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供水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水源优化调度,方案评价,NSGA-Ⅱ,TOPSIS
区域供水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琦,田一梅,李震,吕祥瑞[1](2019)在《区域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区域多水源协同供水、优化运行为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水源优化调度建模、求解及方案评价的实用方法,并以北方某工业园区的多水源供水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分析工业园区供需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水源联合供水优化调度策略,以总缺水损失-协调供水费用-各供水子系统供需水量差额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为决策者提供多组解方案;结合逼近理想解的TOPSIS法与FAHP法进行方案评价选优,为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调度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5期)
潘玉洁[2](2016)在《山地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地面积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69%,承载着我国超过50%的人口。但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山地城市、城镇的市政供水设施建设不成体系,多数小城镇均是一镇(村)一水厂,供水规模小,布局分散,水源地防护困难,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现象严重,供水水量和水质存在安全性问题;同时,相对于常规供水设施来说,大部分城市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与城市发展水平、速度、规模不匹配,导致供水突发性事件频发。区域供水对于缓解城市及城镇市政供水基础设施不成体系、供水工程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作用,区域供水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的应用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区域供水研究多在工程实践上,缺乏理论研究和系统的研究。因此,论文在深入研究区域供水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城市的供水特点,将水源、水厂、输配水管网、用水区域统筹考虑,建立了适合山地城市供水系统的区域供水优化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优化了山地城市供水系统;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供水应急保障体系,对于保护山地城市水源地、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山地城市和城镇的供水安全是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论文对山地城市供水系统和区域供水系统进行了研究。拟合了供水系统中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管线工程建设费用函数,结合供水系统中各部分运行管理费用,建立了以年费用折算值为目标函数的山地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优化模型,借助了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的确定了水源、水厂的规模和数量、位置,分析了各水源点、水厂的供水范围,为山地城市供水规划提供了参考。(2)总结了供水系统的突发性事故,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应对供水系统各个部分出现水量事故和水质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分析了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出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极大控制供水事故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供水应急体系应急能力。(3)论文以某市城区供水系统规划为例,利用山地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优化模型,定量的求解出水源点、水厂的数量、位置和供水规模及其最佳组合,与原方案相比,优化结果更优。结论说明优化模型有助于山地城市区域供水规划。(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01)
张永平,崔利军[3](2016)在《城郊区域供水系统建设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城郊区域不断扩大的现在,分析城乡结合部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城郊区域供水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郭加强[4](2015)在《谈分区域计量在供水系统中的运营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具体实例,对分区域计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分区域计量管理设计要点,并对分区域平均压力、夜间用水量、区域用水量及区域泄漏率等计量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分区域计量在供水系统中的运营管理方式,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5年33期)
庄宝玉,高斌[5](2012)在《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区域供水系统风险评价——以天津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和脆弱性分析能够帮助决策者找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区域供水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到影响管网系统脆弱性的各种因素,从节点所处供水分区的重要性、拓扑自由度、水量和水压等四个方面定义了节点脆弱性权值,给出了供水分区和系统的脆弱性指标计算公式,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以天津市区域供水系统(2020规划水平年)为例,介绍了模型的应用方法和步骤。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用于其他区域供水系统的风险评估。(本文来源于《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期刊2012-10-17)
黄海龙[6](2012)在《区域二次供水系统资源整合优化实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汕头水司利用二次泵站现有资源,根据供水管网的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资源合并、拆分等优化整合,进一步实现了中小型加压泵站无人值守集中监控,使企业供水设备、供水管网、人力资源利用率能够得到最合理的使用。既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为企业增加了经济、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2年01期)
