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痛论文-孙占颖,王艳,舒勤

操作痛论文-孙占颖,王艳,舒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操作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烧伤,操作痛,疼痛管理

操作痛论文文献综述

孙占颖,王艳,舒勤[1](2018)在《烧伤操作痛管理策略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烧伤创面换药是严重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所带来的烧伤操作性疼痛(procedural pain)最常见、痛苦最大,并可造成机体过度应激反应,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且长期不受控制的疼痛不仅使患者情绪恶化,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还可直接影响创面的愈合速度与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烧伤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医护人员对烧伤操作痛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部分操作者对烧伤操作性疼痛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烧伤操作痛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综述了烧伤操作痛的药物管理、非药物管理两方面的临床发展现状,以期为临床烧伤操作痛的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武永生,刘英飞,苏心镜[2](2015)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烧伤患者64例,按首次烧伤创面换药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Ⅱ组为为对照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换药前、换药中及换药后10 min、30 min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换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5年18期)

张尚华,刘英飞,刘斌,朱红霞,苏心镜[3](2014)在《小剂量芬太尼耳穴注射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寻防治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取耳穴创面相应部位、交感、肺、内分泌,每穴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5mL;Ⅱ组予上臂叁角肌处皮下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mL,Ⅲ组予上臂叁角肌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mL。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3组患者换药前、换药中及换药后10min的镇痛效果。结果:3组患者换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换药前比较,Ⅰ组患者换药中及换药后创面无明显痛感,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Ⅱ组、Ⅲ组患者换药中及换药后创面有痛感,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患者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低于Ⅱ组、Ⅲ组(均P<0.05),且Ⅱ组低于Ⅲ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耳穴注射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镇痛效果确切,优于芬太尼皮下注射。(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4年10期)

辛国华,周湘桂,邓伟武,曾元临,张友来[4](2010)在《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对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镇痛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在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成4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联合治疗组(曲马多+芬太尼)和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换药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在创面换药前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创面换药过程中及换药后各时间点,曲马多组、芬太尼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且联合治疗组又显着低于曲马多组和芬太尼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各组患者在镇痛干预用药前及创面换药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曲马多组和芬太尼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联合治疗组(P值均<0.05),但各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曲马多联合芬太尼镇痛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2010年12期)

李欣,张君,徐昌水,高云,李桂林[5](2009)在《葛根素对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烧伤是严重的创伤,常伴有剧烈疼痛和焦虑。对烧伤疼痛适当治疗不仅可减少病人痛苦,而且有明显降低烧伤后应激(高代谢)反应、能量消耗和血浆β-内啡呔水平,减少烧伤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通气和氧合,有利于早期烧伤创面的处理,有利于患者睡眠和休息,促进早日康复。烧伤疼痛也是最严重的急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期刊2009-10-30)

辛国华,周湘桂,曾元临,邓伟武,张友来[6](2008)在《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痛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可否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的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方法测定在创面换药中有明显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A组)和在创面换药中无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B组)在创面换药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n=10,C组)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A、B2组换药前、后CRP均显着升高(P<0.01);A组换药前CRP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1);A组换药后CRP水平较换药前升高(P<0.05),B组换药前、后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烧伤创面换药过程中严重的操作疼痛可引起患者外周血CRP升高,CRP可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以及烧伤患者伤后产生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江西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周湘桂[7](2008)在《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控制性镇痛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观察控制性镇痛对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镇痛效果,探讨一套有效的针对操作痛的临床镇痛方案。2.观察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引起的患者应激改变,探讨操作痛及其镇痛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成人烧伤患者(VAS评分>5分)和10名健康志愿者(E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给予曲马多+昂丹司琼治疗、B组给予芬太尼+昂丹司琼治疗、C组给予曲马多+芬太尼+昂丹司琼治疗、D组对照组只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及监测指标:(1)四组患者在烧伤创面换药前、后VAS疼痛评分。(2)四组患者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3)镇痛干预下不良反应情况。(4)测定四组患者创面换药前、后外周血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E组相比较。利用SPSS15.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四组患者创面换药前、中、后的VAS疼痛评分变化:四组患者在创面换药前疼痛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在创面换药中、后各时相点A、B、C叁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D组的疼痛评分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创面换药前、中、后各时相点A、B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在创面换药过程中、后各时相点A、B两组疼痛评分较C组高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A、B组在创面换药中各时相点、后10min、30min的疼痛评分均较换药前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C组在创面换药前、中、后10min、30min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D组在创面换药过程中、结束后各时相点的疼痛评分均较换药前疼痛评分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创面换药过程中,C组疼痛评分最低,A、B组次之,而D组疼痛评分最高。2.四组患者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四组患者上述指标在创面换药前、中、后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3.在镇痛干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反应轻微(A组4例、B组5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4.E组及其他四组患者在创面换药前、后血糖、胰岛素、皮质醇、CRP的变化:四组患者创面换药前、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E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A、B、C叁组与D组的上述指标在创面换药前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在创面换药后A、B、C叁组上述指标低于D组患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创面换药前、后A、B、C叁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显着性(P>0.05);D组上述指标在创面换药后的水平较换药前均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针对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平衡镇痛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较满意的临床镇痛方案。2.烧伤后患者较正常人处于高应激反应状态。3.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痛可引起应激反应水平升高,有效镇痛能降低或避免由操作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05-01)

周湘桂,辛国华,曾元临,邓伟武,张友来[8](2007)在《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患者严重烧伤后及其在创面换药操作痛前、后外周血 C-反应蛋白(CRP) 的变化,探讨 CRP 可否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的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方法测定在创面换药中有明显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30例(A 组)和在创面换药中无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30例(B 组) 在创面换药前、后 CRP 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并与正常对照组(C 组)进行比较。结果与 C 组比较, A、B 两组 CRP 显着升高(P 均<0.01);A 组换药后 CRP 较换药前升高(P<0.05),B 组换药后 CRP 较换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烧伤创面换药过程中严重的操作疼痛可引起 CRP 升高, CRP 可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以及烧伤患者伤后产生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11-01)

周应发[9](1997)在《穴位指压法治疗医技操作痛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疾病防治工作中,确需检查或治疗的有痛性医技操作病有许多,其中很多疼痛难以忍受,而且又无麻醉配合。在临床上时常可见患者因承受不了操作痛而被迫中断操作,而中断操作,则会给诊断或治疗造成缺陷,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医疗效果。鉴此,笔者以穴位指压法试治之,收效尚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1997年04期)

操作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烧伤患者64例,按首次烧伤创面换药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Ⅱ组为为对照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换药前、换药中及换药后10 min、30 min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换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操作痛论文参考文献

[1].孙占颖,王艳,舒勤.烧伤操作痛管理策略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8

[2].武永生,刘英飞,苏心镜.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5

[3].张尚华,刘英飞,刘斌,朱红霞,苏心镜.小剂量芬太尼耳穴注射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效果观察[J].中国针灸.2014

[4].辛国华,周湘桂,邓伟武,曾元临,张友来.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对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镇痛效果[J].上海医学.2010

[5].李欣,张君,徐昌水,高云,李桂林.葛根素对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作用观察[C].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2009

[6].辛国华,周湘桂,曾元临,邓伟武,张友来.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8

[7].周湘桂.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控制性镇痛治疗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

[8].周湘桂,辛国华,曾元临,邓伟武,张友来.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C].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2007

[9].周应发.穴位指压法治疗医技操作痛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1997

标签:;  ;  ;  

操作痛论文-孙占颖,王艳,舒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