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硝化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零价铁,氢自养反硝化细菌,腐殖酸,沉降性
反硝化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阳,岳俊杰,韩温诺,安毅[1](2019)在《氢自养反硝化细菌对纳米铁沉降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静态沉降实验,考察了氢自养反硝化细菌(HTB)在不同水质条件下对纳米零价铁(nZVI)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腐殖酸(H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1/3HTB对nZVI沉降性的抑制作用最明显。K+和Ca~(2+)对nZVI的沉降有促进作用;K+浓度为3、6 mmol/L时,HTB对nZVI的沉降性有抑制作用,在不同浓度Ca~(2+)条件下,HTB对nZVI的沉降性均有促进作用,可加速nZVI的沉降。(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10期)
李秋芬,刘启臣,徐爱玲,张艳,宋志文[2](2019)在《基于LAMP的好氧反硝化菌筛选及其反硝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捷、精确的筛选海水好氧反硝化菌株,应用专用软件设计了nir S基因、nir K基因和nos Z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利用特异性的LAMP反应体系,对候选好氧反硝化菌株进行初筛,再用PCR法、产气检测法进行复筛,并对筛选出的反硝化菌株进行了反硝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通过LAMP体系在60℃下反应60 min、GeneFinderTM核酸染料直接染色法对扩增产物进行观察,从好氧培养条件下分离的候选菌株中筛选出KFDX1、KFDX2、KFDX3、KFDX4、KWDX1、FJ3-1和FJ3-2等7株同时含nir S基因或nir K基因和nos Z基因的好氧反硝化菌株初选菌株;PCR的筛选结果与LAMP体系筛选结果一致,经产气检测,其中有6株产气,最终筛选出KFDX1、KFDX2、KFDX3、KWDX1、FJ3-2 5株可产N2的好氧反硝化菌。反硝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4 h后,这5株菌对NO2-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0%以上,最大去除速率分别可高达4.9 mg/(L·h)和4.03 mg/(L·h)。这对改进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和推动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富强,桂梦瑶,杜俊逸,吴代赦[3](2019)在《典型工业污染物对好氧反硝化菌群脱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影响城镇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以富集筛选到的好氧反硝化菌群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包括NaCl、Cr(Ⅵ)和TC等)对好氧反硝化菌群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NaCl、Cr(Ⅵ)和TC均会抑制好氧反硝化菌群的脱氮性能,提高胞外多聚物(EPS)的含量;与此同时,Cr(Ⅵ)和TC的胁迫导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减少,降低了napA基因的丰度,然而,NaCl的胁迫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NaCl和Cr(Ⅵ)使得菌群中优势菌属由Pseudomonas向Azoarcus转变,反之,TC能够显着增加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降低Thauera的相对丰度。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对好氧反硝化菌群的脱氮性能具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长期胁迫下菌群通过产生胞外多聚物和改变菌群结构来抵御污染物。研究结果对于接纳工业废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应用好氧反硝化技术进行生物脱氮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郑志佳,吴迪,张晶晶,孙庆花[4](2019)在《两级后置纯膜MBBR的反硝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作为深度反硝化脱氮生物处理工艺的性能,采用两级纯膜MBBR反应器,以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处理对象,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经过278 d,从启动、处理效果和负荷、碳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中试。系统历经启动、稳定运行、碳氮比调整和低温运行4个阶段,结果表明:两级后置MBBR反硝化系统总出水ρ(NO_3~--N)<5 mg/L; 10℃时第1级反硝化负荷为0. 45 kg/(m~3·d),第2级反硝化负荷为0. 03~0. 29kg/(m~3·d);在水温为9~28℃时,拟合负荷温度变化系数θ值为1. 026;反应器污泥产率系数为0. 520~0. 542 kg/kg(COD);系统负荷与C/N呈线性关系,C/N适宜控制在4. 0~4. 5,过低则会造成NO_2~--N积累且影响出水NO_3~--N浓度。反应器出水硝态氮浓度低,且脱氮负荷高,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抗性。(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赵志瑞,萧未,刘硕,张佳瑶[5](2019)在《一株反硝化细菌在尾水中的脱氮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城市尾水中氮的去除率,优化筛选出一株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通过调整尾水的氨氮浓度,研究其在不同氨氮浓度的尾水中的反硝化能力。结果表明: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FX7h的硝化和反硝化能力较强,在24,48h硝态氮降解率分别达到83.1%和91.1%;在氨氮质量浓度为10mg/L的城市尾水中,总氮、氨氮、硝态氮去除效果最明显,去除率分别为56.9%,70.2%,91.1%;亚硝态氮出现累积,累积率为20%;氨氮质量浓度为15,25mg/L条件下,总氮与氨氮去除效果明显降低;在25mg/L条件下,亚硝态去除率增加,硝态氮去除率不明显。因此,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FX7h在氨氮质量浓度为10mg/L的城市尾水中进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作用的效果最好,其在实验过程中以去除氨态氮为主。