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林春绵,周新凯,甄万顺,贝克,潘志彦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林春绵,周新凯,甄万顺,贝克,潘志彦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石英微反应器,邻二氯苯,间氯甲苯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林春绵,周新凯,甄万顺,贝克,潘志彦[1](2018)在《氯苯类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石英微反应器,以H_2O_2为氧化剂,研究了氯苯类有机污染物(邻二氯苯和间氯甲苯)去除和CO_2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含氯有机物,邻二氯苯和间氯甲苯的去除反应和CO_2生成反应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在360~440℃范围内邻二氯苯去除反应和CO_2生成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96.3,172.4kJ/mol;在260~340℃范围内间氯甲苯去除反应的活化能为128.8kJ/mol,在360~460℃范围内CO_2生成的活化能为76.3kJ/mol.(本文来源于《发酵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2期)

陈忠,王光伟,殷逢俊,杨舒,陈鸿珍[2](2014)在《典型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主设计的连续流动气封壁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典型醇类物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反应途径,并归纳了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规律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甲醛,同样条件下转化率较乙醇和异丙醇低;乙醇和异丙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丙酮、乙酸、乙醛和甲醇等。叁种醇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均涉及到大量活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脱氢、裂解和聚合等反应形式;产物包括碳链增长、不变、降低叁种类型。总体来看,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趋势是向碳链降低的方向进行,即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生成CO2和水。(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孙璐,王增长[3](2012)在《硝基苯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在400℃~500℃,28 MPa,H2O2过量500%的条件下,进行了硝基苯SCWO实验,得到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出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活化能Ea为47.328 kJ/mol;频率因子k0为1.53×103。(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2年07期)

张耀日,吴玉龙,陶玲,杨明德,唐娜[4](2011)在《超临界条件下碱性添加物对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超临界CO_2(简称scCO_2)反应介质中,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PO)的H_2O_2,转化率,PO选择性和H_2O_2利用率要高于在传统甲醇介质中的,但是仍存在H_2O_2分解和PO选择性较低等不足。系统研究了添加NaOH、NaHCO_3、Urea和(NH_4)_2CO_3碱性组分对TS-1催化内烯环氧化制备环氧内烷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体系加入各种碱性组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PO选择性,但加入NaOH和NaHCO_3会使H_2O_2分解加剧,而加入Urea和(NH_4)_2CO_3则能缓解H_2O_2分解,其中(NH_4)_2CO_3的效果最好;反应体系加入0.054mmol的(NH_4)_2CO_3后,H_2O_2转化率、PO选择性和H_2O_2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7.0%、96.8%和98.2%,从而解决了该反应在scCO_2介质中存在的H_2O_2分解和PO选择性低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1年04期)

张耀日,唐娜,吴玉龙,杨明德[5](2011)在《超临界CO_2条件下碱性添加物对大晶粒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在超临界CO2(scCO2)反应介质中,大晶粒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PO)的反应存在的H2O2分解和环氧丙烷选择性较低等问题,研究了添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尿素和碳酸铵等碱性组分对反应的影响.在加入各碱性组分后,环氧丙烷选择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缓解了H2O2的分解及副产物生成,在加入0.054,1,mmol碳酸铵后,H2O2转化率、PO选择性和H2O2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8.7%9、5.2%和94.3%.(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施华顺[6](2011)在《亚/超临界水对诺氟沙星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类物质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逐年增长,并通过多渠道进入到环境而对环境中各种生物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已被认为是一类新兴的污染物。削减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已引起国际环境科学界乃至公众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含抗生素类废水对微生物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难以直接运用生物法进行有效处理的状况,本研究以一种被广为使用的典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亚/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借助紫外扫描、高效液相(HPLC)以及质谱(MS)等分析手段,考察其亚/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效果及探讨过程参数对处理的影响,推断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而推断NOR亚/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路径,并基于反应机理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期望为提出该类抗生素废水有效控制技术建立实验室基础。首先,以NOR去除率(NORR)和TOC去除率(TOCR)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亚/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对NOR类抗生素的氧化分解去除有良好的效果,亚临界状态条件下(温度为200℃,压力为24 MPa),停留时间为10 s时,NORR和TOCR便可分别达到99.9%和62.0%,60 s时,TOCR增至约80%;而超临界状态条件下(温度为400℃,压力为24 MPa),TOCR在停留时间为10 s时可高达78.7%,在停留时间为40 s时可达91.0%以上。其次,探讨了不同过程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过程参数中以停留时间、温度和过氧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较为显着,延长停留时间、升高温度或增加过氧量有利于TOCR增大。其中停留时间为10 s时已可得到较高的NORR和TOCR,再延长停留时间,对两者促进作用将由快转向缓慢;温度在400℃以上时TOCR达90%以上;氧化剂量对反应的影响依赖于反应的进程,当符合化学反应计量比时(即过氧量为0)可满足NOR较彻底的氧化所需。压力和NOR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显着:其中压力对反应存在正负效应,综合表现的结果取决于正负效应何者占优势地位;NOR初始浓度在100~500 mg·L-1的范围内,TOCR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变化趋势一致。对NOR亚/超临界氧化生成的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初步推断反应路径以及对其反应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NOR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抗生素,分子上含有多个杂元素,饱和键与共价键分布在分子的主结构上,表现出化学反应的活泼性与多样性,即自由基可以进攻双键,亦可以与杂原子形成共价结合,造成多种中间产物的同时检出。NOR亚/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会生成9种主要中间产物,其正离子模式下的质核比分别为212.0、196.1、184.0及168.1等,对应的分子式分别为C_(10)H_(15)FN_3O、C_(10)H_(14)FN_3、C_8H_(10)FN_3O及C_8H_(10)FN_3等,通过推断其分子结构,发现NOR经亚/超临界水氧化后分子主体结构已被破坏,所发现的9种分解产物被认为是由羟基自由基参与的氧化分解NOR分子主体结构中的哌嗪环和萘啶环而带来的。运用Berkeley Madonna软件拟合,并根据目标函数是最小化计算值与实测浓度之间的差异平方和原理求得NOR亚/超临界氧化分解各主要基元反应活化能分别是23.5、28.3、24.9以及8.8 kJ·mol-1,对应的指前因子分别是10~(1.48)、10~(2.41)、10~(0.34)和10~(0.20)。(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6-13)

