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湾县第五小学83210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教学现象的解读。小学数学教学是生活数学的一种学习方法,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学习平台。搭建一座学习平台,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的前景。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地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不仅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课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一、熟悉数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产生,我们在平常教学时就要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教学问题就在身边,并能感受到数学问题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一年级“分类”这一课时,我就在课前布置学生们和家长一起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在上课时就能很快地说出“同样的商品摆在一起”,也能说出这样放的各种好处,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在他们课后要求回家把自己的衣柜整理好,把家里收拾一下。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习惯呈现数学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有效性和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课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带进数学,来解决数学问题,又把数学问题带进生活;而且培养了同学们喜欢数学的情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奠定基础。
二、多开展数学问题实践性的活动,创设出学习数学的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数学教学的作用,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逐步感受到现实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学生们常在超市买东西的场境,为同学们创设一个在超市购物的情境,在桌上摆一些学习用具并标上价钱,找两名同学做售货员,然后其他同学则用模拟钱币到售货员那里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感到很有新鲜感,产生的积极性相当地高。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知道拿一元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同时也学会了找钱,创设这样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仿购物活动中认识了人民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购物活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使学生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在生活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可以解决。
三、在数学课中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数学的课程标准站在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上,强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运用数学,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认识钟表”,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
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不足之处:因为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
从这个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并用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来提问,并用自己所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它。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