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铌溅射超导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峰[1](2021)在《铜基底射频超导腔溅射镀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相比于传统加速结构,射频超导腔因其具有更大的束流孔径,更低的能量损耗以及能够在连续波(CW)模式下高梯度运行的优势,从而广泛应用于加速器装置。目前射频超导腔多使用纯铌材料制造。由于纯铌的导热系数小,纯铌腔为了保证其内表面的铌能够维持超导态,无法使用较厚的铌材制造,通常纯铌腔厚度选择3~4 mm。又由于纯铌材料的机械性能比较差,较薄的壁厚带来了腔体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纯铌腔运行稳定性差。对此,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法是:采用较厚且导热性好的铜作为腔体基底,在腔体内壁沉积铌薄膜制备铜基底铌薄膜腔。铜基底铌薄膜腔可以在不影响腔体射频性能的前提下同时提高腔体的机械稳定性和冷却效率。另一方面,随着射频超导腔制备以及表面处理工艺的不断深入,纯铌腔性能已经接近高纯铌材料性质所预言的理论极限。研究人员希望寻找新的射频超导材料取代纯铌材料,以获得更高的加速梯度、更高的加速器运行温度、以及更低的运行成本。铌三锡由于其具有相对纯铌材料2倍的超导转变温度,1.75倍的加速梯度的潜能,以及更小的微波损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射频超导材料之一。如果能够将铜基底铌薄膜腔升级为铜基底铌三锡薄膜腔,可以获得铜基底薄膜腔优良的机械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射频超导腔的加速梯度以及加速器的运行温度,降低加速器的运行成本。因此,本论文的课题选择了铜基底铌三锡薄膜腔的研制。首先,本论文研究了铜基底腔的前处理工艺,解决了铜基底与铌膜结合力以及表面粗糙度的问题。其次,针对QWR腔内部沉积铌膜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三电极法的解决方案;研究了镀膜过程中的参数:工作气压、偏压以及溅射过程中温度对于薄膜质量的影响;通过3次迭代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溅射参数。通过仿型腔实验,利用多种手段对QWR腔内部沉积的铌膜质量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获得的铌膜结构致密,表面粗糙度低;超导转变温度Tc达到9.3 K,下临界磁场为1000 Oe以上,可以满足超导射频需求。然后,开展了铜基底腔表面沉积铌膜实验,获得了一只325 MHz QWR铜基底铌膜腔。为了研究铜基底铌膜腔的性能,本项目开展了低温垂测实验。实验发现外导体法兰面与调谐板之间的漏场会严重影响超导腔的性能。针对垂测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外导体法兰面镀膜同时延长外导体长度的改进方案,为以后QWR铜基底薄膜腔的制备总结了经验。在铜基底溅射沉积铌薄膜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了青铜基底表面镀铌三锡薄膜技术。该技术只需在青铜基底表面沉积铌膜技术上增加低温退火,即可获得16.5 K以上的铌三锡薄膜,为铜基底铌三锡腔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此外,为了验证薄膜腔上线运行的可行性,本项目进行了1.5 Me V质子注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剂量的质子注入会降低铌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受制于测试条件,对薄膜射频性能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射频实验验证。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溅射法成功制备了QWR铜基底铌薄膜腔,掌握了在铜腔内表面沉积铌薄膜的技术,同时证明了可以通过在青铜衬底表面沉积铌薄膜然后退火的方式获得铜基底铌三锡薄膜。因此,本论文最终获得了一种制备铜基底铌三锡薄膜腔的新技术。该技术将会促进铜基底铌三锡薄膜腔早日实现在射频超导加速器上的应用。
李爱玲,郑健,周立鹏,彭朝华,陆泽[2](2019)在《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射频超导腔的无载品质因数Q0和加速梯度Ea是评价腔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得到铌溅射超导腔的性能参数,研制了一套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实现Q0和Ea的测量;测量平台由单腔低温柜和超导腔性能测量设备:信号源、功率计和数据采集卡组成;PLC控制真空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等设备监测、控制单腔低温柜内的4.2K低温环境和超导腔的调谐与功率耦合;超导腔性能测试程序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由计算机远程操作测试过程;通过接受信号源和功率计的USB通讯接口传送的数据以及采集PCI总线上数据采集卡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实时显示测量值和Q0和Ea的测试结果,并存入数据库随时调用;测量结果表明,测量平台实现了对铌溅射射频超导腔的性能评价,性能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
