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直升机桨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波包能量,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流形学习,损伤识别
直升机桨叶论文文献综述
曲怡霖,陈仁文,吕宏政,叶杨[1](2019)在《基于WPT和t-SNE的直升机桨叶损伤特征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旋翼桨叶的损坏可能会导致直升机坠落损毁,开展桨叶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评估对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将小波包变换(WPT)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相结合的桨叶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振动台模拟直升机服役时的真实振动,用传感器获取不同故障桨叶模型在振动环境下的输出响应。然后对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提取小波包能量作为原始特征向量,接着用流形学习对特征向量进行维数约简,最后输入到K近邻分类器进行故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首先,在原始特征选取方面,小波包能量特征优于时域特征与小波包能量组合成的混合特征;其次,t-SNE的降维效果优于PCA、Sammon映射、LTSA、HLLE、SNE这5种方法,且不受嵌入维数的制约。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能提高桨叶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曾超,杨库,王宇超,文艳华[2](2019)在《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标准桨叶选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能够消除桨叶由于生产制造偏差所引起的质量分布与气动力的不平衡,使桨叶的动态特性保持一致,降低机体振动水平,减少维护维修费用,最终达到单片互换。动平衡标准桨叶是动平衡试验调整的依据,是桨叶动平衡试验的保障,反映了桨叶的平均水平。动平衡标准桨叶的状况更直接影响到批生产桨叶的装机水平,同时根据标准桨叶参数还可以监控桨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因此,动平衡标准桨叶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标准桨叶选取分为批生产前选取和批生产后选取。(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5)
彭玲强[3](2019)在《无人直升机桨叶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叁维建模技术对某型无人直升机桨叶进行设计,并且利用有限元设计分析方法,建立旋翼桨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并校核了桨叶在极端载荷下的强度及刚度。对桨叶进行了动力学设计,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开展了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结构及动力学调频设计,确保旋翼在工作转速下不发生共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林艾玮[4](2019)在《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直升机桨叶挥舞量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桨叶运动参数测量是直升机研制、生产和维护过程中的重要检查项目,挥舞量是桨叶运动参数之一,因此,研究高精度的挥舞量测量技术对保障直升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开展直升机桨叶挥舞量测量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对课题组研发的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运动参数测量系统进行改进,增强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完善了系统功能。在硬件方面,根据实验场地条件和各项技术指标的需求,构建了高速工业相机、计算机、倍频同步器、无频闪摄影灯和远程控制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在软件方面,在课题组设计的原有系统基础上,添加了桨叶运动参数测量软件子系统,包括全局坐标系坐标转换、桨毂坐标系建立、桨毂坐标系坐标转换和桨叶运动参数计算等功能模块,并实现了各模块功能。经过实际测量实验,表明了该系统达到设计指标,能满足实际测量需求。(2)研究了基于图像内部学习的桨叶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针对桨叶图像中标记点所占像素少,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图像内部学习的桨叶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设计了用于图像超分辨重建的全卷积网络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模型结构;其次,利用待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桨叶图像,通过数据增强生成训练数据集;再次,利用训练数据集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后,将待重建桨叶图像作为网络输入,生成超分辨图像;最后,利用真实桨叶图像为实验数据,开展了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重建方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叁维坐标测量精度验证实验,与原始桨叶图像相比,通过本文方法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桨叶图像中标记点横向距离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0.014mm,纵向距离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0.321mm。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满足桨叶运动参数测量需求。(3)研究了基于图像超分辨率的直升机桨叶挥舞量测量技术。首先,将重建后桨叶图像中检测到的标记点叁维坐标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其次,利用全局坐标系下标记点叁维坐标进行桨毂坐标系建立;然后,将全局坐标系下标记点叁维坐标转换到桨毂坐标系下;最后,利用桨毂坐标系下标记点叁维坐标对桨叶运动参数进行测量。通过在某直升机研究所旋翼实验塔进行的大量旋翼桨叶挥舞量测量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与文献[3]方法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提升桨叶挥舞量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石璐璐[5](2018)在《直升机桨叶加热组件检测仪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升机地面保障需求,根据实际操作要求,提出直升机桨叶加热组件检测仪设计方案。以加热组件结构为基础,提出检测仪工作原理;通过对检测仪主要功能的分析,搭建其硬件架构;基于Lab 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进行检测仪模块化设计;通过设计实例,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该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作为直升机其他保障检测设备设计工作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直升机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熊邦书,罗院华,黄建萍,李新民[6](2018)在《基于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模拟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首先,在摄像机坐标系下,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获取桨叶上圆形标记点的叁维坐标;然后,利用在旋翼低速旋转且桨叶处于拉平状态下测量出的标记点的叁维坐标建立旋翼坐标系;最后,在旋翼坐标系中利用旋翼高速和低速旋转状态下桨叶上对应标记点的叁维坐标来计算桨叶扭转角.