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电信、信息系统和大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地与电磁兼容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薇娜[1](2020)在《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雷电是一种自然的放电现象,常常伴有着闪电和雷鸣。一般情况下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也称之为电闪雷鸣。雷鸣闪电会和接触到突出的人、物、建筑物产生非常强烈的放电现象。这一放电过程对雷云下方的人、物、建筑物产生很大的危害。雷电灾害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对生命、财产的损失相当可观,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雷灾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避免或者减轻雷电的危害,一方面需要加强雷电监测预警,另一方面要做好项目区域建设可行性研究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容易受到雷电袭击灾害的高发袭击点和高危险区,而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高于其他建筑物,雷电会引起高层建筑物的损坏,对电力、电器、电信设施设备造成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做好合理的防雷设施,以防灾避灾的方式来保护建筑物,电器及各设施设备的安全。本篇文章以国贸天峰小区为例,通过对该小区各方面地理位置、环境因素、气候资料、原始数据等的收集分析,对项目所在地雷暴日数以及雷暴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说明高层建筑物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必要性,为实现项目整体的综合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对雷电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雷电活动的认识和对雷电灾害的常识性介绍,引起人们对雷电防护的重视;然后根据项目资料的收集,土壤电阻率的测试,雷暴日的确定,具体分析建设项目防雷设计的特殊要求,分析幕墙侧击雷的防护,分析雷电场对智能化弱电系统设备的影响,确定防雷引下线的设置,确定防雷等电位连接和强、弱电系统综合布线的设计。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和设计的结果,提出具体防护措施,为高层住宅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提供有利例证。
吴杰[2](2020)在《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射电望远镜系统间及台址内电子设备众多,电磁兼容性能(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突出。台址内电磁发射一方面会辐射到射电望远镜台址周围,降低观测系统信噪比,增加数据处理难度;另一方面会通过天线旁瓣进入接收机系统,对射电望远镜观测任务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分析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发射特性,并提出一套可行的系统级EMC评估方法,对射电望远镜的EMC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射电望远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其对射电望远镜系统的干扰量;给出了台址内分层级薄弱环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思路,并对影响要素进行研究;结合评估理论,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EMC评估方法及体系。本文的研究思路“EMC需求分析→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及干扰量预估→分层级EMC抑制→系统级EMC设计评估”,也适用于解决其他领域复杂EMC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引入电磁拓扑理论,建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拓扑结构及电磁耦合序列图,为干扰量预估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结合系统设备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辐射发射路径损耗及天线旁瓣增益,构建了干扰量计算模型;对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的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各系统到射电望远镜系统馈源口面的干扰量。(3)对台址内干扰源进行共性分类,采用了“三层屏蔽+滤波”的EMI抑制思路;分别对建筑物、机箱/机柜、设备壳体及电气引入类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仿真和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其屏蔽效能的因素;给出了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并以计算机系统为例,进行了测试验证。(4)通过不同方法优劣对比,确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的赋权方法及评估方法;建立了以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性能为目标层、以主要分系统为准则,包含多项指标的分层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射电望远镜台址内系统的EMC性能,满足屏蔽设计评估需求;针对不同指标,分别采用了差值变换法、区间变换法和德尔菲法来完成数据归一量化处理;采用了理想点排序法进行评估,并对层次分析法求取的指标权重用熵权法进行客观性修正,并针对不同设计案例,给出了评估结果。
