溪村村落分析
        3.2.3 繁荣村张高寨村落分析
        3.2.4 山谷型村落主要承灾类型
    3.3 本章小结
4 山腰型村落空间格局与有机防灾
    4.1 宏观尺度:滑坡防治与村落空间布局
        4.1.1 村落选址
        4.1.2 地势结构形态
        4.1.3 布局形式
    4.2 中观尺度:防洪与街道的布局结构
        4.2.1 空间秩序
        4.2.2 街巷组织
    4.3 微观尺度:防火与建筑形态结构
        4.3.1 建筑形态
        4.3.2 建筑内部空间布局
    4.4 本章小结
5 山谷型村落空间格局与有机防灾
    5.1 宏观尺度:泥石流防治与村落空间结构
        5.1.1 村落选址
        5.1.2 村落形态
        5.1.3 村域现状灾害分析
    5.2 中观尺度:防洪与村落结构
        5.2.1 环境营造
        5.2.2 建筑群与河流的关系
        5.2.3 街巷组织
    5.3 微观尺度:防火与建筑空间
        5.3.1 建筑环境构造
        5.3.2 建筑结构与防火
    5.4 本章小结
6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有机防灾特性
    6.1 土家族传统村落宏观布局和选址的有机防灾特性
    6.2 土家族传统村落宏观空间尺度与滑坡泥石流防治
        6.2.1 村落空间形态
        6.2.2 村落环境结构
    6.3 土家族传统村落中观空间尺度与防洪
        6.3.1 村落与水环境的关系
        6.3.2 村落空间结构
    6.4 土家族传统村落微观空间尺度与防火
        6.4.1 建筑形态
        6.4.2 建筑内部空间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3.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3.3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4 评价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4.2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4.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4.4 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优化
    4.5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阈值水量分析
    4.6 长白山北坡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7 长白山北坡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确定
    5.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价
    5.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管理研究
    6.1 泥石流风险管理体系
    6.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河谷地貌分异下岷江上游泥石流流域演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域定量演化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流域演化研究现状
        1.2.3 岷江上游泥石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2.2 气象水文
    2.3 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地震活动
    2.5 生态植被
    2.6 人类活动
    2.7 泥石流分布特征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层级流域系统
    3.1 小流域提取
    3.2 层级流域系统构建
    3.3 泥石流分布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石流孕灾体系
    4.1 发育系统
        4.1.1 面积高程积分
        4.1.2 面积坡度积分
        4.1.3 纵沟比降
        4.1.4 流域面积
        4.1.5 形状系数
        4.1.6 侵蚀传递系数
    4.2 地质系统
        4.2.1 岩性坚硬系数
        4.2.2 断层距离
        4.2.3 地震烈度
    4.3 环境系统
        4.3.1 NDVI
        4.3.2 降雨量
        4.3.3 土地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决策树模型
        5.1.2 随机森林
        5.1.3 极限随机树
        5.1.4 GBDT
        5.1.5 XGBoost
        5.1.6 Lightgbm
        5.1.7 模型融合方法
        5.1.8 融合模型效果验证
    5.2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
        5.2.1 泥石流易发性分析
        5.2.2 指标重要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流域整体演化趋势
    6.1 小流域演化阶段划分
        6.1.1 小流域演化阶段划分指标
        6.1.2 小流域演化阶段评价模型
    6.2 小流域演化阶段分析
    6.3 小流域演化趋势分析
        6.3.1 一级河谷发育背景
        6.3.2 一级河谷内小流域整体演化趋势
        6.3.3 二级河谷内小流域整体演化趋势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主题
        1.1.3 研究问题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衍生效应研究
        2.1.1 突发事件衍生效应研究概述
        2.1.2 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研究
        2.1.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研究
    2.2 区域韧性研究
        2.2.1 区域韧性研究概述
        2.2.2 不同视角下的区域韧性研究
        2.2.3 区域韧性的研究方法与模型
        2.2.4 区域韧性演化机理研究
    2.3 启示与借鉴
        2.3.1 现有研究评述
        2.3.2 现有研究不足
        2.3.3 本文研究的动机
第三章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及对区域韧性的作用机理
    3.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时空性
        3.1.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形成与影响
        3.1.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作用“情景”
        3.1.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的复杂性
    3.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表征
        3.2.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内涵
        3.2.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情景-应对”案例
        3.2.3 案例分析与启示
    3.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作用路径
        3.3.1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直线作用
        3.3.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对区域韧性的链式作用
        3.3.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区域韧性的闭环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评价
    4.1 研究区域的选择
    4.2 研究方法:EBM 和 Malmquist 指数模型
        4.2.1 量化方法选择
        4.2.2 原理与计算方法
    4.3 模型指标
        4.3.1 指标选择过程
        4.3.2 指标体系
        4.3.3 指标分析
    4.4 数据来源与说明
        4.4.1 数据来源
        4.4.2 数据说明