常玮[3](2014)在《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研究》文中认为低beta超导腔体主要应用于质子或重离子超导直线加速器,是超导直线加速器的加速元件。在超导腔体上线运行之前,测试其性能非常重要,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以及分析物理现象。首先,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离不开腔体的设计、加工以及表面处理。超导腔体纵向加速电场、峰值电场等诸多测量参数依赖于腔体电磁仿真设计参数。良好的加工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也是测试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论文首先阐述了低beta超导腔体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设计、加工以及表面处理方法以及必要基础设施的设计理念。其次,低beta超导腔体测试属于射频测量的范畴。所以论文从射频测量基础出发逐步解释说明超导腔体的测试原理。测试原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压控振荡器锁相环(VCO-PLL)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锁定超导腔体的本征频率,使测量顺利进行。论文从锁相环原理出发,对整个锁频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技术的使用条件。接下来,本论文详细描述了整套低beta超导腔体测试平台的设计。整个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外围设备,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保护设计。论文的第五章详细解释了超导腔体测试前耦合天线的射频测量选取,线缆校准方法,腔体参数df/dp、Q0、Epk以及洛仑兹失谐量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IMP-HWR010-S超导腔体的实际测量结果。论文的最后一章分析了低beta超导腔体在低温测试中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特别分析了超导腔体的受迫振动效应。该效应的现象是频谱分析设备上出现令人困惑的两条频率峰。本论文从受迫振动的数学模型出发并借助仿真工具解释该现象,此项工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创新点。最后,针对测试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讨论了低beta超导腔体的射频锻炼技术。
周立鹏,彭朝华,吕钊,郑健[4](2007)在《串列升级工程超导增能器2007年工作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重离子超导直线增能器是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建设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超过库仑位垒能量的离子种类,针对最佳离子(β=0.118)设计的指标是每电荷态增能2MeV。
周立鹏,彭朝华,吕钊,郑健[5](2007)在《串列升级工程超导增能器2007年工作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重离子超导直线增能器是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建设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超过库仑位垒能量的离子种类,针对最佳离子(β=0.118)设计的指标是每电荷态增能2MeV。
关遐令,周立鹏,彭朝华,吕钊,包轶文,黄青华,郑健[6](2006)在《CIAE重离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平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规划中的重离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平台的基本方案是在现有的HI-13 串列加速器的后端新建一台能量增益为18MeV/q的重离子超导直线加速器,超导直线加速器包括:36 个铜铌溅射型四分之一波长(QWR)谐振腔;9个恒温柜,及一系列等时性消色散束流传输系统.同时配套建设一条与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相并列的重离子四杆型射频四极加速器——RFQ和交叉手指型漂移管直线加速器IH-DTL接受来自ISOL的正离子束,然后直接注入到超导直线加速器.
