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郑庄地区浅层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

山西郑庄地区浅层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

一、山西省郑庄地区浅部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佳,高宗军,李常锁[1](2021)在《济南岩溶水系统Sr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济南岩溶区水化学的主控地层为富锶的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在地下水营力的作用下锶进行迁移转化,其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水文地质意义。笔者利用岩溶水中的微量元素Sr的含量大小及其分布特征,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其水文地质意义:通过分析Sr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验证了济南泉水补给的多源性及"一碗水"观点;通过刻画Sr/Ca比值的分布特征,探索了济南泉域岩溶水的径流规律,并结合TDS浓度梯度特征对其可信度进行了验证。为济南泉水及其他地区岩溶水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苏春田[2](2021)在《湖南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地下水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最重要饮水水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地下水水资源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含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矿泉水日益受到青睐,岩溶区矿泉水开发已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清晰揭示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空间分布规律对富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湖南新田赋存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富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下水补给排体系的系统取样,在地下水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示踪、水-岩相互作用室内实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相结合方法,揭示了富钙偏碱地球化学背景以及独特岩溶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机理,为富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阐明了富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地下水Sr2+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区富锶地下水分布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地层。研究区下降泉中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机井地下水中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和HCO3-Ca·Mg型为主,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岩溶含水介质制约,同时还受环境、溶滤时间、阳离子交换等因素影响。空间上,下降泉中Sr2+含量具有很好的分带性,表现为由南部、北部、西部向中东部逐步升高的规律,与地下水流方向基本一致,至排泄区,由于地表水混合作用,地下水Sr2+含量降低。垂向上,由下降泉至机井,地下水中Sr2+含量增加,且随机井深度增加,地下水Sr2+含量同样具有增加的趋势,与随着地下水径流路径变长,水岩相互作用时间长有关;时间上,研究区富锶表层岩溶泉、下降泉Sr2+含量整体表现出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与降雨稀释效应有关;表层岩溶泉由于地下水径流途径短,岩石溶滤时间短,地下水Sr2+含量低于下降泉。相反,补给径流区富锶机井、排泄区机井Sr2+含量整体表现出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因为机井中地下水往往属于浅潜流带、深潜流带混合水,丰水期地下水位抬高,高锶潜流带水上升,机井中地下水锶含量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低锶浅潜流带地下水相对占主要地位,从而导致机井中地下水锶含量降低。2、基于富锶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揭示了富锶地下水中锶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研究区地下水δ18O和δD下数据表明大气降水是富锶地下水的主要水源补给,87Sr/86Sr同位素比值表明,泥盆系佘田桥组泥质灰岩、灰岩、泥灰岩是地下水Sr2+的来源。氘盈余“d”值与TDS(溶解性总固体)关系表明下降泉中Sr2+含量受径流条件以及停留时间长短的显着影响,但富锶机井中“d”值与TDS相关性不明显,暗示着机井中氘盈余还受阳离子交换等其他因素影响。δ13C数据表明机井地下水可能处于CO2封闭系统,径流条件差;下降泉地下水可能处于CO2开放系统,径流条件较好。87Sr/86Sr比值以及补给高程表明,机井中地下水径流途径较长,具有高Sr2+、高87Sr/86Sr的特征;而下降泉具有快速补给、快速排泄、且低Sr2+、低87Sr/86Sr等特征。3、揭示了富锶地下水溶解性有机质(DOM)特征及Sr2+与DOM相互作用机制首次应用三维荧光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富锶地下水DOM组分构成、来源以及Sr2+与DOM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锶在两种不同排泄体系(下降泉、机井)中的迁移差异。研究区机井富锶地下水DOM以类色氨酸组分(C3)为主,而下降泉中DOM则以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为主。自生源指标(BIX)、腐殖化指数(HIX)和荧光指数(FI)表明机井DOM以内源输入为主,表明机井形成环境为封闭环境;而下降泉以外源输入为主,表明下降泉形成环境为开放环境,与δ13C揭示的结果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DOM与地下水中Sr2+具有相关性。不同类型的DOM对Sr2+的赋存形态和迁移性具有显着影响。DOM中的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等物质与Sr2+的结合作用更稳定,类色氨酸物质优先类酪氨酸物质与Sr2+发生结合作用,使Sr2+由自由溶解态转变为DOM结合态离子,从而提高了Sr2+的迁移性,加快了其在土壤、岩石中的淋滤。4、揭示了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泥盆系佘田桥组高锶含量的泥灰岩、灰岩、泥质灰岩是地下水中锶的主要来源,机井水动力条件与下降泉相比较弱,从而使得机井中地下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时间变长,Sr2+浓度高于下降泉Sr2+浓度。下降泉、机井地下水对Sr CO3均以溶解为主,且机井地下水对Sr CO3的溶蚀量高于下降泉地下水对Sr CO3的溶蚀量,这也是导致机井地下水中Sr2+高的原因之一。低钙高镁含量有利于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水与岩石、土壤的相互作用实验以及区域深循环室内模拟实验验证了低流速,水岩作用时间长,Sr2+含量高。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表明富锶下降泉方解石最先接近饱和,沿地下水径流方向,菱锶矿逐渐溶解,成为地下水锶的主要来源。同时,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差异导致机井中Sr2+与Ca2+、Mg2+相关性的差异,由于白云石和菱锶矿具有同步溶解过程,是研究区地下水锶和镁高度相关的内在原因。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系统运用δ18O、δD、δ13C、δ34S、δ87Sr/86Sr等多元同位素技术揭示了低钙高镁、富含石膏、菱锶矿的封闭环境更有利于湖南新田岩溶区富锶地下水形成,其地下水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而锶则主要来源于佘田桥组的碳酸盐岩。2、通过建立PHREEQC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型,揭示了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锶矿溶解的差异是下降泉、机井中水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其它研究区富锶地下水形成机制的最重要因素。

