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八分钟论文-颜敏

开卷八分钟论文-颜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卷八分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开卷八分钟”

开卷八分钟论文文献综述

颜敏[1](2018)在《传播与研究的互动——从“开卷八分钟”看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的几种现象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电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2007-2014)有关华文文学书刊的传播实践敞开了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现象,也为探寻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路向提供了启示。第一,传播中的媒介融合趋势,加速了华文文学文本的多媒体化,意味着基于单一媒介视野的文本研究将走向跨媒介研究。其次,节目的运作策略(话题化策略)导致了它在华文文学经典化中的附属位置,并产生形塑社会化经典的扭转力,可见对传媒运作的具体分析将深化有关"华文文学经典化与跨语境传播"的研究。此外,依存于香港语境的游散立场,节目构建了华文文学的"传播接触星云",促成了各区域华文文学的共存对话,这说明地方性因素对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及相关研究的影响极为重要。概之,跨语境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影响了华文文学的存在样态,也召唤新的研究范式。(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8年03期)

段玉[2](2016)在《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卷八分钟》已经停播,以央视《读书》为代表的电视读书节目生存状况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对两档节目的定位、平台和渠道等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给出相关的建议和策略。(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6年14期)

[3](2015)在《《开卷八分钟》停播:别停下读书的步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月6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这个读书节目,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自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可惜的是,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始终处于较边缘的地位。@美美屋: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这样介绍读书的经验:"经验(本文来源于《求学》期刊2015年11期)

魏金梅[4](2014)在《语境拓展与电视交谈——《开卷八分钟》对读书栏目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通过对《开卷八分钟》栏目的参与式观察,考察栏目制作流程和人员构成,并借鉴语境分析的视角,对《开卷八分钟》的叙事框架和传播策略做分析。总结出栏目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对情景语境的拓展,与时代语境的契合,从而形成了视觉化、话题性、交谈性的读书节目的电视表达。并在时代文化特征下寻求栏目成功的原因,为当下读书节目的文化困境求解。(本文来源于《新闻世界》期刊2014年08期)

闫英才[5](2013)在《困境·突围·创新:我国电视读书节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电视节目娱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某些节目甚至开始走向“低俗、恶俗、媚俗”的叁俗化。一些电视节目制片人为提高电视节目的品味,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创立了电视读书节目。1996年,我国第一档电视读书节目《读书时间》开播,至今已经有18年的时间,节口的发展历程不算短暂,但是电视读书节目却没有引起收视热潮。相反,很多档电视读书节目在开播一段时间后,陆续遭致末位淘汰。如今,我国大陆只.剩下六档电视读书节目。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电视读书节目,分为引言、电视读书节目的生存现状、电视读书节口的传播困境、电视读书节日的成功突围和电视读书节目的强化创新。引言重点做研究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电视读书节目的生存现状主要梳理电视读书节目的定义,指出电视读书节目仅是以“书”为主题,“读书”为目的,围绕一本书或多本书,进行内容的解读、评论、思考或作相关访谈、讨论、交流的节日。它经历了初创期的新潮、发展期的苦闷和转折期的留存叁个阶段。归纳出电视读书节目的叁大类型:朗读型、阅读评论结合,以评论为主型、访谈型。叁个主要特征:纸质媒介与电视媒介的结合,文化与市场融合,深刻性与娱乐性的契合。第二章从国情、文化、市场、媒介、节目自身入手,分析并不乐观的阅读现状;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矛盾;收视率低;媒介之间的冲突和读书节目自身的问题是电视读书节目面临的传播困境。第叁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以一档广受业界与观众支持和喜爱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为例,主要内容涉及它开播了7年之久,并且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的成功因素解读,从该节目的节目定位:内容定位与受众定位;节目特色:场景布置、节目时长、播出形式;主持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特色的语言风格;凤凰网、移动终端和其他渠道等多媒体联合推广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通过前文对电视读书节目的传播困境与突围的研究,提出了电视读书节目应该从四个方面强化创新:节目自身的突破,多媒体的联合经营,受众审美的提升和政府的支持与鼓励。电视读书节目是一档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节目,它的创办不仅可以为受众提供讯息、传递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借鉴《开卷八分钟》的成功因素,树立电视读书节目的品牌,不仅能更清晰地为我国电视读书节目摆脱困境、实现突围、迈向成功提供对策,还可以为同类节目的创办提供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3-04-18)

纪瑾,刘玥[6](2011)在《当今媒体世界充满“自我”》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     今天的媒体世界充满了自我,这说明现代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太重要了,太有价值了。无论打开任何媒体,从报纸、电视、网络到微博,我看到的就是一连串的自我,大家都想让别人听见,只是大家都在喊的时候,其实只能听到自己。     梁文道认为,(本文来源于《珠海特区报》期刊2011-06-19)