彭朝华,关遐令[7](2006)在《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144 MHz铜铌溅射超导腔物理设计》文中认为为设计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中的QWR铜铌溅射超导腔,利用电磁场计算软件和力学结构计算软件分析了QWR腔的高频特性和机械振动频率。考虑到QWR腔在加工和运行时的环境温度差异,给出了QWR腔常温加工时的几何尺寸。本工作还分析了QWR腔电磁场的不对称性对束流输运的影响。
杨丙凡,关遐令,曹小平,张天爵,李振国,储诚节,崔保群,周立鹏,彭朝华,包轶文[8](2006)在《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进展与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是在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前面新建一台100MV,200μA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CYCIAE-100) 和质量分辨为20000的在线同位素分离器(ISOL),后面新建一台能量增益为2MeV/q 的超导直线增能器(SCB),形成一加速器组合装置。各加速器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回旋加速器单独使用时主要用于中子物理,辐射物理,生物医学的研究及同位素研发。联合使用时,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束将用于轰击靶源,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束,经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后注入串列加速器加速,为用户提供放射性核素束流。
刘惠民[9](2006)在《串列加速器QWR超导腔低温系统的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式加速器升级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四分之一波长腔(Quarter Wave Resonator—QWR)超导腔恒温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恒温柜系统在低温下的若干问题,包括恒温柜系统热负载计算、低温冷却流程的模拟分析以及用FLUENT和ANSYS对恒温柜内关键设备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目的是为QWR超导腔恒温柜在低温下正常工作提供设计保障。本文在详细描述恒温柜冷却系统的基础上,详细计算了4.2K冷质量与77K冷屏的辐射漏热,同时,还对恒温柜内部支撑系统计算了变物性下的导热漏热,得出了恒温柜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热负荷分别为4.692W和38.4W,并分析比较了液氮冷屏采用夹层冷却方式与铜管缠绕冷却方式的优缺点,为流程模拟的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确定了系统中各主要设备的关键热力参数,同时计算了冷却QWR到4.2K需要的液氦量以及其冷却时间。采用恒温柜并联的冷却方式对系统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选用了返回氦气经控制杜瓦冷却后再进入制冷机末级换热器冷端的方案,并结合超导腔对压力和温度的要求,用大型流程软件计算出了超导腔低温系统正常运行时所需的最佳氦流质量流量为31.57 g/s,允许质量流量波动范围为±3 g/s。同时讨论了氦流质量流量过小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用FLUENT数值模拟了QWR超导腔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分布情况,得到其表面的最大温差,用以指导冷却系统的设计,保证超导腔的正常工作。模拟比较了液氮冷屏在采用螺旋管和蛇形管两种冷却方式情况下屏上温度分布,为冷屏冷却管线布置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4.2K冷质量支撑件的温度分布情况,同时得到了其导热漏热,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
刘惠民,王莉[10](2006)在《HI-13串列加速器QWR超导腔低温系统内氦流量的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改造项目中QWR(QuarterWave Resonator)超导腔低温系统进行了分析,模拟优化了超导腔稳定工作状态时所需的最佳氦流质量流量以及允许的波动范围,并考虑了氦流质量流量过小所产生的冷箱末级换热器冷端出口“负温差”和超导腔失超的问题,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铜铌溅射超导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铌溅射超导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铜基底射频超导腔溅射镀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射频超导腔简介 |
1.1.1 射频超导腔 |
1.1.2 射频超导腔的类型及结构 |
1.1.3 射频超导腔的基本参数 |
1.2 薄膜射频超导腔 |
1.2.1 纯铌腔的发展瓶颈 |
1.2.2 铜基镀铌薄膜腔 |