所采用的细菌脱氮方法与传统的生物脱氮相比具有节约运行成本、耐氧性好、平衡pH值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钱子牛,杨立格,谢倍珍,刘贺清,刘红[6](2019)在《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同步产电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反硝化筛选培养基从稳定运行的MFC-AA/O反应器阴极板上分离纯化反硝化细菌,经16S rRNA鉴定后,接种于双室MFC的阴极,测试其产电能力以筛选同步产电反硝化细菌,之后对MFC的运行温度和pH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扫描循环伏安曲线分析其产电机理。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一株反硝化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可实现同步产电脱氮,最高输出电压可达168 mV左右,其脱氮反应的最优pH为7.5,最适温度为30℃;在生物阴极起催化产电反硝化作用的可能是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分泌物,其作为中介体,可从电极获得电子,完成硝酸盐的还原。上述结果说明,Pseudomonas aeruginosa作为接种MFC生物阴极的纯菌,可以实现同步产电反硝化,为反硝化生物阴极MFC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文甫,杜柳冰,刘思莹,翁美遂,舒琥[7](2019)在《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州市西朗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池中分离新型好氧反硝化细菌,旨为开发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奠定基础。利用3种不同筛选培养基分离好氧反硝化细菌,测定在单一氮源培养基中发酵的生长曲线和脱氮性能,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离得到一株高性能好氧反硝化菌株BB-17,该菌株在单一氮源培养基中以28℃,180 r/min振荡培养时,其对数期出现在6-24 h,氨氮去除率在18 h达93.92%,硝态氮去除率在48 h达66.11%,亚硝态氮去除率在48h达99.10%。BB-1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与Pseudomonas vancouverensis(AJ011507)比对具有98.41%同源性,确定BB-17为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Pseudomonas sp. BB17。(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严新杰,陶海波,李新宇,陈晓慧,张雨晴[8](2019)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Delftia sp.Y1对微污染水的脱氮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微污染水中氮素的有效去除,探究了功能菌株Delftia sp. Y1在贫营养条件下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当C/N比为3~20时,脱氮率先增大后减少,最适C/N比为9;当NH4+初始浓度为3~20 mg·L-1时,脱氮率先增大后减少,最大脱氮率为62. 81%;当外加碳源是丁二酸钠、乙酸钠和葡萄糖时,菌株Y1的脱氮率分别为44. 94%、56. 00%和61. 06%。该研究为HN-AD菌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徐富强[9](2019)在《典型工业污染物对好氧反硝化菌群脱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配套设施基础建设滞后于工业废水的生产量,导致部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镇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系统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典型污染物如苯酚、重金属、盐度等对于厌氧反硝化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对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好氧反硝化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影响城镇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以富集筛选到的好氧反硝化菌群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包括NaCl、Cr(VI)和TC等)对好氧反硝化菌群的影响机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间歇式曝气维持高溶氧的方式可以有效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群,在好氧条件下,接种污泥不具备去除硝酸盐氮的能力,而富集菌群能够快速去除高浓度硝酸盐氮,去除速率高达11.67 mg/(L·h)。富集过程中,胞外多聚物含量保持低水平增长,微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群落中主导菌属由专性厌氧的简单螺旋菌属(Simplicispira),变为专性需氧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同时napA基因丰度呈数量级的提高,典型好氧反硝化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napA基因丰度的增长是富集菌群拥有良好好氧反硝化功能的主要原因。(2)NaCl、Cr(Ⅵ)和TC均能抑制好氧反硝化菌群的反硝化性能,反硝化速率从2.31 mg·(g·h)~(-1)降至0.44、1.43和0.52 mg·(g·h)~(-1)。梯度浓度投加NaCl、Cr(Ⅵ)和TC可以逐渐提高好氧反硝化菌群对这些典型污染物的耐受能力,并实现在较广浓度范围的NaCl、Cr(Ⅵ)和TC废水中快速去除硝酸盐氮,反硝化速率分别增长至7.95、4.53和6.49 mg·(g·h)~(-1)。(3)好氧反硝化菌群在典型污染物的长期胁迫下会大量提高胞外多聚物的产量,尤其是胞外蛋白质含量,增加了8.8~12.9倍;另外,典型污染物的胁迫会对N_2O排放量产生轻微影响,NaCl的胁迫使好氧反硝化过程产生更多的N_2O,而TC的胁迫可以减少过程中N_2O的排放量。(4)典型污染物会显着影响好氧反硝化菌群群落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污染物种类不同,影响结果也有差异。Cr(Ⅵ)和TC的长期胁迫会降低好氧反硝化菌群的群落多样性并减少napA基因丰度,NaCl胁迫的结果与其相反;NaCl和Cr(Ⅵ)的胁迫使固氮弧菌属(Azoarcus)替代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成为好氧反硝化菌群中的优势菌种,TC不影响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的优势地位,但提高了Pseudomonas并降低了Thauera在群落中的相对丰度。(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0)