        4.4.3 软件使用
    4.5 评价的目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演化
    5.1 量化结果代表的区域韧性含义
    5.2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作用下的区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5.2.1 区域韧性时空演化的总体分析
        5.2.2 区域韧性空间分布的演化
        5.2.3 区域韧性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5.2.4 Malmquist指数分析
        5.2.5 量化分析的结论
    5.3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典型区域韧性演化实例
        5.3.1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稳定——对绵竹的分析
        5.3.2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提升——对彭州的分析
        5.3.3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减弱类型1:期初高位——对汶川、茂县的分析
        5.3.4 衍生效应作用下区域韧性整体减弱类型2:期初低位——对北川的分析
    5.4 管理启示
    5.5 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区域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5.1 基于区域韧性空间差异的分类发展策略
        5.5.2 基于韧性时间演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6.1 研究工作回顾与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量坡地进入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的视野
        1.1.2 城市空间发展的地形地貌制约
        1.1.3 生态适应观在城乡规划学科中的应用
        1.1.4 西南地区在全国山地城市研究中的典型性
    1.2 相关概念
        1.2.1 西南山地城市
        1.2.2 坡地
        1.2.3 生态过程
        1.2.4 生态适应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规划学理论
    2.2 坡地规划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小结
    2.3 城市区域坡地利用现状经验总结
    2.4 小结
3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
    3.1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概况
        3.1.1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特点
        3.1.2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
    3.2 坡地特征总述
        3.2.1 坡地的形成
        3.2.2 坡地的空间特征与分类
    3.3 坡地的稳定性分析
        3.3.1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自然因素
        3.3.2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人类活动因素
    3.4 坡地的生态过程分析
        3.4.1 自然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3.4.2 社会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3.4.3 坡地环境自然-社会过程的复合效应
    3.5 小结
4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
    4.1 坡地地形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4.2 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2.1 对用地选址的影响
        4.2.2 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4.2.3 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4.2.4 对景观塑造的影响
    4.3 坡地开发存在的生态风险问题
    4.4 基于综合影响分析的坡地保护与利用分类
    4.5 小结
5 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
    5.1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总体原则
    5.2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基本思路
    5.3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
        5.3.1 生态保护型
        5.3.2 生态开发型
        5.3.3 综合利用型
    5.4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综合利用策略
        5.4.1 结合坡位特征的用地选址
        5.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5.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5.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5.5 小结
6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实证研究——以泸水城区西坡为例
    6.1 泸水概况
        6.1.1 地理区位
        6.1.2 资源条件
        6.1.3 城乡建设
    6.2 泸水城区西坡生态过程分析
        6.2.1 研究范围
        6.2.2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6.2.3 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6.3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分类引导策略
        6.3.1 坡地用地分析与评价
        6.3.2 坡地分类引导策略构建
    6.4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策略
        6.4.1 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使用
        6.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6.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6.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6.5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论文参考文献)

  • [1]位于西南山地社区的红莫镇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D]. 罗南会.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D]. 朱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D]. 钟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泥石流相数的实验研究[D]. 李欢.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有机防灾空间格局研究[D]. 徐欢.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阿鲁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7]河谷地貌分异下岷江上游泥石流流域演化趋势研究[D]. 张静.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山地型特大地震衍生效应下的区域韧性研究[D]. 汤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D]. 邓玉婷.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标签:;  ;  ;  ;  ;  

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