吴其霖[3](2020)在《基于PXIe和模块化组件的便携式设备EMC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中,电磁测量对便携式设备的应用需求正呈与日俱增的趋势。便携式设备以其模块化、总线化、集成化的特点,能够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实现既定的测量任务要求。与此同时,便携式设备所面临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潜在的电磁干扰、电磁危害也在随之增加。于该情景中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深入关注。在便携式设备内部,PCB板卡组件电磁辐射效应是机箱内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分析并研究便携式设备板级和之相关的设备级电磁特征和电磁兼容特性是深入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必要前提之一。本文针对某型便携式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研究和改善。具体研究了微带线的结构特征及传输信号特征与微带线辐射强度特性之间的物理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PCB时钟线的辐射特征。通过将PCB辐射等效模型与简化的机箱模型联合,分析了设备机箱内的电磁环境、电磁泄漏、PCB板卡的辐射等情况,并依据相关电磁兼容标准对实际板上走线和设备结构进行了电磁兼容性预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印刷电路板的近/远场辐射特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性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首先对设备内部辐射源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以评估机箱内部整体的电磁环境。其中印刷电路板的微带线作为设备内连接元器件和传输信号的核心部分,其辐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内部的电磁环境。研究分析了印刷电路板的微带结构特征及其传输信号特征对辐射特性的影响,并计算了实际印刷电路板的远场和近场的辐射情况,根据相关电磁兼容标准针对性的进行了电磁兼容性设计改善。2.研究了印刷电路板辐射的等效以及与便携式设备结构体的联合分析方法。对设备机箱进行电磁建模,并根据微扰理论,对屏蔽机箱进行了模型简化处理,以此兼顾有效性和分析效率。将具有复杂电路结构的PCB视作黑匣子,提取PCB的近场辐射强度数据做系统等效。将该等效的近场辐射源替代PCB置于简化机箱模型内部,仿真分析了便携式设备的内部场强分布、电磁泄露和PCB间的相互影响等具体情况。3.针对2中研究的电磁干扰和泄露情况,进行了便携式设备的EMC设计改善,并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防护。根据便携式设备箱体中多PCB板卡集成的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屏蔽保护,减轻PCB间的耦合、降低电磁泄露,从而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并计算了设备外部的干扰源对设备内部的影响,通过屏蔽效能计算分析了箱体电磁防护薄弱的频点和频段,并依据相关电磁兼容标准探索了相关防护措施的设计途径。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恒洲[5](2019)在《CAN总线电磁干扰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面临的电磁环境越发严峻,在应用过程中受电磁干扰影响的程度更严重,经常会出现车内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错误导致的仪表盘不工作等问题。针对CAN总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CAN通信原理、总线节点结构及相关文献资料发现,CAN收发器的总线差动电平与数字逻辑电平的相互转换是CAN总线当中最容易受到干扰出错的部分。本论文针对CAN收发器内部CANH和CANL支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抗干扰能力不同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两节点CAN测试板并开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EFT)干扰试验得到了 CAN收发器在EFT干扰下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种量化收发器电磁干扰的方法,对分析收发器受干扰出错的原因及其选型和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报文传输的格式规范及收发器芯片的内部结构,分析了收发器芯片分别在显性和隐性状态下的工作情况。然后选择SN65HVD232和TJA1051T两款主流收发器芯片进行芯片开封、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传输线脉冲发生器测试,分别从物理结构、阻抗特性、保护结构特性三方面分析比较了芯片的对称性。再之后开展EFT干扰实验,利用USBCAN接口卡和CANScope分析仪从应用层对收发错误数据帧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了不同干扰幅度、脉宽下收发器的错误情况、干扰对收发器传输速率的影响及干扰导致的收发器损坏问题。最后使用Pspice软件对收发器内部电路进行了等效仿真,验证了芯片不对称性而导致的抗干扰能力不同。通过试验的观察测量表明,SN65HVD232收发器芯片CANH、CANL端口的对称性要优于TJA1051T芯片,但TJA1051T芯片的抗干扰能力要强于SN65HVD232芯片,所以除了端口不对称性会影响总线抗干扰能力外,还要考虑保护结构对干扰的影响。另外,错误帧数量与干扰电压幅度不呈线性增加关系,在一定电压的EFT干扰范围内两款芯片错误帧数量都有一个急剧上升又陡然下降的过程,这可能与保护结构的开启状态有关。最后,脉冲的宽度、数据传输波特率也会影响错误帧数量,收发器芯片的电源端口更容易受EFT干扰而导致芯片失效。
