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自信论文-项宗星

运动自信论文-项宗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动自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育教师,领导,决策,学生运动行为

运动自信论文文献综述

项宗星[1](2019)在《高校体育教师领导及决策行为对学生运动自信和锻炼行为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改革的潮流下,任何学科都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个人综合能力。高校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实际教育价值,从教师领导、教学引导层面对不同身体素质的高校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为满足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需求而不断改变教学策略。本文基于高校体育与体育教师的现状和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体育教师领导及决策行为的意义、特殊性和方式,最后探究体育教师领导及决策行为对学生运动自信和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50期)

董志豪,李欣,田红梅,陈林,陈悦[2](2019)在《小学生运动自信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小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主观锻炼体验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有效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小学生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运动自信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600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运动自信与其锻炼行为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运动自信与积极幸福感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与心理烦恼存在显着负相关(p<0.01);运动自信能够显着正向预测锻炼时间(R~2=0.046,p<0.001)、锻炼频率(R~2=0.039,p<0.01)、锻炼强度(R~2=0.028,p<0.01)以及积极幸福感(R~2=0.133,p<0.001),运动自信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心理烦恼(R~2=0.025,p<0.001);运动自信既可以直接影响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小学生运动自信影响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陈林,李欣,田红梅,董志豪,陈悦[3](2019)在《大学生体能缺陷感对运动自信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体能缺陷感与运动自信的中介作用,通过改善大学生体能缺陷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运动行为,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方法:选用"缺陷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运动自信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体能缺陷感与运动自信呈显着正相关,且对运动自信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β=0. 149,P <0. 01);(2)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体能缺陷感和运动自信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改善体能缺陷感是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体育研究与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董志豪,李欣,杜若飞,鲁心灵,陈林[4](2018)在《大学生运动自信对锻炼行为的影响:运动动机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采用《运动自信量表》、《运动动机量表》对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大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运动动机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有效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大学生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大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以及参与倾向维度均呈正相关;2.运动自信能够显着正向预测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以及参与倾向;3.运动自信既可以直接影响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运动动机的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运动动机在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学生运动自信影响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期刊2018-08-22)

陈林,李欣,杜若飞,葛晶晶,董志豪[5](2018)在《大学生缺陷感对运动自信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学生缺陷感与运动自信的关系,提出一个中介模型,考察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通过改善大学生缺陷感水平,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运动行为,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选用"缺陷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运动自信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缺陷感与运动自信呈显着正相关,且对运动自信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2)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缺陷感和运动自信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缺陷感既对运动自信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运动自信。结论:缺陷感水平越高且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低,易形成低水平的运动自信,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改善缺陷感的方式是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的主要途径之一,再者通过改善缺陷感水平,不仅能够通过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来间接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水平,而且还能对大学生的运动自信水平的提高直接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期刊2018-08-22)

田恬[6](2018)在《运动自信在跳高运动中的价值取向及培养路径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开展的运动竞赛中,竞争双方没有很大的实力差距,要得到最终的胜利,运动员除了基本功(基本技能与技术)之外,心理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自信在跳高运动中的作用研究,得出了运动自信在跳高比赛过程中的出现,能使得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取得优胜,甚至创造某一新的纪录。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对自信的培养,让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更加准确、快速的调整,不惧怕横杆高度,从突破自己内心的角度来带动身体去突破某项记录或目标。在跳高项目中,运动自信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通过相应的训练提升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自信,同时对其竞赛心理状态进行培养,以此来得到最终的胜利,获得良好的成绩。(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王倩倩[7](2018)在《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运动自信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自信来源有明显的差异性,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员运动自信有密切的关系。不同项目影响运动自信的因素也不同,影响游泳运动员运动自信的主要因素替代经验、心理准备和自我能力,影响足球运动员运动自信的主要因素环境舒适、环境优势和替代经验,影响田径运动员运动自信的主要因素替代经验、环境舒适和领导能力。本文为提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竞技力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黄勇[8](2017)在《小学生运动自信缺失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课堂中学生对自身的技能感知存在偏差,课堂上往往以显性的退缩性行为来表露自身的学习状态,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忽视和不当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重点分析自信缺乏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总结出相应的对策,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7年11期)

