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孙武,汤政涛,于少明

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孙武,汤政涛,于少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次氧化锌,氨配合法,片状纳米氧化锌

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文献综述

孙武,汤政涛,于少明[1](2018)在《氨配合法控制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次氧化锌为原料,采用氨配合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锌。制备过程包括氨浸、净化、脱氨、煅烧等工序。重点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空气流量、锌氨络合溶液浓度对片状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形貌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片状纳米氧化锌产品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添加剂的加入量为0.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90℃、空气流量为7 L·min-1、锌氨络合溶液浓度为1.13 mol·L-1,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6 h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为片状纳米氧化锌,片层厚度在10 nm左右,产品纯度达99.13%。(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汪苇,陈丽凤,刘素花,李洋洋,王永为[2](2015)在《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和形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锌、氢氧化钠或尿素为原料,通过液相直接沉淀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片状纳米氧化锌。采用XRD、SEM和SER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沉淀剂、反应浓度对其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锌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产物氧化锌为纤锌矿结构,并具有强烈的取向生长的性质,形貌均为纳米片状产物。利用氢氧化钠可以得到球状的纳米薄片团聚体;而利用尿素的缓慢分解的特性,则可以得到单分散的氧化锌纳米片。SERS结果表明,单分散的氧化锌在782nm的激光激发下,对有机物对巯基苯胺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痕量有机物检测的基底。(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朱奕漪,段学臣,段文杰,程亚娟,蒋波[3](2013)在《沉淀法制备片状、球状、柱状纳米掺铟氧化锌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沉淀法,以Zn(Ac)2.2H2O和InCl3为反应物制备不同形状的纳米掺铟氧化锌(ZI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确定In可进入ZnO晶格,且ZIO晶化度随In掺杂量的升高而降低。铟掺杂量为0.5%、1%(原子分数)的ZIO粉体显微粒度分别为20 nm、50 nm,由激光衍射粒度分析可知,后者的均一性更好、中位径更小。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薄片状、类球状、六棱柱状的ZIO,并对不同形貌的ZIO形核机理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3年01期)

李祖亮,毛健[4](2010)在《纳米片状多孔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nCl_2、硫脲(CS(NH_2)_2)和乙二胺为原料,溶剂热法制备ZnS(en)_(0.5)前驱体,在空气中加热前驱体至600℃得到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纳米片状多孔ZnO。测定了该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片状多孔ZnO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270nm波长光激发下,得到545nm的绿光发射峰,无380~390nm的激子发射峰。该发射峰归因于氧空位和还原态锌添隙的存在,发光强度较高。(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期刊2010-10-15)

范学运,王艳香,章义来[5](2009)在《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种不同前驱体,以叁聚磷酸钠为表面改性剂,水热法制备了少有报导的片状纳米ZnO,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光谱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所得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H值为9~10,180℃水热反应一定时间,叁种前驱体均可制得片状结构ZnO晶体,片状ZnO晶体(001)晶面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性,这与其它形态的ZnO有所不同;以碱式硫酸锌为前驱体时,可获得具有良好紫外吸收性能,并在421nm附近具有单一较强蓝光发光峰的ZnO粉;而以碱式氯化锌、碱式硝酸锌等为前驱体时ZnO则具有383nm附近的紫外发光和571nm左右的黄绿色发光。(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萧劲东,安黛宗,张晓丽[6](2004)在《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制备和表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供了一种应用二步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实验方法———首先 ,以尿素为沉淀剂宿主 ,以氯化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 ,应用均匀沉淀法获得纳米氧化锌的片状纳米级前驱物 ;然后通过控温热分解前驱物制备出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制备的ZnO单晶的形貌 ,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实验制备的氧化锌均为无色透明的片状单晶 ,结晶形貌为正六边形、五边形、矩形以及其它不规则形状 ,单晶直径在 30~ 6 0 0 μm之间 ,厚 30~ 6 0nm ;影响纳米氧化锌单晶制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料配比、沉淀剂宿主尿素的浓度(1∶6 )以及反应温度 (70~ 85℃ )。此外 ,乙醇的含量对片状纳米前驱物的形貌影响很大 ,10 %~ 4 0 %的乙醇含量利于形成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安黛宗,萧劲东,李东英,胡奎玲[7](2004)在《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供了一种应用二步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实验方法———首先,以尿素为沉淀剂宿主,以氯化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应用均匀沉淀法获得纳米氧化锌的片状纳米级前驱物;然后通过控温热分解前驱物制备出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制备的ZnO单晶的形貌,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溶液中生成纳米氧化锌的前驱物的热力学趋势,并对氧化锌制备过程进行了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氧化锌均为无色透明的片状单晶,结晶形貌为正六边形、五边形、矩形以及其它不规则形状,单晶直径在3~30μm之间,厚30~60nm;影响纳米氧化锌单晶制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料配比、沉淀剂宿主尿素的浓度(1∶6)以及反应温度(70~85℃)。此外,乙醇的含量对片状纳米ZnO前驱物的形貌影响很大,过高(>40%)或过低(<10%)的乙醇含量都不利于形成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前驱物。(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李东英,安黛宗,刘珩[8](2003)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片状氧化锌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氯化锌、尿素为原料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得到纳米级氧化锌粉体。并以TEM、SEM、XRD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粉体结构、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0 0℃下热处理得到的氧化锌粉体结晶性能良好 ;在较大的反应物浓度及反应物浓度比下可以得到较小的晶体粒径 ,平均为 2 0nm ,且分散性好 ;在较小的浓度及较小的浓度比下得到的晶体粒径较大 ,并呈片状生长。阐述了浓度对于粒径大小的影响并得出片状氧化锌微晶生长的最佳条件。(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03年03期)

黄文艺,吕晓威,王崇罡,李利军[9](2020)在《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锌的形貌是影响其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采用溶剂热法首次制得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Zeta电位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分子,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讨论了实验条件对片状多孔结构的影响和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在紫外-可见光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照射2h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5.6%。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的Zeta电位为-15.43eV。(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20年01期)

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硝酸锌、氢氧化钠或尿素为原料,通过液相直接沉淀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片状纳米氧化锌。采用XRD、SEM和SER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沉淀剂、反应浓度对其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锌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产物氧化锌为纤锌矿结构,并具有强烈的取向生长的性质,形貌均为纳米片状产物。利用氢氧化钠可以得到球状的纳米薄片团聚体;而利用尿素的缓慢分解的特性,则可以得到单分散的氧化锌纳米片。SERS结果表明,单分散的氧化锌在782nm的激光激发下,对有机物对巯基苯胺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痕量有机物检测的基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参考文献

[1].孙武,汤政涛,于少明.氨配合法控制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锌[J].人工晶体学报.2018

[2].汪苇,陈丽凤,刘素花,李洋洋,王永为.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和形貌控制[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5

[3].朱奕漪,段学臣,段文杰,程亚娟,蒋波.沉淀法制备片状、球状、柱状纳米掺铟氧化锌及其表征[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

[4].李祖亮,毛健.纳米片状多孔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C].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2010

[5].范学运,王艳香,章义来.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J].陶瓷学报.2009

[6].萧劲东,安黛宗,张晓丽.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制备和表征(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04

[7].安黛宗,萧劲东,李东英,胡奎玲.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制备和表征[J].人工晶体学报.2004

[8].李东英,安黛宗,刘珩.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片状氧化锌粉体[J].云南化工.2003

[9].黄文艺,吕晓威,王崇罡,李利军.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20

标签:;  ;  ;  

片状纳米氧化锌论文-孙武,汤政涛,于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