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港文艺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港文艺片,九七回归,叙事风格,嬗变
香港文艺片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钰[1](2019)在《世纪之交香港文艺片叙事风格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文艺片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创作顶峰,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香港人在电影中极力寻求"身份"上的认同感。新世纪之后,港人在文艺片创作中顺应了快餐文化的潮流",怀旧"反而成了最热门的命题。本文通过对关锦鹏、王家卫、陈可辛这叁位导演的电影在叙事、性别、电影语言等方面的剖析,归纳香港文艺片的叙事手法,找出世纪之交香港文艺片的艺术流变。(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蒲锋[2](2019)在《《茶花女》与香港文艺片的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追溯《茶花女》对香港文艺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1899年小仲马的小说出版了第一个中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立即受到中国读者欢迎。其舞台剧本亦于1926年翻译成中文,长期成为中国不同剧团的剧目。香港在1934年已把《茶花女》改编成粤语片《半开玫瑰》。战后香港的文艺片,无论国粤语片,都大量套用了《茶花女》的情节。其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名导演楚原,从其对依达小说《冬恋》的改编,尤其看到其如何深受《茶花女》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吴媛媛[3](2017)在《新世纪香港文艺片叙事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后,九七回归所带来的影响逐渐弱化,香港人的生活和意识形态逐渐进入新常态,文艺片创作者们更多地专注时下,关注在这个崇尚速食文化的年代,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如何去维系。本文以叶念琛、彭浩翔、黄真真这叁位活跃在新世纪香港文艺圈的导演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叙事、性别、电影语言等方面归纳香港文艺片的叙事手法,找出新世纪香港文艺片中普遍反映的情感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7年14期)
桑晨[4](2016)在《香港当代文艺片中的文化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片在香港影视业中并不占主流,然而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人文关怀,使其在世界文艺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以香港"九七"回归前后的文艺片为例,列数了影片中表达的文化认同和怀旧情感,并由此表现出的香港人的寻根情节和伦理思想。(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6年05期)
苏涛[5](2009)在《《车票》:寻根、怀旧与香港文艺片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别样的"合拍片"?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CEPA协议的签订,香港电影人利用香港的丰厚资金、云集的明星,以及成熟的制片经验,以"合拍片"的形式大规模地进入内地市场。这(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09年05期)
张燕[6](2009)在《新联影业公司:香港粤语文艺片复兴的旗手》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跃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坛的新联影业公司,是粤语片生产的中坚力量,也是香港左派进步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香港电影并借电影文化影响民众,"新联"由创业作《败家仔》开始就坚持"新联出品,必属佳片"的理念,采取了文艺电影为先导、多类型拓展为发展、喜剧电影为补充的创作策略。创办者之一的卢敦是创作核心之一,其导演佳作《十号风波》、《少小离家老大回》是"新联"的经典代表作。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初"新联"已经合并入银都机构有限公司,但其为香港电影做出的贡献却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影史探究。(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09年08期)
李丹[7](2008)在《回归十年香港文艺片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七回归”作为香港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香港电影不论从主题还是风格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回归十年是香港电影的低谷时期,也是转型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的香港文艺片在题材、风格、视听语言运用、美学影响等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回归十年香港文艺片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在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中的地位和作用。回归十年来香港文艺片在主题上既有继承又有所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有四个方面的主题:承继回归前的“怀旧”风潮,对同性恋题材的关注,对爱情题材的多元开拓,描写普通人的精神处境。通过对王家卫、许鞍华和彭浩翔等代表性导演的电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发现,香港文艺片具有情节上的非线性逻辑和影片类型杂糅的倾向,无论是写实文艺片还是写意文艺片都经历了风格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造成香港文艺片的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包容性,人才多样性和电影的商业化。香港文艺片在视觉语言(包括色彩和画面构图)和音乐(包括背景音乐和插曲)方面亦有其特色。王家卫、陈果、许鞍华等的不同导演对待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态度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文艺片的接受情况不一样。香港文艺片不仅对香港本土的其他类型的电影(如黑帮片、喜剧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也对中国内地的爱情文艺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刘晓宁[8](2007)在《香港电影爱情文艺片发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港产电影中,爱情文艺片虽不是主流,但却是研究香港电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开始,爱情文艺片逐渐成型,在影坛初绽光彩。从90年代初的迷茫到中期灿烂之后的平淡再到世纪之交的没落期,爱情文艺片走过了一条在曲折中发展的路。新世纪以来,爱情片以多样化的视角和形式关注着香港的社会生活。本文拟以时间为序,浅谈香港电影中的爱情文艺片的发展概况。(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07年19期)
于淼[9](2006)在《1985—2005:当代香港文艺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文艺片是香港众多类型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代表着华语电影较高成就。在香港文艺片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本文对香港文艺片的系统研究,也许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文着重从史论、美学分析和导演论叁个角度对香港文艺片予以多维分析。结合香港电影史和香港社会的变迁,纵向梳理香港文艺片的源头、脉络,找出艺术变迁的走向;对香港经典文艺片进行美学分析,总结出有意义的艺术经验;分析香港文艺片的导演艺术风格,阐述每一位导演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 对香港文艺片进行研究,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希望能对今后香港文艺片创作或内地电影创作能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6-06-30)
香港文艺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尝试追溯《茶花女》对香港文艺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1899年小仲马的小说出版了第一个中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立即受到中国读者欢迎。其舞台剧本亦于1926年翻译成中文,长期成为中国不同剧团的剧目。香港在1934年已把《茶花女》改编成粤语片《半开玫瑰》。战后香港的文艺片,无论国粤语片,都大量套用了《茶花女》的情节。其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名导演楚原,从其对依达小说《冬恋》的改编,尤其看到其如何深受《茶花女》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港文艺片论文参考文献
[1].黄家钰.世纪之交香港文艺片叙事风格的嬗变[J].视听.2019
[2].蒲锋.《茶花女》与香港文艺片的基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
[3].吴媛媛.新世纪香港文艺片叙事手法研究[J].电影文学.2017
[4].桑晨.香港当代文艺片中的文化伦理[J].才智.2016
[5].苏涛.《车票》:寻根、怀旧与香港文艺片的困境[J].电影艺术.2009
[6].张燕.新联影业公司:香港粤语文艺片复兴的旗手[J].当代电影.2009
[7].李丹.回归十年香港文艺片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
[8].刘晓宁.香港电影爱情文艺片发展概述[J].电影文学.2007
[9].于淼.1985—2005:当代香港文艺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