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尿红细胞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红细胞,形态
尿红细胞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朱娜娜,金孝岠,郭建荣[1](2019)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形态功能及理化性质改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红细胞形态功能及理化性质的改变,而红细胞变化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本文从红细胞形态学、功能、流变学、生化及红细胞膜改变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叶坤涛,夏雪婷,吉俄木沙[2](2019)在《红细胞形态变异对散射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病变时异常形态红细胞参数变化对集群红细胞散射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球形及泪滴形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光学模型.通过T矩阵方法,针对含球形异常形态红细胞的集群红细胞A以及含泪滴形异常形态红细胞的集群红细胞B,研究异常形态红细胞含量、形态、尺寸变化对集群红细胞散射截面C_(sca)、吸收截面C_(abs)、各项异性因子g及散射相函数F_(11)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异常细胞含量的集群红细胞A与集群红细胞B的散射特性有一定差异,即集群红细胞A的C_(sca)值更大、C_(abs)值更小、g值更大及F_(11)值曲线波动更剧烈;若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含量、等效半径增大,则集群红细胞散射几率、光散射前向性增大、散射相函数F_(11)值减小,在发生病变异常形态红细胞含量增多时,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尺寸变化对集群红细胞散射特性的影响较大.文中研究为异常形态红细胞的无损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赞兵[3](2019)在《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在肾病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等。方法选取2017年4月16日至2018年4月16日该院210例疑似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肾活检穿刺、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检测。以肾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210例疑似肾病患者中,肾组织活检确诊200例,尿红细胞形态检测诊断准确率为74.50%,尿蛋白定量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6.00%,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98.00%,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尿红细胞形态检测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分别为74.50%、25.50%、70.00%、30.00%;尿蛋白定量检测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分别为76.00%、24.00%、60.00%、40.00%;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分别为98.00%、3.00%、90.00%、10.00%。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二者单独检测,误诊率、漏诊率低于二者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患者实施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能够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9期)
马跃[4](2019)在《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肾脏疾病诊断过程中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到本院来进行治疗的102例肾脏疾病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尿液沉淀过程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进行筛查,并分析红细胞形态的变化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诊断结束后,通过对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形态进行筛查,此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在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对尿液红细胞形态的筛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9期)
刘绍辰,时静华[5](2019)在《饮酒对人体红细胞形态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饮酒对人体红细胞形态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校大二学生志愿者,按2 mL/kg饮用国产56°红星二锅头白酒,饮酒前和饮酒后1 h分别采集静脉血,观察红细胞形态、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饮酒后红细胞形态有球形、棘形或缗钱状改变;与饮酒前比较,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血沉方程K值升高、血沉加快(P<0.05)。结论:急性饮酒可引起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红细胞聚集性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红细胞功能。(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朱再志,李小琼,许志忠,白佳柠,晁群[6](2019)在《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经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用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方便选取2012—2015年该院肾病内科住院及门诊的患者7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35例及非肾小球疾病患者43例,检测所有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经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用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并进行分析,以尿畸形红细胞在80%以上者判断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分别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尿液染色后光镜观察尿畸形红细胞对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88.4%。结论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用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用于临床鉴别血尿是否来源于肾小球具有简单、快捷、无创、实用、经济的特点,对于临床医生判断血尿是否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具有重要的提示和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07期)
田丽[7](2019)在《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肾脏病患者98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尿液沉渣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进行筛查,记录相关指标。观察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筛查和肾活检确诊情况。结果:经肾活检确诊,红细胞形态的监测对于形态和肾脏病的诊断,在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囊肿、尿道感染方面,总体诊出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对于肾脏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符合率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辅助临床治疗。(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范晓光[8](2018)在《光镜检测尿变形红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尿渗透压对尿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光镜检测尿变形红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尿渗透压对尿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60例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光镜完成尿红细胞检查,并观察尿渗透压、尿比重等水平对尿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69次肾小球性血尿中,63例在验尿比重之余,同时计算尿渗透压;37例尿渗透压>600 mosm/L(尿比重>1.015),均为肾小球性尿红细胞形态;15例尿渗透压400~600 mosm/L,其中10例表现为肾小球血尿;余下10例患者尿渗透压≤400 mosm/L(尿比重≥1.010),其中5例表现肾小球型血尿。结论光镜应用于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疾病中意义重大,但仍需考虑到尿渗透压、尿比重等因素影响,通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完成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85期)
王泽军,刘运胜,谭敏,薛锐[9](2018)在《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为急性高原病(A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10月选取重庆地区拟急进高原的19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抽取其急进高原前(海拔500 m)及急进高原后(海拔3500 m)外周血10 mL,对其红细胞形态、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按照受试者AMS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对两组受试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急进高原后,受试者正常形态红细胞数量、血清一氧化氮(NO)均下降,其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共有48名受试者发生AMS,发生率为24.62%。急进高原后,两组正常形态红细胞数量均下降,血清ET-1均上升,发生组上述变化较未发生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组NO低于急进高原前,VEGF、钙黏蛋白、vWF高于急进高原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趋于畸形化改变并伴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上述生理改变的进展可能是AMS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29期)
段明珍,宋晓旭,刘正涛,胡玉平,魏艳丽[10](2018)在《尿液红细胞形态对血尿定位检验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对血尿定位检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经泌尿系统相关疾病诊断的肾病患者,分别展开血尿定位检验,分析患者的尿液红细胞形态,探讨相关诊断结果。结果:150例肾病患者临床诊断显示,30例肾病综合征,血尿定位检验诊断符合率83.33%;77例肾小球肾炎,诊断符合率81.82%;24例肾盂肾炎,诊断符合率83.33%;10例膀胱炎,诊断符合率90.00%;4例紫癜性肾炎,诊断符合率100.00%;以及5例狼疮性肾炎,诊断符合率80.00%。结论:尿液红细胞形态对血尿定位检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行为,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10期)
尿红细胞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病变时异常形态红细胞参数变化对集群红细胞散射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球形及泪滴形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光学模型.通过T矩阵方法,针对含球形异常形态红细胞的集群红细胞A以及含泪滴形异常形态红细胞的集群红细胞B,研究异常形态红细胞含量、形态、尺寸变化对集群红细胞散射截面C_(sca)、吸收截面C_(abs)、各项异性因子g及散射相函数F_(11)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异常细胞含量的集群红细胞A与集群红细胞B的散射特性有一定差异,即集群红细胞A的C_(sca)值更大、C_(abs)值更小、g值更大及F_(11)值曲线波动更剧烈;若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含量、等效半径增大,则集群红细胞散射几率、光散射前向性增大、散射相函数F_(11)值减小,在发生病变异常形态红细胞含量增多时,异常形态红细胞的尺寸变化对集群红细胞散射特性的影响较大.文中研究为异常形态红细胞的无损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尿红细胞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朱娜娜,金孝岠,郭建荣.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形态功能及理化性质改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
[2].叶坤涛,夏雪婷,吉俄木沙.红细胞形态变异对散射特性的影响[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
[3].陈赞兵.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在肾病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4].马跃.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
[5].刘绍辰,时静华.饮酒对人体红细胞形态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
[6].朱再志,李小琼,许志忠,白佳柠,晁群.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经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9
[7].田丽.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8].范晓光.光镜检测尿变形红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尿渗透压对尿红细胞形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9].王泽军,刘运胜,谭敏,薛锐.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
[10].段明珍,宋晓旭,刘正涛,胡玉平,魏艳丽.尿液红细胞形态对血尿定位检验诊断意义[J].健康之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