1.2.3 Nb_3Sn薄膜腔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衬底处理工艺研究 |
2.1 衬底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
2.1.1 衬底粗糙度 |
2.1.2 衬底表面洁净 |
2.1.3 铜衬底的处理工艺 |
2.2 铜样片的表面处理 |
2.2.1 铜的机械抛光 |
2.2.2 铜的表面洁净 |
2.2.3 铜的化学抛光 |
2.2.4 铜的电化学抛光 |
2.3 铜的表面钝化与活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QWR仿型腔的溅射镀铌关键技术研究 |
3.1 溅射镀膜的原理及方法 |
3.1.1 溅射镀膜简介 |
3.1.2 溅射装置 |
3.1.3 IMP溅射镀膜装置 |
3.1.4 溅射过程关键参数 |
3.2 仿型腔铜样片Nb薄膜制备 |
3.2.1 仿型腔实验 |
3.2.2 三维空间下铌膜的均匀性 |
3.2.3 三极溅射 |
3.3 薄膜的形貌与结构 |
3.3.1 膜层表面形貌的空间分布 |
3.3.2 工作气压对薄膜的影响 |
3.3.3 偏压对铌膜层的影响 |
3.3.4 溅射过程中温度控制(衬底温度及占空比) |
3.4 薄膜超导性能 |
3.4.1 第一次挂片 |
3.4.2 第二次挂片 |
3.4.3 第三次挂片 |
3.5 小结 |
第四章 QWR铜基铌膜腔特性及制备方法 |
4.1 QWR腔腔型优化设计 |
4.2 QWR铜腔溅射镀铌工艺 |
4.2.1 QWR铜腔的前处理工艺 |
4.2.2 QWR铜腔的溅射镀膜过程 |
4.2.2.1 溅射参数 |
4.2.2.2 溅射过程 |
4.2.3 QWR铜基铌膜腔的后处理工艺 |
4.2.4 QWR铜基铌膜腔的装配 |
4.3 QWR铜基铌膜腔的超导性能实验 |
4.3.1 低温性能测试 |
4.3.1.1 超导腔低温性能测试系统构成 |
4.3.1.2 超导腔性能测试系统原理 |
4.3.2 垂测降温过程 |
4.3.3 垂直测试结果分析 |
4.3.3.1 垂测现象 |
4.3.3.2 垂测结果分析 |
4.3.3.3 改进措施 |
4.4 铜基底腔的重复利用 |
4.4.1 铜铌退镀工艺需求 |
4.4.2 铜镀铌小样品的铜铌退镀实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青铜衬底的铌三锡薄膜制备工艺 |
5.1 铌三锡薄膜的生长过程 |
5.1.1 铌-锡二元相图 |
5.1.2 铜-铌-锡三元相图 |
5.1.3 铜-铌-锡三元体系中锡的扩散过程 |
5.1.4 三元路线制备铌三锡薄膜 |
5.1.5 组分对铌三锡的超导性质的影响 |
5.2 青铜衬底铌三锡薄膜样品 |
5.2.1 薄膜制备 |
5.2.2 形貌表征 |
5.2.3 超导电性表征 |
5.2.4 组分表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铌薄膜腔在线服役工况性能评价 |
6.1 在线运行辐射损伤 |
6.1.1 研究背景 |
6.1.2 质子注入对薄膜材料的影响 |
6.2 质子注入实验 |
6.2.1 软件模拟仿真 |
6.2.2 1.5MeV质子辐照实验 |
6.3 质子辐照实验后材料性能 |
6.3.1 辐照前后铌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T_c |
6.3.2 辐照前后铌薄膜的临界磁场H_c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简介 |
2 基于LabVIEW的射频超导腔性能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
2.1 电缆校准 |
2.2 功率计和信号发生器的数据采集 |
2.3 射频超导腔谐振频率搜索 |
2.4 Q0和Ea计算 |
3 结束语 |
(3)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超导腔体工作原理以及加工和表面处理 |
2.1 超导腔体工作原理 |
2.1.1 射频谐振腔概述 |
2.1.2 超导体金属铌 |
2.1.3 射频电场加速粒子原理 |
2.1.4 同轴线型低beta超导腔体参数 |
2.1.5 同轴线型低beta超导腔体设计概论 |
2.1.6 使用超导腔体的优势 |
2.2 纯铌超导腔体加工和表面处理 |
2.2.1 纯铌超导腔体加工概述 |
2.2.2 纯铌超导腔体表面处理概述 |
第三章 超导腔体测试原理 |
3.1 射频测量基础 |
3.1.1 传输线方程 |
3.1.2 无损耗传输线的终端负载与射频反射参数 |
3.1.3 射频系统传输参数 |
3.1.4 射频网络分析与S参数 |
3.1.5 射频系统的50Ω特性阻抗 |
3.1.6 射频频率和功率的测量 |
3.2 谐振腔的功率耦合 |
3.2.1 外部负载与谐振腔的耦合 |
3.2.2 外部负载的耦合状态 |
3.2.3 前向功率耦合器与耦合探针 |
3.3 超导腔体的测量 |
3.3.1 超导腔体的常温态测量 |
3.3.2 超导腔体的超导态测量 |
3.4 超导腔体的频率锁定 |
3.4.1 超导腔体频率控制概述 |
3.4.2 VCO-PLL 锁频原理 |
3.4.3 VCO-PLL 仿真分析 |
第四章 低 beta 超导腔体的测试系统设计 |
4.1 用于低 beta 超导腔体的垂直测试系统设计 |
4.1.1 基础设施建设 |
4.1.2 测试系统的外围设备 |
4.1.3 测试系统的射频低电平硬件设计 |
4.1.4 测试系统的测试软件设计 |
4.2 用于低 beta 超导腔体的水平测试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整体构成 |
4.2.2 快连锁保护 |
第五章 IMP-HWR010-S 腔体的测试方法与测量结果 |
5.1 IMP-HWR010-S 超导腔体参数指标 |
5.2 外部 Q 值的测量与耦合天线确定 |
5.3 测试的降温过程 |