李高升[6](2013)在《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设备与系统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科学合理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制造获得,并通过及时且有效的电磁兼容维护而得以保持。近年来,随着军事用频装备和民用无线电设备与系统的快速增多,电磁环境呈现日益复杂化的态势,电磁自扰、互扰等不兼容问题逐渐增多。而电磁干扰排查的难度较大,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与分析手段较少,对测试数据的综合应用欠缺。为此,本文研究电磁兼容维护技术和方法,探讨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致力于为保持或恢复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状态提供技术支撑。论文研究过程中开展和完成的工作可以划分为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三方面,主要包括:一、电磁兼容维护的概念和理论围绕电磁兼容维护这一中心任务,论文首先研究了电磁兼容维护工作的基础问题,提出了电磁兼容维护、电磁兼容预知性维护、电磁兼容可靠性、电磁兼容模型综合、电磁兼容体检和电磁兼容保障等概念,分别给出或明确了各自的定义,阐述了相关内涵,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的理论与技术框架,解决了电磁兼容维护领域的部分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信息化装备的维护、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电磁兼容故障诊断方法和引起故障的原因;给出了实现电磁兼容模型综合所需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定义了电磁兼容可靠性的表征参数,分析了装备的电磁兼容寿命;尝试给出了电磁兼容维护效果评估方法;阐明了电磁兼容加改装的工作内容,分析了电磁兼容加改装的目的和原则。二、基于测试数据的电磁兼容预测方法论文研究了如何对电磁兼容测试数据和分析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提出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预测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面向实际问题的统计算法实用化设计方法,包括分段原则和方法及曲率、切线、梯度等概念的应用;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在电磁兼容领域的应用,分析了训练算法的特点与选择方法、学习率的设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方法;研究了人工蜂群和人工鱼群等群体智能仿生算法;研究了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基于模糊技术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面向电磁兼容维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与神经网络混合的电磁兼容预测方法;分析了粒子群优化鱼群算法。本文研究的各种算法分别以雷达、通信设备的电磁敏感度、辐射与传导发射特性等分析为例进行了阐释或验证。三、电磁兼容维护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关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是电磁兼容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本文分析了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测试场地和测试系统,研究了维护工作涉及的现场测试难点及其与标准测试的区别,探讨了现场测试中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了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方法,深入分析了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干扰信号传播分析方法。论文对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维护系统的功能和构成,给出了设计思路,分析了测试和模拟、模型综合、数据库子系统及移动式车载平台设计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为了提高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能力所进行的优化设计与改进,分析了软件集成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磁兼容模型综合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和技术,阐述了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深入研究了电磁信号接收的宽带补偿技术,阐述了宽带开关、滤波器、低相噪本振及微波变频接收模块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车载方舱的电磁兼容措施;论文给出了部分典型平台的电磁环境及装备电磁发射特性、敏感特性测试与分析的试验情况和部分结果。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对电磁兼容性能的针对性测试、主动管理和预知性维护与保障具有直接作用,有助于将电磁兼容领域的被动和消极维护转变为主动和积极维护。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在电磁兼容维护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并针对舰船、潜艇和飞机等重要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开展了电磁兼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徐晓莹,张艳凤,张秀然,曾永林[7](2009)在《电缆线路电磁兼容性屏蔽接地技术》文中提出分析了电缆线路电磁兼容接地技术问题.对电缆线路采用不同接地路径及接地方式时的抗扰度进行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给出实际工程中接地抗干扰的有效措施.
