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 L2基因多态性分析

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 L2基因多态性分析

一、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L2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辛慧珍[1](2020)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组织HPV16全基因组多态性及致癌蛋白E6、E7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HPV16病毒引起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癌的分子进化规律,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癌HPV16全基因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关系,分析HPV16 E6、E7基因多态性位点对宫颈癌进展的作用。方法:(1)提取188例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HPV16阳性感染的宫颈组织样本中的DNA,PCR扩增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将HPV16全基因组序列与欧洲型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并建立其进化树。(2)在宫颈癌C33A细胞中分别稳定转染HPV16 E6 295T/350T-GV230原型、HPV16 E6295G/350G-GV230和295T/350G-GV230突变型表达载体,HPV16 E7原型647A-GV144、HPV16 E7突变型647G-GV144以及HPV16 E6+E7原型E6-178T/E7-647A-GV144、HPV16 E6+E7突变型E6-178G/E7-647G-GV144重组表达载体。(3)于裸鼠的左后腿皮下接种E6不同多态性位点重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C33A细胞。每2-3天观察并测量裸鼠体重以及成瘤瘤体的大小,处死裸鼠取得瘤体后,称取各组瘤体的重量。(4)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周期相关蛋白CDK 4,免疫相关蛋白IFN-κ和MHC-Ⅰ的表达情况,分析HPV16 E6原型E6-295T/350T、HPV16 E6突变型E6-295G/350G和E6-295T/350G,HPV16 E7原型E7-647A、突变型E7-647G以及HPV16 E6+E7原型(E6-178T/E7-647A)、突变型E6-178G/E7-647G四种重组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33A细胞周期、凋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5)实验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48例HPV16阳性的宫颈组织提取DNA并测序后,将全基因序列与欧洲标准株序列比对发现,48例样本均发生了核苷酸的变异,变异率为100%。在E1基因上24个位点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化,其中发生A978G突变的样本量最大,占52.1%(25/48),引起氨基酸改变为异亮氨酸→蛋氨酸(I326M);E2基因序列上有23个位点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异,C2546T突变在42例样本中存在,占据最高频率87.5%,该突变使脯氨酸变为丝氨酸(P219S);E5基因上发现7个位点发生了核苷酸的变化,有36例样本存在A3115C突变,频率为75%,该突变引起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I44L);L2序列上有22个位点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变异频率最高的位点为A4362C,占62.5%(30/48),氨基酸变化为亮氨酸→苯丙氨酸(L330F);L1基因上发现23个位点的变异,变异率达到最高(85.4%,41/48)的位点是A5570G,引起的氨基酸变化为苏氨酸→丙氨酸(T266A);E6上发现了16个位点的核苷酸变化,变异率最高的位点是A7220G,占45.8%(22/48),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谷氨酸(D32E);E7基因序列上发现8个位点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化,有25例样本发生了A7689G突变,变异率为52.1%,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N29S);LCR序列上,共发现34个突变位点,其中变异率最高的位点是G6657A,变异频率为93.75%。对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显示,该组样本HPV16感染类型主要是欧洲型,占70.8%(34/48),其次为亚洲型,占29.2%(14/48),没有发现亚美型和非洲型。(2)裸鼠于购入后3天接种稳定转染突变重组质粒的C33A细胞,自接种细胞当天至处死,共计30天,平均2-3天对裸鼠及瘤体观察测量一次。由裸鼠荷瘤模型实验分析得出,HPV16原型组、E6-295G/350G突变组、NC组之间终末平均瘤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16E6-295T/350G突变组明显大于NC组以及其他实验组(P<0.05);经t检验比较,相比NC组,HPV16E6-295T/350G突变组终末瘤体重量明显增加(P<0.05)。(3)在细胞学实验中,HPV16 E6-295T/350G突变组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G/350G突变组相比,Caspase 3的表达均有降低(P<0.01)。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CDK4的表达高于HPV16 E6-295G/350G和HPV16E6-295T/350G两个突变组,且与HPV16 E6-295G/350G相比差异显着(P<0.05)。HPV16 E6-295T/350G突变组IFN-κ的表达用IHC和裸鼠瘤体中所提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出的结果是均显着低于HPV16 E6-295T/350T(P<0.05)和HPV16 E6-295G/350G(P<0.05),而细胞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IFN-κ的表达HPV16 E6-295G/350G突变组较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E6-295T/350G降低(P<0.01,P<0.001)。根据细胞Western Blot结果,HPV16 E6-295G/350G突变组MHC-Ⅰ的表达显着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P<0.001,P<0.01)。HPV16 E6-178G/E7-647G突变组Caspase 3的表达显着低于HPV16 E6-178T/E7-647A原型组和HPV16E7-647G单个点突变组(P<0.05);HPV16 E7-647A、HPV16 E7-647G、HPV16 E6-178T/E7-647A、HPV16E6-178G/E7-647G中,CDK4的表达均高于NC组;IFN-κ的表达在HPV16 E7-647A、HPV16 E7-647G、HPV16 E6-178T/E7-647A、HPV16 E6-178G/E7-647G中均降低,且HPV16 E7-647G突变比HPV16 E7-647A显着下降(P<0.05);仅IHC的结果显示,HPV16 E6-178G/E7-647G突变组MHC-Ⅰ的表达显着低于HPV16 E6-178T/E7-647A原型组(P<0.01)。结论:(1)新疆地区HPV16基因序列呈多态性分布,且以欧洲型(Ep)和亚洲型(As)为主要感染类型。(2)HPV16 E6-295T/350G突变更能促进宫颈癌的肿瘤生长。体外实验表明,HPV16E6-295T/350G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凋亡与促进其增殖的作用强于其原型及E6-295G/350G多态性位点。HPV16 E6-178G/E7-647G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凋亡与促进其增殖的作用强于其原型及E7-647G、E7-647A多态性位点。(3)HPV16 E6、E7突变可能通过降低免疫蛋白IFN-κ和MHC-Ⅰ的表达,进而影响宫颈癌患者的天然免疫功能,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王振芳[2](2020)在《MICA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MICA基因在新疆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群的分布特点;探讨MICA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联;探讨MIC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细胞的表达及定位。方法:(1)收集血液样本提取DNA,采用PCR-SBT技术(扩增MICA基因2-5外显子并测序分型)及PCR-SSP技术(检测MCIA基因缺失)对新疆人群(回族83例、哈萨克族120例、维吾尔族183例)及病例对照人群(137例宫颈癌患者及人口学资料匹配的120例健康对照)中MICA基因及MICA-STR分型;(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CA蛋白在宫颈鳞癌(CSCC)、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采用免疫荧光化学与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的方法检测宫颈癌C33a、Siha和Hela细胞系、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H8中MICA蛋白的表达和定位。结果:(1)在新疆人群中检测到21个MICA等位基因,检测到5个MICA-STR型别。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中发现2个新的等位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MICA*088N、MICA*029:02。(2)MICA*008:01及A5.1的分布频率在新疆地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ICA*008:01是新疆地区回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最常见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有所不同。