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换气论文-赵丁凡,李晶,周旺

双向换气论文-赵丁凡,李晶,周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换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建模,有限元模态,空气流体,双向

双向换气论文文献综述

赵丁凡,李晶,周旺[1](2019)在《双向空气净化换气装置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代建筑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净化器功耗成本较高且不能与外界交换气体等问题,基于Pro/E叁维结构建模技术,开发一款新型双向空气净化换气装置。经有限元模态分析,认为可对其材料优选,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空气流体计算与仿真,对比优选前后的流体参数。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对装置一阶频率影响显着,将外形部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换成铝合金材料,一阶频率由63.3 Hz降为37.1 Hz,满足不共振条件,各项流体参数较优选前均有小幅度下降,换气次数由4.66次/h降为4.38次/h,依然符合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柴玉鹏,马国远,周峰,党超镔[2](2017)在《单通道户式双向换气热回收装置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20m~2以下无新风系统房间的单通道双向换气热回收装置,用于改善居民住宅的室内空气品质。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装置的换热特性,优选出温度效率较高和换热量较大的多孔热回收芯体,分析了该装置的最优吸排气比。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热回收装置的吸排气比应保持在1.5左右;夏季工况下,热回收装置的吸排气比应保持在0.5~0.8之间。(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7年02期)

金雷[3](2013)在《小型双向换气装置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每天平均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生活、工作等,室内环境的质量不仅仅与居民的身体健康和舒适性有影响,更显着的影响着室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办公室内大量使用分体式空调,室内没有有组织的新风,主要是依靠门窗渗入或通过开窗换气而获得新风的,但受空调降温、采暖及雾霾、沙尘等天气的限制。为了研究办公室内通风换气的有效性,在模拟研究过渡季节及夏、冬两种气候条件下换气量和换气速率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探讨小型通风换气装置参数的选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外墙在采用定热流和绝热边界条件时,模拟研究办公室内气流速度、空气温度的分布差异较大。夏季工况,当外墙传热时比绝热时的室内温度高1.5℃;冬季工况,外墙传热时比绝热时低3.5℃;前者明显比后者的吹风感小且速度分布更均匀。2、在过渡季节仅利用通风换气装置的换气模式时,模拟研究室内气流速度、空气温度、CO_2浓度及热舒适性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为20℃时,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2.3℃,呼吸区平均的CO_2浓度约为890ppm。3、模拟研究通过改变通风换气量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得到控制呼吸区的CO_2的平均浓度为1000ppm所需要的最小换气量是49.8m3/h。4、在满足室内通风换气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通风换气装置在回收模式时的通风换气速率,结合挂壁式空调制冷、制热时最佳送风方式时,模拟研究办公室的气流速度、空气温度、CO_2浓度及热舒适性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换气风速变大时,夏季室内的平均气流速度会增大,而冬季室内的平均气流速度会减小。(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3-05-01)

李秋菊[4](2013)在《双向换气通风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公路隧道的长度不断增加,目前对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的研究很多,相对而言,针对双洞单向双向换气通风隧道火灾温度场及逃生疏散研究很少。本文依托于较大坡度的莲花公路隧道对双洞单向双向换气隧道火灾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针对双洞单向四车道公路隧道火灾时隧道内人员逃生安全距离和安全疏散路线进行研究。依据规范计算出莲花公路隧道左右线需风量值,并根据空气互换式通风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条件,对莲花公路隧道可应用互换式通风方式提出假设。通过计算分析了莲花隧道开启通风换气横通道位置的范围,采用理论计算与CFD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假设并简化隧道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空气互换式通风方法在莲花隧道的适用性并确定出开启横通道的最佳位置。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为空气互换式通风方式在莲花隧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性作用。使用ANSYS/FLOTRAN单元等比例建立莲花公路隧道数值模型,通过叁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对不同规模的公路隧道火灾在不同风速下,稳态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进行研究,得出隧道火灾温度场扩散规律及火风压对隧道纵向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确定出不同规模火灾的临界风速,为下一步进行隧道火灾瞬态数值模拟提供边界条件。对不同规模火灾在临界风速下进行大量的瞬态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规模的隧道火灾瞬态温度场分布规律。依据人员极限忍受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参考瞬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距火源点下游不同位置处人员停留的最大时间,确定临界风速下火区下游安全逃生的横通道位置。制定出莲花公路隧道不同位置发生火灾时,风机事故通风方向和逃生救援疏散路线。通过在实验室隧道火灾模型试验,采集分析模型隧道内火灾温度,将研究分析隧道内火区温度分布规律与数值模拟出的中小型规模火灾温度场结果进行验证,比较分析试验值和模拟结果的差异,分析误差产生原因。进一步提高了长大公路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值的准确度和核实了火区下游车辆人员最佳安全疏散逃生横通道的位置,为莲花公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3-04-07)

[5](2008)在《双向换气才能健康呼吸 海尔空调拿到首张A~+鲜风空调标准“通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标准化协会提高鲜风空调标准等级,在原A、B、C叁个等级基础上增加A~+等级.海尔空调成为首个获得A+标准的企业。在行业内率先也是唯一达到A级中国鲜风空调标准后,海尔′08奥运风空调又成为国内首家达到A~+鲜风空调标准的产品。(本文来源于《家用电器》期刊2008年06期)