李伟[8](2009)在《出租车计价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磁兼容(EMC—E1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问题是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从实用性来看,如不解决,已阻碍国际、国内贸易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性来看,它提出了许多挑战性的、多学科的研究问题。本课题是天津市社会发展重点基金(05YFSYSF033)项目“电磁辐射骚扰抑制技术的研究”,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着电磁骚扰的三要素进行的,重点在于研究了计量仪器的辐射骚扰特性及其采取的有效抑制措施。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对电磁兼容的发展现状及内容进行了研究,讨论和分析了常见电磁骚扰源的特性及其耦合途径,并重点阐述了传导耦合、共阻抗耦合、感应耦合和辐射耦合的特性,为分析实际产品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对电磁兼容设计预测模型的研究过程中,利用场和路的预测模型方法分别对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进行了建模分析;建立了辐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及其设备产生的共模骚扰电压与差模骚扰电压的数学模型,阐述了辐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及其工作设备的辐射干扰特性,为解决实际产品的辐射骚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3.对同一辐射体的辐射骚扰场强与测试距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器及电子设备谐波电流产生的原因,获得了抑制谐波电流的方法。通过测量磁性磁芯电感器的插入损耗,进而得出材料的有效磁导率。给出EMI电源滤波器用电感器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一种获得磁芯材料特性的参数分析法。4. 2006年天津市政府更换出租车计价器,在政府招标检测中发现国内制造的计价器辐射骚扰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对计价器辐射骚扰进行了深入研究,采取了有效的抑制措施降低计价器的辐射干扰,采用3种措施:①更改晶振电路设计,增加接地措施,降低辐射骚扰;②增加滤波电路,抑制高次谐波,降低辐射骚扰。③对出租车通讯电缆进行抗干扰设计。通过项目研究,改进设计,解决了出租车计价器辐射骚扰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问题。此项目的成功完成,使天津市32000多辆出租车安装了绿色环保计价器。
胡华碧[9](2009)在《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与防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类置身于网络、通讯的时代,一方面提高了通讯交流和办公的效率,另一方面使人们对通信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信息设备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它们极易遭受雷电过电压及其他操作过电压、电涌的损害。因此,研究雷电对通信系统的危害与防护是提高通信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雷电对信息系统破坏的规律,通过对雷电的产生和雷电危害的分析,提出了通信系统雷电防护的总体规划,并详细介绍了在信息系统防雷中,对直击雷防护时避雷针防护范围的计算、等电位连接设计及接地连接;同时还介绍了在对感应雷防护时,防雷区的划分、SPD防护及电源防雷滤波器的设计。
杨坚[10](2007)在《计算机机房雷电感应危害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机房是电子信息设备的集中场所,是网络传输枢纽和数据处理中心,对于如今信息化世界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电子信息设备的耐压和抗电磁干扰性能比较低,与此同时,雷电作为常见的自然现象所伴随的强大的感应电磁场以及在金属导体中产生的感应过电压,时刻危胁着计算机房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那么深入了解雷电感应危害,并有效合理的对雷电感应进行防护,保护计算机机房电子信息系统安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目前,在国内外关于雷电理论及计算方法尚欠完善,也无十分有效的防护措施。为了对机房的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弱电电子设备采取有效实用的防雷保护措施,保障机房系统正常安全运行,减小雷电感应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首先应明确雷电感应得危害原理及危害途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子设备保护装置的选择、使用以及屏蔽、等电位连接、防雷接地和综合布线等方面的防雷保护技术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机房内部的雷电电磁环境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在现代机房建筑中,临近雷击时机房内电磁环境普遍满足小于800A/m的要求,但是其在机房内部环路的感应过电压却仍然很高,超出设备的耐压能力;直接雷击机房建筑时在机房内产生的雷电电磁环境很高,严重危害着机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因此必须对机房进行雷电感应综合防护。