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罗洛普论文-郝涂根,宋健衡

特罗洛普论文-郝涂根,宋健衡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罗洛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罗洛普,《首相》,功利主义,爱

特罗洛普论文文献综述

郝涂根,宋健衡[1](2019)在《功利主义语境下道德堕落与爱的救赎——以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首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特罗洛普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首相》描写了巴里赛和格兰考拉夫妇在维多利亚社会功利主义道德的影响下疯狂追求权力和地位,不惜以压抑天性、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最终失去自我,失去和谐的人际关系,陷入种种困境的故事。小说在揭露这一残酷现实的同时,提出只有忠实于本真的自我,用爱善待他人,才能实现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类社会的道德才能得到匡正。(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德强[2](2017)在《世风日下与女性成长——特罗洛普小说《如今世道》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英国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长篇小说《如今世道》,通过几对男女的感情与婚姻纠葛,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但故事走向却最终脱离了他的劝善本意,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李晓芳[3](2016)在《论特罗洛普笔下的牧师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彻斯特大教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最着名的小说之一,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对话幽默风趣,作者笔下形形色色的牧师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塑造的牧师形象,表明特罗洛普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成功,也揭示了英国教会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世俗性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35期)

李韬[4](2015)在《谣言的政治学—安东尼·特罗洛普《巴彻斯特养老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中一位优秀的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他共撰写了四十七本小说,多本游记、短篇故事集和短剧,以及个人自传。他的小说代表作是"巴塞特群"系列小说和"帕里塞尔"系列小说。这两个系列小说均以宗教话题为核心,但也包罗了其他诸多话题。在众多话题之中,谣言这个主题也在其列。尤其是在"巴塞特群"系列小说的开篇之作---《巴彻斯特养老院》(1855),就涉及到了谣言的构建与传播的话题。谣言滋生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现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也是屡见不鲜的话题,而谣言也是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主题。前人对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巴彻斯特养老院》研究主要集中在安东尼·特罗洛普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的叙事手法、小说中折射出的历史背景批评、现实主义批评、对教会世俗化的批评、及对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传记批评等方面,而对小说中的谣言话语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正是基于谣言这一元素,关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的谣言构建、传播、被人们接受的过程中贯穿的关系学。并以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关于权力、监视、坦白、真理的理论为依托,研究小说中关于主角哈定牧师的谣言是如何在其被构建、被传播的过程中一步步上升为被众人接受的真理。本文重点把握叁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考察19世纪的英国,在工业革命带来的进步浪潮下,物质主义盛行,由此造成了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分析在时代背景下,社会掌权阶层、底层受助人民、新绅士等叁种人群在物质欲望面前表现出的歇斯底里、不顾良心、背弃责任、无所适从的丑态。二是考察构建谣言的监视机制---《朱庇特》报社,并指出其背后隐藏的运作模式,以及这一机制是如何通过赢得人民信任、编制针对哈定牧师的谣言、煽动社会评论家等方式来获得权力、控制舆论走向的。叁是考察面对谣言,各个个体自我认知的心理历程。分析在谣言、利益、斗争的情况下,小说中的女性群体、约翰·波尔德、哈定牧师是如何做出反应。哈定牧师在经历"自我的技术"心理过程中,通过自我控诉、自我辩解的复杂的心理历程,最终选择接受谣言中伤,并以辞职作为一种屈服的方式,选择接受谣言,作为一种被迫的坦白方式。福柯认为真理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真理是构建出来的话语,而真理与谣言并无直接的严格界限。小说中,关于哈定牧师的谣言是被构建出来的真理,是在一系列关系精心运作下产生的话语模式。本文认为,小说中关于哈定牧师的谣言得以构建基于叁种关系的精密配合,包括变化的社会价值观、由《朱庇特》报社构建的话语体系、和个体接受谣言的复杂心理历程,叁者密切配合,促成了谣言的成型、传播、被接受。通过研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巴彻斯特养老院》,厘清谣言背后的体现出的变化的社会价值观、支撑谣言话语体系构建的权力机制、和人们接受谣言的复杂过程,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社会各个阶层热衷于追逐物质利益、不惜中伤他人的驱动力,理解《朱庇特》报社能控制话语走向、赢得话语权的原因,以及哈定牧师选择接受谣言、辞去职务的原因。同时,厘清谣言构建的整个关系构架和运作方式,可以更清晰地看待小说中的真理与谣言、权力与个体的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关系,理解谣言话语的发展演变方式。(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8)

