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绣球论文-刘赞

壮族绣球论文-刘赞

导读:本文包含了壮族绣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靖西,绣球,传承,发展

壮族绣球论文文献综述

刘赞[1](2019)在《论靖西绣球在壮族民艺中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靖西旧州素有"绣球之乡"的别称,本文通过对靖西旧州绣球的发展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旧州绣球在壮族民艺中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发展问题。(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14期)

余舒萍,叶桂郴[2](2018)在《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内涵及传播——以“投绣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壮族"叁月叁"、花炮节等传统节日的复兴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节会契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文内涵和经济价值渐受重视。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投绣球"项目为代表,探讨媒介融合趋势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文内涵,通过调查分析文化传播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为体育传播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8年04期)

唐欣[3](2017)在《壮族绣球工艺在柳州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各级政府分别制定政策,针对本地少数民族文化施行继承和保护,其中将广西壮族文化放入基础教学体系就是继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已实施或准备开展本土艺术文化课程的先例来看,在音乐、舞蹈、文学等方面课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虽然在美术课堂中尚未出现完整的广西壮族美术教学体系,但其他学科的有效经验可以促使美术学科课程不断推进优化,这对民族美术教学资源也是一个极大的更新与扩充。因而,壮族绣球工艺在柳州初中美术教学的尝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将壮族绣球工艺运用到柳州地区中学的美术教学中去,体现少数民族艺术的文化关怀,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得民族朴实的精神财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继承。本论文从壮族绣球的艺术特征入手,有创造力的构建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本土资源,开展活动,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文关怀,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对比反思。从实践研究中发现把壮族绣球工艺运用到柳州初中课堂教学后,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更感兴趣,上课注意力更集中,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而且对课堂内容有了独特的看法,创造性思维得到保护与开发;此外,开展地区民族文化教育,是对学生个性的解放和尊重,背后对学生的一种个性的解放和尊重,体现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鼓励发散思维、互相尊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不同个体需要,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唤起人们对周围事物和大自然的尊重态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师生等途径,分析壮族绣球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意义,了解课程教授现状。经数据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目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理性思考师生的教学诉求,进一步优化课堂,拓展教学内容,体现壮族绣球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案,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整合民族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学生对壮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其不断渗透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民族文化。(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侬兵[4](2015)在《广西镇安府故地壮族抛绣球习俗》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按方言划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部分,镇安府故地壮族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和左江土语,历史上曾叫"侬语"。自古至今,该地壮族民间盛行抛绣球,从绣球的制作,到抛绣球的方式、规矩、过程,以及与抛绣球相关的风俗等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覃将,晏瑞琴[5](2014)在《广西壮族投绣球项目的推广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广西壮族投绣球的文化演变与推广进行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广西壮族投球的历史文化演变流程、投绣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发展和投绣球文化符号化的趋势。论证了投绣球从"花山岩画"的"飞砣"到"桂娃"的文化发展与推广的重大意义;以及投绣球传统民族的推广是顺应我国21世纪体育文化发展趋势,以达到全民健身娱乐以及推广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34期)

[6](201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10名国外专家喜获“金绣球奖”》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广西外国专家局推荐的10名来广西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境)外专家获得2013年度广西"金绣球奖"。获奖专家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印度、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涉及行业分别为铝加工、汽车制造、电力、医疗、农业、语言教育等领域。2014年1月9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人民(本文来源于《国际人才交流》期刊2014年02期)

李丽娜[7](2013)在《民族特色产业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优质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暂处落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经济发展了的民族,又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旅游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得出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3年22期)

刘保栋[8](2013)在《靖西壮族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绣球一直是广西壮乡人民世代相传并具普遍性和广泛性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当前,靖西壮族绣球的发展面临着发展意识不够清晰等问题,必须要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整合相关资源,不断推动靖西壮族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3年02期)

何卫东,欧国栋,何林[9](2012)在《广西壮族高杆投绣球训练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跟踪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体育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民族大学绣球队的高杆投绣球训练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台阶跑、上坡跑、追逐跑等练习能有效提高运动员投球次数,合理的运用技、战术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多的投球次数和有效进球,模拟加赛1min训练、定点投10个球训练赛、使用不同重量、持不同绳长的球和在不同投球点进行测试等练习内容,能有效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稳定性,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稳定性的提高与技战术的合理运用能有效提高运动员命中率,并对广西民族大学绣球队的高杆投绣球训练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苏翠霞[10](2012)在《广西靖西县旧州壮族绣球》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全村仍有530户近1000人从事绣球生产,年产量15万多只,是远近闻名的绣球村,也是"堆绣"工艺存在的最后村落。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守护与传承作为民族"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艺,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绣球作为壮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发展无时不牵动着人们的心,所以本文写了这篇关于绣球的文章,希翼能为民艺学以及日趋火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2年05期)

壮族绣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壮族"叁月叁"、花炮节等传统节日的复兴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节会契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文内涵和经济价值渐受重视。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投绣球"项目为代表,探讨媒介融合趋势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文内涵,通过调查分析文化传播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为体育传播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壮族绣球论文参考文献

[1].刘赞.论靖西绣球在壮族民艺中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发展[J].西部皮革.2019

[2].余舒萍,叶桂郴.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内涵及传播——以“投绣球”为例[J].新闻战线.2018

[3].唐欣.壮族绣球工艺在柳州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4].侬兵.广西镇安府故地壮族抛绣球习俗[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覃将,晏瑞琴.广西壮族投绣球项目的推广发展研究[J].才智.2014

[6]..广西壮族自治区10名国外专家喜获“金绣球奖”[J].国际人才交流.2014

[7].李丽娜.民族特色产业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J].商.2013

[8].刘保栋.靖西壮族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思路[J].艺海.2013

[9].何卫东,欧国栋,何林.广西壮族高杆投绣球训练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

[10].苏翠霞.广西靖西县旧州壮族绣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

标签:;  ;  ;  ;  

壮族绣球论文-刘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