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准论文-劳嫦娟,赫明钊,赵子越,叶孝佑

数字化校准论文-劳嫦娟,赫明钊,赵子越,叶孝佑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化校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摄影测量,检测标准,校准规范,校准装置

数字化校准论文文献综述

劳嫦娟,赫明钊,赵子越,叶孝佑[1](2019)在《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校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特点、技术指标,阐述了PTB等国外计量机构的检测标准及校准装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国内计量机构也进行了摄影测量系统校准方法的研究,研制了空间标准器、动态标准器和现场标准器,满足了摄影测量系统校准需求。(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杜斌[2](2018)在《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测试技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化电能表越来越广泛用于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研究一套完备的校准规范变得日趋重要,论文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校准项目和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基于数字化功率源和标准数字化电能表法校验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讨论。并对基于IEC61850标准的全数字式电能表的误差检定装置进行立项研究,解决了基于IEC61850-9-1和IEC61850-9-2LE标准的全数字式电能表的检定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刘良地[3](2017)在《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化电能表应用领域愈加广泛,对智能变电系统的研究和规范显得愈发重要。数字化电能表以其优越的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系统设计者的青睐,然而在精准性方面需要做好更多的工作。本文将从数字化电能表校准和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标准数字化电能表法检验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探讨,以提高电能表应用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冯翔,张斌[4](2017)在《数字化仪表着陆系统发射通道校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仪表着陆系统(ILS)的数字化改造中,针对仪表着陆系统采用振幅式测角体制,对发射信号的幅度失真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仪表着陆系统发射通道校准算法。首先,建立了仪表着陆系统发射端的数学模型,仿真研究了发射通道非线性对仪表着陆系统测角性能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在数字化仪表着陆系统发射机中引入反馈回路的发射机结构;最后,通过在基带利用最小均方(LMS)算法求解发射通道的逆模型,并利用该逆模型补偿发射通道的非线性失真,实现了发射通道的校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噪声条件下快速估计出发射通道的逆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7年03期)

孙劲松[5](2016)在《美术图像数字化色彩失真与校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主题,专业图书馆中数字书籍占比超过半数馆藏的图书馆已比比皆是。而馆藏最独到的数字资源往往来自于自建数据库,它们来源于各馆特色资料的数字化,拍摄、扫描、录影等数字化转换工作贯穿于整个资源建设过程。美术类图书馆的图像数字化工作成为了美术数字资源的主要来源,有别于普通书刊的数字化加工过程和技术标准,美术图像对资源输入和处理有特殊要求,尤其是色彩的校准的技术难度已经越来越明显成为制约美术图像数字化加工质量提升的瓶颈。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日益流行的时代,美术专业人员往往用后期软件处理色彩失真的数字图片弥补数字化前期输入工作的缺憾,即耗费大量图像处理的实践,又使原作掺入大量修图时对图像色彩原貌的主观改动,陷入图像数字化的误区。本文探讨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处理美术图像数字化加工的输入环节,在加工规范、技术要领、设备使用技巧各方面提供有效方案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26期)

张绍荣[6](2015)在《基于分段线性拟合和PID的数字化仪误差校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仪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同时具备中等采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为了提高数字化仪误差校准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分段线性拟合和PID算法相结合的误差校准方法,此方法对误差的变化具有自适应功能。基于此校准方法设计了一套误差校准软件,实现了对数字化仪8个数据采集通道的自动校准,节省了繁杂的人工数据记录和计算,提高了校准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校准后,数字化仪测量的幅度精度和直流精度达到了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刘惠颖,殷鑫,崔旭[7](2015)在《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以智能变电站的计量系统为例,分析了数字电能表在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其次对数字电能表的校准项目进行总结,并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帮助明确校准工作的技术要点。最后阐述了电能表校准的具体方法,将应用到的技术依次说明,保障了计量系统的稳定性。一、智能变电站计量系统智能变电站应用数字化电能表来开展计量工作,详细记录运转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变化。计量系统由众多元件组成,闭合状态下电路中流经电流后感应器工作,将设备中变化的电磁波信号捕捉,经(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5年21期)

黄鹏,王青,俞慈君,李江雄,柯映林[8](2015)在《飞机附件数字化校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飞机附件安装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基于刚体运动学及广义坐标理论,构建了一种面向某型飞机附件校准系统的软件框架。该框架采用C/S多层架构体系,从装配关系表达、工艺流程管理、数据组织、计算框架和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子系统组成和若干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工艺管理系统和测量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实现方法,包括数据存储和交换方法、激光跟踪仪的访问与控制技术等。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满足附件安装过程中各应用层次的自动化及数据管理需求,并为进一步优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提供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5年12期)

霍雨佳,李红霞,李亮,陈静,李小芬[9](2015)在《数字化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温度测量通道校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反应堆冷却剂温度测量通道校准(TP RCP63)试验的内容,分析数字化技术对核电厂TP RCP63试验的影响,着重论述与模拟技术核电厂相比存在的变化与问题,并提出采用数字化技术后核电厂TP RCP63试验中温差、平均温度加法器系数以及温度信号的校准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申莉,甘依依,孙国学,苏剑烨,易丁[10](2014)在《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化电能表越来越广泛用于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研究一套完备的校准规范变得日趋重要,国内外已先后研究出一些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检验的方法。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校准项目和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基于数字化功率源和标准数字化电能表法检验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讨论。结合国标《GB/T 17215.303-201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3部分:数字化电能表》中要求数字化电能表能够记录采样数据输入异常工况,提出模拟现场合并单元网络异常工况下进行数字化电能表事件记录及计量准确度检验的方法,可弥补数字化电能表实验室检验和现场检验准确度有差异的不足。(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4年24期)

数字化校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数字化电能表越来越广泛用于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研究一套完备的校准规范变得日趋重要,论文针对数字化电能表校准项目和误差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基于数字化功率源和标准数字化电能表法校验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讨论。并对基于IEC61850标准的全数字式电能表的误差检定装置进行立项研究,解决了基于IEC61850-9-1和IEC61850-9-2LE标准的全数字式电能表的检定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化校准论文参考文献

[1].劳嫦娟,赫明钊,赵子越,叶孝佑.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校准方法[J].计量技术.2019

[2].杜斌.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测试技术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

[3].刘良地.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

[4].冯翔,张斌.数字化仪表着陆系统发射通道校准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7

[5].孙劲松.美术图像数字化色彩失真与校准[J].科技视界.2016

[6].张绍荣.基于分段线性拟合和PID的数字化仪误差校准[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

[7].刘惠颖,殷鑫,崔旭.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

[8].黄鹏,王青,俞慈君,李江雄,柯映林.飞机附件数字化校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

[9].霍雨佳,李红霞,李亮,陈静,李小芬.数字化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温度测量通道校准试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5

[10].申莉,甘依依,孙国学,苏剑烨,易丁.数字化电能表校准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4

标签:;  ;  ;  ;  

数字化校准论文-劳嫦娟,赫明钊,赵子越,叶孝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