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腋芽发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尾松,短枝腋芽,休眠解除,发育进程
腋芽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坤[1](2019)在《马尾松短枝腋芽休眠解除的发育进程及转录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腋芽从休眠解除到生长成分枝,是植物规避顶芽丧失等伤害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也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适应环境的重要方面。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一年生枝上着生的短枝(针叶束)内有一枚处于休眠状态的肉质状腋芽,经长枝截顶处理后会休眠解除并进一步发育为长枝。本研究以马尾松一年生长枝上的短枝腋芽为研究对象,进行截顶处理并定期取样,系统观测短枝腋芽解除休眠后外部形态及内部组织发育,在此基础上结合叁代全长转录组及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马尾松短枝腋芽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解析短枝腋芽休眠解除及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在马尾松1a生枝上着生着一枚直径约为针叶宽度的1/5,并具有完整的分生组织的肉质状腋芽,保持生长停滞的休眠状态;通过体式显微镜拍照结合石蜡切片制作的方法对马尾松腋芽发育进程进行形态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面经截顶处理后,腋芽的休眠解除,分生组织分生特性被激活,腋芽开始进行生长发育。经12d后分化出新的鳞叶;在24d时鳞叶已呈非肉质状,包裹的饱满的腋芽,并在腋芽下部鳞叶的叶腋处分化出针叶原基;第32d左右,腋芽已发育完全,然后开始抽梢,与长枝顶芽的发育相似。2、基于PacBio Sequel平台的叁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并结合生物学信息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共获得了参与马尾松短枝腋芽发育过程的83671个全长mRNA(Unigene)序列,有81103个Unigene序列成功注释,注释率高达96.93%。在NR数据库中成功注释到77656条Unigene,注释率为92.71%,被注释到系统进化关系最紧密的是云杉属。GO数据库注释结果表明大部分Unigene参与代谢过程、细胞结构与蛋白结合、催化活性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类中,多数Unigene参与细胞过程、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3、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结合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的方法。RNA-seq分析结果表明,截顶处理前及处理后4d有398个基因差异表达,GO富集结果发现这些基因产物多数参与单一有机体以及氧化还原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多涉及类黄酮生物合成、萜类生物合成、昼夜节律等途径,一些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如CHS、C4H等被注释到,同时注释到赤霉素合成关键基因GA1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因;推测这些基因可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腋芽休眠解除机制和生长发育调控网络有着密切联系。截顶处理4d后与处理20d后有444个基因差异表达,GO富集结果发现这些基因产物多数参与生物调节以及细胞调节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多涉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脂肪酸代谢以及精氨酸生物合成等途径的差异表达,特别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SAUR基因的差异表达,SAUR是生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说明这些基因与腋芽内植物激素的合成相关,并促进腋芽的生长发芽发育。截顶处处理20d后与处理32d后有63个基因差异表达,GO富集结果发现这些基因产物多数参与运输以及定位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多涉及脂肪酸生物合成、其他类型的O-聚糖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代谢等途径的差异表达,脂肪算合成的关键基因FATB被注释到,推测腋芽的发育已经具备了枝条的形态结构,并开始进行油脂的生物合成等过程。qRT-PCR的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Unigenes表达量与RNA-Seq所得表达谱变化规律相似,表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邓衍明,孙晓波,贾新平,梁丽建,苏家乐[2](2016)在《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茉莉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秋水仙素处理对茉莉〔Jasminum sambac(Linn.)Aiton〕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长度为0(未萌发)、3~5和8~10 mm腋芽为实验材料,对500、1 000和2 0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分别处理24和48 h后腋芽的生长状况以及萌发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和发育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各处理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秋水仙素处理后茉莉腋芽及萌发枝条的各生物学效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各处理组腋芽的生长率和处理指数,以及萌发枝条的长度、最大节间长、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现蕾数、现蕾率、最大蕾长、最大蕾宽和开花率总体上显着(P<0.05)低于对照组(用清水处理未萌发腋芽48 h),而腋芽的抑制率和死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总体上看,随秋水仙素质量浓度提高,腋芽的生长率和处理指数降低,而抑制率和死亡率升高,萌发枝条的长度和最大节间长缩短,开花率升高,其他指标呈波动变化;随处理时间延长,腋芽的生长率、死亡率和处理指数降低,但抑制率升高,萌发枝条仅现蕾数和开花率降低,其他指标均逐渐提高;随腋芽长度增加,腋芽的抑制率和处理指数降低,但死亡率升高,萌发枝条的现蕾率、现蕾数、最大蕾长和开花率均呈波动变化,其他指标均降低。