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沈浮

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沈浮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研发资本,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沈浮[1](2019)在《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及出口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姿态走向世界的舞台,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关键指标。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从经济水平、科技研发水平、外商投资和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了其对出口商品的影响程度,但本文将影响因素细分为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并在人力资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结构,从而更加全面细化地探讨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因素。本文在查阅了关于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取出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对于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理论基础,并利用我国20个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显着提高劳动力的教育和技术水平,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出发,高技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会促使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的出口增多,在一国出口商品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数的增多则意味着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增强,增加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优化了出口商品的结构;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高技术劳动力对于产品第一阶段的研发来说至关重要,人力资本投入所带来的劳动力教育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是一国高技术产品的研制的基础,而且对于处于第四和第五阶段的产品末期的国家来说,新的技术革新引入新产品也需要高教育和高技术的劳动力;其次,本文分析了研发资本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发资本的投入可以提升一国知识和技术水平,增加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一国研发资本的大量投入会促使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的出口增多,一国出口知识和技术产品的数量的增多意味着该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与出口竞争力的增强。最后,本文实证分析得出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会显着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可以显着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加大研发资本投入可以优化出口商品比例结构。(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邓琳琳[2](2017)在《基于技术等级视角的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及贸易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屡创新高。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出口总额达21551亿美元。然而,出口规模的绝对优势并不代表中国已迈入世界贸易强国行列。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效率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与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效率两者并不是毫无关联、相互独立。技术结构的优化必然会带来出口贸易效率的提高,而贸易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进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析时,技术结构和贸易效率的结合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经济理论中关于技术结构和出口贸易效率类相关文献;随后,本文采用SITC Rev.3四位编码工业制成品出口数据,分别测算出2001年、2007年以及2015年的TC指数和PRODY指数值,分别利用相对值分割法对出口工业制成品按指数值进行分类,然后将粗糙集理论纳入模型,综合6种分类结果,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测定。最后,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效率模型探究影响中国各技术等级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及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中低技术类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占据绝对优势;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较低且增长缓慢。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与贸易强国具有一定差距。此外,贸易效率模型结果表明:增加中国研发支出会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尤其是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而进口国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与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呈现反比例关系。据此,本文建议为减少贸易成本、提高各技术结构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中国应积极寻求大规模新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此外,中国应有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对贸易国市场进行详细勘察,避免中国工业制成品与进口国形成强势竞争。(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胡飞[3](2016)在《区域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环境效应——基于安徽省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效应是对外贸易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对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变动具有显着的环境效应。安徽省应加快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结构效应的不断改善。(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6年02期)

赵淑苹[4](2016)在《中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制成品成为货物出口的主要产品,在长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如何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出口稳定增长,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因此对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典型代表,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和比重可以衡量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优化程度。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发现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还没有达到优化的水平;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汇率等这些因素促进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VEC模型实证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在短期和长期都有很大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长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汇率(直接标价法)对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优化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6-03-01)

杨苗苗[5](2014)在《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持续进行,生产性服务业逐步从制造业生产中分离,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并作为制造业生产的首要中间投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FDI额追随着制造业FDI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在制成品出口结构上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传递机制。国内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成品出口结构影响的相关考察比较少,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总量FDI对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制造业FDI对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因此,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对优化我国出口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分工和专业化、产业关联和全球价值链叁个角度的基础上,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机制。其次,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和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数据和相关性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可能会带动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为了证实这种猜想,本文选取了1991-2012年的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数据、生产性服务业FDI实际利用额数据、世界GDP数据和各年份的汇率数据,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检验、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等方式对上述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FDI额的增加,会使我国资本技术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增大,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减少,促进了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文章结尾,根据文中现状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的相关结论,给出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FDI发展、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4-10-12)

邹洁君[6](2013)在《扩大内需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在成绩面前也应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这种出口为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如长期依靠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容易造成国内经济对国外经济的过度依赖。另外,长期的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限制了中国国内市场的发展。在种种问题面前,党中央领导将扩大内需,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上升到政治决策层面上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内需的扩大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好地达到的。在出口减速,内需暂时难以完全替代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考虑的是外需和内需并举的发展道路,实现内需和出口贸易的均衡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带来好的良性循环。扩内需的同时保持出口的良性发展,实现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寻找中国出口在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新的增长点。内需外销双管齐下,从而为中国稳定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打造更为强劲的引擎动力。本文将从“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选取最易受“本地市场效应”影响的制造业部门作为分析切入点。首先本文解析“本地市场效应”的含义,让读者对“本地市场效应”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然后通过散点图、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的建立来进一步探讨中国制造业出口“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本地市场效应”在中国制造业出口中是实际存在的,且作用强度随着不同产业部门特性的改变而改变,且贸易自由化政策对“本地市场效应”具有二次放大效应。最后,本文利用分析结果来探讨扩大内需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的优化影响,给予政策上的建议:(1)从“本地市场效应”发挥的前提入手: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产品创新;(2)从“本地市场效应”内涵入手:制定政策刺激内需,发挥本国巨大的消费潜力;(3)我国应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实施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的贸易政策。(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10-01)