哈萨克组人群中MICA*01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回族人群中MICA*01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回族人群中MICA*010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哈萨克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MICA-STR型别中,回族最常见的型别为A5,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最常见的型别为A6,回族人群中A5频率高于哈萨克族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MICA基因分布与其他人群比较,哈萨克族人群中MICA*009: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湖南土家族、中国北方汉族、韩国人、泰国人、南美印第安人、日本人、英国人。哈萨克族及维吾尔族人群中MICA*010等位基因频率低于中国北方汉族、韩国人、泰国人及南美印第安人。新疆人群MICA-STR与湖南土家族、中国北方汉族进行比较,新疆回族人群A4型别频率低于湖南土家族,新疆哈萨克族人群A5型别频率低于湖南土家族和中国北方汉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5)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A4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9、OR=0.498、95%CI=0.2560.969)。(6)MICA蛋白主要表达定位在细胞浆,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炎,SIL到宫颈癌的发展逐渐增加。结论:(1)MICA基因在新疆地区(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群中具有的多态性特点。MICA*008:01是以上人群最常见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有所不同;MICA-STR中,回族最常见的型别为A5,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最常见的型别为A6,回族人群中A5频率高于哈萨克族人群。MICA*008:01及A5.1在新疆地区女性中的频率高于男性。(2)MICA等位基因在新疆地区人群分布具有独特的特征,新疆地区人群MICA等位基因分布与湖南土家族、中国北方汉族、韩国人、泰国人、南美印第安人、日本人及英国人进行比较,MICA*009:02、MICA*010等多个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新疆地区人群与其它人群存在差异。新疆人群MICA-STR型别与湖南土家族、中国北方汉族进行比较,新疆回族A4型别频率低于湖南土家族,新疆哈萨克族A5型别频率低于湖南土家族和中国北方汉族。(3)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A4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A4型别可能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4)MICA蛋白随着宫颈组织病变的加重表达逐渐增高,提示MICA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病变的发生。

潘贞贞[3](2018)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HPV16 E6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感染HPV16 E6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HPV16E6基因致病多态性位点的功能及其与宫颈癌发展的关系。方法:(1)收集2879例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粘液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2)从11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HPV16阳性的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E6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进行HPV16 E6基因测序。以欧洲标准株为原型分析HPV16 E6序列,并进行进化树分析。(3)在宫颈癌C33A细胞中分别稳定转染HPV16 E6原型T295/T350-GV230、HPV16 E6 G295/G350-GV230和HPV16 E6 T295/G350-GV230表达载体,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验证HPV16 E6蛋白质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细胞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HPV16 E6 T295/T350、G295/G350和T295/G350不同多态性位点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4)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PV总感染率为26.39%(760/2879),其中维吾尔族感染率为22.87%(196/857),汉族感染率为27.89%(564/2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检出率较高的高危型HPV依次为16型、52型、53型,汉族检出率较高的高危型HPV依次为16型、52型、58型;维吾尔族和汉族均以单一感染最多见。(2)对110例HPV16病毒阳性样本的E6病毒基因测序共发现14个突变位点(8个错义突变,6个同义突变),其中有65例E6基因在350位核苷酸发生突变(T350G),突变率为59.09%,对应氨基酸改变为leucine→valine(L83V);有7例E6基因在295位核苷酸发生突变(T295G),突变率为6.36%,相应氨基酸改变为aspartic→glutamic(D64E),值得注意的是,这7例HPV16 E6基因T295G突变均同时发生了E6基因T350G突变。进化树分析显示,27例为HPV16欧洲标准型(Ep),59例为欧洲变异型(E),17例为亚洲型(As),没有发现非洲株(Af)和亚洲美洲株(AA)。(3)HPV16 E6 T295/T350、G295/G350和T295/G350不同多态性位点可以促进宫颈癌C33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三者比较T295/G350位点作用最强,G295/G350影响作用强于T295/T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三个多态性位点均能抑制C33A细胞凋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HPV感染阳性率存在差异,并且HPV感染基因型分布不同。(2)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HPV16感染以欧洲型(E)和亚洲型(As)为主。(3)HPV16 E6-T295/G350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作用强于HPV16 E6-G295/G350,而HPV16 E6-G295/G350作用又强于HPV16 E6-T295/T350。

玛依努尔·阿里甫[4](2018)在《HLA限制性HPV16 E6、E7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与宫颈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2)探讨HLA-I和II类等位基因及其单倍体型在本地区中晚期宫颈鳞癌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分析HLA多态性和宫颈鳞癌患者HPV表达及预后的关系,寻找相关易感基因及保护基因;3)筛查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HLA限制性HPV16 E6、E7抗原特异性肽段,为该地区宫颈鳞癌患者疫苗研究提供靶肽。方法:1)回顾收集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鳞癌初治患者853例,对比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进行随访,了解预后,寻找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相关指标;2)收集100例维吾尔族与75例汉族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和无宫颈癌家族史的同时期100例维吾尔族与100例汉族健康志愿者女性的外周静脉血,应用PCR-SBT法检测研究对象HLA等位基因的表达,比较宫颈鳞癌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中HLA-I和II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单倍体型的分布情况,分析HLA分型和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HPV表达及预后关系,寻找与宫颈鳞癌相关的等位基因位点和联合易感基因及保护基因;3)由前部分研究对象中选取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结果为HPV16型并无合并传染病的宫颈鳞癌患者和HPV阴性的健康人群,从其外周静脉血中分离PBMC,应用ELISpot试验方法检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T细胞对HPV全基因组序列肽抗原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比较HPV全基因组表达的抗原肽对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人工合成E6和E7抗原蛋白的重叠肽,刺激HPV16阳性宫颈鳞癌患者PBMC产生IFN-γ,与第二部分HLA结果结合,筛查宫颈鳞癌患者HLA限制性HPV16 E6、E7抗原特异性肽段。