本文指出了屏蔽、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和防雷接地四大系统组成的内部感应雷综合防护系统,并对其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提出了感应雷的根本有效的防护措施——屏蔽措施。本文对屏蔽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就屏蔽选材、屏蔽效率、相对屏蔽效率以及工程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在实际防雷工程应用中,选用钢材进行格栅型屏蔽效益好;屏蔽网格尺寸选择在0.5—1.5m工程效益最佳,当网格尺寸在1m时最为理想。本文通过对雷电感应危害大小的分析计算,可以了解雷电发生时计算机房内电子设备设施遭受感应雷击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为防雷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通过对屏蔽效率的研究,可以掌握在防雷工程中屏蔽的作用与合理做法,在有效保护的情况下减少经济投入和材料损失。
二、电子、电信、信息系统和大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地与电磁兼容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电信、信息系统和大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地与电磁兼容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2.1 所研项目原始数据收集 |
2.1.1 强电系统 |
2.1.2 弱电系统 |
2.1.3 综合布线 |
2.1.4 接地系统防护 |
2.1.5 接地及安全措施 |
2.2 项目地理位置及环境 |
2.3 土壤电阻率数据采集 |
2.4 建筑物及其服务设施特点 |
2.4.1 各个建筑物基本特性测量分析指标 |
2.4.2 各个建筑物分区特性测量分析指标 |
2.4.3 建筑物各线路特性测量分析指标 |
第3章 项目所在地历史气候资料整理与分析 |
3.1 南昌市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南昌雷暴日年分析 |
3.1.2 南昌市雷暴日月分析 |
3.1.3 南昌市雷暴日时分析 |
3.2 项目数据分析 |
3.2.1 项目雷电活动范围 |
3.2.2 地闪密度 |
3.2.3 雷电参数极值 |
3.3 年预计雷击次数的估算 |
3.3.1 年预计雷电闪击次数的计算 |
第4章 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 |
4.1 雷击风险评估办法 |
4.1.1 参数基本概念 |
4.1.2 建筑物风险分量及其影响因素 |
4.1.3 风险容许值R_T |
4.1.4 风险评估办法 |
4.1.5 评估参数详细 |
4.1.6 风险分区 |
4.1.7 参数选择及建筑风险分量 |
4.2 雷电风险评估 |
4.3 评估过程 |
4.3.1 1#住宅评估 |
4.3.2 2#住宅评估 |
4.3.3 3#、5#住宅评估 |
4.4 评估结论 |
4.5 雷电防护建议 |
4.5.1 评估结论原因分析 |
4.5.2 雷电防护建议 |
4.5.3 整改后的风险计算 |
第5章 建筑物内部雷击风险因子分析及综合布线 |
5.1 评估方法 |
5.1.1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计算方法 |
5.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的确定 |
5.2 评估计算结果 |
5.3 评估结论 |
5.4 雷电防护建议 |
5.4.1 各线路过电压保护 |
5.4.2 综合布线 |
5.4.3 电话线路系统防护 |
5.4.4 计算机网络线路防护 |
5.4.5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线路防护 |
5.4.6 可视对讲线路防护 |
5.4.7 有线电视线路防护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射电望远镜系统在电磁兼容方面需求 |
1.1.2 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射电望远镜EMC研究现状 |
1.2.2 系统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重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1 电磁拓扑理论 |
2.2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1 干扰量预估模型 |
3.1.1 馈源口面干扰功率电平限值计算 |
3.1.2 设备到馈源口面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计算 |
3.2 天线驱动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2.1 促动器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2.2 促动器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3 计算机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3.1 计算机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3.2 计算机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4 照明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4.1 LED灯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4.2 LED灯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5 监控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5.1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5.2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抑制研究 |