林朝阳[7](2011)在《采用夜间最小流量法实现大区域供水系统产销差率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夜间最小流量是评估供水管网实际漏损情况的重要指标。结合经验数据,计算某大区域供水系统内合理的夜间最小用水量,及合理的日最小小时用水量与日平均小时用水量的比值,并将其作为评价标准,组建工作团队,分析数据异常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大区域供水系统的产销差率。(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1年09期)
黄海龙,钟媛[8](2011)在《区域二次供水系统资源整合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次泵站现有资源,根据供水管网的现状进行资源合并、拆分等优化整合,进一步实现了中小型加压泵站无人值守集中监控,使企业供水设备、供水管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使用,既起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为企业增加了经济、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张宁,张长江[9](2010)在《建筑小区、组团建筑区域消防供水系统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同一时间一次火灾条件下,建筑小区和组团建筑共用消防给水系统中不同水源情况下的设计原则,并就区域消防供水中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高位消防水箱和水泵接合器的条件和问题及其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期刊2010-07-01)
郭笑,肖雪飞,丛文卓[10](2009)在《基于“临近零用水区域”概念的节能供水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际生活中的供水问题,在传统"节能型恒压供水"方案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临近零用水区域"的概念,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使水泵在"临近零用水区域"内超低速或停止运行。并且,针对不同的用水环境,抽象出了2种用水模型—公用水房模型和居民自家水房模型。针对这2种模型,提出了2套解决方案来应对在"临近零用水区域"的个别用水情况,以充分利用"临近零用水区域",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机械损耗,保证良好供水效果的目标。整套设备配合组态王软件,与数据库相连,不仅可以在远程进行监控和操作,也可对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在数据库中进行实时记录和查询。(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09年S4期)
区域供水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地面积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69%,承载着我国超过50%的人口。但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山地城市、城镇的市政供水设施建设不成体系,多数小城镇均是一镇(村)一水厂,供水规模小,布局分散,水源地防护困难,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现象严重,供水水量和水质存在安全性问题;同时,相对于常规供水设施来说,大部分城市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与城市发展水平、速度、规模不匹配,导致供水突发性事件频发。区域供水对于缓解城市及城镇市政供水基础设施不成体系、供水工程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作用,区域供水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的应用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区域供水研究多在工程实践上,缺乏理论研究和系统的研究。因此,论文在深入研究区域供水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城市的供水特点,将水源、水厂、输配水管网、用水区域统筹考虑,建立了适合山地城市供水系统的区域供水优化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优化了山地城市供水系统;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供水应急保障体系,对于保护山地城市水源地、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山地城市和城镇的供水安全是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论文对山地城市供水系统和区域供水系统进行了研究。拟合了供水系统中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管线工程建设费用函数,结合供水系统中各部分运行管理费用,建立了以年费用折算值为目标函数的山地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优化模型,借助了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的确定了水源、水厂的规模和数量、位置,分析了各水源点、水厂的供水范围,为山地城市供水规划提供了参考。(2)总结了供水系统的突发性事故,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应对供水系统各个部分出现水量事故和水质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分析了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出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极大控制供水事故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供水应急体系应急能力。(3)论文以某市城区供水系统规划为例,利用山地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优化模型,定量的求解出水源点、水厂的数量、位置和供水规模及其最佳组合,与原方案相比,优化结果更优。结论说明优化模型有助于山地城市区域供水规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供水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杨琦,田一梅,李震,吕祥瑞.区域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调度[J].中国给水排水.2019
[2].潘玉洁.山地城市区域供水系统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张永平,崔利军.城郊区域供水系统建设规划研究[J].轻工科技.2016
[4].郭加强.谈分区域计量在供水系统中的运营管理[J].山西建筑.2015
[5].庄宝玉,高斌.基于脆弱性分析的区域供水系统风险评价——以天津市为例[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2
[6].黄海龙.区域二次供水系统资源整合优化实例分析[J].城镇供水.2012
[7].林朝阳.采用夜间最小流量法实现大区域供水系统产销差率控制[J].给水排水.2011
[8].黄海龙,钟媛.区域二次供水系统资源整合优化分析[J].供水技术.2011
[9].张宁,张长江.建筑小区、组团建筑区域消防供水系统的探讨[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2010
[10].郭笑,肖雪飞,丛文卓.基于“临近零用水区域”概念的节能供水系统[J].控制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