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身心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身体,罗汝芳,阳明学,现象学
身心之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增光[1](2019)在《“原日身体”与身的形上化——罗汝芳身心之学的现象学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观是近年来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理学家之身体观值得重视,而阳明学派的罗汝芳之身体观尤富创造性,并可与西方的身体现象学互相鉴照。第一,罗汝芳扭转了传统的"心灵身拙"观念,回到人的生命整体去思考身心关系,提出"身心灵妙"说,此不同于身心二元论;第二,罗氏提出"原日身体"或"初生身体",揭示了身的形上之维以及身与世界之间的意向性结构,此相当于梅洛·庞蒂的"身体意向性"或舒斯特曼的"身体意识";第叁,"原日身体"所具有的源初意识就是赤子之心所具的孝、弟,世界就是一个孝弟慈的世界,这与现象学在宏大范围内谈论世界不同,而构成了儒家道统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江求流[2](2018)在《身心之学的重建与自律道德的回归——论朱子“尊德性”工夫的核心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夫论是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朱子的哲学体系中,工夫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对朱子工夫论的理解被牟宗叁的相关理解所笼罩。在他的理解中,朱子的工夫论仅仅被理解为以"格物致知"为内容的"道问学",从而朱子的学术形态也被诠释为一种他律道德。然而,这一理解实质上是非常片面的。朱子的工夫论系统的核心是以"先涵养后察识"为内容的"尊德性"工夫。他通过对湖湘学派"先察识后涵养"的工夫进路的反思,确立了以"先涵养后察识"为核心内容的"尊德性"工夫进路。在这一工夫进路中,涵养工夫既包括身体层面的调节,又包含着意识层面的调节,构成了朱子对先秦儒家身心之学的继承和重建;而察识工夫则意味着主体在相应的情境中对自身天理良知的遵循,这一过程没有任何目的性,甚至不以湖湘学派所说的对本体的体认为目的。如果说,湖湘学派的察识工夫具有明显的他律色彩,那么朱子的察识工夫,则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回归。(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8年01期)
方英敏[3](2018)在《论王阳明“身心之学”成立的根据、问题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身心关系的角度看,王阳明"身心之学"建立在身心同一性的预设之上。这一预设既是"身心之学"成立的内在理据,又为之留下了并不严密的理论缝隙。由于在身心关系迷失了同一与差异的辩证思考,这使王阳明"身心之学"弱于身心贯通的工夫进路的客观性、公共性建设,进而导致其主观初衷与客观效果之间的紧张关系,未能免于空虚、猖狂之态。因而,恰当理解身心关系,将是王阳明"身心之学"超越自身局限的关键环节。(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李多[4](2018)在《浅谈舞蹈训练的身心学理念及其技法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舞蹈界对身心学日益关注,并将之运用到训练之中。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舞蹈训练的身心学理念,如关于身心学理念的概述、身心学理念的分析、身心学理念的重要性等,并提出了舞蹈训练的身心技法运用,如关于身心技法的分析、意动法践行舞蹈训练、呼吸法践行舞蹈训练等。(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7期)
本刊,杰瑞米·尼尔森[5](2016)在《身心学与舞蹈身体开发训练——美国舞蹈家杰瑞米·尼尔森教学专访(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舞蹈家杰瑞米·尼尔森给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开设了为期四天的"当代舞肢体开发技巧"课程,让中国舞者看到了当代舞蹈训练在身心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贯穿其中的身心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对于当代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杰瑞米·尼尔森在接受本刊访问时发表的主要观点如下:事实上很多人是因为受伤而走向身心学方法学习或研究的,包括那些发展身心学方法的人们,比如苏珊·克莱思、菲登奎斯、特雷格。这点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的骶骨处很长时间以来都很痛,我希望有种方法让我跳舞时疼得轻些。我在纽约时曾在史蒂芬·佩特尼奥舞团跳舞。史蒂芬·佩特尼奥深度接触了亚历山大技巧,并教授了可以称之为第一批"技巧课"的课程,这些课程结合了亚历山大技巧,亦让我知道了苏珊·克莱思发展的"克莱思技巧"——是跟随拉班一巴特尼夫那一条线的,对我的训练很有影响。芭拉·马勒是克莱思技术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者,她与苏珊·克莱思共事了很多年。克莱思技术有一点在我作为一个年轻的舞者时就吸引到我——它是有具体的训练动作的身心学训练之一,有些动作来自于巴特尼夫。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关于你与你的身体合作的身心学技术之一,你从你的内心出发向外运作,你与你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你的身体应该呈现的形象合作。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个体化的。