王君珂,朱喜,刘彦广,张庆莲,牛飞,马峰[3](2020)在《献县地热田地温场特征及控热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献县地热田位于冀中台陷和沧县台拱2个构造单元之间,热储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上第三系孔隙型热储层和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分析了献县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和地温场特征,从热源、地下水活动、地热流体成因和演变过程、岩性以及地质构造方面研究该地区地温场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献县地温场横向分布形态与地质构造单元相对应,纵向上受岩性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地热田的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热流沿断裂或基岩斜坡进行汇集,构造格局制约热流方向,是以热传导类型为主的平原圈闭型地热田。

王君珂[4](2019)在《献县地热田地热控热因素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传统能源保有量的不断减少,清洁能源逐渐被人们重视,在传统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形下,为了健康的生活环境,也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能源转型,发展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目前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能源之一,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献县地热田位于冀中凹陷与沧县隆起之间,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埋藏浅、温度高、储量大、区位优等特点。为研究献县地热田的控热条件和地热资源潜力,本文通过研究区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从磁场、重力场、电场等方面分析献县地热田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获得热储层的水化学特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根据地热井测温数据计算地温梯度,绘制地温和地温梯度等值线图,得出横向上地温梯度在沧县隆起区高,在冀中凹陷区较低,纵向上表现为传导为主的传热过程结合地温场特征,从热源、热水补给、地下水活动、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方面对献县地热田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结合热物性参数数据,对地温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地温等温线分布图,分析断裂对热传导的影响。结合地温场特征和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地热系统的成因机制。在正常的区域热背景下(65m W/m2),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在深部活动中吸收围岩热量沿断裂上涌,受构造格局制约,形成地热异常。依据构造特征及不同热储层对研究区进行分区,采用热储法和可采系数法对地热资源量进行评价,献县地热田总地热资源量5169.74×1016J,地热流体储存量97360.73×106m3,可采地热水资源量4868.04×106m3。通过对献县地热田控热因素及资源潜力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合适的开发利用方案,采取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以实现资源的物尽其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研究区传统能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相似地热田的开发利用起到了指导作用。