史晓林[10](2019)在《固体碳源对MBBR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时因碳源的不足导致出水水质难以达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所需曝气量小,可降低碳源的无效利用率和能耗。本文以MBBR为研究对象,基于生物膜生物相、生物膜中胞外聚合物(EPS)成分及含量、NH4+-N和COD去除效果等指标,研究2种填料(Kaldnes填料(K2)和多面空心球填料)的挂膜启动特征和短程硝化动力学特性,建立适于氨氧化细菌(AOB)稳定生长的短程硝化体系。为进一步提高MBBR处理低碳源污水的反硝化脱氮性能,选择廉价且易得的芦苇、荻、玉米芯和柚子皮作为固体碳源,对其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释碳、释氮、吸附及反硝化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筛选稳定提供碳源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固体碳源。将其投加至MBBR中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与固相反硝化的结合。主要结论如下:(1)以K2为填料的MBBR反应器对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4.46%和82.51%,相比于多面空心球填料,K2填料表面生物膜结构更为紧实,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更高,能实现稳定且高效的短程硝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亦表明填充K2填料的MBBR具有更好的底物降解能力。(2)固体碳源释放实验表明芦苇释碳量较低,而柚子皮本身质地较软,结构过于松散,不适合作为外加碳源;玉米芯和荻的释碳量和释氮量均不会明显增加水体负荷,且浸出液中含有大量有益于微生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和易降解利用的类蛋白物质,玉米芯和荻适于用作MBBR反硝化碳源。(3)固体碳源吸附实验证实玉米芯所含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氮吸附转化能力较强,且随进水NO2--N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荻对废水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其所含微生物的作用小。(4)在反硝化实验中,K2填料生物膜和玉米芯固体碳源的反硝化体系较荻在氮的去除上更具优势,当NO2--N浓度为10-30 mg/L时,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但NO2--N浓度为30-60 mg/L则对体系的反硝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随水停留时间的增加,NO3--N浓度逐渐降低至10mg/L以下。玉米芯粗糙多孔的表面结构具有良好的微生物附着性,故选择玉米芯作为MBBR反硝化固体碳源和微生物的载体。(5)采用聚乙烯填料将玉米芯固定后投加到MBBR中,处理无其它碳源的合成废水,结果表明较以蔗糖和乙酸钠为碳源的MBBR脱氮效果更好;反应器出水NH4+-N和NO3--N平均浓度均小于1 mg/L,NO2--N平均浓度降低至3.65 mg/L,降低了69.78%;且出水COD平均浓度为30 mg/L。添加玉米芯的MBBR生物膜中EPS的主要成分含量明显增加,紧密型胞外聚合物(TB-EPS)中蛋白质和腐殖质含量分别为原来的1.51和1.53倍。这表明以玉米芯为MBBR反硝化固体碳源和微生物载体有利于构建短程硝化反硝化与固相反硝化相结合的高效脱氮体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反硝化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快捷、精确的筛选海水好氧反硝化菌株,应用专用软件设计了nir S基因、nir K基因和nos Z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利用特异性的LAMP反应体系,对候选好氧反硝化菌株进行初筛,再用PCR法、产气检测法进行复筛,并对筛选出的反硝化菌株进行了反硝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通过LAMP体系在60℃下反应60 min、GeneFinderTM核酸染料直接染色法对扩增产物进行观察,从好氧培养条件下分离的候选菌株中筛选出KFDX1、KFDX2、KFDX3、KFDX4、KWDX1、FJ3-1和FJ3-2等7株同时含nir S基因或nir K基因和nos Z基因的好氧反硝化菌株初选菌株;PCR的筛选结果与LAMP体系筛选结果一致,经产气检测,其中有6株产气,最终筛选出KFDX1、KFDX2、KFDX3、KWDX1、FJ3-2 5株可产N2的好氧反硝化菌。反硝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4 h后,这5株菌对NO2-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0%以上,最大去除速率分别可高达4.9 mg/(L·h)和4.03 mg/(L·h)。这对改进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和推动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硝化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瑞阳,岳俊杰,韩温诺,安毅.氢自养反硝化细菌对纳米铁沉降性能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19
[2].李秋芬,刘启臣,徐爱玲,张艳,宋志文.基于LAMP的好氧反硝化菌筛选及其反硝化性能[J].生物技术通报.2019
[3].徐富强,桂梦瑶,杜俊逸,吴代赦.典型工业污染物对好氧反硝化菌群脱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4].郑志佳,吴迪,张晶晶,孙庆花.两级后置纯膜MBBR的反硝化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2019
[5].赵志瑞,萧未,刘硕,张佳瑶.一株反硝化细菌在尾水中的脱氮性能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9
[6].钱子牛,杨立格,谢倍珍,刘贺清,刘红.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同步产电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与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9
[7].李文甫,杜柳冰,刘思莹,翁美遂,舒琥.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9
[8].严新杰,陶海波,李新宇,陈晓慧,张雨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Delftiasp.Y1对微污染水的脱氮性能[J].广州化工.2019
[9].徐富强.典型工业污染物对好氧反硝化菌群脱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9
[10].史晓林.固体碳源对MBBR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