亚历山大技术更关注头对颈的关系,而她们发展了一个专门针对骨盆与腿之间关系的成果,强调骨盆和腿周围的深层姿势肌。这是关于根基性的——通过植根于地上,使得上身轻盈、自由。最近,我主要是做菲登奎斯的训练。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主要关注发展意识的(理解)身体的方式。在我最初的训练中,总是试图主宰自己的身体,努力让它做事;但当我发现了这些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合作的方式,无论从技巧的还是创造的层面来说,它们为我把一切都展开了。菲登奎斯方法认为最均衡的治疗工具之一是与我们的身体连接。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说是在专业课程中嵌入的一些非常简单的动作,不如说是如何让你的方式和活动成为技术的关注点。这不是一个专门的运动技巧。但是作为现在的舞者,特别是我这个年龄的舞者,我发现它确实为我在思考运动方面打开了一扇巨大的门;打开了我躯干和脊椎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其实是我以前不知道我拥有的身体部件。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技术,因为像所有涉及神经系统再排序的身心学技术一样,菲登奎斯课程的一部分是活动,然后休息;在休息、停留时真正的"工作"完成了,因为你的神经系统有空间去吸收、整合这个新的体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技术用某一种最具体的方式整合了休息时间段的思想。这是很有趣的,因为现在他们发现当你想象一个活动时,神经方面,相同的神经元会被点燃,好像你(真的)在做这个活动。关于菲登奎斯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是:力效为感知和意识创造了阻碍。所以菲登奎斯的观点是最小化力效使你可以重新感知。因此你可以想象,这个不做或无为的观点对一个舞者来说是多么反直觉的,当舞者被告知要做、做、做的时候,唯一的学习方法就做,一遍一遍做,多做。所以这对舞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观点。在我的课上,我尝试激发出学生身上敢于冒险、不顾一切、竭尽全力的意愿;同时,这些年我也意识到微妙、细节和平静的价值。那些最吸引我的表演者是让我感受到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所做之事中,而不是向我展示或证明什么东西,他们允许我参与到他们正在从事的事情、他们的喜悦、他们的热情中去。我对年轻舞者最大的建议是,对在舞台上做的事真心地投入。没有什么轻重之分,所有的事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舞姿,都是跟另外一些事情同等重要的。作为观众我们是能从演员身上感觉到这点的。你不一定能用语言说清楚,但是你有内在的感受,(你面前的)是一个真的很投入到他(她)身体上所做的事中去的人。身心学技术的方式之一是强调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我们的结构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结构的。我们的经验和运动体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拥抱接受和认识到这一点;我想演出也是一样的,我们不是在作别的任何人而是自己。再有一点,训练不是被脑一脑层面,而是更多地被身一脑层面,身体的头脑所指引。还有就是有一种技术叫"身心中心"技术,完全是关于觉知力,关于你身体的每一部分的"意识"一这不光是涉及骨骼,与其它的系统也有关,如器官系统、淋巴系统和亚血液系统。我选择骨盆和坐骨作为这四天的重点,这样我们能够专注于体验这些。最后一天,我们练习脊柱,引入了另一个显着的身体意识的元素。骨盆和坐骨,还有坐骨经过脚跟到地面的连接,在很多身心学技术中,包括克莱恩技术中作为原则出现,是身体的中心。寻找与地面的有重量的关系这一观点是非常根本的。而且这还是舞者可以深度固定的区域,特别是在臀白部位。这四天的很多训练是涉及屈膝、进入和离开地板的动作、骨盆与腿之间的运动自由以及骨盆通过腿的稳定性。另外一个以此为重点的原因,是表明运动可以有很多自由很多力量,而不是有更多的力量。我认为我们在脊柱中寻找的自由是一种支撑的来源,这对芭蕾舞者和现代舞者同样适用,对日常生活也同样具有支撑性,同样重要。我认为如果你持续绷直脊柱的弧线,这就造成压力……但是我们也强调的一点是头和颈的自由。我觉得如果你是个芭蕾舞演员,做好多圈脚尖旋转时,你头和颈的自由度是一个优势。所以,因为坐骨在肌肉上附着于腿筋和小腿的肌肉,穿过脚跟继续到脚尖,你可以把这种连接看成根,植物的根;但是与植物不同的是,这些根可以移动。我们希望运动的自由可以通过脊柱向上,能量运动的自由通过脊柱到尾骨。所以脊柱成为整合了的……因为最终身体里每时每刻到处都在运动,我们尝试做的是协调它们。至于你们问的,为什么在训练中间首先强调的是骨骼,而不是肌肉和韧带?原因是肌肉和韧带是用来移动骨骼的,而不是反过来。如果你不清楚骨骼在做什么,肌肉和韧带就不能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还有一些技术,比如身心中心技术就把器官系统看得比骨骼结构更具有支撑作用、更重要。肌肉系统太复杂了,以骨骼为参考,清楚地知道在做什么就简单多了——"用骨骼来思考简化了事情"。除此之外,他们发现一个事情是,你的神经系统在你动之前想象了你的动作。在你的想象中,你先于你所做的已经"做"完了。当然这是无意识的。所以我们试图做的是把这种观念引入到舞蹈训练中——这是什么(动作)?什么是擦地?擦地是试画做什么?——是试图将脚趾伸展到空间里。但通常我们学些这些动作却不知道意图是什么。骨骼为我们提供了联系运动意图的方式。中国舞者需要的,我认为是更加相信他们自己的身体,更加相信他们的经验,而不一定要听从别人这么做还是那么做,相信他们自己感觉的什么是对的,到这他们想去的方向。还有采访开始时我们谈到带给中国舞蹈一个新方式——对待身体的新的方式。但西方身心学的技术有多少是被东方影响的?比如有些地方像中国的太极、气功、日本的合气道等身体方式所影响的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我们没带来任何新的东西。(本文来源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李若果,张树坤[6](2016)在《简析舞蹈身心学在体育艺术类项目难度动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身心学作为一门冷门学科,并未为光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甚至体育界所认知和了解,但这种方法其实在体育艺术类的教学和训练当中被广为运用,比如普拉提和瑜伽的冥想和呼吸方法都常常被运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当中。我们在教学和训练当中,多去寻找和开发新的方式方法,对体育项目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6年09期)