4.1 基于屏效需求的分层级薄弱环节EMI抑制 |
4.2 建筑物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台址内建筑物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2.2 金属丝网屏蔽效能研究 |
4.2.3 屏蔽门屏蔽效能研究 |
4.3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4.3.2 通风窗屏蔽效能研究 |
4.3.3 机箱/机柜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4 设备壳体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金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
4.4.2 增强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方法分析 |
4.5 电气引入类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不同状态下多芯线缆屏蔽效能测试分析 |
4.5.2 过孔线缆是否滤波处理必要性测试分析 |
4.6 主要分系统EMI抑制方案及测试验证 |
4.6.1 主要分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6.2 计算机主机电磁兼容设计测试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性能评估 |
5.1 系统级EMC设计性能评估的基本理论 |
5.1.1 多属性决策理论 |
5.1.2 系统级评估流程 |
5.1.3 系统级评估模型 |
5.1.4 指标赋权方法 |
5.1.5 系统级评估方法 |
5.2 台址内EMC设计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架构 |
5.2.2 指标要素修正 |
5.2.3 指标归一量化处理 |
5.2.4 指标层指标确立 |
5.3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评估方法 |
5.3.1 理想点排序法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信息熵求权法 |
5.3.4 结合熵权法的AHP-TOPSIS综合评估方法 |
5.4 设计方案评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PXIe和模块化组件的便携式设备EMC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CB辐射研究现状 |
1.2.2 机箱机柜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设备电磁兼容特性及微带辐射计算基础理论 |
2.1 PXIe机箱的EMC特性 |
2.1.1 电磁兼容的定义及三要素 |
2.1.2 PXIe设备的结构特点 |
2.1.3 便携式设备EMC特性 |
2.2 PXIe内部PCB的辐射及EMC特性 |
2.2.1 阻抗突变和最低阻抗路径 |
2.2.2 周期信号辐射特性 |
2.3 电磁计算方法 |
2.3.1 有限元法 |
2.3.2 矩量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CB辐射及其EMC设计 |
3.1 传统PCB辐射等效法 |
3.2 PCB辐射分析 |
3.2.1 时钟信号上升沿和下降沿对微带线的辐射特性影响研究 |
3.2.2 时钟信号频率对微带线的辐射特性影响研究 |
3.2.3 微带线宽度对辐射特性影响研究 |
3.2.4 微带线终端负载对辐射特性影响研究 |
3.2.5 微带线拐角角度和形式对辐射特性影响研究 |
3.3 实际PCB的辐射分析及EMC设计 |
3.3.1 时钟信号线辐射特性分析 |
3.3.2 时钟信号线的EMC设计 |
3.3.3 修改前后信号质量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箱结构电磁兼容性分析及设计 |
4.1 机箱模型简化 |
4.2 联合仿真 |
4.3 机箱的EMC优化设计 |
4.4 机箱的敏感度 |
4.4.1 传导干扰 |
4.4.2 辐射干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CAN总线电磁干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电磁干扰效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CAN总线简介 |
2.1 CAN总线工作原理 |
2.2 报文传输 |
2.3 波特率与采样点 |
2.4 CAIN收发器芯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N收发器芯片端口不对称研究 |
3.1 芯片开封 |
3.2 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 |
3.2.1 S参数与Z参数 |
3.2.2 测试原理及方法 |
3.2.3 测试结果 |
3.3 传输线脉冲发生器测试 |
3.3.1 测量原理和方法 |
3.3.2 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N收发器抗EFT干扰研究 |
4.1 CAN收发器抗EFT干扰研究 |
4.1.1 CAN收发器测试板 |
4.1.2 EFT干扰脉冲 |
4.2 EFT测试方法及错误统计 |
4.2.1 测试仪器及试验系统 |
4.2.2 测试信息 |
4.3 测试内容 |
4.3.1 不同干扰幅度下收发器错误情况 |
4.3.2 CANH、CANL端口干扰电压 |
4.3.3 干扰脉冲宽度的影响 |
4.3.4 干扰对不同传输速率的影响 |
4.3.5 电源端口抗干扰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N收发器内部电路等效仿真 |
5.1 仿真方式的选择 |
5.2 CAN收发器内部电路仿真 |
5.2.1 差分信号及差分接收 |
5.2.2 各端口等效电路 |
5.2.3 整体等效电路及仿真结果 |
5.3 EFT干扰注入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需求分析 |