李小盼[5](2017)在《北京西山岩溶水系统的循环特征和可更新能力研究》文中认为西山岩溶水系统对北京平原区地表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岩溶水具有水质优良、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在当前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情况下,西山岩溶水系统功能存在减弱趋势。目前,关于西山岩溶水的循环特征有不同认识,但其可更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同位素法、水化学法和传统水文地质法,对西山岩溶水系统循环特征和可更新能力进行评价,为西山岩溶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第四系地下水在永丰屯地区具有TDS、pH及各离子浓度低,水化学类型简单的特征,石景山则与之相反。岩溶水Sr2+浓度沿着流向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水化学类型则由复杂变得单一;潭柘寺、军庄补给区岩溶水化学类型相对复杂,沿着岩溶水流向,在四季青、玉泉山地区水化学类型变为单一的HCO3-Ca·Mg型水。研究区地表水、第四系地下水、岩溶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地表水、第四地下水受到蒸发作用影响强烈。潭柘寺地区岩溶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军庄岩溶水除了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受到大量河水渗漏补给,渗漏河水所占比例大于50%的岩溶水占统计岩溶水的68%,导致岩溶水中严重富集18O。利用同位素、水化学和水位地质资料揭示了西山岩溶水系统的的循环特征。岩溶地下水在潭柘寺、军庄地区接受补给后,分别沿着八宝山断裂、永定河断裂和白家疃断裂径流,最终在海淀背斜、四季青排泄。此外,不同补给区岩溶水的径流速度不同,由快至慢为:潭柘寺补给区径流速度>永定河渗漏水径流速度>军庄补给区(降水补给)径流速度。3H、CFCs、14C年龄表明,西山地区岩溶水是新水与老水的混合,年龄在32945年之间,但是整体上以小于30年为主,反映了西山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强。山区岩溶水的可更新能力强于平原,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年龄增大,可更新能力逐渐减弱。潭柘寺补给区岩溶水的平均年龄小于军庄,地下水循环条件最好,可更新能力最强。

黄奇波,覃小群,唐建生,苏春田[6](2012)在《习水地区不同类型水主要离子及Sr2+、ρ(Sr)/ρ(Ca)、ρ(Sr)/ρ(Mg)组成特征》文中指出通过对习水地区不同类型水的主要阴阳离子及Sr2+、ρ(Sr)/ρ(Ca)、ρ(Sr)/ρ(Mg)组成分析,发现水中各种主要离子及TDS含量基岩裂隙水小于岩溶水,pH则相反。地下河出口水的Ca2+、HCO3-、TDS浓度及ρ(Sr)/ρ(Ca)、ρ(Sr)/ρ(Mg)值均位于灰岩水、白云岩水、基岩裂隙水、雨水之间,反映出地下河水是由这4种水混合而成。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Sr2+、ρ(Sr)/ρ(Ca)、ρ(Sr)/ρ(Mg)值。一般来说,流经砂岩层的基岩裂隙水Sr2+含量低,而ρ(Sr)/ρ(Ca)、ρ(Sr)/ρ(Mg)值较高,当砂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到灰岩水或煤系地层水补给时,其Sr2+、ρ(Sr)/ρ(Ca)、ρ(Sr)/ρ(Mg)值均较高;岩溶水补给区ρ(Sr)/ρ(Ca)、ρ(Sr)/ρ(Mg)值低,径流排泄区较高,径流滞缓区最高,且ρ(Sr)/ρ(Ca)、ρ(Sr)/ρ(Mg)值不受环境污染影响,能较好的反映岩溶水的形成环境。

胡静,涂良权,刘会平[7](2012)在《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栾川县九龙山汤池温泉出露于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部位的破碎带上,热储呈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热储属中低温地热田Ⅱ类2型,地热流体呈上升泉出露,出露标高521m,水温多为69℃,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机制为: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地段岩石破碎十分强烈,从而使地球深部的岩浆入侵,将热量向上传送,形成地热异常区(即储热断裂构造);断裂切截了地壳深部高温岩体,形成的宽度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构造破碎带为地下水的渗入、运移和储存提供了空间。温泉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断裂带内围岩蚀变强烈,经过水岩的长期接触、长时间的补给、径流及高温高压的溶滤和化学作用,为地热水中有益元素的来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郭小娟[8](2011)在《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分析及天津王四井钙华形成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钙华是在泉、河、湖、洞穴周围沉积的非海相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成分为CaCO3,矿物为方解石和文石。热水钙华特有向上生长的钙华丘、钙华锥、钙华柱、钙华脊、钙华墙等形态。本文搜集整理国内外12处沉积钙华的16个温泉或钻井,以及7处无钙华沉积的温泉或钻井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出露点地质地貌和水化学特征,总结控制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条件。选取沉积钙华的温泉或钻井为天津王四井,广西温罗温泉,云南鸡飞温泉,河南鹤壁热水井,土耳其棉花堡(Pamukkale)温泉,美国黄石公园猛犸(Mammoth)温泉,西藏绒马温泉、吉瓦温泉、札惹温泉、搭各加间歇喷泉、卡乌温泉、查布间歇喷泉。无钙华沉积的温泉或钻井为河北白庙温泉、赤城温泉、怀来暖泉,天津王二井、王三井,云南温泉乡温泉,广西黎村温泉。用于分析的水化学指标包括温度、pH值、总溶解性固体(TDS)、Mg2+、Na+、K+、SO42-、Cl-、F-和H2SiO3含量,Ca2+和HCO3-含量、当量和百分含量,Mg/Ca,碳稳定同位素来源等。利用PRHREEQC.2分析水中方解石、文石饱和指数,二氧化碳分压,碳、钙络离子成分。研究结果发现,地下热水沉积钙华的水化学必要条件为中偏酸性水,二氧化碳分压一般大于9%,为Na·Ca - HCO3型水,络离子成分中CO2、HCO3-、Ca2+占绝对优势。此外,在出露条件上王四井井水溢出水池,水流分散,快速向下流动时,有利于二氧化碳溢出,导致钙华形成。以天津市宝坻区周良庄镇王四井为例,分析钙华沉积前和沉积后井水水化学变化特点,并利用PHREEQC.2.软件模拟钙华沉积过程,定量分析沉积矿物及逸出气体。模拟得出4种最简模型,反映井水在经水池外壁下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主要化学反应为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淀、碳酸钙镁沉淀、菱铁矿沉淀和少量赤铁矿、针铁矿沉淀。在钙华样品中检出的其他阳离子元素含量极少,推测可能是替换Ca、Mg、Fe元素呈类质同像或混入晶格空隙而造成的。