结果:1)维吾尔族与汉族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在初潮年龄、结婚年龄、结婚次数、孕次、产次、流产次数、肿瘤家族史、BMI、PNI、宫颈外观表现、PLTc、FBG、OS和DSS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民族、FIGO分期、SCC-Ag、FBG和NLR等是新疆地区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DSS的预后影响因素,而FIGO分期、SCC-Ag、PLTc、FBG、NLR和肿瘤家族史等是其DFS的预后影响因素;2)维吾尔族健康对照人群中A*01:01、A*03:01、A*03:02、B*14:02、Cw*05:01、DRB1*13:01、DQB1*05:02和DQB1*06: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汉族健康对照人群组,而A*11:01、A*24:02、A*30:01、B*15:01、B*40:01、Cw*14:02、DRB1*09:01和DQB1*03:0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汉族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中B*35:03、DRB1*07:01、DRB1*04:04、DRB1*04:07、DRB1*08:03、DRB1*15:02、DQB1*02:01等位基因和Cw*01:02-DRB1*09:01、Cw*01:02-DQB1*03:03、DRB1*07:01-DQB1*02:01、DRB1*15:01-DQB1*06:02等单倍体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而B*15:01、B*44:02、B*58:01、Cw*03:02、DRB1*04:03、DRB1*08:01、DRB1*12:01、DRB1*16:01、DQB1*06:05等位基因和B*58:01-Cw*03:02、DRB1*03:01-DQB1*02:02、DRB1*04:01-DQB1*03:02、DRB1*09:01-DQB1*03:01等单倍体型频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患者中DRB1*07:01、DRB1*15:02、DQB1*02:01等位基因和A*01:01-Cw*06:02、A*01:01-DRB1*07:01、B*50:01-Cw*06:02、DRB1*07:01-DQB1*02:01、DRB1*15:02-DQB1*06:01、Cw*06:02-DRB1*07:01-DQB1*02:01等单倍体型频率高于维吾尔族健康对照人群,而B*44:02、B*58:01、Cw*03:02、Cw*05:01、DRB1*04:01、DRB1*12:01、DQB1*05:02等位基因和DRB1*04:01-DQB1*03:02、DRB1*12:01-DQB1*03:01、DRB1*13:01-DQB1*06:02等单倍体型频率低于维吾尔族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宫颈鳞癌患者中A*02:07、B*46:01、DRB1*04:07、DRB1*08:03等位基因和A*02:07-B*46:01、A*02:07-Cw*01:02、A*02:07-Cw*03:04、B*46:01-Cw*01:02、B*46:01-DRB1*09:01、B*46:01-DQB1*03:03、Cw*01:02-DRB1*09:01、Cw*01:02-DQB1*03:03、DRB1*08:03-DQB1*06:01、DRB1*09:01-DQB1*03:03等单倍体型频率高于汉族健康对照人群,而A*24:02、DRB1*04:03、DRB1*08:01、DRB1*12:01等位基因和A*24:02-Cw*04:01和DRB1*12:01-DQB1*03:01等单倍体型频率低于汉族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患者中B*15:01、B*44:02和Cw*05:01等位基因与HPV表达,B*44:02、DRB1*08:01和DRB1*07:01等位基因与HPV16表达有关。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患者中A*01:01-Cw*06:02、A*01:01-DRB1*07:01、B*50:01-Cw*06:02和Cw*06:02-DRB1*07:01-DQB1*02:01等单倍体型与HPV表达,B*44:02和DRB1*08:01等位基因以及Cw*06:02-DRB1*07:01-DQB1*02:01单倍体型与HPV16表达有关(P<0.05)。携带A*24:02等位基因的同步放化疗宫颈鳞癌患者DSS高于未携带患者,而携带DRB1*09:01和DQB1*02:01等位基因的同步放化疗宫颈鳞癌患者DFS均低于未携带患者。影响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DSS的预后影响因素有FIGO分期、治疗方式、NLR、PLTc、FBG和A*24:02等位基因等,而DFS的预后影响因素有民族、FIGO分期、PLTc和DRB1*09:01等位基因等;3)用HPV全基因组抗原肽刺激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PBMC后发现,宫颈鳞癌患者中E6和E7抗原肽CTL免疫阳性反应频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E7抗原肽的反应强度高于健康对照人群,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族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中E7抗原肽的反应强度高于健康对照人群,汉族宫颈鳞癌患者中E7抗原肽的CTL免疫阳性反应频率和反应强度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根据第二部分分析确定的与中晚期宫颈鳞癌密切相关的HLA靶基因(A*24:02和DRB1*09:01)进行进一步筛选E6、E7抗原肽的细胞表位,携带A*24:02等位基因的HPV16阳性宫颈鳞癌患者中E6“Peptide-14 DLLIRCINCQKPLCPEEK”和E7“Peptide-9LRLCVQSTHVDIRTLEDL”重叠肽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最高,携带DRB1*09:01等位基因的HPV16阳性宫颈鳞癌患者中E6“Peptide-15 CQKPLCPEEKQRH LDKKQ”重叠肽表现为阳性反应。结论:1)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在患病情况、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地区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可能与民族、FIGO分期、SCC-Ag、PLTc、FBG、NLR和肿瘤家族史有关;2)宫颈鳞癌和健康人群HLA多态性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对宫颈鳞癌起易感或保护作用的HLA等位基因和单倍体型对识别和清除HPV感染以及宫颈鳞癌演变过程有一定的影响。A*24:02等位基因可能对宫颈鳞癌患者DSS起保护性作用,而DRB1*09:01和DQB1*02:01等位基因可能对宫颈鳞癌患者DFS起危险性作用。影响本地区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有民族、FIGO分期、治疗方式、NLR、PLTc、FBG和A*24:02及DRB1*09:01等位基因等,其中A*24:02和DRB1*09:01等位基因可能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HLA靶基因位点;3)HPV16 E6、E7抗原肽为引起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致瘤蛋白,可能成为宫颈鳞癌免疫治疗的理想研究靶点。HLA-A*24:02等位基因限制性HPV16 E6“Peptide-14 DLLIRCINCQKPLCPE EK”和E7“Peptide-9 LRLCVQSTHVDIRTLEDL”重叠肽,DRB1*09:01等位基因限制性HPV16 E6“Peptide-15 CQKPLCPEEKQRHLDKKQ”重叠肽可能为研制疫苗提供研究方向。

陈红香[5](2017)在《APOBEC3s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HPV16感染的维吾尔族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炎妇女APOBEC3s基因的研究,鉴定APOBEC3s基因家族中与维吾尔族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基因;探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过程中APOBEC3s成员与HPV16E6相互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对455例HPV阳性妇女宫颈组织进行巢式PCR鉴定,分析364例HPV16阳性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炎患者中病毒载量分布情况及HPV16型和非HPV16型在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随机选择其中120例HPV16阳性病例,将宫颈病变组织分为三组(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组),每组40例,通过Real Time-PCR方法检测APOBEC3s在不同宫颈病变组中的mRNA表达情况,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慢病毒转染SIHA细胞,进行基因克隆测序检测HPV16E6碱基的修饰作用,同时检测APOBEC3s中的差异基因与HPV16E6和P53之间的关系,确定APOBEC3s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1)455例HPV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阳性的宫颈病变组织364例,感染率为80%(364/455);非HPV16分型为91例,感染率为20%(91/455)。在364例HPV16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宫颈癌感染率47.25%(172/364),宫颈癌前病变感染率40.93%(149/364),宫颈炎感染率11.81%(43/364);在非HPV16型宫颈病变组织中,宫颈癌感染率3.30%(3/91),宫颈癌前病变感染30.77%(28/91),宫颈炎感染率65.93%(60/91)。HPV16病毒载量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都呈正相关关系(P<0.05),Spearman相关系数r1=0.642,r2=0.568;2)APOBEC3家族中APOBEC3A、APOBEC3B、APOBEC3DE、APOBEC3H四个基因在120例宫颈病变组织(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组)中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而APOBEC3C、APOBEC3F和APOBEC3G三个基因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POBEC3C、APOBEC3F和APOBEC3G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APOBEC3C、APOBEC3F和APOBEC3G三个基因过表达后,宫颈癌细胞中HPV16E6和P53m RNA和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都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APOBEC3C、APOBEC3F和APOBEC3G基因进行慢病毒转染SIHA细胞,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显示,HPV16E6基因发生了改变。