李涛[9](2017)在《CUBA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如何保持高度运动投入水平已成为教练员与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运动员运动投入现状与特征,并从教练员领导行为(外部资源)和运动自信(个人资源)两方面对运动投入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投入的影响程度及各自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运用运动投入量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以及运动自信量表,测量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以及哈尔滨体育学院五所高校,平均年龄为21.4岁的110名CUBA运动员,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现状特征以及运动投入与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自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哈尔滨市CUBA运动员运动投入、运动自信水平良好,教练员领导行为得分最高的是教练员训练指导行为,最低的是专制行为。(2)哈尔滨市CUBA运动员运动投入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运动员运动投入水平越高,运动成绩越好。(3)不同年级、不同训练年限、不同参赛次数CUBA运动员在运动投入各维度上都呈显着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大二运动员在奉献和活力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大一运动员;从事训练五年以上的运动员在自信维度上显着高于训练年限五年以下的运动员;一级以上运动员在自信和热情维度上显着高于一级以下运动员;参赛叁次以上运动员在自信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叁次以下运动员。(4)教练员训练指导行为、民主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运动自信与运动员运动投入呈显着正相关,教练员训练指导行为、民主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与运动自信呈显着正相关。教练员专制行为与运动投入、运动自信呈负相关。(5)教练员领导行为能显着解释运动员运动投入26.3%的方差变异量;教练员领导行为能够显着解释运动员运动自信28%的方差变异量;运动自信能够显着解释运动员运动投入24.2%的方差变异量。(6)运动自信在教练员训练指导行为、民主行为、社会支持行为以及积极反馈行为中对运动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11-01)

熊国丽[10](2017)在《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质及运动自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干预,探究合理的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质及运动自信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方法:整体抽取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10~14岁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24名,将研究对象分为目标设置组(n=13)及对照组(n=11)。其中,对实验组受试者进行9个月的目标设置干预,为其设置每项指标在9个月干预期内提升20%(长期目标),每个月提升约2.5%(短期目标)的合理目标,对照组受试者不进行任何干预及反馈,保持原有训练方式不变。每周一至周五有2~4名课题组成员前往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训练馆观察并记录两组受试者的表现,每2周对实验组运动员的具体表现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反馈。在目标设置干预前、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分别测试两组受试者握力、羽毛球掷远、立定跳远、专项步法移动、跳绳等专项体质指标及填写运动自信有关问卷。研究结果:(1)专项体质指标中,干预后较干预前相比,实验组握力、羽毛球掷远、立定跳远、纵跳有显着性提升(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束后,目标组仰卧起坐、俯卧背伸呈显着性提高(p<0.05),对照组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5次直线进退跑、5次左右侧跑、10次低重心四角跑测试成绩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对照组虽也有所改善,但未构成差异性(p>0.05)。单摇及双摇跳绳指标中,实验组干预后显着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显着(p>0.05)。选择反应时及坐位体前屈两组干预前后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2)运动自信方面,两组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目标组在技术知觉、生理准备、自我呈现、替代经验、教练指导维度上的运动自信心来源具有显着改善作用(p<0.05),对照组虽也有所提升,但并未构成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目标设置虽对柔韧性、选择反应时等一般体质指标影响不显着,但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上肢力量与下肢爆发力、腰腹部耐力、步法移动速度方面的专项体质指标的成绩。(2)经过9个月的目标设置干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但对运动自信心来源的多个维度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3)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对于个体的绩效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7-06-13)

运动自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小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主观锻炼体验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有效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小学生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运动自信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600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运动自信与其锻炼行为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运动自信与积极幸福感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与心理烦恼存在显着负相关(p<0.01);运动自信能够显着正向预测锻炼时间(R~2=0.046,p<0.001)、锻炼频率(R~2=0.039,p<0.01)、锻炼强度(R~2=0.028,p<0.01)以及积极幸福感(R~2=0.133,p<0.001),运动自信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心理烦恼(R~2=0.025,p<0.001);运动自信既可以直接影响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小学生运动自信影响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动自信论文参考文献

[1].项宗星.高校体育教师领导及决策行为对学生运动自信和锻炼行为影响因素[J].智库时代.2019

[2].董志豪,李欣,田红梅,陈林,陈悦.小学生运动自信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9

[3].陈林,李欣,田红梅,董志豪,陈悦.大学生体能缺陷感对运动自信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

[4].董志豪,李欣,杜若飞,鲁心灵,陈林.大学生运动自信对锻炼行为的影响:运动动机的中介作用[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2018

[5].陈林,李欣,杜若飞,葛晶晶,董志豪.大学生缺陷感对运动自信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2018

[6].田恬.运动自信在跳高运动中的价值取向及培养路径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7].王倩倩.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运动自信的培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

[8].黄勇.小学生运动自信缺失的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7

[9].李涛.CUBA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10].熊国丽.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质及运动自信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7

标签:;  ;  ;  ;  

运动自信论文-项宗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