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茉莉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异常现象,且随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腋芽长度增加及处理时间延长,减数分裂后期的细胞异常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异常率与腋芽生长率呈显着负相关,与腋芽死亡率呈极显着正相关;腋芽生长率与腋芽抑制率和开花率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P<0.01)负相关;腋芽抑制率与现蕾率呈显着正相关;处理指数与细胞异常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茉莉腋芽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各生物学效应指标,茉莉腋芽适宜的诱导条件为用5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5 mm腋芽24 h。此外,建议将处理指数作为秋水仙素对茉莉腋芽细胞减数分裂影响效应的评价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雅琼[3](2015)在《烟草腋芽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分枝发育在植物形态建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植物的分枝发育过程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等的共同影响。对植物侧枝发育有显着调控作用的基因大部分属于GRAS、TCP或R2R3-MYB基因家族,这叁个基因家族均编码植物转录因子。其中,GRAS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TCP家族是一类与植物器官叁维形态发育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R2R3-MYB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初生和次生代谢、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本研究对烟草全基因组内GRAS和TCP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克隆了属于GRAS基因家族的烟草Nt LS基因、属于TCP基因家族的Nt BRC1-Like基因和属于R2R3-MYB基因家族的Nt RAX2基因,它们的直系同源基因都与植物侧枝发育相关。对Nt LS和Nt RAX2基因进行过表达分析、基因沉默研究以及拟南芥互补实验验证,探索其对烟草腋芽发生和发育的影响,为利用遗传操作培育无腋芽或少腋芽的烟草新种质奠定基础。本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烟草基因组中鉴定了95个GRAS家族成员,根据系统进化的分析结果将它们分为十个亚家族。所有的Nt GRAS成员都含有5个高度保守的motif,分别是LHR I、VHIID、LHR II、PFYRE和SAW。该基因家族中约88.42%的基因没有内含子,有定位信息的84个成员分布在烟草的22条染色体上。烟草GRAS基因参与很多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约74%的Nt GRAS蛋白是细胞核定位。被选取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的22个Nt GRAS基因中大多数在根和叶片的表达量最高。(2)在烟草基因组中鉴定了61个TCP家族成员,根据系统进化的分析结果将它们分为Class I和Class II两个亚家族,其中Class II又可以分为CIN和CYC/TB1亚簇。所有的Nt TCP蛋白都含有高度保守的TCP-domian,有12个成员还另外包含一个R-domian,这12个Nt TCP蛋白中有10个属于CYC/TB1亚簇。该基因家族中约67.2%的基因没有内含子,有定位信息的54个成员分布在烟草的20条染色体上。被选取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的22个Nt TCP基因中绝大多数在叶片的表达量最高。(3)从普通烟草中克隆了Nt LS基因的2条拷贝,Nt LS-S和Nt LS-T,前者来自于林烟草,后者来自于绒毛状烟草。二者序列极为相似,且都没有内含子,分别与GRAS基因家族中的Nt LS和Nt LSa基因相对应。Nt LS-S和Nt LS-T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番茄Le LS、拟南芥At LAS和菊花Dg LSL的表达模式相似。对Nt LS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和CRES-T载体并进行遗传转化,获得的T0代过表达转基因烟草比非转基因烟草更早出现腋芽,而且Nt LS-S基因能恢复拟南芥las突变体的表型。(4)从普通烟草中克隆了4个Nt BRC1-Like基因,命名为Nt BRC1-Like1、2、3和4,分别与TCP基因家族中的Nt TCP18a、b、c和d相对应。这4个基因属于与植物侧枝发育相关的CYC/TB1亚家族,且Nt BRC1-Like1/4、Nt BRC1-Like2/3两两的遗传距离较近。4个Nt BRC1-Like基因编码的蛋白除具有核心的TCP-domain外,还具有CYC/TB1簇蛋白特有的R-domain。4个Nt BRC1-Like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呈现特异性表达,且其表达模式可分为两种:1和4的表达模式相似,在腋芽中高度表达;2和3的表达模式十分相像,在叶和腋芽中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其它组织。Nt BRC1-Like2和3被证实是Nt BRC1b基因分别来自于林烟草和绒毛状烟草的2条拷贝,Nt BRC1b-S和Nt BRC1b-T。为了探索Nt BRC1b基因的功能,对其构建了过表达载体,正在研究其功能。(5)从普通烟草中克隆了Nt RAX2基因的2条拷贝,来自于林烟草的Nt RAX2-S和来自于绒毛状烟草的Nt RAX2-T,二者序列高度相似。Nt RAX2-S和Nt RAX2-T在腋芽和花中高度表达,在花芽和茎尖中的表达也维持较高的水平。对Nt RAX2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和CRES-T载体并进行遗传转化,获得的T0代过表达转基因烟草比非转基因烟草更早出现腋芽,并且Nt RAX2-T能使拟南芥rax2突变体的表型得到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5-01)
巩檑[4](2012)在《中国石蒜离体培养过程中腋芽发生的发育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蒜属植物是一类集中分布在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独特的花型、多变的花色、丰富的加兰他敏和淀粉含量使之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本研究选取石蒜属中淀粉和药用价值均较高、全国广布的一个种—中国石蒜为研究材料,在建立起完整的离体培养体系后,从组织结构、激素、特异蛋白质和基因表达等多个层面深入探索腋芽发生的发育规律;并初步提出了改进离体培养的操作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以中国石蒜带基盘双鳞叶为外植体,经过诱导腋芽、增殖腋芽、生根等发育阶段后,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外源细胞分裂素对启动腋芽发生、发育起到关键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促进腋芽再生。在此基础上,对植株再生过程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石蒜的离体培养过程属于定芽发生体系,表现出稳定的诱导率和增殖率。