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英莲1,胡祎1(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200137)
备注:受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专升本)课程建设项目(灾难护理学)资助【摘要】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灾难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上海某高校2014级护理专升本28名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分别在两次课程结束后,对护生的知识掌握度、护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对护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学生知识的掌握度,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思维及创造能力、团队协作及组织能力等与传统教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护生应对灾难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教育;护理;角色扮演法;灾难【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2-0114-03ApplicationofRole-playingteachinginthecourseofDisasterResponse[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sofapplicatingrole-playingteachingmethodinthecourseofDisasterResponse.Methods:ThecourseofDisasterResponsewasprovidedfor28Class2014undergraduatesinonehighschoolinShanghai.Theyweretaughtrespectivelyby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andteachingroleplayingmethod.Attheendofthetwocourses,theknowledgemasteringdegreeofnursingstudents,theevaluationofteacher’steachingqualityfromnursingstudentsandthelearningbehaviorofnursingstudentswereincludedintheinvestigation.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androleplayingmethod,includingthemasterdegreeofknowledge,learninginitiative,theinitiativethinkingandcreativeability,teamworkandabilityoforganization.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roleplayingmethodhelpstoimproveth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tomakeitmoreeffectivetomastertheteachingcontent,strengthenteachingeffect,andthusenhancedthepracticalabilityofnursingstudentsinthefaceofthecatastrophe.
灾难护理学是是研究灾难性条件下,实施紧急救护、疾病防治和身心康复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1】。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战争和恐怖活动的频发,世界范围内各种重大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急剧上升,给人民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
在各类灾难现场救援中,护士是最先到达现场的救援队伍之一,是灾难医学救援体系的中间力量。因此,对在校护生进行灾难抢救技能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角色扮演法(Role-playing)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舞台、以课本内容为脚本、以学生主动创造为动力的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充分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体验、得到发展。2014年,我院护理教研室在上海某高校《灾难护理学》课程建设中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情景设定与学生的角色扮演实践体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上海某高校2014级专升本护理学生(下称护生)28名作为研究对象,男1名、女27名,年龄22-24岁。所有护生在大专学习阶段均经过系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具备相关知识及一定的急救能力,但是对于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大规模人员伤亡的灾难状态,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较为欠缺。
本研究采用教材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护理学本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由罗彩凤教授主编的《灾难护理学》。授课内容选定教材的第四章《灾难现场的救援护理》和第五章《灾难常见急危重症伤员的护理》,两章内容在学时安排及难易程度上无明显差别,授课时间均为周二13:15-17:30,每次4学时。两节内容均由同一教师任教。
1.2方法:采用不同授课方式分别对同一批护生就同等难度的两章授课内容进行授课。授课方式分别为传统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
传统教学方法:即讲授式教学法,4个学时的课程,授课教师以PPT课件教授方式进行教学,期间可穿插案例教学及讨论法等教学方式。
角色扮演法:教学活动围绕“灾难场景设定(教师)——讲授(教师)——角色扮演(学生)——点评(学生)——点评(教师)”展开。具体内容为:授课前,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进行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设定。正式授课时,将4个学时的课程分为4节,即每个小节各占1学时。第1-2小节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期间留有10分钟时间,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两组护生分别各自扮演一次患者及医务人员。在向扮演患者的学生讲解所设定灾难情景时,要求扮演医务人员的学生回避。然后教师协助护生采用专用教学器材制造相对逼真的灾难现场及“伤情”。再要求扮演医务人员的护生进场,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设置灾难场景“患者”的伤情进行准确判断并给与及时有效的处理。角色扮演共计1.5学时,剩余0.5学时,首先由两组护生进行讨论,对对方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点评。
1.3效果评价:分别在两次课程结束后,调查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上课后护生知识掌握度、护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对护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其中护生知识掌握度评价采用重复测量的形式,含授课前测试、课程结束后测试及课程结束1个月后的随访测试。知识测试采用的是我院护理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自行编制的试卷,以单选和多选题形式进行,满分为100分。该试卷基于对国内外权威灾难护理书籍分析之上提炼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进行试卷的设计,参考的书籍有:《高级灾难医学急救手册》【2】((DisasterNursing))[3],《现代灾难医学》[4],《灾难心理学》[5]。护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对护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在借鉴蒋峰【6】等人所设计的护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对护生学习行为的评价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护理教学评价体系”内容进行改进。