结论:1)HPV16型是引起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型别,随着病变的进展HPV16的感染率增加;宫颈癌的组织分化程度越差,临床分期越高,HPV16病毒载量增加;2)以宫颈炎作为对照组比较发现APOBEC3C/APOBEC3F/APOBEC3G三个基因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mRNA和蛋白变化较为明显,提示三个基因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APOBEC3A/APOBEC3B/APOBEC3DE和APOBEC3H四个基因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与宫颈炎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可能对宫颈癌作用机制不明确;3)对HPV16阳性SIHA细胞转染慢病毒使APOBEC3C/APOBEC3F/APOBEC3G细胞过表达后,基因克隆测序提示HPV16E6可能通过碱基修饰对宫颈癌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APOBEC3C/APOBEC3F/APOBEC3G过表达后,HPV16E6低表达,P53高表达,提示HPV16E6低表达可能诱导P53的表达升高,从而抑制了宫颈癌的发生;4)总之,APOBEC3C/APOBEC3F/APOBEC3G三种基因可能通过HPV16E6基因的碱基修饰和诱导来调节下游P53的表达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产生,从而起到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但是APOBEC3C/APOBEC3F/APOBEC3G与HPV16E6之间的关系和导致宫颈癌发生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宋丹,史茜,侯向前,玛依努尔·尼亚孜,马正海[6](2017)在《HPV-16 URR突变对病毒早期启动子活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新疆是宫颈癌高发区,该地区宫颈癌高发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感染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分析新疆地区妇女宫颈病样组织中HPV-16上游调控区(upstream regulatory region,URR)的突变及其功能。方法:以新疆妇女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病样组织标本DNA为模板,PCR扩增HPV-16 URR片段,PCR产物经测序比对,筛选代表性的URR突变体构建至p GL3-Basic载体,将其转染Vero细胞,48 h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分析URR突变体启动子活性。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了55个HPV-16 URR DNA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发现44个突变位点,其中nt7192(G→T)、nt7433(-→T)、nt7435(C→G)和nt7863(A→-)4个位点的突变为所有序列共有,nt7520(G→A)位点的突变存在于54个样品中,剩余39个位点的突变存在于不同样品中。根据突变的位置、频率和程度,筛选出9个URR突变体分别克隆至p GL3-Basic中荧光素酶基因前并转染Vero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不同URR突变体的启动子活性差异较大,来源于宫颈癌的URR突变体启动子活性显着高于来源于CIN的URR突变体(P<0.01),部分宫颈癌URR突变体的启动子活性显着高于Si Ha和Caski细胞来源的URR参照序列的启动子活性。结论:新疆地区分离的HPV-16URR发生多位点突变,其中部分突变增强了URR内部启动子的活性,导致HPV-16致癌活性增强。

阿瓦古丽·玉克赛尔[7](2016)在《新疆维吾尔族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HLA-DRB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HLA-DRB1和HLA-DQB1的单倍体型与新疆维吾尔族HPV、HPV16感染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遗传易感性方面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病因及发生机制,为今后易感人群的筛查及监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试剂盒,以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为平台,利用导流杂交原理,已经固定好核酸探针的低密度基因芯片膜上,快速对370例明确诊断宫颈癌和同一地区匹配的370例健康对照以及117例CIN患者血液中检测21种HPV亚型(包括13种HPV高危亚型;5种HPV低危亚型;3种中国人群常见HPV亚型);2)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直接测序分型(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法,对370例明确诊断宫颈癌和同一地区匹配的370例健康对照以及117例CIN患者血液中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比较各等位基因在研究对象中的分布频率;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法,对200例明确诊断宫颈癌和同一地区匹配的200例健康对照血液中进行HLA-DQ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比较各等位基因在研究对象中的分布频率;4)从全疆HLA-DRB1检测结果中,挑选来自南疆宫颈癌患者共200例,健康对照共200例的HLA-DRB1等位基因数据,利用HLA-DQB1数据,分析HLA-DRB1-DQB1单倍体在研究对象中的分布频率;结果:一:HPV及其亚型分布情况:1)全疆研究对象中,宫颈癌组共370例,其中HPV阳性共322例,HPV阳性率为87.0%(322/370)。CIN组共117例,其中HPV阳性共95例,HPV阳性率为81.2%(95/117)。HPV各亚型共出现481次,HPV16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74.8%(360/481)。宫颈癌组中,HPV16阳性率为72.7%(269/370)。2)南疆研究对象中,宫颈癌组共200例,其中HPV阳性共179例,HPV阳性率为89.5%(179/200)。HPV各亚型共出现219次,HPV16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80.4%(176/219),HPV16阳性率为81.0%(162/200)。二、HLA-DRB1在HPV和HPV16型感染、宫颈癌中分布情况如下:1)统计发现HLA-DRB1*15等位基因在HPV(+)/HPV16(+)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HPV(-)/HPV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1,P=0.001,OR=1.670,95%CI=1.237-2.254;χ2=7.778,P=0.005,OR=2.782,95%CI=1.318-5.872)。HLA-DRB1*15等位基因在宫颈癌组出现频率为14.2%,CIN组出现频率为13.2%,对照组出现频率为9.9%,出现频率在三组之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3,P=0.034)。HLA-DRB1*15等位基因在宫颈癌组和病例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9,P=0.011,OR=1.511,95%CI=1.099-2.076;χ2=6.596,P=0.010,OR=1.483,95%CI=1.096-2.006)。2)HLA-DRB1*12等位基因在HPV(+)组中出现的频率低于H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7,P=0.004,OR=0.441,95%CI=0.248-0.785)。HLA-DRB1*12者在病例组中出现的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OR=0.572,95%CI=0.330-0.994)。3)在HPV16感染的研究对象中,HLA-DRB1*13基因在宫颈癌组、CIN组及对照组中频率之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9,P=0.008)。并且HLA-DRB1*13者在宫颈癌组和病例组中出现的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4,P=0.002,OR=0.313,95%CI=0.145-0.673;χ2=9.668,P=0.002,OR=0.320,95%CI=0.151-0.679)。三、HLA-DQB1在HPV和HPV16型感染、宫颈癌中分布情况如下:1)HLA-DQB1*06者在HPV阳性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8,P=0.010,OR=1.572,95%CI=1.111-2.223)。HLA-DQB1*06等位基因在HPV16(+)组中出现频率高于HPV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2,P=0.039,OR=2.368,95%CI=1.024-5.479),说明携带HLA-DQB1*06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妇女更容易被HPV16感染2)而HLA-DQB1*03等位基因在HPV阳性组中出现的频率低于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0,P=0.005,OR=0.654,95%CI=0.487-0.880)。HLA-DQB1*03等位基因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9,P=0.004,OR=0.645,95%CI=0.480-0.866)。。四、HLA-DRB1和DQB1单倍型在HPV和HPV16型感染、宫颈癌中分布情况如下:1)HLA-DRB1*15和HLA-DQB1*06单倍型在HPV阳性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8,P=0.002,OR=2.088,95%CI=1.299-3.356)。HLA-DRB1*15和HLA-DQB1*06单倍型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2,P=0.004,OR=1.997,95%CI=1.242-3.209)。2)而HLA-DRB1*04和HLA-DQB1*03单倍型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P=0.040,OR=0.584,95%CI=0.348-0.980)。结论:一、1.全疆和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主要以HPV16感染为主;二、HLA-DRB1:1)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HPV、HPV16感染的易感基因。HLA-DRB1*15等位基因基因可能由非宫颈病变到癌前病变发展至宫颈癌过程中的易感基因。同时HLA-DRB1*15等位基因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提高CIN以上病变和宫颈癌的易感基因。2)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HPV感染和CIN以上病变的保护基因,3)在HPV16型感染的研究对象中,HLA-DRB1*13等位基因可能由非宫颈病变到癌前病变发展至宫颈癌过程中的保护基因。HLA-DRB1*13基因可能是CIN以上病变和宫颈癌的保护基因。三:HLA-DQB1:1)HLA-DQB1*06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妇女HPV及HPV16感染的易感基因。2)HLA-DQB1*03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HPV感染和宫颈癌的保护基因。四:HLA-DRB1和DQB1单倍体:1)HLA-DRB1*15和HLA-DQB1*06单倍型可能是HPV感染和宫颈癌的易感基因。2)HLA-DRB1*04和HLA-DQB1*03单倍型可能是宫颈癌的保护基因。

