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娜贝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再叙事,知识谱系,语料库翻译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蒙娜贝克论文文献综述
窦柯静,陶李春[1](2019)在《曼大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启示——蒙娜·贝克尔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译学研究、翻译项目管理及团队建设等方面经验丰富、成就卓着。蒙娜﹒贝克尔(Mona Baker)教授在接受作者访谈中梳理了翻译中心发展至今的历史进程,介绍了自已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真知灼见,并对当下中心的翻译研究任务做了介绍,特别提出中国青年学者应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地开展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9年02期)
姚爽[2](2019)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作品是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莫言讲述中国故事,译者向广大译文读者转述着这些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如何建构莫言作品中的叙事直接影响着译文读者对中国社会的感知。从社会学和交际理论来看,叙事就是讲故事,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翻译能够建构全新叙事,影响读者感知。在叙事和翻译的结合方面,英国学者蒙娜·贝克有着杰出的理论贡献。2006年,其着作《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出版。该书通过重点介绍叙事的分类、特征及翻译中的叙事建构策略,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译者在叙事转换中的建构作用。该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莫言的第二部长篇巨着《天堂蒜薹之歌》及葛浩文完成的英译本The Garlic Ballads。《天堂蒜薹之歌》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讲述的是天堂县里因蒜薹滞销而展开的政府和蒜农之间的故事,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它逼近政治,探讨中国社会问题,正好契合了译文读者对中国社会的兴趣点。面对社会问题,作家莫言采取何种立场,如何进行叙事?译者葛浩文又将如何进行转述?他的转述又将如何影响译文读者对中国社会的感知?本文将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的指导下对《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展开研究,看英译本如何讲述这一中国故事。蒙娜·贝克曾提出四种叙事建构策略,即: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人物事件的再定位。该研究发现:通过采用这四种叙事建构手段,原文叙事在译文中得到强化、抑制或完全改变。1.译文通过重构另一个时空,改变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译文通过选择性删减或增加,改变了故事结局,隐藏了官方立场,过早将事件定性;3.译文通过标示建构,抑制了敏感的政治叙事,但同时强化了蒜农的弱势立场;4.译文通过人物事件再定位,改变了部分文内人物关系,重塑了故事中关键人物青年军官的个人形象,使其更加契合西方读者对英雄叙事的期待,符合西方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公共叙事。(本文来源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期刊2019-05-11)
罗婕[3](2018)在《从《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看蒙娜·贝克的翻译研究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翻译研究学者蒙娜·贝克擅长语料库研究并有巨大贡献,而她的另一主要研究兴趣则是叙事理论与翻译的结合性研究。2006年她出版的《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一书引起了广泛关注,是一部翻译研究力作。本文通过对此书的内容及研究特点做出概括和分析来解读蒙娜·贝克翻译研究的转向及其原因。(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0期)
罗敏[4](2018)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诗词英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泛叙事”和叙事的跨文本与跨媒介研究,诗歌作为一门独特的叙事被逐渐提上叙事研究日程。同样,在后经典叙事背景下,蒙娜·贝克(Mona Baker)提出叙事对现实的构建作用,以此和同样具有构建作用的翻译产生结合的契机,成功的将叙事学引入翻译研究,并提出了四个翻译的叙事重构策略。《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里面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在整部小说中发挥着推动小说叙事的作用。本文基于蒙娜·贝克的社会叙事理论,对霍克思(David Hawkes)的《红楼梦》诗歌英译进行了详细分析,着重探讨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之下,译者如何通过对时空建构(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ing)、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framing through selective appropriation)、参与者重新定位(repositioning of participants)以及标示性建构(framing by labeling)四种策略的选择来介入冲突叙事,重构诗歌的叙事框架。通过对译者采用的叙事重构策略以及产生的相应的叙事效果的分析,来验证贝克叙事理论在诗歌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通过运用贝克的四个叙事重构框架策略来分析《红楼梦》诗歌英译问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并结合读者接受对叙事的构建作用,考察了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内外因素,对翻译文本进行了全面、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面对来自宗教、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霍克思使用各种有效的叙事重构策略对原文叙事进行重构。虽然原文叙事被解构并重构,但是达到了与原文类似的叙事效果。本文将叙事理论引入诗歌翻译领域,对贝克提出的四个框架化策略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补充。根据诗歌独特的诗性叙事语言特征,本文提出诗性叙事重构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案例分析。将叙事学视角引入诗歌翻译研究,旨在为诗歌翻译带来新的启示和反思,也为诗歌叙事学的构建做出一份贡献。