康志强,熊志斌,李清艳,朱琴,唐伟,马振杰,何师意,曹建华[9](2011)在《岩溶地下河流域水循环方式的降水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水中锶元素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的溶解,其浓度受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控制。通过对贵州荔波板寨地下河流域微量元素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在纯碳酸盐岩流域范围内,岩溶水中锶浓度只受控于地下水径流条件,因而Ca/Sr值能良好的示踪岩溶区地下水循环。在本文中,以Ca/Sr值为判别依据,将板寨地下河流域7个水样点划分为3类,分别为管流带/饱水带水、地下河水及表层岩溶带水。通过对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河流域总排泄量由表层带岩溶水和管流带/饱水带岩溶水两个端元组成。径流切割结果表明,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虽然在地下河径流排泄量中饱水带岩溶水一直占有优势,但表层带岩溶水的贡献比也很可观,均大于40%。但受极端大旱气候的影响,2010年3月末表层岩溶带岩溶水几乎枯竭,其贡献比陡降至7.1%,说明降水对该流域岩溶水循环方式起着控制作用。

赖树钦,王涛,卢晓华,王增银,康志强[10](2008)在《福州盆地地热水微量元素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福州地热田是以燕山晚期侵入岩为主要热储层的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通过对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取样分析发现,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变化关系较复杂。研究表明,地热水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主要受含水介质的岩性控制,也与地下水温度有关。对所检测的19个微量元素,除个别元素外,第四系孔隙水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均大于基岩裂隙水;Ga、Rb、Sb、Se、Sr、Tl元素质量浓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增高。基岩裂隙热水与第四系孔隙水混合形成的第四系热水中,As、Cd、Cu、Mo、Pb、Sb、Se、Sr等元素质量浓度明显增高,说明在混合过程中这些元素又发生了溶解作用。根据地热水微量元素与盆地周围不同期次侵入岩体微量元素质量浓度的聚类分析,得出福州地热水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主要与福州岩体、魁岐岩体和文笔山岩体的岩性有关。地热水微量元素是地热水在形成过程中与这些岩体的岩石接触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

二、山西省郑庄地区浅部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郑庄地区浅部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岩溶水系统Sr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 数据来源
3 Sr元素分布形态及其指示意义
    3.1 Sr元素水化学分析数据
    3.2 Sr元素分布形态及其指示意义
    3.3 Sr元素指示意义的验证
4 济南岩溶水径流规律研究
    4.1 Sr/Ca指示的水文地质意义
    4.2 TDS浓度梯度场验证
5 结语

