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识和潜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簧管,演奏呼吸意识,呼吸潜意识
意识和潜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长鹏[1](2019)在《论双簧管演奏呼吸意识的建立与呼吸潜意识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演奏呼吸意识的建立与呼吸潜意识的培养,是演奏者完整并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涵与情感的基础,也是演奏意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这一基础性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往往被演奏者所忽略。在演奏双簧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身体呼吸器官在"吸——控——呼"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大脑对身体机能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支配,并结合长时间有意识的呼吸训练,使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在大脑长期有意识的控制下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演奏动作和呼吸方式,即演奏呼吸潜意识培养的形成,这正是本篇论文所要阐述的基本观点与核心内容。(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2期)
许仁云[2](2018)在《心理学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实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以及客观原因,会出现情绪波动,如果不加以控制,稍有频繁即可能演变成非主动学习,进而会被动学习,甚至消极学习,最后厌恶学习。我在多年的教育与辅导学生中终结了一些心得,从与学生拉近距离,到与学生出好关系,再与学生共同努力。由简到深、逐步推进,基本分两个步骤:分享>激励。其中激励要经过仔细观察,因人而异,各时期、各阶段不同而使用各不相同的方法,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复杂的阶段,因为是将一种理念灌输给学生,并且要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接受后能记住,并经过激励后能产生动力去执行,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分享相对容易做到,也容易达成这一步,但不是说这一步轻而易举可以完成,有很多孩子人生境遇各不相同,那么就会有一些孩子本能的对任何事物都具有排斥、抵触心理,这也需要我们首先要去单个了解学生,要去做前期沟通、交流,然后再择机进行分享,以拉近情感关系。(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03期)
贾浩天[3](2017)在《潜移·默化——论绘画背后的意识与潜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意识指导并导演着人类历史艺术的产生与蜕变,人类的意识与潜意识不仅促成了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更推动了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使得艺术文化发展至今日的熠熠辉煌。(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7期)
路平[4](2016)在《潜意识与意识间存在“拮抗”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意识的生活被潜意识的本能所决定着”,这是人们普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认识,甚至有人称之为潜意识决定论,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人们意识生活中那些貌似偶然的行为、思想与情感活动的心理根源。然而,相比于潜意识,意识系统中的另一部分,弗洛伊德称之为前意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1-21)
邢晋源[5](2016)在《小提琴教育中意识与潜意识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提琴技术技能科学体系已经很成熟,但小提琴技术技能领域比较狭窄,有跨专业拓展空间。本文作者把已经获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补充小提琴教学科学的理论体系。把心理学的意识与潜意识作为突破,研究精神领域对技术技能的突破,已经尝试挖掘潜能的基本实践并且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探索并研究了小提琴技术技能科学体系边缘的重要领域,挖掘了声音与人的奥秘,并且对人与声音、人与音乐、身心灵与音乐、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过滤系统的削弱方法、潜意识与无意识、意识领域的拓展、人与小提琴意识的互动、人与小提琴的合一进行了研究。万物皆为能量及其变化是研究的基础。突破点在于潜意识过滤系统的限制和能量的限制,最终形成与完善了人琴合一技术。研究目的:1.提高了小提琴学习能力和掌握小提琴技术技能的效率;2.提高完成技术技能的质量。研究方向:意识与潜意识的研究,发现了潜意识过滤系统及其削弱方法。研究成果:小提琴人琴合一技术。研究意义:1.以心理学的意识和潜意识为基础,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了关于小提琴技术技能的边缘领域,拓宽了小提琴专业的视野和境界;2.小提琴人琴合一技术是可行的实用技术,拓展了技术性的专业局限。3.通过能量训练,提升小提琴专业人员的身心素质。4.提出小提琴音乐的终极目的,并通过追求把这种目的变成可能。5.补充了小提琴教学科学体系。(本文来源于《四川音乐学院》期刊2016-04-01)
章正[6](2015)在《为什么简单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没有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尔东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曾做过苏州大学的团委书记。经历丰富的他,曾接触过一些让他感到尴尬的案例:有的辅导员老师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不管叁七二十一,把学生拉到自己的办公室做思想工作。这样的做法有效果吗?“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来说,这是不管(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07-14)
