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比较分析论文-曹一超

英汉比较分析论文-曹一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汉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增强语,模糊限制语,在线消费,英汉评论

英汉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一超[1](2019)在《英汉在线消费评论中增强语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强语(Booster)和模糊限制语(Hedge),作为认知标记语的两个相反义项,常在人际交流中用来调节话语的强度。此前研究大多关注两者在英汉学术论文、方言或者电子邮件中的使用特征。英语和汉语庞大的使用人群使许多学者研究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与对比。考虑到在线消费平台及其消费评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开始注重在线消费评论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研究。然而,在面向英语和汉语使用者的在线消费平台中,有关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研究尚不充分。为进一步探索该问题,本研究对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和汉语在线消费评论中的使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研究从亚马逊美国商城(Amazon.com)和京东中国商城(JD.com)选取同时在售的叁款型号的不同品牌笔记本电脑,在两个平台分别收集叁款电脑的最新有效评论,每款电脑100条,共计600条,建立英汉比较语料库,对语料编码,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布朗和莱文森的礼貌理论,本文对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和汉语在线消费评论中的使用进行比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英汉在线评论中的使用是否相同?(2)如果有所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两者之间的使用差异?研究发现: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和汉语评论中的使用有所不同。一方面,英语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更多种类的标记语子类作为模糊限制语,包括情态动词、认知动词、认知形容词/副词;使用较少种类作为增强语,包括情态动词、认知形容词/副词。而汉语消费者几乎仅倾向于使用情态动词、认知形容词/副词作为模糊限制语。另一方面,汉语情态动词可能有多个英语对应词汇;英语情态动词在现在时/过去时表达不同的话语模糊程度。此外,积极/消极评论对英语和汉语在线消费评论中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产生不同的影响:英语消费者在消极评论中使用较多模糊限制语,而在积极评论中使用较多增强语;汉语消费者在消极评论中也使用较多模糊限制语,但不如英语显着,同时在消极评论中使用增强语也稍多。最后,从语言学角度发现,英汉评论语域的不同可能解释这种差异性。本研究揭示了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英汉在线消费评论中的使用不同,为增强语和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比较研究贡献了相关文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如南[2](2018)在《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英语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英汉翻译教学作为英语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比较分析法作为针对英汉翻译教学的一种优化方式,其在英汉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有着理想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础,就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加以探析,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幻画报》期刊2018年11期)

陈晨[3](2018)在《英汉分裂构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语言学中,It is/was...that/who...和“是...的”一直被称为分裂句或分裂结构,它是英汉语中表达焦点的典型结构,以往对此两句式的研究多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侧重于对其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叁个维度来比较英汉分裂构式的异同,并尝试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象似性对其进行认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句法上,汉语的焦点成分只能是一个,而英语可以有两个。在形式变化上,英语的形式较多,而汉语较少。在焦点的句法特征上,结合离散量和紧密量,探讨英汉语言中的不同词类和句子成分;通过分析,焦点的句法特征在英汉构式中存在差异。语义上,可用图形/背景理论和距离/顺序象似性来解释。在图形/背景理论中,根据图形、背景的定义和特征,英汉分裂构式中,焦点部分对应图形,其余成分对应背景。在距离象似性中,焦点标记词(shi和be)必须紧邻焦点成分;在顺序象似性中,更重要的成分在线性顺序中先出现。语用上,本文从六个语用功能上对英汉分裂构式进行比较。在预设、会话含义、对比、语气、修正和话题功能上,英汉分裂构式基本一致。通过比较研究,本文揭示了英汉分裂构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叁个维度上的共性和个性,加深了我们对英汉语言的认识。本研究将为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6-30)

谢文俊[4](2018)在《里约奥运会英汉体育新闻标题中概念隐喻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新闻标题既要形象地反映赛事结果,又要吸引读者阅读,隐喻的使用是其常见的手法之一。以往体育新闻标题中概念隐喻的研究聚焦于战争隐喻及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而较少探讨体育新闻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全面深入的英汉比较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英汉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与认知阐释。里约奥运会期间涌现出海量的体育新闻,英汉报道中均使用了大量隐喻。本文以里约奥运会英汉体育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拟探讨以下叁个问题:(1)里约奥运英汉体育新闻标题中分别有哪些典型的概念隐喻?(2)两种语言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概念隐喻出现频率有何异同?概念隐喻的分布有何规律?(3)造成这些概念隐喻异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s)是什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理想化认知模型为依据,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从2016年8月16日到2016年8月22日期间“天空体育”、“卫报”、“体坛周报”和“搜狐体育”这四大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的里约奥运专栏各随机选取一百条标题,字数约为8370词,逐一识别英汉体育新闻中的隐喻并予以分类,然后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并探讨造成这些异同点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里约奥运体育新闻标题中典型的概念隐喻有战争隐喻、旅行隐喻、自然隐喻、商业隐喻、梦想隐喻、表演隐喻、动物隐喻、学校隐喻、爱情隐喻、上下空间隐喻、容器隐喻、人类隐喻以及文化类隐喻;动物隐喻、学校隐喻和爱情隐喻这叁种隐喻只出现在中文标题中,其他十种隐喻均存在于两种语言中。(2)就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出现频率而言,战争隐喻均为最高,其次是旅行隐喻,而它在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却存在较大差异;就概念隐喻的分布规律而言,中英文中的隐喻表达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虽然两种语言中战争隐喻和自然隐喻包含的隐喻表达种类存在较大差异。(3)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本研究发现中英文共享“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上下图式”这叁种意象图式,但“路径图式”中所用的具体意象和词语存在一定的差异;英汉体育新闻标题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归因于人类在对体育赛事共同的身体体验基础上形成了相似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而差异性则是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社会习俗和价值观都会对理想化认知模型产生一定的影响。希望本研究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奥运体育新闻有所帮助,对体育新闻的隐喻研究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孙久华[5](2017)在《英汉两种语言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一种语言,主要的难点在于翻译,而学习翻译也有其难点,学习翻译的难处在于掌握语言之间差异。由于各国之间,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不同,语言方面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想要学好一门外,就必须了解这些差异,克服文化上的障碍。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尤其对英汉互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认真学习和潜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对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提高译文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3期)