(2)湖南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生态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富水程度
        2.3.2 岩溶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4 样品采集与数据获取
        2.4.1 样品采集
        2.4.2 样品测试
        2.4.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3.1 富锶地下水Sr~(2+)空间分布特征
        3.1.1 水文地球化学水平分带及指示意义
        3.1.2 水文地球化学垂向分带及指示意义
        3.1.3 典型剖面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空间变化特征
    3.2 富锶地下水Sr~(2+)时间变化特征
        3.2.1 降雨量对Sr~(2+)的影响
        3.2.2 富锶地下水的运动方式
    3.3 结论
第四章 富锶地下水物质来源及形成的环境条件
    4.1 地下水中δ~(18)O和 δD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示踪
        4.1.1 研究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4.1.2 地表水、地下水中δ~(18)O和 δ~2H分布特征和补给来源
        4.1.3 富锶地下水氘盈余及其环境意义
    4.2 富锶地下水Sr的来源示踪
        4.2.1 基于岩石、土壤锶含量分析
        4.2.2 基于地下水~(87)Sr/~(86)Sr分析
    4.3 富锶地下水形成的环境条件
        4.3.1 富锶地下水中δ~(13)C值以及DIC(溶解性无机碳)来源
        4.3.2 富锶地下水中SO_4~(2-)、δ~(34)S含量特征及环境意义
    4.4 结论
第五章 溶解性有机质对锶迁移转化的影响
    5.1 富锶地下水DOM荧光特征
        5.1.1 地表水、地下水(下降泉、机井)DOM荧光特征
        5.1.2 DOM荧光物质的PARAFAC组分解译
        5.1.3 富锶地下水DOM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5.1.4 富锶地下水DOM来源解析
    5.2 DOM与 Sr~(2+)的相互作用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设置
        5.2.3 数据分析
        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结论
第六章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机制
    6.1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的水动力条件
        6.1.1 岩溶发育特征
        6.1.2 岩性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1.3 地下水系统分区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1.4 深度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1.5 基于γ(Cl~-)/γ(Ca~(2+))水动力条件分析
    6.2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的水化学条件
        6.2.1 基于离子比例系数的分析
        6.2.2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的形成作用
        6.2.3 富锶地下水水化学形成的统计学分析
    6.3 富锶地下水形成的水-岩作用机理研究
        6.3.1 局部浅循环室内模拟实验
        6.3.2 区域深循环室内模拟实验
        6.3.3 分析与讨论
    6.4 富锶地下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4.1 含锶(Sr)矿相分析
        6.4.2 反应路径的确定
        6.4.3 矿物相和可能的化学反应
        6.4.4 模拟结果分析
    6.5 富锶地下水形成模式
    6.6 结论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献县地热田地温场特征及控热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构造
    1.2 磁场特征
    1.3 热储层
2 地温场特征
    2.1 地温场横向特征
    2.2 地温场纵向特征
3 控热因素分析
    3.1 热源分析
    3.2 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的影响
    3.3 地热流体成因和演变过程对温度场的影响
    3.4 地热异常与岩性的关系
    3.5 与构造的关系
4 结论

(4)献县地热田地热控热因素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2.2 构造发展史
    2.3 构造基本轮廓
    2.4 地层岩性
    2.5 区域构造特征
        2.5.1 磁场特征
        2.5.2 重力场特征
        2.5.3 电场特征
        2.5.4 大地电磁特征
    2.6 水文地质特征
第三章 地温场特征
    3.1 地温梯度计算
    3.2 地温场平面特征
    3.3 地温场垂向地温特征
第四章 控热因素分析
    4.1 热源分析
    4.2 热水补给来源分析
    4.3 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的影响
    4.4 地热异常与岩性的关系
    4.5 构造分析
        4.5.1 数值模拟
        4.5.2 与构造的关系
第五章 资源潜力分析
    5.1 地热资源计算
        5.1.1 计算原则
        5.1.2 地热能资源量计算
        5.1.3 计算参数的确定
        5.1.4 地热水资源量计算
        5.1.5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5.2 地热开发利用方案分析
        5.2.1 献县城区基岩热储地热水可开采量计算
        5.2.2 地热水动态
        5.2.3 水温动态
        5.2.4 水量动态
        5.2.5 水质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5)北京西山岩溶水系统的循环特征和可更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循环的水化学与同位素示踪
        1.2.2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1.2.3 北京西山地下水勘查评价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1.4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 地层与地质构造
        2.2.1 主要地层
        2.2.2 主要构造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岩溶水系统边界
        2.3.2 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特征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3.4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位置及分析测试
        3.1.1 样品采集位置
        3.1.2 样品分析测试
    3.2 地表水化学特征
    3.3 第四系地下水化学特征
        3.3.1 第四系地下水TDS及各离子分布特征
        3.3.2 第四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
    3.4 岩溶水化学特征
        3.4.1 岩溶水TDS及各离子分布特征
        3.4.2 岩溶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4.1 样品采集方案与测试
        4.1.1 取样方案
        4.1.2 取样方法和样品测试
    4.2 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4.3 地表水同位素特征
    4.4 第四系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4.5 岩溶水同位素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岩溶水系统的循环特征分析
    5.1 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特征
        5.1.1 补给特征
        5.1.2 径流特征
        5.1.3 排泄特征
    5.2 岩溶水中河水所占比例
    5.3 岩溶水系统的循环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可更新能力评价
    6.1 地下水年龄计算
        6.1.1 地下水~3H年龄
        6.1.2 地下水CFCs年龄
        6.1.3 地下水~(14)C年龄
        6.1.4 地下水年龄综合分析
    6.2 岩溶水系统的可更新能力评价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热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区域地热地质特征
2 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和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2.1 汤池温泉地热地质条件
    2.2 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2.2.1 地热流体化学成分
        2.2.2 热储温度估算
        2.2.3 天然放热量
3 汤池温泉成因机制
    3.1 温泉出露条件
    3.2 温泉赋存条件
    3.3 温泉热储的岩性组成
    3.4 温泉地热水的成因分析
4 结论

