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渣率论文-张垚,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宋俏姮

皮渣率论文-张垚,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宋俏姮

导读:本文包含了皮渣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糯玉米,果皮厚度,皮渣率,配合力

皮渣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垚,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宋俏姮[1](2018)在《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以4个糯玉米自交系(w1~w4)为母本、6个糯玉米自交系(w5~w10)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w1和w6的果皮厚度和皮渣率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较低,可利用价值高;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分别为93.26%和80.62%),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3.61%和31.30%),2个性状的遗传效应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果皮厚度与皮渣率的相关系数为0.43,虽然呈显着正相关,但线性拟合程度较低。该研究结果为糯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田蜜,任旭东,姜献玲,赵茜,宋天宇[2](2017)在《东北地区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和皮渣率的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适宜东北地区糯玉米育种的7份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根据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Ⅳ组配21份糯玉米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和皮渣率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支链淀粉含量、皮渣率受加性及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以非加性效应为主;供试7份糯玉米自交系支链淀粉含量GCA效应大小值顺序为5N11>5N22>5N44>5N55>5N33>5N77>5N66,皮渣率GCA大小值顺序为5N77>5N66>5N22>5N55>5N11>5N44>5N33;上述2性状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分别为90.27%和80.32%,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2.55%和29.54%。此外,可将糯玉米自交系5N11、5N22作为组配高支链淀粉优良糯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可将5N44作为组配低皮渣率优良糯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7年11期)

刘鹏飞,陈趣,蒋锋,曾慕衡,张媛[3](2012)在《鲜食型糯玉米出籽率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及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7个鲜食型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出籽率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糯玉米出籽率与皮渣率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7个亲本的出籽率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效应大小值顺序为N4>N8>N23>N27>N22>N46>N28,皮渣率GCA大小值为N46>N28>N8>N27>N4>N23>N22;两性状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分别为90.15%和80.20%,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2.43%和29.42%;N4和N8可作为选育高出籽率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N23可作为选育低皮渣率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本文来源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张凯迪[4](2008)在《鲜食玉米籽粒皮渣率的差异及其与品质和产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品质评价结果是鲜食玉米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审定品种的推广、种植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家鲜食玉米区试品种的品质评价以主观指标为主,而缺乏相应的客观理化指标。本研究针对皮渣率开展研究,旨在为分析其与“皮薄厚”这一品质评价主观指标和品评总分变化是否相一致,并分析其和皮薄厚以及品评总分在不同栽培措施下变化的一致性,以期为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提供一个科学、准确、可定量分析的客观评价指标。与此同时,以4个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初步探讨了皮渣率的杂种优势。主要结果如下:1、鲜食玉米皮渣率、品评总分各项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皮渣率和皮薄厚及品评总分显着负相关。将品评总分各项指标(气味、色泽、风味、甜度或糯性、柔嫩性和皮薄厚)对品评总分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玉米的品评总分主要取决于皮薄厚和甜度或糯性。可见,用皮渣率这一定量评价指标可以较好地和主观评价指标相吻合。将不同品种皮渣率、品评总分和产量利用欧氏距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品种中以沪甜80、粤甜10号、广甜6号产量高、品质优、皮渣率低,鲜食糯玉米品种中以JYF102、NY1产量高、品质优、皮渣率低。2、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鲜食玉米皮渣率、净果穗重和百粒鲜重均随之升高,含水率逐渐下降,品尝评分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适宜采收期范围内,各品尝评分最高,而皮渣率较低。在两个密度处理下,鲜食玉米(4个甜玉米和4个糯玉米品种)皮渣率和产量在密度为5.25万株hm-2时较低,而皮薄厚和品评总分在该密度处理下较高。甜、糯玉米品种皮渣率在不同穗肥条件下品种间、穗肥间差异显着,甜、糯玉米品种皮渣率均表现出300 kg hm~(-2) > 0 kg hm~(-2) >150 kg hm~(-2),皮薄厚和品评总分表现为150 kg hm~(-2) >0 kg hm~(-2) > 300 kg hm~(-2)的趋势。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皮渣率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品种间差异显着,均表现出春播高于秋播,而品尝评分和皮薄厚则表现为秋播处理高于春播处理。由此可见,在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皮渣率的变化趋势与皮薄厚及品评总分相一致,表明了皮渣率这一定量指标可替代现存国家玉米试验中评价“皮薄厚”这一主观品尝指标。3、皮渣率在亲本及杂交种都具有显着差异,杂种间的差异大于亲本间的差异。皮渣率具有负向平均超低亲优势,为-3.85%。皮渣率低的品种的选育要求双亲均必须具有较低的皮渣率。(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8-05-01)

皮渣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适宜东北地区糯玉米育种的7份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根据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Ⅳ组配21份糯玉米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和皮渣率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支链淀粉含量、皮渣率受加性及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以非加性效应为主;供试7份糯玉米自交系支链淀粉含量GCA效应大小值顺序为5N11>5N22>5N44>5N55>5N33>5N77>5N66,皮渣率GCA大小值顺序为5N77>5N66>5N22>5N55>5N11>5N44>5N33;上述2性状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分别为90.27%和80.32%,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32.55%和29.54%。此外,可将糯玉米自交系5N11、5N22作为组配高支链淀粉优良糯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可将5N44作为组配低皮渣率优良糯玉米杂交种的理想亲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渣率论文参考文献

[1].张垚,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宋俏姮.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皮渣率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8

[2].田蜜,任旭东,姜献玲,赵茜,宋天宇.东北地区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和皮渣率的配合力分析[J].种子.2017

[3].刘鹏飞,陈趣,蒋锋,曾慕衡,张媛.鲜食型糯玉米出籽率和皮渣率的遗传特性及配合力分析[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2

[4].张凯迪.鲜食玉米籽粒皮渣率的差异及其与品质和产量的关系[D].扬州大学.2008

标签:;  ;  ;  ;  

皮渣率论文-张垚,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宋俏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