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骺闭合论文-孔长旺,魏世隽,徐峰,蔡贤华

干骺闭合论文-孔长旺,魏世隽,徐峰,蔡贤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骺闭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钉,阻挡钉

干骺闭合论文文献综述

孔长旺,魏世隽,徐峰,蔡贤华[1](2019)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术中如何快速置入阻挡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快速置入阻挡钉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4例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21-60岁,平均39.7±13.1岁;2例Gustilo I型开放性骨折。按AO/OTA分型:42-A2型3例,43-A3型4例,43-B1型6例,43-B2型2例,43-B3型3例,42-C1型2例,42-C2型3例,42-C3型1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透视下手法复位矫正骨折远端存在的内外翻复位不良,依据骨折类型选择在成角的凹凸面紧贴主钉置入3.0mm斯氏针阻挡,然后逐步替代为4.5mm阻挡螺钉并完成交锁固定。术后记录手术用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通过术后X线片及CT叁维重建评估骨折复位及力线。末次随访依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术后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5.5±9.2个月(24~48个月)随访。平均手术用时68.3±9.8分钟(50-8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95±24.8毫升(60-150毫升),1例延迟愈合经动力化后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9±1.3个月(3-8.5个月),未观察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畸形愈合等。依据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对于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远端内外翻复位不良问题,可以通过手法矫正,斯氏针逐步替代置入阻挡螺钉的方法获得快速解决。(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王林涛,董震,李伟,李友,齐鹏[2](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摔伤49例,运动伤21例,高处坠落伤1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治疗44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44例(外支架组)。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疼痛及活动程度、瘢痕情况,采用MarshaⅡ法测量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并对比临床常规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59个月,平均23.4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拔除固定物周期短于外支架组[(32.12±12.06)min vs.(42.93±15.47)min、(3.26±1.15)d vs.(4.83±1.62)d、(3.12±0.75)个月vs.(3.99±1.02)个月、(3.26±1.61)个月vs.(4.05±1.93)个月,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外支架组[(21.02±9.35)mL vs.(30.21±12.51)mL,P<0.05],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外支架组[(6.35±2.41)次vs.(3.02±1.15)次,P<0.05]。微创组术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90.91%,外支架组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VSS评分逐渐降低(P<0.05),Gartland-Werle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PRWE评分、VSS评分低于外支架组(P<0.05)。微创组患侧掌屈、背伸、尺侧倾斜、桡侧倾斜、旋前角度大于外支架组[(42.52±4.77)°vs.(40.31±4.02)°、(61.73±5.19)°vs.(59.02±5.06)°、(30.35±3.53)°vs.(30.11±2.59)°、(16.15±4.37)°vs.(14.26±4.19)°、(86.07±12.54)°vs.(83.47±11.9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vs. 22.73%,χ~2=6.175,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具有和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接近的近远期效果,并发症少,并且可减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美观,更适合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的治疗。(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韩增武,苏敦鹏,张超,刘春红,仇妍[3](2018)在《阻挡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对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取阻挡钉技术与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至2017年到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诊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40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阻挡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髓内钉进行治疗,通过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联合技术对此类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期间确认患者骨折均呈现为骨性愈合,无患者出现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为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取阻挡钉技术、闭合复位髓内钉联合治疗疗效令人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84期)

黄辉,罗宇,吕欣,杨小红,张天久[4](2018)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患儿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左侧19例,右侧11例,年龄7~14岁,平均(10.32±2.83)岁。胫腓骨远端骨骺骨折根据Salter-Harris标准分型,胫骨骨骺骨折I型3例、Ⅱ型24例、Ⅳ型1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2例;腓骨远端骨骺骨折I型1例、Ⅱ型2例;腓骨远端干骺端骨折27例。C型臂下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于胫骨骨折远端钉入2枚交叉克氏针固定;腓骨下段骨折,移位明显者复位后经外踝尖穿入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本组30例均获6~30个月随访,平均(14.36±8.72)个月。观察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及干骺端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美观、骨折愈合率高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于胫骨远端骨骺Ⅲ型、Ⅳ型骨折,骨折块关节内移位明显经手法不能复位者应采取切开复位,避免反复闭合手法复位造成骺板的进一步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覃松,喻忠斌,邹凯,王凯,车彪[5](2018)在《阻挡钉技术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们应用阻挡钉技术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治疗16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2~72岁。左侧6例,右侧10例。AO/OTA分型:A1型8例,A2型6例,C1型2例。开放骨折6例(均为GustiloⅠ型);闭合骨折10例。开放骨折患者在伤后6 h内手术,闭合骨折患者待局部肿胀消退、皮肤出现褶皱后(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郭坤,杨志才,欧存川[6](2016)在《阻挡螺钉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阻挡螺钉技术辅助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74例,分为A组与B组,B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阻挡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阻挡螺钉技术辅助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6年36期)