杨美健,张广信,陶敏莉[7](201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甲苯选择性氧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甲苯选择性氧化反应中反应物及产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性质。结果表明,甲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在反应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形成均相;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随着物质极性的增强而降低。利用不同产物的溶解性差异,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的选择性氧化。同时考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选择性氧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反应温度以及n(甲苯)/n(氧气)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学工业与工程》期刊2010年05期)

杨美健[8](201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甲醛是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苯甲醛生产方法存在纯度低,产率低等不足,限制了苯甲醛的生产和应用。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具有产物易分离,选择性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改善传统反应过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甲苯和氧气为原料,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的选择性氧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苯甲醛的选择性合成。本文首先采用高温高压可视相平衡装置,考察了甲苯、苯甲醇、苯甲醛以及苯甲酸等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甲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在反应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形成均相;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随着物质极性的增强而降低。利用不同产物的溶解性差异,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的选择性氧化。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无催化剂体系甲苯氧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次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压力、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料配比对反应选择性、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并且,对不同体系下甲苯氧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过度氧化反应得到了抑制,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叁种氧化产物的总选择性约为氮气体系中的3倍。为了改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氧化反应过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加入催化剂后,苯甲醛的选择性可达到25%,与无催化剂体系相比,甲苯的转化率可提高2-3倍。研究还发现,催化剂存在条件下,150℃时,甲苯氧化反应依然能保持较高活性。该结果对研究开发新型高效苯甲醛反应工艺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0-06-01)

秦少鹏[9](2010)在《石蜡/萘/渣油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由于具有高效节能、处理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可调等优势,特别具有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新的叁废的特点,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转化为无害物质,被誉为“绿色清洁”技术,受到广泛重视。本试验使用自行设计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以石蜡、萘、渣油分别替代原油中的组分烷烃、芳烃和胶质沥青质为研究对象,分析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原油中各组分氧化程度。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停留时间、氧化剂量等因素的变化,考察对原油中各组成部分去除率的影响,并且对经热水洗涤法脱油处理后的污泥和污水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对反应前后的污泥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试验结果为:石蜡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20-440℃;反应压力27MPa;反应时间10min;初始氧化剂量,实际双氧水量与理论需求量之比2-4倍;萘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20-440℃;反应压力25-27MPa;反应时间7-10min;初始氧化剂量,实际双氧水量与理论需求量之比2倍;渣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20℃~440℃;反应压力24-27MPa;反应时间5-10min;初始氧化剂量,实际双氧水量与理论需求量之比2-4倍。在反应温度为420℃,反应压力为25MPa,停留时间为10min,过氧比为4的条件下处理的脱油后的污泥和污水(含油0.65%)COD去除率达到95.5%,达到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学院》期刊2010-03-17)

沈晓芳,马春元,王志强,陈桂芳,陈守燕[10](2010)在《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处理有机废液的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效分解有机废物的新型环境友好技术。以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对废液处理量为300 m3/d利用水膜反应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同其他有机废液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达到56.4%;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液的成本为33.05元/m3左右;该技术处理废液范围广,产物清洁,尤其适用于二恶英、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难降解物质的处理,且反应能量和产物CO2可回收利用,不仅经济上可行,还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0年01期)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自主设计的连续流动气封壁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典型醇类物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反应途径,并归纳了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规律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甲醛,同样条件下转化率较乙醇和异丙醇低;乙醇和异丙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丙酮、乙酸、乙醛和甲醇等。叁种醇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均涉及到大量活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脱氢、裂解和聚合等反应形式;产物包括碳链增长、不变、降低叁种类型。总体来看,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趋势是向碳链降低的方向进行,即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生成CO2和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林春绵,周新凯,甄万顺,贝克,潘志彦.氯苯类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2018

[2].陈忠,王光伟,殷逢俊,杨舒,陈鸿珍.典型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途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4

[3].孙璐,王增长.硝基苯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山西建筑.2012

[4].张耀日,吴玉龙,陶玲,杨明德,唐娜.超临界条件下碱性添加物对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

[5].张耀日,唐娜,吴玉龙,杨明德.超临界CO_2条件下碱性添加物对大晶粒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1

[6].施华顺.亚/超临界水对诺氟沙星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杨美健,张广信,陶敏莉.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甲苯选择性氧化反应[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

[8].杨美健.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甲苯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0

[9].秦少鹏.石蜡/萘/渣油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特性[D].大庆石油学院.2010

[10].沈晓芳,马春元,王志强,陈桂芳,陈守燕.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处理有机废液的经济性分析[J].环境工程.2010

标签:;  ;  ;  ;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论文-林春绵,周新凯,甄万顺,贝克,潘志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