马春华[8](2015)在《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分流及HPV16型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P16/Ki-67细胞学双染在HPV阳性、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探讨新疆地区感染HPV16变异体谱系分布及E6、E7、LCR基因突变研究,分析HPV16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危型HPV基因检测系统,对2014年09月2015年8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行HC2、TCT检测、并有病理结果的564位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检测,对其中59例HC2阳性患者的液基细胞学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16/Ki-67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对HPV16阳性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HPV16 DNA E6、E7基因及LCR区核苷酸片段,正反向测序。与HPV16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确定HPV16谱系分布,分析核苷酸突变位点。结果:(1)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在诊断CIN2+病变时优于HC2、TCT、Hybr Miax分型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液基细胞学分级及组织病理分级中HR-HPV感染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级别升高,HR-HPV感染率上升(P<0.05),HPV16型感染率上升(P<0.05)。各级别宫颈病变以HPV16型及合并HPV16型感染为主,HP16型分布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高危型HPV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对ASCUS分流优于HC2。(2)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诊断CIN2+病变时具有高灵敏度(92%)和总符合率(78%),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较一致(Kappa=0.569,P<0.05),在对ASCUS/ASC-H进行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更能发现宫颈高级别病变(P<0.05),不同宫颈病变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阳性率:炎症39.13%(9/23)CIN1 20%(2/10),CIN2-3 91.30%(21/23),宫颈癌1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变程度的加重,P16/Ki-67细胞学双染阳性率呈上升的趋势。(3)E6基因突变率为80.00%(92/115)主要突变位点T350G(58.78%),T178G(18.47%),E7突变率为54.78%(63/115)主要突变位点A647G(33.33%),T846C(26.98%),LCR突变率为23.48%(27/115),主要突变位点为C24T(74.07%),C13T(25.92%)。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之间比较,维吾尔族T350G突变率显着高于汉族,汉族A647G、T846C、C24T突变率显着高于维吾尔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组T350G突变率显着高于炎症组(P<0.05),且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突变率上升,汉族T350G、A647G、T846C、C24T突变率炎症组、宫颈病变组显着高于宫颈癌组(P<0.05),维吾尔族C24T突变率炎症组显着高于宫颈癌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汉族人中感染的HPV16主要为亚洲型,新疆维吾尔族感染的HPV16主要为欧洲型。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宫颈各级别病变中以HPV16型及合并HPV16型感染为主;随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级别升高HR-HPV感染率上升;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对ASCUS诊断分流优于HC2。P16/Ki-67细胞学双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可以有效对ASCUS及HPV阳性者进行诊断分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HPV16E6、E7突变可能与宫颈病变进展有关,T350G突变可能是维吾尔族宫颈癌高发的原因之一;新疆汉族人中感染的HPV16型主要为亚洲型,新疆维吾尔族感染的HPV16型主要为欧洲型。

隋霜[9](2014)在《维吾尔族妇女HPV持续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与HPV16 L1、LCR甲基化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妇女型别特异性HPV持续感染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维吾尔族妇女HPV持续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与HPV16L1、LCR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自愿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维吾尔族妇女,利用HC-ⅡHPV DNA检查和凯普HPV导流杂交分型技术确定HPV感染和型别,选择筛查结果为HPV感染慢性宫颈炎的妇女和随机选择HPV阴性宫颈细胞学正常妇女各300例纳入研究队列,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12个月随访,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持续感染影响因素;选择HPV16阳性的筛查对象,分为一过感染组、持续感染组、CIN1组、CIN2-3组、宫颈癌组,使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HPV16L1、LCR区CpG位点的甲基化程度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比较不同病理级别间HPV16甲基化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评价HPV16各CpG位点甲基化对预测HPV持续感染、诊断CIN2+病变的价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PV16壳蛋白L1的表达,利用多重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分析HPV16与宿主基因组的整合状态,分析L1表达、HPV16整合游离状态与HPV16甲基化的关系。结果:(1)慢性宫颈炎的维吾尔族妇女型别特异性HPV持续感染率为25.5%(65/255),持续感染率前5位型别依次为HPV16(48.00%)、HPV18(31.03%)、HPV58(28.30%)、HPV52(23.40%)、HPV45(21.43%);HPV16阳性相对非HPV16持续感染危险增加(OR:4.81,95%CI:2.63-8.18);极高病毒载量相对于低病毒载量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OR:2.40,95%CI:1.11-5.15);相对一过感染组,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绝经(OR:1.83,95%CI:1.01-2.62)和不使用避孕套(OR:2.18,95%CI:1.71-3.46)。(2)HPV16L113个CpG位点甲基化率随着病情进展,甲基化率呈上升趋势,进行多组比较,各组13个位点的甲基化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且13个CpG位点高甲基化均增加患CIN2+病变的风险, OR值最大CpG位点为6650(OR:9.89,95%CI:3.57-27.44);HPV16L113个CpG位点诊断CIN2+的AUCs在0.756-0.862之间,最高诊断价值的是6650位点,AUC为0.862;持续感染组与一过感染组比较,位点6389、6457、6581、6650、6796、7034高甲基化增加HPV16持续感染的风险,P<0.05,OR值最高的CpG位点为6389(OR:13.33,95%CI:3.95-28.08),预测HPV持续感染AUCs在0.656-0.943之间,最高AUC是位点6389,AUC为0.943。