梁卫东,王爱军,李军,苏立新,李力更[7](2016)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结合Poller钉技术治疗股骨干或干骺端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结合Poller钉技术治疗股骨干或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干或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中借助阻挡钉技术纠正骨折端的移位方向、成角和维持骨折端的稳定。结果手术时间70~150分钟,术中出血150~500ml。术中无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骨折端对位、对线维持良好,未出现骨折端的移位和成角畸形,骨折均愈合。无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或干骺端骨折中,Poller技术可以作为复位及固定的工具,有效解决骨折成角畸形及髓内钉无法中心化的问题,提高了骨折的复位质量和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骨折的不治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何秀芳[8](2014)在《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讨论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一科收治的治疗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8例,年龄20~60岁,平均31岁。结果对本研究中28例患者进行为期5~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采用Joher-Wruhs标准进行评定疗效,优20例,良7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固定患肢,且具有微创、不良并发症少等特点,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膝踝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曾志超,杨林,赵新[9](2014)在《阻挡钉技术在干骺端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干骺端胫骨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阻挡钉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时配合应用阻挡钉技术。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9~69岁;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5例;术后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均无切口感染、断钉、神经损伤及骨折不愈合、无肢体短缩或者成角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根据Johner等[1]功能评价标准:优1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3.33%。结论:采用髓内钉技术配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损伤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伤残医学》期刊2014年10期)

郭颖彬,吴成专[10](2013)在《阻挡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微创,不暴露骨折端以利于保护骨折端周围血供促进骨折快速愈合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下肢长管状骨干骨折的首选。对于胫骨骨干简单骨折,骨折复位和髓内钉内固定后,大多数可获得良好的对位对线,但对于胫骨干骺端骨折,有时则会出现骨折断端侧方移位与成角畸形,以及骨折断端固定不稳定[1],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干骺闭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摔伤49例,运动伤21例,高处坠落伤1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治疗44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44例(外支架组)。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疼痛及活动程度、瘢痕情况,采用MarshaⅡ法测量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并对比临床常规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59个月,平均23.4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拔除固定物周期短于外支架组[(32.12±12.06)min vs.(42.93±15.47)min、(3.26±1.15)d vs.(4.83±1.62)d、(3.12±0.75)个月vs.(3.99±1.02)个月、(3.26±1.61)个月vs.(4.05±1.93)个月,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外支架组[(21.02±9.35)mL vs.(30.21±12.51)mL,P<0.05],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外支架组[(6.35±2.41)次vs.(3.02±1.15)次,P<0.05]。微创组术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90.91%,外支架组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VSS评分逐渐降低(P<0.05),Gartland-Werle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PRWE评分、VSS评分低于外支架组(P<0.05)。微创组患侧掌屈、背伸、尺侧倾斜、桡侧倾斜、旋前角度大于外支架组[(42.52±4.77)°vs.(40.31±4.02)°、(61.73±5.19)°vs.(59.02±5.06)°、(30.35±3.53)°vs.(30.11±2.59)°、(16.15±4.37)°vs.(14.26±4.19)°、(86.07±12.54)°vs.(83.47±11.9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vs. 22.73%,χ~2=6.175,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具有和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接近的近远期效果,并发症少,并且可减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美观,更适合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的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骺闭合论文参考文献

[1].孔长旺,魏世隽,徐峰,蔡贤华.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术中如何快速置入阻挡钉[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王林涛,董震,李伟,李友,齐鹏.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9

[3].韩增武,苏敦鹏,张超,刘春红,仇妍.阻挡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4].黄辉,罗宇,吕欣,杨小红,张天久.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

[5].覃松,喻忠斌,邹凯,王凯,车彪.阻挡钉技术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8

[6].郭坤,杨志才,欧存川.阻挡螺钉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

[7].梁卫东,王爱军,李军,苏立新,李力更.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结合Poller钉技术治疗股骨干或干骺端骨折[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

[8].何秀芳.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

[9].曾志超,杨林,赵新.阻挡钉技术在干骺端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

[10].郭颖彬,吴成专.阻挡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

标签:;  ;  ;  

干骺闭合论文-孔长旺,魏世隽,徐峰,蔡贤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