多次刚性叶片扭转角测量实验和数据分析说明本文测量方法不仅有效、测量精度高,而且具有非接触式、动态测量和操作简单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应用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吴世杰,韩东,林长亮[7](2018)在《直升机桨叶扬起下坠过程碰撞模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直升机桨叶扬起下坠接触过程动力学问题,根据Hamilton原理建立桨叶扬起下坠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用Newmark积分法求解了桨叶动响应。用等效碰撞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模拟桨叶与限动块间的碰撞,对比分析不同碰撞模型时桨叶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等效碰撞模型的动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桨尖最大负向位移误差为2.07%,响应时间误差为7.40%;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更好,桨尖最大负向位移误差趋近于0,响应时间误差为2.82%;等效模型分析结果趋于保守,可用于桨叶扬起下坠问题工程分析。(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奚佳凯,李建伟[8](2018)在《直升机桨叶不可见冲击损伤模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升机桨叶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承受的低速冲击过程所导致的不可见损伤进行分析。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桨叶复合材料进行建模分析。推导出复合材料在冲击作用下可能导致层间脱层现象,并且由于冲击损伤作用可能导致桨叶结构的应力分布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应力集中,最终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强度。(本文来源于《直升机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罗院华[9](2018)在《基于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桨叶扭转角作为直升机飞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衡量参数,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旋翼高速运动,导致桨叶扭转角测量难度大、精度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测量直升机桨叶扭转角,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概述了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的背景及相关理论知识。首先,对直升机桨叶扭转角研究背景和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对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技术中的关键步骤,摄像机标定、立体匹配和叁维信息测量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阐述;最后,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2)提出了基于双排标记点匹配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首先,在摄像机坐标系下,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获取桨叶上双排圆形标记点的叁维坐标;其次,利用旋翼低速旋转时,桨叶处于拉平状态下测量的标记点叁维坐标,通过计算建立旋翼坐标系;再次,在旋翼坐标系下,利用旋翼高速和低速旋转状态下,桨叶上对应标记点的叁维坐标,计算桨叶扭转角;最后,开展了刚性叶片模拟实验,验证了测量原理的可行性和圆形标记点的识别精度;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直升机旋翼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双排标记点匹配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首先,研究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中的搜索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形标记匹配的初值计算方法,减少了亚像素迭代次数,提高了匹配效率;其次,选取感兴趣区域并划分网格点,计算网格点的叁维坐标,并转换至旋翼坐标系;再次,根据网格点在旋翼坐标系下的叁维坐标,完成两次平面拟合,获取感兴趣区域所在的平面。最后,根据桨叶高速和低速旋转状态下,各自感兴趣区域所在平面的法向量,计算桨叶扭转角。开展了初值计算实验,验证了基于圆形标记点匹配的初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刚性叶片模拟实验,验证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8-06-01)
李贇,董凌华,周金龙,杨卫东[10](2018)在《直升机桨叶连续后缘襟翼设计与气动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升机旋翼减振应用中,连续后缘襟翼和常规分离式襟翼相比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气流平稳等优点。选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驱动材料,基于NACA23012翼型设计带有连续变形后缘襟翼的桨叶段,对襟翼及其驱动结构进行选材设计分析;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分析连续后缘襟翼对剖面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后缘襟翼在直升机桨叶工作迎角、马赫数范围内可实现有效偏转,显着改变翼剖面气动升力和力矩,证明了连续后缘襟翼在旋翼减振控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直升机桨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能够消除桨叶由于生产制造偏差所引起的质量分布与气动力的不平衡,使桨叶的动态特性保持一致,降低机体振动水平,减少维护维修费用,最终达到单片互换。动平衡标准桨叶是动平衡试验调整的依据,是桨叶动平衡试验的保障,反映了桨叶的平均水平。动平衡标准桨叶的状况更直接影响到批生产桨叶的装机水平,同时根据标准桨叶参数还可以监控桨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因此,动平衡标准桨叶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标准桨叶选取分为批生产前选取和批生产后选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升机桨叶论文参考文献
[1].曲怡霖,陈仁文,吕宏政,叶杨.基于WPT和t-SNE的直升机桨叶损伤特征提取[J].传感器世界.2019
[2].曾超,杨库,王宇超,文艳华.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标准桨叶选取方法研究[C].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3].彭玲强.无人直升机桨叶结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9
[4].林艾玮.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直升机桨叶挥舞量测量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5].石璐璐.直升机桨叶加热组件检测仪设计[J].直升机技术.2018
[6].熊邦书,罗院华,黄建萍,李新民.基于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模拟测量方法[J].应用科学学报.2018
[7].吴世杰,韩东,林长亮.直升机桨叶扬起下坠过程碰撞模型影响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8
[8].奚佳凯,李建伟.直升机桨叶不可见冲击损伤模型仿真[J].直升机技术.2018
[9].罗院华.基于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桨叶扭转角测量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10].李贇,董凌华,周金龙,杨卫东.直升机桨叶连续后缘襟翼设计与气动影响分析[J].航空工程进展.2018
标签:小波包能量; 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 流形学习; 损伤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