马萍萍[7](2013)在《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衡量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首先对汇率和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阐述弹性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汇率非中性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此作为分析汇率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理论基础;其次进行实证研究,选取1994年至2011年的年度数据,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商直接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作为变量,建立计量模型,用Eviews6.0软件进行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影响最大,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效果最小,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汇率和出口商品结构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汇市场的完善、采取更多避险工具、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合理有效地引进FDI、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升产业结构增强竞争优势和实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等措施来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陈斐[8](2013)在《碳关税对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这一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因此,在世界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弥补其因二氧化碳减排对国内生产的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的损失,提出了一种边境调节税,也就是碳关税。碳关税的提出,使得江苏省的对外贸易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源于国际社会的压力,还是为了江苏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碳关税实施的背景之下,江苏省就必须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绿色贸易,从而积极应对碳关税的实施。基于以上背景,全文共分为五章来对碳关税的实施对于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章结构与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碳关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首先对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隐含碳这四种主要的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做了概念的论述和相关界定,并采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隐含碳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量,此外,还界定了碳关税的具体概念;接着主要从价格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这两方面来分析碳关税对于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最后从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和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第叁章主要分析了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和碳排放的现状。首先对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了解到目前江苏省的制成品出口还是以纺织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其次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出江苏省各出口制成品的隐含碳排放量,得出制成品中高碳排放量的商品类别;最后根据江苏省各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以及其生产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得出江苏省的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存在的不足。第四章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碳关税对于江苏省出口制成品结构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关税、国外需求、出口成本、汇率、技术进步这五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分析征收碳关税和不征收碳关税的情况下各影响因素对于江苏省出口制成品的影响程度。得出相关实证结论,并对结论做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征收碳关税背景下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措施。在第四章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的宏观层面和产业企业的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优化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3-01)

王力[9](2012)在《皖苏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实证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江苏业已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异性。2000-2009年,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6类为主导,江苏以7类为主导,且安徽相对江苏结构相对"匀质化"。在产品竞争力上,安徽、江苏均有部分产品表现出口竞争力,但具备稳定竞争力的产品类别较少。可能归结于国际市场动态需求变化、产品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出口规模粘性,安徽绝大多数产品出口变化速度均高于江苏。如果结构调整是以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为目标,那么历经十年的出口结构调整使得原本具备相似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两省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安徽相对江苏而言,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少。(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雷钊[10](2012)在《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日益加强。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水平开始大幅度升值,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08年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陷入低迷,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经济刺激措施刺激经济复苏,同时有些国家指责我国人民币汇率低估及操作汇率获取贸易优势等。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但是近期内出口仍然将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之一。在此国际经济背景下,有必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特征以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这对制定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解决贸易争端具有实际意义。众所周知,本币汇率的升值将会削弱一国的贸易竞争力,·但是我国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出口额却还是年年上升,只是速度较之前有所放缓。目前的研究结果总体倾向于汇率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具有负向关系,且这些研究大都从贸易收支的总量进行分析,很少从资源配置角度去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与此同时,我国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进而又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升级。这种结构的变化是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发生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现如今的中国的出口贸易制度下,我国原先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体制又该如何转型?汇率的变化,又会对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关系,重点研究长期内趋势性的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本文从揭示比较优势实现的一般汇率条件入手,论证了实际汇率对测量贸易竞争力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基于不同的角度(产品供给、市场结构)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机制,并阐释了汇率变动下跨国公司行为对一国贸易结构变化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程和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过程,然后采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出口贸易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定量分析了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为了更充分地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论文从资源配置角度和出口品技术含量角度,分别采用VAR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影响和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影响。最后得到如下结论:(1)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转变的重要原因,会推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优化。(2)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引起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减少幅度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减少幅度。(3)人民币汇率升值会显着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在资本和技术要素不存在严重制约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有正向带动作用。虽然人民币的升值会使得我国工业制成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的缩水,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该类出口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产品方向转型,迫使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类型,对提升我国经济实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2-06-01)

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屡创新高。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出口总额达21551亿美元。然而,出口规模的绝对优势并不代表中国已迈入世界贸易强国行列。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效率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与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效率两者并不是毫无关联、相互独立。技术结构的优化必然会带来出口贸易效率的提高,而贸易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进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析时,技术结构和贸易效率的结合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经济理论中关于技术结构和出口贸易效率类相关文献;随后,本文采用SITC Rev.3四位编码工业制成品出口数据,分别测算出2001年、2007年以及2015年的TC指数和PRODY指数值,分别利用相对值分割法对出口工业制成品按指数值进行分类,然后将粗糙集理论纳入模型,综合6种分类结果,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测定。最后,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效率模型探究影响中国各技术等级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及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中低技术类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占据绝对优势;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较低且增长缓慢。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与贸易强国具有一定差距。此外,贸易效率模型结果表明:增加中国研发支出会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尤其是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而进口国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与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呈现反比例关系。据此,本文建议为减少贸易成本、提高各技术结构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中国应积极寻求大规模新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此外,中国应有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对贸易国市场进行详细勘察,避免中国工业制成品与进口国形成强势竞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沈浮.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及出口结构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邓琳琳.基于技术等级视角的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及贸易效率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7

[3].胡飞.区域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环境效应——基于安徽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

[4].赵淑苹.中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5].杨苗苗.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D].安徽财经大学.2014

[6].邹洁君.扩大内需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

[7].马萍萍.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3

[8].陈斐.碳关税对江苏省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

[9].王力.皖苏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实证比较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2

[10].雷钊.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标签:;  ;  ;  ;  

制成品出口结构论文-沈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