HPV16LCR启动子区CpG位点31、37、43、52和58甲基化率在各个宫颈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病情进展,甲基化率呈现上升趋势,P=0.001;这些位点的高甲基化患CIN2+病变的风险增加,P<0.05;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位点为58(OR:5.71,95%CI:2.54-12.84),以上位点高甲基化率诊断CIN2+的AUCs在0.640-0.848之间,诊断价值最大的位点为58,AUCs为0.848;在CIN2-3组、宫颈癌组HPV16LCR启动子区、E2BS3、E2BS4甲基化率随着结合状态比例升高,甲基化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整合状态下的甲基化水平仍在11.50%到14.25%之间。结论:HPV16阳性、极高病毒载量、绝经、不使用避孕套是维吾尔族妇女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人群的随访监测;HPV16L1区甲基化对预测HPV持续感染、宫颈癌前病变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HPV16LCR启动子区,特别是E2BS3、E2BS4的甲基化水平与宫颈病变进展具有相关性,提示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调节病毒基因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亚力坤·穆罕默德[10](2013)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在维吾尔族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及意义。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L1壳蛋白在维、汉族HPV阳性、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检测新疆维汉妇女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存在状态,分析在维族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汉族妇女为对照分析其民族差异,探索维吾尔族HPV低感染率,宫颈癌高发的原因,探索HPV分型、HPVL1蛋白及E2/E6比值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中是否能作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方法:应用Hybrimax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对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HC2结果阳性的428位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对其中301例液基细胞学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对维汉宫颈病变患者细胞学DNA采用多重实时PCR检测HPV-16E2和E6拷贝数,通过E2/E6比值指示各样本HPV16存在状态。结果:HPV16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在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三者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HPV感染在两个民族同样是以单一感染为主,其中HPV16型单一感染最多。HPV16感染类型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本组资料维吾尔族妇女中除HPV16、18型外,维吾尔族妇女全部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常见亚型检出次数依次为HPV52、53、58、39、68,31、66、56、6和11型。汉族妇女为HPV52、58、53、31、33、68、66、39、45、11、6和CP8304型。维吾尔族妇女中L1的表达阳性率为:慢性宫颈炎31%(20/64),CIN162.5%(15/24),CIN2/327%(7/26),宫颈癌无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变程度的加重, 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汉族妇检测液基涂片中的L1蛋白表达率为,慢性宫为39%(32/83),CIN159%(23/39),CIN2/326%(10/39),宫颈癌无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PV16整合比率(整合型+混合型)构成比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比率(混合型+游离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民族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中,HPV16的E2/E6比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型感染是在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常见的型别,但是随着病变进展占比例增加,宫颈各病变中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HPV L1壳蛋白在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HPV L1壳蛋白在两民族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的表达率无差异;HPV16-DNAE2整合比率与宫经病变在两民族之间比较未见有区别。维吾尔族HPV感染率低,而宫颈癌高发可能存在其它因素。HPV16型分型、HPVL1蛋白检测及HPV整合状态有望成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二、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L2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L2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组织HPV16全基因组多态性及致癌蛋白E6、E7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所用试剂
        1.3 所用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组织DNA的提取
        2.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检测
        2.3 HPV16阳性的宫颈组织样本DNA进行测序及SNP和进化分析
        2.4 HPV16原型和突变型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5 增菌提质粒
        2.6 细胞培养
        2.7 质粒的转染
        2.8 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
        2.9 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
        2.10 细胞滴片
        2.1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2.12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3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 HPV16感染检测结果
        2.1 HPV16病毒感染PCR产物电泳结果
        2.2 HPV16全基因组测序及SNP分析
        2.2.1 E1基因SNP分析
        2.2.2 E2基因SNP分析
        2.2.3 E5基因SNP分析
        2.2.4 L2基因SNP分析
        2.2.5 L1基因SNP分析
        2.2.6 E6基因SNP分析
        2.2.7 E7基因SNP分析
        2.2.8 LCR基因SNP分析
        2.3 HPV16病毒基因进化分析
    3 HPV16 E6、E7病毒基因多态性功能分析
        3.1 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
        3.2 检测HPV16 E6多态性突变位点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 表达的影响
        3.2.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
        3.2.2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
        3.2.3 Western Blot检测将各组细胞注射至裸鼠体内形成的瘤体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
        3.3 检测HPV16 E6多态性突变位点对周期相关蛋白CDK4表达的影响
        3.3.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CDK4的表达情况
        3.3.2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内CDK4的表达情况
        3.3.3 Western Blot裸鼠体内形成的瘤体中CDK4的表达情况
        3.4 检测HPV16 E6多态性突变位点对免疫相关蛋白IFN-κ 表达的影响
        3.4.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IFN-κ 的表达情况
        3.4.2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κ 的表达
        3.4.3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将各组细胞注射至裸鼠体内形成的瘤体中IFN-κ 的表达情况
        3.5 检测HPV16 E6多态性突变位点对免疫相关蛋白MHC-Ⅰ表达的影响
        3.5.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MHC-Ⅰ的表达情况
        3.5.2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内MHC-Ⅰ的表达情况
        3.5.3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将各组细胞注射至裸鼠体内形成的瘤体中MHC-Ⅰ的表达情况 ----
        3.6 检测HPV16 E7突变与E6+E7共突变对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
        3.6.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