秦慧英[7](2010)在《传播社会学视阈下的电视读书节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视诞生的第一秒钟起,它便似一种神奇的魔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人们的大部分休闲时间。它有如阿拉丁神灯,一打开便有五彩缤纷、千奇百怪的景象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们的眼球,将人们牢牢吸引在电视屏幕之前。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电子媒介异军突起,是否意味着米勒所担忧的“文学终结”时代已然来临?我们是否已经全面步入一个注重感官刺激、图像崇拜的视觉文化时代?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图像对语言的“战争”。电影、电视、广告、动漫、游戏、摄影等电子媒介制造和生产出层出不穷的影像或图像,不断征服甚至凌越文字,我们被各种类型的图像符号所包围,电视的文化教育功能在其更为强大的娱乐功能下日渐式微,而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文学阅读也备受冷落。传统观点一般认为,阅读是一项严肃而高雅的个人活动,而看电视则应是轻松享受的休闲活动,因此两者结合所产生的电视读书节目曾倍受争议。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电子媒介往往被认为是导致阅读率下降的直接“元凶”,但其强大的渗透力与社会地位,却又反过来成为帮助和推进文本阅读的有力武器。在一片争议声中,文学与电子媒介的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电视读书节目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电视读书节目产生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光景,期间波折起伏、命运坎坷,曾经的繁华遍地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各台在争相推出电视读书节目之后,不过几年时间便又纷纷下马。时至今日,只剩几档读书节目“点缀星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电视读书节目的成功与红火。为何电视读书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屡遭滑铁卢?为何同类节目会出现如此迥异的结果?是节目质量之别还是机制不同使然?这是值得电视传媒人深思的问题,也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核心议题。本研究在反思电视读书节目产业机制及梳理中外电视读书节目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及央视10频道《子午书简》(考察其改版后的节目)这两个极具社会标本意义的电视读书节目为案例,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探讨节目的生存语境,对节目文本、叙事模式与话语策略等做深入分析,并进而归结了当下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笔者亦试图为我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建议。具体而言,论文包含以下内容: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梳理了电视读书节目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梳理,介绍了部分国外经典节目,同时分析了中国电视读书节目产生的原因及其生存的社会语境。第二章对《开卷八分钟》和《子午书简》做内容分析,探讨其主题设置、栏目定位、节目风格以及叙事手法等,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剖析节目的制作理念以及无法克服的深层局限。第叁章运用问卷调查与受众深度访谈等社会学研究方法,从受众的角度探讨电视读书节目的社会影响与实际传播效果。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节目无法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等是当前电视读书节目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在整体考察电视读书节目发展历程、追溯电视与读书深层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分析了读书节目面临的主要困惑与问题,并对当前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出路提出了一些较具可行性的发展对策。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对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做了简要阐述;同时,在对本研究过程、方法及结果等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对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前景做了一定的趋势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刘燕[8](2009)在《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生存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读书节目在国内被看作是电视台的收视“毒药”,市场需求萎缩,投入与产出失衡,节目被迫“末位淘汰”。不少电视台的读书节目关了又开,屡败屡战,在血腥“红海”中困苦挣扎,无奈又不甘。2007年1月凤凰卫视开办了一档全新的日播读书类节目《开卷八分钟》,该节目瞄准了受众的文化需求,运用蓝海战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低成本”的道路。无论是从结构形式,还是从内容价值,《开卷八分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摆脱了绚丽浮华的传统读书形式,回归质朴的本质,在转变节目风格、优化节目内容等方面大做文章。本文主要从栏目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了蓝海战略中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四个步骤在该节目中的体现。依据剔除与减少的原则,该节目打造出一种全新的电视读书形式,它剔除了常规电视读书节目的要素,在虚拟演播室这一单一场景下搭建了一台主持人的独角戏,仅仅八分钟的节目时间提高了观众跟着电视读书的效率。依据增加与创新的原则,该节目努力挖掘主持人的能量,充分发挥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在遵循职业伦理的前提下寻求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特色鲜明、深入浅出、观念新颖的节目风格和广采博取、把握热点、品读人生的节目内容都成为了《开卷八分钟》节目的精髓。《开卷八分钟》的出现引起了传媒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它被评为2007年中国电视节目榜最具知识分子情怀的读书节目,在电视读书节目如收视“毒药”的中国电视界,这8分钟为中国电视挽回了颜面。《开卷八分钟》的出现,开启了新的电视读书形式,为电视读书类节目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它在节目定位、表现手段、主持人作用、推介与经营等方面都提供了可借鉴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9-05-01)

王炎龙,胡风顺[9](2008)在《电视读书类节目的生存路径——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商业逻辑推动下,收视率似乎成了电视节目生存的唯一衡量标准。读书类电视节目难以逃脱"末位淘汰"的厄运。但凤凰卫视中文台2007年1月1日开播的读书类电(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08年12期)

王炎龙,胡风顺[10](2008)在《电视读书类节目的生存策略创新——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商业逻辑推动下,收视率似乎成了电视节目生存的唯一衡量标准。读书类电视节目也难以逃脱"末位淘汰"的厄运,但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的一档读书类电视节目《开卷八分钟》,因其回归了单纯的、清新的和质朴的读书本质,而开辟另一片视觉空间。本文通过对节目文本的解读,并与其他同类节目的比较,分析读书类节目的生存之道。(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08年08期)

开卷八分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卷八分钟》已经停播,以央视《读书》为代表的电视读书节目生存状况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对两档节目的定位、平台和渠道等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给出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卷八分钟论文参考文献

[1].颜敏.传播与研究的互动——从“开卷八分钟”看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的几种现象及启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

[2].段玉.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J].新闻传播.2016

[3]..《开卷八分钟》停播:别停下读书的步伐[J].求学.2015

[4].魏金梅.语境拓展与电视交谈——《开卷八分钟》对读书栏目的启示[J].新闻世界.2014

[5].闫英才.困境·突围·创新:我国电视读书节目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纪瑾,刘玥.当今媒体世界充满“自我”[N].珠海特区报.2011

[7].秦慧英.传播社会学视阈下的电视读书节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8].刘燕.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生存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9

[9].王炎龙,胡风顺.电视读书类节目的生存路径——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为例[J].今传媒.2008

[10].王炎龙,胡风顺.电视读书类节目的生存策略创新——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为例[J].现代视听.2008

标签:;  ;  ;  

开卷八分钟论文-颜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