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毅刘晓玲刘再蓉唐金枝曾凡魁(湖北省嘉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嘉鱼437200)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87-02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嘉鱼县生活饮用水的现状及水质情况,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及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嘉鱼县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特别是农村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很低。建议加大农村改水的力度和加快镇、村级水厂的改造。加强农村饮水监测管理。供水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消毒,对管网要定期检查维修。卫生监督监测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督监测频次。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我们一方面继续开展对全县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监测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并对基本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现将2010年嘉鱼县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水质监测点选择集中式供水监测点5个,其中县自来水厂1个,镇自来水厂4个。县水厂每个月监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1份样、末梢水4份样,镇水厂每半年监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1份样、末梢水1份样。
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则是选择那些没有受益于集中式供水的村,1个村为一个监测点,全县共68个监测点,每个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源类型采集1份水样。
1.2方法按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检验。检验项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砷、铬、铅、氟化物、硝酸盐、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余氯。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其中1项或1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即判断为不合格。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嘉鱼县现有8个镇,总人口为369041人,其中农村总人口292695人。全县目前有日供水规模大于1000m3/日集中供水水厂5个、日供水规模1000-200m3/日的集中供水水厂2个、日供水规模200-20m3/日的集中供水水厂5个。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14610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9.92%。分散式供水的居民饮用的则是未经任何处理或经过简单消毒处理后没有达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的江河、湖泊、沟渠、水库、塘堰以及土井和半干砌水井的水。全县分散式供水的农村人口为146595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50.08%。
2.2水质监测结果
2.2.1水质样品检测情况2010年共检测水样136份,合格39份,水质总合格率为28.68%,检测项次2128项,合格1812项,项次合格率85.15%。其中集中式供水样品合格率为57.35%,项次合格率为93.88%;分散式供水样品合格率为0,项次合格率为80.22%。集中式供水样品合格率及项次合格率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很低。
2.2.2水质各检测指标的检测情况监测结果表明,集中式供水合格率较低指标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余氯,其合格率分别为94.12%、92.65%、92.65%、88.24%、63.24%。分散式供水合格率较低指标为色度、锰、浑浊度、菌落总数、臭和味、总大肠菌群,其合格率分别为97.06%、94.12%、85.29%、16.18%、11.76%、0。
从监测结果看,集中式供水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菌落总数指标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嘉鱼县集中式供水覆盖农村人口的49.92%,略低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55.10%)[1]。监测中发现少数集中式供水点的部分出厂水及部分末梢水不合格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该县自来水生产单位特别是镇水厂领导管理不严。二是生产单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消毒。三是有些水厂的管网存在渗漏现象。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是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菌落总数。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县农村分散式供水设施简单,水源周围卫生状况差。该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的形势十分严峻,改水改厕任务十分艰巨。
4建议
4.1加大农村改水的力度,保证资金政策的支持,加快对镇村级水厂的改造。水利部门要按照卫生防病优先的原则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农村改水工程应当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进行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
4.2加强农村饮水监测管理,加大卫生防病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饮水的消毒工作。
4.3集中式供水生产单位应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4.4卫生监督监测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督监测频次。
参考文献
[1]张荣,李洪兴,武先锋,等.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