        3.6.2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
        3.7 检测HPV16 E7突变与E6+E7共突变对周期相关蛋白CDK4表达的影响
        3.7.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CDK4的表达情况
        3.7.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CDK4的表达情况
        3.8 检测HPV16 E7突变与E6+E7共突变对免疫相关蛋白IFN-κ 表达的影响
        3.8.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IFN-κ 的表达
        3.8.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免疫分子IFN-κ 的表达情况
        3.9 检测HPV16 E7突变与E6+E7共突变对免疫相关蛋白MHC-Ⅰ表达的影响
        3.9.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免疫分子MHC-Ⅰ的表达情况
        3.9.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MHC-Ⅰ的表达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MICA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1.3 实验相关工作液的配置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血液中MICA基因表达的检测
        2.2 组织中MICA蛋白表达的检测
        2.3 细胞中MICA蛋白表达的检测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HPV16 E6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收集
        1.2 细胞与质粒来源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HPV分型检测宫颈脱落细胞
        2.2 HPV16感染检测及HPV16阳性样本测序
        2.3 细胞培养
        2.4 原型质粒和突变质粒的构建
        2.5 增菌提质粒
        2.6 质粒的转染
        2.7 细胞爬片法免疫荧光检测蛋白的表达
        2.8 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株
        2.9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2.10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2.11 细胞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2.12 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2.13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2.14 细胞凋亡实验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宫颈HP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1.1 汉族和维吾尔族HPV感染阳性率分析
        1.2 分析760例汉族和维吾尔族HPV阳性基因亚型构成
        1.3 汉族和维吾尔族HPV多重感染情况
    2 HPV16阳性的基因组DNA测序
        2.1 基因组DNA提取后进行HPV16感染检测
        2.2 HPV16E6基因测序及多态性分析
        2.3 HPV16 E6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
    3 HPV16E6病毒基因多态性功能分析
        3.1 HPV16E6原型和HPV16E6突变型质粒的构建
        3.2 HPV16E6在宫颈癌C33A细胞中的表达
        3.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稳定转染HPV16E6的C33A细胞形态
        3.4 HPV16E6突变对C33A细胞增殖的影响
        3.5 HPV16E6突变对C33A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3.6 HPV16E6突变对C33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3.7 HPV16E6突变对C33A细胞凋亡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HLA限制性HPV16 E6、E7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与宫颈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中晚期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和预后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资料来源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HLA-I和II类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LA限制性HPV16E6、E7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与宫颈鳞癌的关联性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APOBEC3s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维吾尔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HPV鉴定、病毒载量及HPV16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POBEC3s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事宜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试剂及耗材
        1.5 主要仪器设备
        1.6 APOBEC3mRNA的检测
        1.7 蛋白提取和检测的实验步骤
        1.8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APBOEC3s家族成员与HPV16E6及宫颈癌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6)HPV-16 URR突变对病毒早期启动子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宫颈病变组织
    1.2 质粒及细胞
    1.3 主要试剂
    1.4 HPV-16 URR基因扩增
    1.5 递归式PCR扩增W12 URR基因
    1.6 HPV-16 URR基因筛选及构建重组质粒
    1.7 荧光素酶检测分析
    1.8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宫颈病样URR突变基因分析
    2.2 筛选URR突变体并构建p GL3-URR重组质粒
    2.3 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3讨论

(7)新疆维吾尔族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HPV及其亚型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CIN、宫颈癌的关系研究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
        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1.2.1 标本收集
        1.3 实验流程
        1.4 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新疆维吾尔族妇女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CIN、宫颈癌和HPV及HPV16感染的关系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1.3 实验流程
        1.4 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南疆维吾尔族妇女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和HPV、HPV16感染的关系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流程
        1.2.1 实验仪器
        1.2.2 实验方法
        1.2.3 样本扩增
        1.2.4 样本杂交
        1.2.5 样本上机读取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总结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分流及HPV16型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研究方法
        1.4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1.5 细胞学分类方法
        1.6 COBAS HPV检测实验(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实验)
        1.7 HybrMiax HPV分型检测实验
        1.8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P16/Ki-67细胞学双染42在HPV阳性、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1.3 细胞学检查
        1.4 细胞学分类及诊断方法
        1.5 HC-2 HPV病毒检测
        1.6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
        1.7 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CINTEC PLUS)
        1.8 COBAS高危型HPV检测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PV16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3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设备
        1.4 实验方法
        1.5 质量控制