2.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用两种分子标记-ISSR、SRAP-对连续培养27个月的再生植株进行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标记均呈现出极低的变异率,说明建立起的离体培养体系可以较好的保存种质资源。3.用POX、AMY和ATP叁种同工酶从蛋白质水平对离体培养过程的发育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叁种同工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其变化规律与形态发生过程相吻合。4.以CKs、IAA、GAs和ABA四种内源激素为指标,集中探究了这四种激素在中国石蒜植株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模式和机制。结果表明,4种激素在不同发育阶段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互有配合或拮抗。外源细胞分裂素作为刺激信号是启动腋芽发生、维持植株再生的关键因素;内源细胞分裂素通过改变组织的生理状态使其有利于腋芽再生。同时,激素之间的互作用可能影响下游器官发生基因的表达,这二者是离体形态建成的主要原因。5.为了从基因水平研究植株再生的发育规律,本研究在参考多糖、多淀粉植物R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石蒜属植物的RNA提取方法。方法的有效性经过石蒜属5个种不同类型材料的验证。6.应用同源克隆法(RACE)从中国石蒜鳞叶中克隆出KNOX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多种单子叶植物的KNOX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7.应用荧光定量PCR对从中国石蒜鳞叶中克隆出LcKNOX1在离体培养过程中11个典型发育时间点的表达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内源CKs的含量与该基因的表达量有极显着正相关性,并做出了二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综合内源激素和基因表达数据,我们推测外源细胞分裂素作为刺激信号诱使内源细胞分裂素积累并与其它激素一起促使形态建成。最后,结合激素和基因表达结果,我们提出了改进离体培养的初步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5-01)
骆瑞清[5](2011)在《不同因素组织培养对山苍子茎段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苍子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茎段诱导分化丛生芽、增殖与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苍子通过茎段外植体直接分化丛芽进行离体培养的途径。最佳丛生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1/2MS+6-BA2.0 mg.L-1+NAA 0.1 mg.L-1+AC0.5 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6-BA1.0 mg.L-1+IBA 0.1 mg.L-1+Vc 1 mg.L-1,以不定芽形式增殖,增殖系数为5.6,增殖周期为30 d左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NAA0.3 mg.L-1+IBA0.2 mg.L-1+AC0.5 g.L-1,生根率91%。(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1年05期)
骆瑞清[6](2011)在《不同因素组织培养对山苍子茎段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苍子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茎段诱导分化丛生芽、增殖与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苍子通过茎段外植体直接分化丛芽进行离体培养的途径。最佳丛生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1/2MS+6-BA2.0mg/L+NAA0.1mg/L+AC0.5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6-BA1.0mg/L+IBA0.1mg/L+Vc1mg/L,以不定芽形式增殖,增殖系数为5.6,增殖周期为30d左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NAA0.3mg/L+IBA0.2mg/L+AC0.5g/L,生根率91%。(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朱彦涛[7](2001)在《油菜扩繁中茎段长度对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蓝型油菜 97TZ1 92的单株无性系试管苗为材料 ,探讨了油菜茎段培养中腋芽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对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 2 4h后 ,有 80 .7%的茎段从叶腋露出幼小生长点 ;5 d后已有93 .2 %茎段出芽。但培养过程中 ,随着茎切段长度的减小 ,幼芽生长发育明显减慢 ,正常率和成活率降低。培养 3 0 d后统计 ,幼苗平均苗高和生根率降低 ,平均每株幼苗的根数、根长以及叶片数也出现减少的趋势 ,其中茎段长度以 1 mm≤ x<4mm的变化较明显。因此认为 ,茎切段培养中叶腋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至少应大于 4~ 6mm。(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郝岗平,杜希华,尤勇,侯福林,范志强[8](2000)在《不同因素对离体培养的银杏幼茎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stem of Ginkgo biloba were cultured on MS,modified MS and DCR basal medium,supplemen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s—NAA,ZT (zeatin) and two types of nurture-CH (casein hydrolysate) and Ade (adenin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basal medium,different hormones and nurture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inkgo biloba stem.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MS with CH 500 mg·L -1 was the best medium for in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xillary buds;the medium with NAA,ZT and Ade promoted axillary buds to be callus and inhibited them developing into shoots. The shoot rate was 89.3%. After cultured for 40 days,the clustered buds were emerged from axillary buds. The detached buds from clustered buds were cultured on modified MS basal medium or supplemented with CH 500 mg·L -1 . The shoots grew well,and the reproduction coefficient was 3. The shoots from apical buds were also reproduced,and the reproduction coefficient was 4. The shoots were induced to root on MS+NAA 0.1 mg·L -1 medium,and the rooting rate was 33.3%.(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00年02期)