1.4.统计学方法:所有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
2结果2.1护生知识掌握度及学习满意度评价见表1
3讨论灾难形式多样,突如其来,护生罕有机会真实体验灾难护理工作的危险性、技术性、复杂性和社会性,使得接受传统急救护理教育和培训的护士很难在灾难护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7】。因此,需要我们的授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战能力为评价标准,以有效应对各类灾难为教学目标【8】。
角色扮演法是创新教学方法之一,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互动与创新教学、全真模拟为特征,可是说是书本知识形象化和立体化的表现,展示了灾难救援和灾难应对的核心理念。经诸多描述性和量性研究都佐证了其在护理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9-10】。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护生其课后及课后1个月灾难相关抢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与传统教学法有显著差异。即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同时对不同灾难所造成的损伤及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吸引学生理解接纳教学内容,从而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刻,记忆更持久。
从表2及表3可以看出,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的护生学习兴趣,学习灵活度、临床问题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应变能力、同学问的合作关系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P<0.05)。说明角色扮演法教学更能创造有利于发挥护生潜能的学习环境,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使护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分析能力、动手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3.1课前精心准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准备灾难场景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灾难场景,要有针对性。角色扮演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深入理解,熟练运用,因此,要紧扣教学目标,让角色扮演服务于教学的总体目标,成为教学的良性载体,还要有现实性。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适当应用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器材,甚至类似影视作品的化妆品类的教学染料,增强整个案例现场的真实性,有助于学生对于伤情的准确评估。
3.1课前认真调研,根据学生学情合理进行学时分配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好的教学设计必备条件,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本次研究对象是专升本护生,她们经过了专科阶段急救护理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也有一年的临床实践经历,对于各类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基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在角色扮演教学时,将4学时的传统授课课程压缩为两个学时,除对重点及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外,其余授课内容以引导学生复习的方式进行。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系统理解与掌握。
3.3课中积极引导,确保角色扮演教学效果角色扮演教学中,灾难现场的布置与“伤者”对伤情的准确表述是影响“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救治措施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对扮演“伤者”护生讲解灾难场景及伤情时,要以提问或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扮演伤情的相关表现进行复习,确保角色扮演教学效果。
3.4课后及时评价,增强学习效果,培养主动思维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现象做出的即使的评估和判断,从而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评价,弥补了护生片面理解教科书的不足,丰富了知识,同时角色扮演教学法中的讨论及评价环节改变了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观点为主线,使护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主动地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总结的过程,他们正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构建自己的求知体系,使护生从传统的被压抑、被忽略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学习乐趣【11】。
4小结应用角色扮演为主导的灾难应对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设定灾情,学生分角色扮演伤者及医务人员的形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了解灾难知识进而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提高灾难应对的实际能力。同时,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可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相互促进,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但是,角色扮演法教学法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对授课老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授课老师不仅要具备完整而全面的理论知识基础,及熟练而精湛的抢救技术水平。同时需要具备对于教学方向的把握度及对教学进度正确的引导力。此外,教学情景案例的设置是角色扮演教学法成功的关键之一,授课老师在备课阶段需要花费较多的心力进行准备。
参考文献:【1】罗彩凤.灾难护理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2】布林斯.公共突发事件医疗应对:高级灾难医学救援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6.【3】PowersRDisasterNursing[M].NewYork:CambridgePress,2010:421.【4】王庭槐,肖海鹏,陈创奇.现代灾难医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25.【5】时戡.灾难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6】蒋峰,金爽,陈金梅.情景教学模式在本科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20):63-65.【7】罗羽,杨雅娜.护士在灾害应对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10B):2633-2635.【8】管晓萍.国际救援实践对护理培训方向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12-113.【9】马文慧,王慧玲.角色扮演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2):50-52.【10】洪少华,章彩芳.本科护生对医学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10-1012.【11】欧阳艳琼,裴先波,王晓琴,影视教学法在灾难应对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0):4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