        1.6 PCR产物序列测定及DNA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筛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维吾尔族妇女HPV持续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与HPV16 L1、LCR甲基化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维吾尔族妇女 HPV 持续感染及社会行为危险因素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方式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1.4 实验过程
        1.5 问卷调査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分析
        1.7 流程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维吾尔族妇女 HPV 持续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与 L1 甲基化相关性研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1.3 实验过程
        1.4 统计学分析
        1.5 流程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PV16 LCR 区甲基化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1.3 实验过程
        1.4 统计学分析
        1.5 流程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HPV亚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各宫颈病变中分布及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1.2.1 主要试剂
        1.2.2 主要仪器
        1.3 实验过程
        1.3.1 HC2-HPV DNA 检测实验
        1.3.2 HC2原理图解
        1.3.3 HPV 高危型检测步骤(DigeneHCII)
        1.3.4 注意事项
        1.4 HybrMi ax分型检测实验
        1.4.1 宫颈脱落细胞DNA提取
        1.4.2 PCR 扩增
        1.4.3 杂交过程
        1.4.4 显色过程
        1.4.5 试验结果判断
        1.4.6 质量控制
        1.4.7 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1.4.8 实验操作
        1.5 TCT制片技术
        1.5.1 细胞染色:采用巴氏染色法
        1.6 细胞学分类方法
        1.6.1 细胞学诊断结果
        1.7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
        1.7.1 阴道镜检查
        1.7.2 病理分组标准
        1.8 年龄分段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维吾尔族妇女HPV16型分布
    3 讨论
        3.1 HPV亚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各组宫颈疾病中的分布
        3.1.1 维吾尔族妇女各级别病变中HPV16型分布
        3.1.2 维吾尔族妇女HPV16型分布与汉族妇女分布比较
        3.1.3 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中HPV其它型分布
        3.2 维、汉妇女宫颈病变中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情况
        3.3 HPV16型在各年龄组的检出状况
        3.4 HC2检测病毒载量在细胞学结果ASCUS的价值
    4 小结
第二部分 维、汉HPV阳性妇女各级别病变中L1蛋白的表达的差异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细胞学检查
        1.2.1 标本采集及处理
        1.2.2 TCT制片技术
        1.2.3 细胞染色:采用巴氏染色法,染色步骤
        1.3 细胞学分类方法
        1.3.1 细胞学诊断结果
        1.4 HC-2HPV 病毒检测
        1.5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
        1.6 HPVL1衣壳蛋白检测(赛泰操作步骤)
        1.6.1 试剂盒介绍
        1.6.2 其他常用试剂
        1.6.3 试剂准备
        1.6.4 特殊材料要求
        1.6.5 染色步骤
        1.6.7 质量控制
        1.6.8 染色结果的观察
        1.6.9 HPV L1 壳蛋白染色注意事项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检测液基涂片中的L1蛋白结果
        2.2 病毒载量与L1蛋白表达关系
        2.3 L1蛋白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2.4 L1蛋白表达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关系
    3 讨论
        3.1 维吾尔族妇女中L1蛋白的表达
        3.2 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L1蛋白表达比较
        3.3 HPVL1壳蛋白的表达与高危型HPVDNA负荷量的关系
        3.4 HPVL1壳蛋白的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3.5 HPVL1壳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学结果
        3.6 HPVL1壳蛋白的检测的临床应用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维、汉妇女各级别病变中HPV16型存在状态的白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组的提取
        1.3 PCR扩增预实验及PCR产物质检
        1.4 阳性标准质粒的制备
        1.4.1 试剂
        1.4.2 仪器设备
        1.4.3 实验方法
        1.5 多重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
        1.5.1 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标准曲线
        2.2 多重实时PCR检测
        2.2.1 维吾尔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
        2.2.2 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
        2.2.3 维、汉族同级别宫颈病变中HPV16存在状态的对比
    3 讨论
        3.1 维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的研究
        3.2 维、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的对比研究
        3.3 维、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E2/E6比值的对比及意义
        3.4 多重实时PCR技术的应用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L2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组织HPV16全基因组多态性及致癌蛋白E6、E7功能研究[D]. 辛慧珍.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MICA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联性研究[D]. 王振芳.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HPV16 E6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分析[D]. 潘贞贞.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4]HLA限制性HPV16 E6、E7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与宫颈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玛依努尔·阿里甫.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2)
  • [5]APOBEC3s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 陈红香.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3)
  • [6]HPV-16 URR突变对病毒早期启动子活性影响的研究[J]. 宋丹,史茜,侯向前,玛依努尔·尼亚孜,马正海.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2)
  • [7]新疆维吾尔族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研究[D]. 阿瓦古丽·玉克赛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
  • [8]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分流及HPV16型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研究[D]. 马春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3)
  • [9]维吾尔族妇女HPV持续感染、宫颈癌发生发展与HPV16 L1、LCR甲基化的相关性研究[D]. 隋霜.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10]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D]. 亚力坤·穆罕默德.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 L2基因多态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