韩东生,吴绛云[9](1993)在《植物激素和蔗糖对山葡萄离体茎段腋芽及根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左山一号”山葡萄品种试管苗为试材,探讨了植物激素和蔗糖对茎段腋芽发育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腋芽的萌发必须有BA和蔗糖的存在,单独使用BA可促进腋芽的增殖,但不利于腋芽仲长。BA与IAA配合有利于腋芽增殖和仲长。蔗糖对腋芽增殖和生长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增殖培养中蔗糖浓度不宜低于2.5%,带叶嫩梢可在不添加生长素和蔗糖的条件下达到较高的生根率。(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1993年05期)
何承坤,李家慎[10](1989)在《花椰菜腋芽分化与发育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栽培实践中得知,花椰菜(Brassica oloracea var.botrytis L.)采收花球后的残株不象结球甘蓝(B.oleracea var.capitata L.)那样从叶腋萌发形成新的侧枝而加以利用。通常花椰菜的栽培,通过播种育苗,定植或假植后定植,进行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而达到采收产品的目的,这样采收花球后的残株不论在田间存留多久,都不会萌生腋芽。初步切片观察发现,花椰菜不存在腋芽原基,但叶腋细胞具有分生组织的特点,因此对花椰菜植株腋芽状态的了解引起了关注。本研究是通过常规育苗分期直播,采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等技术,观察花椰菜植株生育期腋芽活动的形态变化过程及其萌发条件,以期为花椰菜改进留种技术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期刊1989-11-01)
腋芽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秋水仙素处理对茉莉〔Jasminum sambac(Linn.)Aiton〕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长度为0(未萌发)、3~5和8~10 mm腋芽为实验材料,对500、1 000和2 0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分别处理24和48 h后腋芽的生长状况以及萌发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和发育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各处理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秋水仙素处理后茉莉腋芽及萌发枝条的各生物学效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各处理组腋芽的生长率和处理指数,以及萌发枝条的长度、最大节间长、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现蕾数、现蕾率、最大蕾长、最大蕾宽和开花率总体上显着(P<0.05)低于对照组(用清水处理未萌发腋芽48 h),而腋芽的抑制率和死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总体上看,随秋水仙素质量浓度提高,腋芽的生长率和处理指数降低,而抑制率和死亡率升高,萌发枝条的长度和最大节间长缩短,开花率升高,其他指标呈波动变化;随处理时间延长,腋芽的生长率、死亡率和处理指数降低,但抑制率升高,萌发枝条仅现蕾数和开花率降低,其他指标均逐渐提高;随腋芽长度增加,腋芽的抑制率和处理指数降低,但死亡率升高,萌发枝条的现蕾率、现蕾数、最大蕾长和开花率均呈波动变化,其他指标均降低。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茉莉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异常现象,且随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腋芽长度增加及处理时间延长,减数分裂后期的细胞异常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异常率与腋芽生长率呈显着负相关,与腋芽死亡率呈极显着正相关;腋芽生长率与腋芽抑制率和开花率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P<0.01)负相关;腋芽抑制率与现蕾率呈显着正相关;处理指数与细胞异常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茉莉腋芽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各生物学效应指标,茉莉腋芽适宜的诱导条件为用5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5 mm腋芽24 h。此外,建议将处理指数作为秋水仙素对茉莉腋芽细胞减数分裂影响效应的评价指标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腋芽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1].朱小坤.马尾松短枝腋芽休眠解除的发育进程及转录组学分析[D].贵州大学.2019
[2].邓衍明,孙晓波,贾新平,梁丽建,苏家乐.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茉莉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
[3].陈雅琼.烟草腋芽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4].巩檑.中国石蒜离体培养过程中腋芽发生的发育学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5].骆瑞清.不同因素组织培养对山苍子茎段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1
[6].骆瑞清.不同因素组织培养对山苍子茎段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1
[7].朱彦涛.油菜扩繁中茎段长度对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1
[8].郝岗平,杜希华,尤勇,侯福林,范志强.不同因素对离体培养的银杏幼茎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0
[9].韩东生,吴绛云.植物激素和蔗糖对山葡萄离体茎段腋芽及根发育的影响[J].北方园艺.1993
[10].何承坤,李家慎.花椰菜腋芽分化与发育的观察[C].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