(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彭天笑,王祥兵[5](2017)在《当前国际译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蒙娜·贝克教授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月25日,彭天笑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对蒙娜·贝克(Mona Baker)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贝克教授就当前国际译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包括翻译的本质、翻译认知研究、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突破性发展、翻译与冲突、翻译的职业道德、翻译在建构当前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用叙事学理论做翻译研究的现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东方翻译》期刊2017年02期)
段佳慈[6](2016)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对国内翻译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娜·贝克(Mona Baker),原籍埃及,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本文从其"叙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思想脉络出发,梳理了其叙事理论的含义、特征、视角转换方法及相应翻译实例等内容,以期更加深刻地探知蒙娜·贝克叙事理论翻译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当代译者的启示作用,并指明译者如何实现客观"叙事",对翻译实践及国内翻译研究颇具价值。(本文来源于《译苑新谭》期刊2016年00期)
李晓玲[7](2016)在《蒙娜·贝克叙事学视角下林语堂英译《莺莺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蒙娜·贝克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林语堂英译《莺莺传》为个案,从时空建构、选择性建构、标示式建构、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四个方面分析了林语堂在翻译时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即:立足于西方读者语境,进行选材和翻译;利用重编、删节和增加内容等手段,进行选择性建构;将元稹作为故事主角,建立标示;将杨巨源贯穿于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重新定位叙事文本中的参与者。(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6年16期)
朱红[8](2016)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干校六记》葛浩文英译本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80年代开始,一度因十年浩劫被禁锢的中国文坛逐渐恢复生机,“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开始走进文坛。不同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杨绛创作了其纪实性散文集《干校六记》。书名仿拟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杨绛用朴实却不乏诙谐的文字记录了其在干校的日常生活。继该书于1981年在香港出版之后,很快就被澳大利亚学者白杰明(1982)、美国翻译家葛浩文(1984)和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章楚(1986)等人译为英文,其中以葛浩文的译本最为突出。《泰晤士报》称葛浩文译本为“二十世纪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书”。2006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研究学者蒙娜?贝克将叙事理论和翻译研究融为一体出版《翻译与冲突:一个叙事的视角》一书。书中,贝克将来自社会学和交际理论的叙事理论结合起来,得出叙事不仅表征现实同时也建构现实,提出了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的四种重构源语文本的策略。本文将根据蒙娜?贝克叙事理论来探讨葛浩文在翻译《干校六记》过程中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在将《干校六记》中英文本进行逐句对比分析后,本文作者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其中的叁种叙事策略来重构译本中的新叙事。首先,在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策略中,译者通过添加和省略的方式,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其次,译者分别使用了委婉语、姓名、标题和意义转换等策略,实现了对译文叙事的标示性建构。最后,通过在副文本中添加序和注释以及在文本内改变语域和指示词,再定位了原文叙事内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韦雅琪[9](2015)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英格力士》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她创造性地将社会学和交际理论中的叙事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之中,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视角。该理论于2005年提出,并在2006年出版的《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述》中得到了系统而详尽的解释说明。在书中,蒙娜·贝克提出了四种策略,用以在翻译过程中重构叙事,其中包括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她的理论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不同体裁翻译文本的研究之中。本文基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对《英格力士》及其英文译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英格力士》是王刚根据文革时期自己在新疆的真实成长经历所创作的,是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小说。在对原小说和英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本文作者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蒙娜·贝克提出的四种叙事策略。首先,译者使用时空构建,为读者真实地展现文革背景下的原文本,并凸显原文叙事。其次,译者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实现了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其中,通过省略,作者避免了涉及他国政治,迎合西方主流叙事,简化小说叙事,并使得文本更易被读者理解接受;通过添加的方式,作者在新的叙事中体现了文革时期下人性的扭曲,人权的丧失以及人物的悲哀。