1.1.2 选题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1 电磁兼容管理 |
1.2.2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系统 |
1.2.3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磁兼容维护的基本问题分析 |
2.1 装备的维护与故障预测 |
2.1.1 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与保障 |
2.1.2 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 |
2.2 电磁兼容可靠性与故障诊断 |
2.2.1 电磁兼容可靠性 |
2.2.2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 |
2.3 电磁兼容模型综合 |
2.3.1 电磁兼容模型综合的概念与内涵 |
2.3.2 电磁兼容测试数据预处理 |
2.4 电磁兼容维护 |
2.4.1 电磁兼容维护及其预知性 |
2.4.2 电磁兼容维护效果评估 |
第三章 电磁兼容维护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 |
3.1 电磁兼容测试与处理方法 |
3.1.1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方法 |
3.1.2 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与处理 |
3.2 电磁信号接收的宽带补偿技术 |
3.3 复杂系统电磁兼容分析方法 |
3.3.1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方法 |
3.3.2 基于电磁拓扑的干扰信号传播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电磁兼容性能预知性维护算法 |
4.1 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与设计 |
4.1.1 统计回归算法分析 |
4.1.2 统计分析方法的实用化设计 |
4.1.3 雷达辐射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及预测应用 |
4.2.1 神经网络算法分析 |
4.2.2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辐射特性预测 |
4.3 群体智能仿生算法分析 |
4.3.1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应用 |
4.3.2 人工鱼群算法分析 |
4.4 模糊数学及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应用 |
4.4.1 模糊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
4.4.2 基于模糊技术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 |
4.5 预测算法混合设计与分析 |
4.5.1 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的混合 |
4.5.2 粒子群优化鱼群算法 |
第五章 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设计与试验 |
5.1 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1 系统功能与总体设计 |
5.1.2 高性能接收组件研制 |
5.1.3 模型综合子系统开发 |
5.2 典型平台电磁兼容维护试验 |
5.2.1 装备发射特性和电磁环境测试与分析 |
5.2.2 装备电磁敏感特性测试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电缆线路电磁兼容性屏蔽接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缆线路电磁兼容的接地方式 |
2 建筑物内电缆线路的敷设与接地 |
2.1 建筑物内的电磁场 |
2.2 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路径 |
2.3 正确选择电缆屏蔽接地方式 |
3 户外电缆线路的敷设与接地 |
4 结论 |
(8)出租车计价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国内外状况 |
1.1.1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
1.1.2 电磁兼容研究内容 |
1.1.3 电磁兼容国际和国内标准 |
1.2 出租车计价器国内外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电磁兼容理论 |
2.1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
2.1.1 电磁兼容三要素 |
2.1.1.1 电磁干扰源 |
2.1.1.2 电磁干扰敏感设备 |
2.1.1.3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
2.1.1.4 辐射干扰 |
2.1.2 传导干扰的各种耦合方式 |
2.1.2.1 电容耦合 |
2.1.2.2 电感性耦合 |
2.1.2.3 公共阻抗耦合 |
2.2 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 |
2.2.1 屏蔽设计 |
2.2.1.1 屏蔽工作原理 |
2.2.1.2 屏蔽效能 |
2.2.1.3 屏蔽技术 |
2.2.2 接地设计 |
2.2.2.1 接地的方式 |
2.2.2.2 接地阻抗 |
2.2.3 滤波器设计 |
2.2.3.1 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
2.2.3.2 滤波器的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辐射骚扰的预测模型 |
3.1 主要的预测算法 |
3.1.1 场的算法 |
3.1.2 路的算法 |
3.2 预测建模 |
3.2.1 骚扰源模型 |
3.2.2 耦合途径模型 |
3.2.3 敏感设备模型 |