何婧[6](2017)在《英汉定语位置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发现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定语的应用方面。英汉定语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构成、位置以及语序等方面。弄清楚英汉定语的位置,有助于提高高中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根据个人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英语难点,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定语位置,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英语学者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02期)

段新苗[7](2016)在《英汉致动结构的异同点之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语言中都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用以表达两个事物之间致动关系的语言结构,即致动结构。它使得我们表达客观世界的致动事件的方式非常丰富,而且通过对致动结构的分析可以提高英汉语言学习者对另外一种语言灵活性的了解。当然,英汉语言在致动结构上有类似的或者相同的表达方式和句型,但也各有其语言独特性。(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30期)

陈晨[8](2016)在《英汉“越p,越q”条件倚变句式的结构标记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more…,the more…"和"越p,越q"是英汉语中常见的条件倚变句式。它们在语表形式标记上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共性上,它们通过结构标记和一定的语序排列体现出各部分的倚变变化关系。在差别上,则是通过结构标记的使用、成分省略和成分倒置加以体现。本文拟通过对两句式的比较分析,理清各自的结构标记特点。(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27期)

黄雅琼[9](2016)在《在线翻译网站英译汉比较分析——百度翻译与有道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大量的外语信息涌入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语言障碍成为快速有效获取信息的绊脚石,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上提供的免费翻译服务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国内最大的两个在线翻译网站为研究对象,通过词汇、语句和段落的翻译比较分析,为广大翻译用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27期)

铁怡佳[10](2016)在《英汉慕课语篇中的介入资源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补充,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慕课)自从斯坦福大学慕课在2011年秋第一次上线后,就引起了大众和学者的兴趣及注意。慕课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者成千上万,数量众多;慕课讲授者所面对的学习者背景各异,水平不同;学习者与讲授者之间的互动也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学习者对于课程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对于慕课的成功与否来说很重要,而如何与学习者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Martin和White提出的评价理论就是用来阐释我们如何运用语言来建立人际意义的,其中的介入系统关注的就是作者与潜在读者之间的对话空间。本文首先试图分析介入资源在中英慕课语篇中分布的异同,进而探索如何运用介入资源建立对话空间和良好的慕课讲授者与学习者人际关系。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别选取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r.Matthew Lieberman讲授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共54,495字)与华东师范大学崔丽娟教授讲授的“诠释社会、解读生活——社会心理学”系列课程(共46,198字)作为语料,借助UAM语料库软件分析了介入资源在所选的中英慕课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再通过对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一一个班的29名学生进行两门课程的问卷调查,了解有助于建立良好讲授者与学习者人际关系的介入资源。最终,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介入资源在中英慕课语篇分布的相同点在于:在两种语篇中,对话紧缩都比对话扩展性资源要多;否认是出现最多的介入资源;两种语篇都没有出现疏远性引述;在对话扩展性资源中,引发资源出现的最多;在对话紧缩性资源中,强调最多,一致最少。其分布不同点在于:对话紧缩在中文慕课语篇中出现的比英文慕课语篇要多;对话扩展在英文慕课语篇中出现的是中文慕课语篇的两倍多。在对话扩展性资源中,英文慕课语篇中的引发资源比中文慕课语篇的多。摘引资源的分布则相反。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并不认为当讲授者使用,例如“我认为”,这样的引发资源时缺乏权威性,相反这样的资源更能启发学习者思考。很多学习者认为表达可能立场的引发资源,也可以更好的启发他们思考。此外,学习者认为若摘引资源出自权威人士,可以增加可信度,但是大部分学习者并不在意慕课讲授者是否使用这种方式。至于对话紧缩性资源,在中文慕课语篇中否定比让步多;但在英文慕课语篇中,情况相反。但学习者认为当讲授者要推翻自己的看法时,让步比否定更易接受。本研究旨在为慕课语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对评价理论的扩展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5)

英汉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英语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英汉翻译教学作为英语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比较分析法作为针对英汉翻译教学的一种优化方式,其在英汉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有着理想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础,就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加以探析,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汉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曹一超.英汉在线消费评论中增强语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比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李如南.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8

[3].陈晨.英汉分裂构式的比较分析[D].新疆大学.2018

[4].谢文俊.里约奥运会英汉体育新闻标题中概念隐喻的比较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8

[5].孙久华.英汉两种语言比较分析[J].明日风尚.2017

[6].何婧.英汉定语位置的比较分析[J].校园英语.2017

[7].段新苗.英汉致动结构的异同点之比较分析[J].校园英语.2016

[8].陈晨.英汉“越p,越q”条件倚变句式的结构标记比较分析[J].校园英语.2016

[9].黄雅琼.在线翻译网站英译汉比较分析——百度翻译与有道翻译[J].校园英语.2016

[10].铁怡佳.英汉慕课语篇中的介入资源比较分析[D].西南大学.2016

标签:;  ;  ;  ;  

英汉比较分析论文-曹一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