(8)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分析及天津王四井钙华形成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影响钙华沉积因素分析
    2.1 钙华概述
    2.2 沉积钙华的地下热水特征
        2.2.1 沉积钙华温泉、钻井介绍
        2.2.2 沉积钙华地下热水水化学基本特征
    2.3 无钙华沉积地下热水特征
        2.3.1 无钙华沉积温泉、钻井介绍
        2.3.2 无钙华沉积的地下热水水化学基本特征
第3章 水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3.1 Ca~(2+)、HC0_3~-含量、当量、百分含量
    3.2 其他主要离子成分分析
    3.3 Mg/Ca
    3.4 二氧化碳分压
        3.4.1 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碳
        3.4.2 二氧化碳分压的计算
    3.5 碳稳定同位素、C0_2 来源
    3.6 方解石饱和指数、文石饱和指数
    3.7 络离子成分比较
    3.8 两两对比
第4章 天津王四井钙华形成过程模拟
    4.1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4.1.1 PHREEQC.2 模型及原理简介
        4.1.2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4.2 王四井简介
    4.3 水化学特征分析
    4.4 矿物饱和指数模拟
    4.5 钙华沉积模拟
        4.5.1 矿物相选择
        4.5.2 模拟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主要离子
        5.1.2 二氧化碳分压、碳稳定同位素、饱和指数、钙和碳络离子成分
        5.1.3 两两对比
        5.1.4 钙华沉积过程模拟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介

(9)岩溶地下河流域水循环方式的降水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2 流域水化学特征
    2.1 水化学取样及测试分析
    2.2 常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3 锶微量元素特征
3 水循环混合模型及其计算结果
    3.1 两端元水混合模型
    3.2 流量切割结果及讨论
4 结论

(10)福州盆地地热水微量元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州地热概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样品采集
    2.2 水样分析
3 地下水微量元素特征
    3.1 不同类型地下水微量元素的变化
    3.2 热冷水混合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4 基岩裂隙热水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
5 结 论

四、山西省郑庄地区浅部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岩溶水系统Sr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李佳佳,高宗军,李常锁. 地下水, 2021(04)
  • [2]湖南新田县富锶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D]. 苏春田.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献县地热田地温场特征及控热因素研究[J]. 王君珂,朱喜,刘彦广,张庆莲,牛飞,马峰. 能源与环保, 2020(01)
  • [4]献县地热田地热控热因素及资源潜力分析[D]. 王君珂.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5]北京西山岩溶水系统的循环特征和可更新能力研究[D]. 李小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6]习水地区不同类型水主要离子及Sr2+、ρ(Sr)/ρ(Ca)、ρ(Sr)/ρ(Mg)组成特征[J]. 黄奇波,覃小群,唐建生,苏春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
  • [7]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J]. 胡静,涂良权,刘会平. 地质科技情报, 2012(04)
  • [8]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分析及天津王四井钙华形成的模拟研究[D]. 郭小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9]岩溶地下河流域水循环方式的降水效应[J]. 康志强,熊志斌,李清艳,朱琴,唐伟,马振杰,何师意,曹建华. 地球与环境, 2011(01)
  • [10]福州盆地地热水微量元素特征[J]. 赖树钦,王涛,卢晓华,王增银,康志强.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2)

标签:;  ;  ;  ;  ;  

山西郑庄地区浅层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