田恩波,龙占芬[7](2015)在《浅析简爱的尊卑意识——影响简命运的潜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19世纪着名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相貌平平但独立、有个性、有激情,不畏权势追求平等的女子。其实简爱的骨子里是有地位的尊卑之分的,而且她的这种观念对她的命运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文章从简爱独立后所接触的人和事剖析她潜意识里的尊卑观念。(本文来源于《鄂州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杨春睿,王冰[8](2014)在《解构童真课堂的本质与价值——把潜意识带给意识看,寻求本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什么我们与孩子在一起时就能感觉很快乐,很开心,而与成年人在一起时,却不能全然真实地表现自己?这是因为,我们对孩子"不批判"。因为当我们不批判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乐,很真实,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而这些都是童真所给予我们的。童真可以让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没有否定的阴影或是随便的认同。它可以跨越二元对立的范畴,从制约中解脱出来,是一种用心去体会的直觉。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大力倡导童真课堂的实施,因为童真课堂才是真正以人为本、充分张扬孩子个性的课堂,不会泯灭和剥夺孩子的快乐,能够充分发挥孩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4年01期)
王美娟,赵金萍,钱洁,朱怡康,杨志[9](2013)在《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眼竞争: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儿童期精神分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有理论认为其认知功能无论是意识水平还是潜意识水平都存在异常。但目前尚无针对儿童期精神分裂的潜意识认知功能研究。目的:开发新的双眼竞争测验版本,用于评估个体在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依此判断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是否受损。方法: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图片(图片中无人物、有2~3个人物、有4个及以上的人物)共30张,这些图片在双眼竞争测验不可见模式(存在双眼竞争性抑制,反映潜意识状态下认知加工)和可见模式(无双眼竞争性抑制,反映意识状态下)中展示。对15名年龄≤16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5名健康儿童进行双眼竞争测验,通过对目标图片出现后立即在其左侧或右侧出现光栅的方向的判别来比较两组儿童的正确率,并比较两组间的反应时间。结果:患者组对所有类型图片中光栅方向判断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是12对比较中仅2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在可见模式还是非可见模式下,患者对人物图片的注意要比对无人图片的注意有所增加,但无显着性意义。我们并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对图像认知加工的受损程度之间存在任何关联。当要求被试对叁组图片进行评分时,患者组对存在2~3个人物的图片报告的高兴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描绘人际关系的图片注意一定程度的增加,提示该病与社会信息的认知处理过程受损相关,但目前结果尚不能证实这一关系。我们将双眼竞争范式应用于认知功能差异的研究,只是取得部分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该测验中对不同类型图片的反应注意量的关键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本文来源于《上海精神医学》期刊2013年03期)
王鹏[10](2013)在《潜意识中的真诚幻想——解析意识形态式画家潘士强的系列油画作品“白日梦”》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些东西真是难以言状,它们不可见,却真实存在。油画家潘士强先生的"白日梦"系列油画,之所以以"潜意识中的真诚幻想"为题,并对其冠以"意识形态式画家"的特称,是因为我读到了在他的潜意识绘画游戏中,充满幻想、感性、浪漫、智慧、真诚的语言与意象和极其富于想象的意味空间。他按照意识形态式的潜意识思路及幻想意图,对特质精神、文化、爱情等既定现实,进行"梦"中的任意嫁接,由此而表现出对艺术的"原则性"概念的反叛性,从而获得了"廉价"的白日梦意境之旅。其画面让人很自然联想到抒情、意境、心象,演绎了人在白日梦中,云遮雾罩,无序多端,精辟高深的情节。(本文来源于《中国油画》期刊2013年03期)
意识和潜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以及客观原因,会出现情绪波动,如果不加以控制,稍有频繁即可能演变成非主动学习,进而会被动学习,甚至消极学习,最后厌恶学习。我在多年的教育与辅导学生中终结了一些心得,从与学生拉近距离,到与学生出好关系,再与学生共同努力。由简到深、逐步推进,基本分两个步骤:分享>激励。其中激励要经过仔细观察,因人而异,各时期、各阶段不同而使用各不相同的方法,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复杂的阶段,因为是将一种理念灌输给学生,并且要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接受后能记住,并经过激励后能产生动力去执行,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分享相对容易做到,也容易达成这一步,但不是说这一步轻而易举可以完成,有很多孩子人生境遇各不相同,那么就会有一些孩子本能的对任何事物都具有排斥、抵触心理,这也需要我们首先要去单个了解学生,要去做前期沟通、交流,然后再择机进行分享,以拉近情感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识和潜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刘长鹏.论双簧管演奏呼吸意识的建立与呼吸潜意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
[2].许仁云.心理学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实例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
[3].贾浩天.潜移·默化——论绘画背后的意识与潜意识[J].中国民族博览.2017
[4].路平.潜意识与意识间存在“拮抗”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5].邢晋源.小提琴教育中意识与潜意识的研究与应用[D].四川音乐学院.2016
[6].章正.为什么简单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没有效果[N].中国青年报.2015
[7].田恩波,龙占芬.浅析简爱的尊卑意识——影响简命运的潜意识[J].鄂州大学学报.2015
[8].杨春睿,王冰.解构童真课堂的本质与价值——把潜意识带给意识看,寻求本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
[9].王美娟,赵金萍,钱洁,朱怡康,杨志.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眼竞争: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3
[10].王鹏.潜意识中的真诚幻想——解析意识形态式画家潘士强的系列油画作品“白日梦”[J].中国油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