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李淑敏,李燕京,白玉贤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李淑敏,李燕京,白玉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2型丙酮酸激酶,Warburg效应,核转位,细胞增殖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敏,李燕京,白玉贤[1](2019)在《M2型丙酮酸激酶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酵解(Warburg效应)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其相比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来说更高效地产生能量及大量的中间产物用于生物合成,还可抑制活性氧的生成。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多以低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等快速增殖细胞中,作为催化糖酵解最后一个步骤的限速酶,是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PKM2在肿瘤细胞中也发挥着重要的非代谢作用。PKM2被诱导转移入细胞核后,通过磷酸化特定的核蛋白后激活诸多基因的转录,促进肿瘤的生长。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PKM2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并对PKM2的抑制剂和激活剂的抗肿瘤疗效分别进行讨论,并预测PKM2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期刊2019年03期)

周静,郑栋栋,卢玲[2](2018)在《M2型丙酮酸激酶调控肿瘤生长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量都明显上升,PKM2除了参与糖代谢外,还可以进入细胞核以蛋白激酶的形式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PKM2在代谢调控、基因转录、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PKM2表达水平的调控、活性的调节、入核机制、在细胞核内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海迪,赵春艳,吴秋秋,陈书志,陈祚玺[3](2018)在《M2型丙酮酸激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丙酮酸激酶有4种同工酶,其中活性最强的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糖酵解途径中的限速酶,它在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中起关键作用。PKM2可根据肿瘤细胞代谢的需要在低活性二聚体和高活性四聚体之间进行动态转换,从而在肿瘤代谢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PKM2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但通过探讨PKM2在蛋白质相互作用、微RNA、信号分子等方面对肿瘤代谢的影响,阐述PKM2和肿瘤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挖掘PKM2作为临床肿瘤诊断和治疗靶点的潜力,可为临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8年19期)

冯妮,李晓琳[4](2018)在《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联合检测在早期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37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良性结肠病患者87例为对照组,75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CEA、CA199水平,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TuM2-PK水平,比较单项及联合指标检测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TuM2-PK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与健康组受试者血清CEA、CA199、TuM2-PK水平及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TuM2-PK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单一指标和2项指标联合检测(P<0.05),CEA、CA199、TuM2-PK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高于单一指标及CEA和CA199联合检测(P<0.05)。CEA、CA199、TuM2-PK中任2项联合检测与3项联合检测对结肠癌均有诊断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70,而CEA、CA199和TuM2-PK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血清CEA、CA199和TuM2-PK联合检测对结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叶陈毅,陈炜平,赵翔,陈临炜,李万里[5](2017)在《丙酮酸激酶M2在肿瘤及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丙酮酸激酶(PK)是已知的糖酵解途径尤其是肿瘤细胞糖代谢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限速酶之一,丙酮酸激酶M2(PKM2)是PK的亚型。作为目前肿瘤领域研究最热门的代谢激酶之一,PKM2在包括各种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异常及分子信号通路紊乱是骨关节炎病因机制研究的两个最突出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KM2可入核参与组蛋白修饰过程,对软骨细胞代谢及组蛋白修饰有显着调控作用,进而影响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从基因转录调控、氧化应激等方面综述PKM2在肿瘤和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肿瘤及骨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最新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7年22期)

颜欢[6](2016)在《YAP-miR-130a-VGLL4形成正反馈回路促进肿瘤生长和二型丙酮酸激酶在肝癌中失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ippo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在进化上保守的调控器官大小的关键途径,它的异常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它主要依赖其中的效应蛋白YAP的转录激活活性起作用。但是,YAP的靶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来解释Hippo信号通路在器官大小控制和肿瘤生成中的作用。我们实验室的前期数据发现YAP激活能诱导小RNAmiR-130a大量表达,而miR-130a的功能预测显示其有可能靶向VGLL4;而前人有报道VGLL4能和YAP竞争性的结合TEAD来抑制YAP的辅转录活性。基于这些原因我提出YAP-miR130a-VGLL4有可能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并通过实验证明了 YAP-TEAD对miR-130a的转录激活调控和miR-130a对VGLL4蛋白水平的下调来激活YAP,因此维持了 Hippo信号通路的活性。同时我们实验室也证明抑制miR-130a能抑制Hippo通路信号的输出并抑制YAP的活性从而逆转YAP激活导致的器官增大和肿瘤生成,这说明miR-130a可以作为抗YAP治疗的新靶点。肝细胞癌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都造成威胁,尤其在中国其发生、致死以及流行的程度更是严峻。可是除了肝切除和肝移植能适用于很少的一部分患者之外,并没有好的治疗药物予以应对。肝脏作为重要的糖原合成、储存和稳定血糖的重要器官,其肿瘤代谢的机制尤其是糖代谢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难题。首先我在人肝癌中检测到PKM2蛋白水平普遍上调,然后通过实验室建成的流体动力学和转座子相结合的技术来稳定表达原癌基因从而建成了更贴近肝癌发生的小鼠模型,再来检测丙酮酸激酶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变化发现在大多数小鼠肝癌中PKM2表达上升并常常伴随着PKM1的上升,仅存在极少的PKM2和PKM1发生可变剪切的变化。最终在此基础上我们想进一步探究PKM2的变化对肝癌发生所造成的影响,这不仅能解决PKM2的功能在肿瘤中备受争议的问题,同时也能阐明肝癌发生发展的肿瘤代谢相关机制后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2-01)