再次,译者通过小说标题,人物地点的命名以及转换词语意义的方式实现了译文的标示性建构,以试图改变叙事人物口吻和读者的评价,加强叙事效果。最后,译者通过文本/话语内部指示和语域的转换,再定位了读者,小说参与者和译文之间的关系。基于译者理解的这些转换是为了使读者保持与译文间的合理距离,同时理性看待人物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张玥[10](2015)在《外事口译叙事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蒙娜·贝克尔的着作《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问世,该着作结合社会学与交际理论,采用叙事视角,来解读关涉中东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一些冲突文本和话语的翻译中的叙事建构问题。蒙娜·贝克尔借助叙事理论审视翻译在充满冲突的国际舞台上如何运作,揭示叙事在政治冲突的社会性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其与权力运作、社会身份的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这一背景下从“建构”的角度阐释翻译行为,解析翻译在冲突的叙事建构中的作用。蒙娜·贝克尔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这是一种跨学科的探索,突破了语言学和文学领域叙事理论的局限。本文拟借用蒙娜·贝克尔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式与研究方法,来探讨中国外事口译中的叙事建构,以揭示编织在此类叙事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以及译者在协调叙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具体分析中国外事口译叙事时,主要选取了国家领导人在中外答问的话语叙事为研究对象。该类话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口译人员斡旋其中,需要积极地采取不同的建构策略,来进行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口译人员在此的作用则是对冲突的叙事版本进行有意识地调节,选择强化、弱化或更改隐含在原话语中的叙事内容。经研究发现,外事口译中译员所采取的建构策略和蒙娜·贝克尔提出的叙事建构策略有所异同。虽然蒙娜·贝克尔在其着作中对口译叙事,尤其是政治性口译叙事的研究着墨不多,但她提出的四种建构策略—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均适用于外事口译叙事建构。然而,政治性口译的叙事建构也存在一些蒙娜·贝克尔所未提及的特征。本文拓展性地探讨了口译叙事时空构建中的物理时空构建以及心理时空构建,选择性采用的省略与添加问题,标示式建构中的命名系统,以及人物事件通过变换指称和语域等参数方式进行再定位的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10)
蒙娜贝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作品是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莫言讲述中国故事,译者向广大译文读者转述着这些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如何建构莫言作品中的叙事直接影响着译文读者对中国社会的感知。从社会学和交际理论来看,叙事就是讲故事,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翻译能够建构全新叙事,影响读者感知。在叙事和翻译的结合方面,英国学者蒙娜·贝克有着杰出的理论贡献。2006年,其着作《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出版。该书通过重点介绍叙事的分类、特征及翻译中的叙事建构策略,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译者在叙事转换中的建构作用。该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莫言的第二部长篇巨着《天堂蒜薹之歌》及葛浩文完成的英译本The Garlic Ballads。《天堂蒜薹之歌》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讲述的是天堂县里因蒜薹滞销而展开的政府和蒜农之间的故事,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它逼近政治,探讨中国社会问题,正好契合了译文读者对中国社会的兴趣点。面对社会问题,作家莫言采取何种立场,如何进行叙事?译者葛浩文又将如何进行转述?他的转述又将如何影响译文读者对中国社会的感知?本文将在蒙娜·贝克叙事理论的指导下对《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展开研究,看英译本如何讲述这一中国故事。蒙娜·贝克曾提出四种叙事建构策略,即: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人物事件的再定位。该研究发现:通过采用这四种叙事建构手段,原文叙事在译文中得到强化、抑制或完全改变。1.译文通过重构另一个时空,改变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译文通过选择性删减或增加,改变了故事结局,隐藏了官方立场,过早将事件定性;3.译文通过标示建构,抑制了敏感的政治叙事,但同时强化了蒜农的弱势立场;4.译文通过人物事件再定位,改变了部分文内人物关系,重塑了故事中关键人物青年军官的个人形象,使其更加契合西方读者对英雄叙事的期待,符合西方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公共叙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娜贝克论文参考文献
[1].窦柯静,陶李春.曼大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启示——蒙娜·贝克尔访谈录[J].中国科技翻译.2019
[2].姚爽.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英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9
[3].罗婕.从《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看蒙娜·贝克的翻译研究转向[J].戏剧之家.2018
[4].罗敏.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诗词英译策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5].彭天笑,王祥兵.当前国际译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蒙娜·贝克教授访谈录[J].东方翻译.2017
[6].段佳慈.蒙娜·贝克“叙事理论”对国内翻译研究的启示[J].译苑新谭.2016
[7].李晓玲.蒙娜·贝克叙事学视角下林语堂英译《莺莺传》研究[J].读书文摘.2016
[8].朱红.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干校六记》葛浩文英译本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
[9].韦雅琪.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英格力士》英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10].张玥.外事口译叙事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标签:再叙事; 知识谱系; 语料库翻译学; 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