王鑫[7](2015)在《对身心学在舞蹈训练中运用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由内在的心理意识引发表象身体动作变化的训练教育理念——身心学(Somatics),展开介绍与思考。反思如何在舞蹈身体训练中准确有效地提高舞者的身体能力、更好地发挥肢体功能、避免事倍功半地步入由于错误的理解而产生的徒劳化训练,并由此反省传统的舞蹈教学过度注重训练结果及表面效果,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生理等与舞蹈教学相辅相成因素的科学引导与发展。透过身心学的教(本文来源于《舞蹈》期刊2015年12期)
曾小明[8](2014)在《魏晋名士身心之学的思想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名士身心之学是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名士关于身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又进一步促发了他们个体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心灵一社会一宇宙"这一身心观的形成,同时亦契合了他们追寻个体生命安顿的人生智慧。(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4年02期)
温柔[9](2014)在《舞蹈训练的身心学理念及其技法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是舞蹈的载体,是舞蹈训练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地,对身体的认知将决定舞蹈训练的理念,进而影响其效果。本文基于"身心一元论"的哲学观点,透过身心学的理论视角,对身心学理念及其技法在舞蹈训练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拓展舞蹈训练科学研究的领域,探索其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李志明,郭茂田,王震[10](2013)在《身心学在中医教育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身心学是一门强调内在觉知、注重肢体控制的辅助疗法;其不同于西方学术,而与中医学相似,注重内观的、身心合一的身体观。身心学强调训练内观身体的理念,能唤起中医教育,不仅要从知识层面知道经络系统与气化身体观,更要实际训练内观能力,觉察经络系统与感知气化的身体现象。身心动作教育可从观念层面,协助推拿师建构正确的身体使用方法,使之能在按摩推拿与运动养生领域产生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1)
身心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夫论是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朱子的哲学体系中,工夫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对朱子工夫论的理解被牟宗叁的相关理解所笼罩。在他的理解中,朱子的工夫论仅仅被理解为以"格物致知"为内容的"道问学",从而朱子的学术形态也被诠释为一种他律道德。然而,这一理解实质上是非常片面的。朱子的工夫论系统的核心是以"先涵养后察识"为内容的"尊德性"工夫。他通过对湖湘学派"先察识后涵养"的工夫进路的反思,确立了以"先涵养后察识"为核心内容的"尊德性"工夫进路。在这一工夫进路中,涵养工夫既包括身体层面的调节,又包含着意识层面的调节,构成了朱子对先秦儒家身心之学的继承和重建;而察识工夫则意味着主体在相应的情境中对自身天理良知的遵循,这一过程没有任何目的性,甚至不以湖湘学派所说的对本体的体认为目的。如果说,湖湘学派的察识工夫具有明显的他律色彩,那么朱子的察识工夫,则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回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心之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增光.“原日身体”与身的形上化——罗汝芳身心之学的现象学诠释[J].学术月刊.2019
[2].江求流.身心之学的重建与自律道德的回归——论朱子“尊德性”工夫的核心问题[J].思想与文化.2018
[3].方英敏.论王阳明“身心之学”成立的根据、问题及启示[J].教育文化论坛.2018
[4].李多.浅谈舞蹈训练的身心学理念及其技法运用[J].戏剧之家.2018
[5].本刊,杰瑞米·尼尔森.身心学与舞蹈身体开发训练——美国舞蹈家杰瑞米·尼尔森教学专访(英文)[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6
[6].李若果,张树坤.简析舞蹈身心学在体育艺术类项目难度动作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
[7].王鑫.对身心学在舞蹈训练中运用的思考[J].舞蹈.2015
[8].曾小明.魏晋名士身心之学的思想意蕴[J].原道.2014
[9].温柔.舞蹈训练的身心学理念及其技法运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
[10].李志明,郭茂田,王震.身心学在中医教育的应用[C].第叁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