5.4 测试线缆校准 |
5.5 IMP-HWR010-S 腔体 df/dP 测量 |
5.6 IMP-HWR010-S 腔体的暂态测量 |
5.7 IMP-HWR010-S 腔体的稳态测量 |
5.8 IMP-HWR010-S 腔体的洛仑兹失谐测量 |
第六章 物理现象分析与锻炼技术讨论 |
6.1 多次电子倍增效应 |
6.2 场致发射 |
6.3 失超 |
6.4 超导腔体的受迫振动效应 |
6.4.1 受迫振动的动力学模型 |
6.4.2 并联谐振电路的受迫振动 |
6.4.3 超导腔体的受迫振动 |
6.5 低 beta 超导腔体锻炼技术讨论 |
6.5.1 低场区多次电子倍增效应的锻炼 |
6.5.2 中高场区的高功率脉冲锻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144 MHz铜铌溅射超导腔物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同步速度β0与工作频率f0 |
2 QWR腔的主要机械尺寸 |
3 144 MHz OWR腔的高频性能和束流动力学指标 |
4 结论 |
(9)串列加速器QWR超导腔低温系统的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QWR 超导腔恒温柜热负载计算 |
1.3.2 QWR 超导腔低温系统的流程模拟 |
1.3.3 QWR 恒温柜传热的数值模拟 |
第2章 QWR 超导腔恒温柜热负载计算 |
2.1 恒温柜冷却系统 |
2.2 冷质量的漏热计算 |
2.2.1 4.2K 与77K 冷屏的辐射漏热的估算 |
2.2.2 4.2K 与77K 冷屏的导热漏热的估算 |
2.2.3 超导腔的动态热负载计算 |
2.2.4 77K 冷屏的辐射漏热的估算 |
2.2.5 77K 冷屏的导热漏热的估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QWR 超导腔低温系统的流程模拟 |
3.1 QWR 超导腔低温系统的布置 |
3.2 QWR 超导腔低温冷却系统流程分析 |
3.3 计算模型简化 |
3.4 流程参数的确定 |
3.4.1 阀箱参数的确定 |
3.4.2 传输管线参数的确定 |
3.4.3 杜瓦参数的确定 |
3.4.4 制冷机的选定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QWR 超导腔恒温柜传热的数值模拟 |
4.1 温度场的有限元理论 |
4.2 QWR 超导腔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4.2.1 QWR 超导腔物理模型的简化 |
4.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3 结果分析 |
4.3 77K 液氮冷屏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4.3.1 螺旋缠绕液氮冷屏方式的数值模拟 |
4.3.2 蛇形缠绕液氮冷屏方式的数值模拟 |
4.3.3 两种冷却方式对比 |
4.4 支撑结构与热负荷 |
4.4.1 液氦罐支撑结构的模拟计算 |
4.4.2 超导腔支撑结构的模拟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铜铌溅射超导四分之一波长谐振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铜基底射频超导腔溅射镀膜关键技术研究[D]. 潘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李爱玲,郑健,周立鹏,彭朝华,陆泽.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11)
- [3]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研究[D]. 常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4(10)
- [4]串列升级工程超导增能器2007年工作进展[J]. 周立鹏,彭朝华,吕钊,郑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7(00)
- [5]串列升级工程超导增能器2007年工作进展[J]. 周立鹏,彭朝华,吕钊,郑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7(00)
- [6]CIAE重离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平台[J]. 关遐令,周立鹏,彭朝华,吕钊,包轶文,黄青华,郑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6(S1)
- [7]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144 MHz铜铌溅射超导腔物理设计[J]. 彭朝华,关遐令.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6(06)
- [8]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进展与现状[A]. 杨丙凡,关遐令,曹小平,张天爵,李振国,储诚节,崔保群,周立鹏,彭朝华,包轶文. 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
- [9]串列加速器QWR超导腔低温系统的设计分析[D]. 刘惠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
- [10]HI-13串列加速器QWR超导腔低温系统内氦流量的优化分析[J]. 刘惠民,王莉. 节能技术,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