黄虎[7](2016)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检测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直肠癌患者68例,同时纳入健康者82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法检查血浆TUM2-PK水平,分析血浆TUM2-PK与直肠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的相关性以及对直肠癌临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等。另外,对患者血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与TUM2-PK水平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其作为直肠癌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直肠癌组与对照组血浆TUM2-PK、CEA水平分别为(29.71±13.43)U/ml、(13.45±2.02)ng/ml,对照组分别为(8.69±2.62)U/ml、(2.10±0.75)ng/ml,组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血浆TUM2-PK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显着性(P<0.05)。血浆TUM2-PK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71%、76.83%、69.84%。血浆CEA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7.06%、64.63%、52.46%。两者联合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33%、85.61%、91.23%。结论:血浆TUM2-PK检测能够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直肠癌,判断临床分析,评估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其灵敏度与阳性预测值均显着高于CEA,而两者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6年23期)

李志艳,张小燕,唐海林,吴清[8](2016)在《M2型丙酮酸激酶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细胞未进行高效的氧化磷酸化途径,而是经有氧糖酵解将葡萄糖降解为乳酸并产生ATP,这一现象被称warburg effect~([1])。糖酵解的关键酶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作用于其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生成丙酮酸,PK有4种亚型,不同亚型在组织中选择性表达及其动力学特征各不同。PKM2在肿瘤组织中高表(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6年18期)

缪懿,丰有吉[9](2016)在《丙酮酸激酶M2在肿瘤代谢和生长中的表达调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代谢异常。丙酮酸激酶M2(PKM2)是糖酵解的关键酶,PKM2在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不仅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必需的能量,更为肿瘤细胞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原料。PKM2除表达于细胞质外,还可以进入肿瘤细胞核,发挥蛋白激酶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调节PKM2的表达,如变构效应、转录调节、转录后修饰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PKM2不仅是调控肿瘤代谢的重要激酶,而且对肿瘤的生长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在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7期)

林德照,蔡文品,陈跃[10](2016)在《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早期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84例早期直肠癌、50例直肠良性病变及3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Tu M2-PK水平,比较3组间Tu M2-PK的差异;分析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处于不同程度时Tu M2-PK阳性率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Tu M2-PK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ROC曲线法分析Tu M2-PK诊断直肠癌TNM分期Ⅰ期、Ⅱ期的性能。结果直肠癌患者血清Tu M2-PK显着高于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与不同TNM分期,Tu M2-PK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 M2-PK对直肠癌TNM分期Ⅰ期、Ⅱ期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67;血清Tu M2-PK浓度与分化程度及TNM分期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337,P<0.05)。结论早期直肠癌患者血清Tu M2-PK水平变化可辅助病情的判断,用于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13期)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糖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量都明显上升,PKM2除了参与糖代谢外,还可以进入细胞核以蛋白激酶的形式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PKM2在代谢调控、基因转录、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PKM2表达水平的调控、活性的调节、入核机制、在细胞核内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淑敏,李燕京,白玉贤.M2型丙酮酸激酶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9

[2].周静,郑栋栋,卢玲.M2型丙酮酸激酶调控肿瘤生长的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张海迪,赵春艳,吴秋秋,陈书志,陈祚玺.M2型丙酮酸激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8

[4].冯妮,李晓琳.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

[5].叶陈毅,陈炜平,赵翔,陈临炜,李万里.丙酮酸激酶M2在肿瘤及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J].浙江医学.2017

[6].颜欢.YAP-miR-130a-VGLL4形成正反馈回路促进肿瘤生长和二型丙酮酸激酶在肝癌中失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黄虎.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6

[8].李志艳,张小燕,唐海林,吴清.M2型丙酮酸激酶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

[9].缪懿,丰有吉.丙酮酸激酶M2在肿瘤代谢和生长中的表达调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10].林德照,蔡文品,陈跃.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

标签:;  ;  ;  ;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论文-李淑敏,李燕京,白玉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