3.3 辐射骚扰预测 |
3.3.1 电流元辐射特性 |
3.3.2 共模骚扰分析 |
3.3.3 差模骚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价器电磁兼容性 |
4.1 骚扰场强与测试距离的关系 |
4.1.1 引言 |
4.1.2 理论分析 |
4.1.3 实测分析 |
4.2 谐波电流抑制技术 |
4.2.1 谐波电流产生的原因 |
4.2.2 非正弦波形的功率消耗 |
4.2.3 抑制谐波电流的措施 |
4.2.4 谐波抑制电感器磁芯材料特性的参数分析法 |
4.3 计价器电磁兼容抑制对策 |
4.3.1 实验布置 |
4.3.2 实验分析 |
4.3.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与防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雷电的现实意义 |
二、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必要性 |
三、雷电防护的研究现状及理论进展 |
四、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
第二章 雷电的基本知识 |
2.1 雷电 |
2.2 雷电的产生 |
2.3 雷电的分类 |
2.4 雷电的参数 |
第三章 雷电的危害及防护规划 |
3.1 雷电的危害 |
3.2 雷电的危害的特点 |
3.3 常规的防雷方法 |
3.4 信息系统的防雷规划 |
第四章 直击雷的防护 |
4.1 避雷针的防护 |
4.2 等电位连接及设计 |
4.3 接地 |
第五章 感应雷的防护 |
5.1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
5.2 SPD防护 |
5.3 电源防雷滤波器的设计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计算机机房雷电感应危害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雷电对安全生产的危害及其作用 |
1.2 计算机机房防雷的迫切性和防雷要求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
2 计算机机房遭受雷击类型及特点 |
2.1 机房和其他建筑物防雷异同点分析 |
2.2 计算机房综合防雷体系的分析 |
2.3 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内容研究 |
3 雷电流参数及波形分析 |
3.1 雷电流波形特性参数 |
3.2 雷电流波形分析 |
3.2.1 雷电流波形种类 |
3.2.2 雷电流波形函数表示 |
3.3 典型雷电流冲击波破害能力对比分析 |
4 机房雷电感应电磁环境及其危害分析 |
4.1 雷电感应电磁场对机房电子设备的影响 |
4.1.1 计算机房结构及常用电子设备 |
4.1.2 电子设备的致损值 |
4.1.3 计算机房电磁环境计算模型的选用 |
4.2 邻近雷击机房内电磁场环境 |
4.2.1 邻近雷击最小击距的确定 |
4.2.2 邻近雷击机房内电磁场计算 |
4.3 雷击建筑物时机房内电磁场环境 |
4.3.1 屏蔽体安全空间内雷电磁场分布计算 |
4.3.2 屏蔽体非安全空间内雷电磁场分布计算 |
4.4 机房内雷电感应电磁环境危害分析 |
4.4.1 金属导体上的感应过电压 |
4.4.2 机房内电磁环境危害 |
4.5 小结 |
5 计算机机房雷电感应防护措施研究 |
5.1 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规范要求 |
5.2 雷电防护区划分 |
5.3 感应雷防护措施及研究 |
5.3.1 屏蔽系统 |
5.3.2 等电位连接系统 |
5.3.3 综合布线系统 |
5.3.4 防雷接地系统 |
5.4 雷电感应屏蔽技术研究 |
5.4.1 屏蔽效果计算分析 |
5.4.2 计算机机房电磁屏蔽效率分析 |
5.5 小结 |
6 广西柳州电视大学综合防雷技术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防雷技术应用 |
6.3 应用结果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项目及研究成果 |
1 技术文章 |
2 参与工程项目 |
3 工程师资格证书 |
致谢 |
四、电子、电信、信息系统和大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地与电磁兼容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应用研究[D]. 朱薇娜. 南昌大学, 2020(01)
- [2]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D]. 吴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PXIe和模块化组件的便携式设备EMC设计[D]. 吴其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CAN总线电磁干扰效应研究[D]. 刘恒洲.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1)
- [6]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D]. 李高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1)
- [7]电缆线路电磁兼容性屏蔽接地技术[J]. 徐晓莹,张艳凤,张秀然,曾永林.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 [8]出租车计价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D]. 李伟.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7)
- [9]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与防护的研究[D]. 胡华碧. 贵州大学, 2009(S1)
- [10]计算机机房雷电感应危害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D]. 杨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