鲍丹,李潇[5](2015)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英国女性价值观变化——特罗洛普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特罗洛普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英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窗。着名作家特罗洛普笔下的女性角色被刻画得格外传神而又富有个性,从她们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内心的痛苦挣扎可以窥见当时英国社会女性的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她们不再如同传统女性那样保守、封闭,而是表现出对于自由、爱情的强烈追求以及金钱财富、政治权力的疯狂追逐。特罗洛普也以其理性的目光对当时女性价值观变迁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地鞭挞。(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06期)

张秋子[6](2015)在《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同情观与叙事艺术——以《巴彻斯特养老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特罗洛普继承了英国文学中的道德传统,他的叙事技巧也受到了较多研究,但尚缺乏结合两者关系进行的全景式研究。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小说的叙事艺术与道德倾向形成微妙互关系,文体层面叙事的"介入"对故事层面权力的"介入"构成了反讽,前者塑造了读者的身份自足从而激发真正的同情,后者侵犯了个人自由、漠视个人需求最终导致对人同情的失落,作者正是通过关于"介入"的两种相反的叙事艺术,完成了对其道德倾向的刻画,展现出独特的同情观,同时表达了对维多利亚时代教会、媒体权力泛滥的深度反思及对个人为保全"消极自由"所作努力的肯定。(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耿潇[7](2015)在《特罗洛普《如今世道》中的男性气质建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特罗洛普是英国19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男性气质特别是当时中产阶级男性气质的建构问题是贯穿其代表作《如今世道》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19世纪英国社会存在的两种主要的以"文雅家长"和"自造男人"为代表的"支配性男性气质"模式,特罗洛普在抱有一定的留恋的同时也对此持有保留态度,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反思性。本文以康奈尔的多元男性气质和支配性男性气质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历史语境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解读方法,对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如今世道》进行新的解读,探究特罗洛普建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产阶级男性气质的表现策略,以及对19世纪中期英国中产阶级男性气质主流意识形态的反省。(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蒋敏蓉[8](2014)在《浅析特罗洛普的教会批判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东尼·特罗洛普"巴塞特郡"为背景的一系列6部教会题材的小说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巴彻斯特养老院》和《巴彻斯特大教堂》两部小说的文本分析,从特罗洛普对教士世俗化、教会中的"夫人"统治以及教会事务世俗化叁方面的抨击,揭示其对教会世俗化的批判思想。(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马识途,曹丰[9](2014)在《特罗洛普“巴塞特郡”小说叙事者的情感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特罗洛普出生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中产阶级属性及独特的文化身份导致其意识形态与叙事者的亲身经历产生冲突与对立,从而有了一个矛盾的世界观。作为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特罗洛普在"巴塞特郡"系列小说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教会的生活,其情感结构也充分地体现在这部作品中。特罗洛普笔调虽轻松幽默,却是把教会当做世界的一个缩影,借由教会来讽刺、抨击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价值体系。(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秦恺[10](2014)在《文化负载词的英汉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负载词是指负载着某种文化色彩的词或词组,是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复合体。在翻译实践当中,只有兼顾文化负载词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译者才能准确、完整地传达词汇的涵义。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不可能总是完全重迭的情况,还可能表现为部分重迭、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缺。相应地,文化负载词在跨语翻译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依据文化负载词所负载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两个维度,可将在跨语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词汇偶合,即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均相同;貌合神离”,即词汇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不同;异曲同工,即词汇概念意义不同,文化意义相同;词汇空缺,即词汇的概念意义在译语中空缺。本文拟结合具体翻译实例,综合考量跨语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四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一一探讨,以寻求妥善处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4-08)

特罗洛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长篇小说《如今世道》,通过几对男女的感情与婚姻纠葛,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但故事走向却最终脱离了他的劝善本意,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罗洛普论文参考文献

[1].郝涂根,宋健衡.功利主义语境下道德堕落与爱的救赎——以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首相》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2].张德强.世风日下与女性成长——特罗洛普小说《如今世道》评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3].李晓芳.论特罗洛普笔下的牧师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6

[4].李韬.谣言的政治学—安东尼·特罗洛普《巴彻斯特养老院》研究[D].南京大学.2015

[5].鲍丹,李潇.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英国女性价值观变化——特罗洛普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J].作家.2015

[6].张秋子.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同情观与叙事艺术——以《巴彻斯特养老院》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5

[7].耿潇.特罗洛普《如今世道》中的男性气质建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

[8].蒋敏蓉.浅析特罗洛普的教会批判小说[J].蚌埠学院学报.2014

[9].马识途,曹丰.特罗洛普“巴塞特郡”小说叙事者的情感结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0].秦恺.文化负载词的英汉翻译策略[D].南京大学.2014

标签:;  ;  ;  ;  

特罗洛普论文-郝涂根,宋健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