张光鹏[6](2008)在《公路隧道双向换气式纵向通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路隧道建设的不断发展,众多长大、复杂化的公路隧道不断地涌现出来,隧道通风及其控制系统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锦屏施工辅助隧道对双洞单向特长公路隧道纵向通风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地研究,编制了相应的公路隧道通风计算程序,并进行了隧道通风模型试验研究。当隧道内车流量较小、单车污染物排放较大时线源模型不能真实、准确反映隧道污染物分布的问题,提出采用“点源模型”来研究隧道运营通风中污染物的分布,并建立了单线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数值计算模型。依据网络通风及隧道火灾理论,建立了公路隧道网络通风及火灾事故通风数值计算模型。导出了上述计算模型的具体求解方法,并利用MATLAB编制了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计算程序和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通风计算程序。受地形及车流工况的影响,相邻上、下行隧道内通风负荷有较大差异,为提高隧道通风系统的经济效益,详细地研究了双向换气方法在通风负荷不均匀双洞单向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及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锦屏施工辅助隧道进行了简要的通风设计计算。时变的车流通过隧道时,为使得通风控制系统做出有效地控制,开启相应的风机台数,依据隧道通风控制理论及神经网络基础知识,构建了用于单线公路隧道及双向换气式隧道网络通风控制的神经网络在线控制模型,导出了该模型的具体设计过程,并编制了相应的隧道通风控制程序。锦屏施工辅助隧道的摩擦阻力特性属于大粗糙度、非均匀糙率的问题,紧急停车带处的气体流动复杂,通风气流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将是流动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依据相似理论建立了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系数的模型试验平台,在不同Re下进行了叁组阻力系数的试验,通过对比分析,A、B线隧道的摩擦阻力损失系数λ为0.04,B线隧道正向和反向ξ值分别为0.3491和0.3362;利用几何相似,运动和动力类似的模型原理建立的射流风机升压力模型试验平台,用以验证CFD计算模型及方法的正确性。对锦屏施工辅助隧道A、B线在正常交通、交通阻滞及堵塞时,隧道内风机在两种不同开启方式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以及隧道内叁个不同位置发生交通阻滞和交通堵塞时污染物浓度达到限制值的时间;通过对A、B线隧道内分别按不同风机布置方式时隧道内压力分布的计算分析,给出适合于该隧道通风的风机布置方式;利用隧道火灾事故计算模块,对大型载重车在A、B线隧道叁个不同位置发生火灾的工况进行了计算,给出了两条隧道内空气温度、壁面温度和火灾烟雾的分布;此外,还计算了在此规模火灾下高温烟气对射流风机的烧毁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了研究神经网络在线控制方法在公路隧道通风中的控制效果,利用隧道通风控制程序,对锦屏施工辅助隧道分别通过叁种交通流模型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模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修改控制策略,将风机开启台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保证了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不超过控制标准。设计的神经网络在线控制方法在对单向公路隧道及双向换气式隧道网络通风进行控制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8-01-01)

任勇,穆振英,于晓明,王岳人[7](2006)在《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现有的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措施,针对一套建筑中不同功能房间同时使用概率较小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通风换气系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结构设汁;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动机的工作方案和利用该系统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的工作过程; 指出该系统在满足不同使用功能房间的通风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穆振英,任勇,任照峰[8](2005)在《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现有的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措施,提出了一种新的通风系统——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结构设计;分析了工作原理,给出了利用该系统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的工作过程。通过实验方法对该系统的通风工况组合进行研究。在其它房间有无机械通风的两种情况下,测试了房间风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揭示了此时室内通风气流组织的变化规律,从技术上验证了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05-07-01)

[9](2001)在《冷气、暖气环境双向恒温换气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联系人:王远飞技术特点与应用:一种冷气、暖气环境双向恒温换气装置。使用本装置,能在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同时,亚恒温换进室外新鲜空气,如果设室外气温t1为38℃,室内气温t2为22℃,本装置热交换率为95%,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1年10期)

陈志勇[10](1994)在《换气扇双向开关损坏故障的应急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开关一路线两路均已损坏,这时可用一双联拉线开关代替,将双向开关电源进线(相线)和通往电枢绕组两导线在靠近双向开关处剪断,分别用连线接(本文来源于《农村电工》期刊1994年03期)

双向换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20m~2以下无新风系统房间的单通道双向换气热回收装置,用于改善居民住宅的室内空气品质。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装置的换热特性,优选出温度效率较高和换热量较大的多孔热回收芯体,分析了该装置的最优吸排气比。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热回收装置的吸排气比应保持在1.5左右;夏季工况下,热回收装置的吸排气比应保持在0.5~0.8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换气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丁凡,李晶,周旺.双向空气净化换气装置结构设计[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9

[2].柴玉鹏,马国远,周峰,党超镔.单通道户式双向换气热回收装置性能分析[J].暖通空调.2017

[3].金雷.小型双向换气装置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研究[D].南华大学.2013

[4].李秋菊.双向换气通风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5]..双向换气才能健康呼吸海尔空调拿到首张A~+鲜风空调标准“通行证”[J].家用电器.2008

[6].张光鹏.公路隧道双向换气式纵向通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7].任勇,穆振英,于晓明,王岳人.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的实验研究[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8].穆振英,任勇,任照峰.单管双向新风换气系统实验研究[C].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2005

[9]..冷气、暖气环境双向恒温换气装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

[10].陈志勇.换气扇双向开关损坏故障的应急处理[J].农村电工.1994

标签:;  ;  ;  ;  

双向换气论文-赵丁凡,李晶,周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