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变性能凝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气凝胶,粒子形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
流变性能凝胶论文文献综述
高建领,严礼萍,陈岚,赖舒雁,廖望[1](2019)在《纳米粒子形貌和高分子基复合气凝胶的机械性能:基于流变研究结果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各式各样的纳米粒子与高分子制备的复合气凝胶由于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事实上,纳米粒子具有不同的微观形貌,而这些微小粒子的形貌对气凝胶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尚未讨论。在本文中,两类尺寸相近的纳米粒子——即(1)盘状粒子:以蒙脱土和锂藻土为代表,(2)棒状粒子:以海泡石和埃洛石为代表——与阳离子化的淀粉交联剂共同制备复合气凝胶。我们研究了上述凝胶或粘流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最终气凝胶的机械性能相联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吉玉碧,王醴均,杨照,石敏,罗恒[2](2019)在《增塑剂对聚氯乙烯溶胶凝胶塑化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增塑剂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复数黏度(η)随温度或时间的流变性能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引起流变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η呈先降低,后由缓慢上升至急速上升,形成1个肩峰并达到最大值,最后又逐步减小的非正态分布趋势。各PVC溶胶在流变曲线的前3个阶段,η差异明显——第1阶段,η主要与增塑剂黏度成正比;第2、第3阶段——η主要与增塑剂的增塑效率和溶解度参数有关;第4阶段——约在160℃或30min后,各流变曲线趋于重合,η的大小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吴彤,叶建东[3](2018)在《高固相Al_2O_3凝胶注模流变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凝胶注模成型作为一种近净尺寸成型方法,在国内已有研究。成型中,固相含量多见53%左右的研究,重点研究粒径1. 5μm,固相含量58%的Al_2O_3浆体随pH值变化的剪切稀化流变特性,分散剂不同加入量对浆体悬浮性的影响变化,淀粉加入量对坯体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消泡剂对高固相含量浆体制备,坯体断面结构以及对烧结体微观气孔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粒径的Al_2O_3颗粒对制备高固相含量浆体粘度的影响等。(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鑫,茹红强,岳新艳,王伟[4](2018)在《固相烧结SiC凝胶注模用水基浆料流变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亚微米Si C、明胶、TMAH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凝胶注模用水基Si C浆料的流变性能,探讨了p H值、烧结助剂、分散剂、明胶溶液浓度和固含量对于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值为12时浆料的流动性最好;烧结助剂的加入略微提高浆料的粘度;加入0.6%(质量分数)TMAH时,浆料粘度最低;明胶浓度对粘度有显着影响,浆料的粘度随明胶溶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粘度随着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p H为12、分散剂含量为0.6%、加入20%浓度为10%的明胶时,可得到固含量为55%、粘度为132 m Pa·s且利于凝胶注模的水基Si C浆料。(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S1期)
王晓珊,袁毅,龚静妮,王林,庞杰[5](2018)在《刺云实胶/魔芋葡甘聚糖复合凝胶流变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刺云实胶(TG)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制得系列复合凝胶TG/KGM(TK0、TK2、TK4、TK6、TK8及TK10),利用FTIR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旋转流变仪考察了其静态与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TG/KGM在高温下为假塑性流体,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剪切速率0.01~100 s-1内,随着KGM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100%(由TK10到TK0),复配溶胶体系的剪切应力和黏度均增加。剪切应力由0.00267~2.82 Pa增加至0.753~290 Pa,黏度由0.376~0.0282 Pa·s增加至38.3~1.58 Pa·s。在选定的频率范围(0~955 r/min)内,TG/KGM的损耗模量(G?)均低于其储能模量(G?),G?和G?都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85~25℃的降温过程中,随着KGM的增加,复配体系中G?和G?均下降,且溶胶向凝胶的转化温度下降。当m(TG)∶m(KGM)=0.9∶0.6(TK6)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异、胶凝能力强、稳定性高且黏度适中的凝胶体系。(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黄刚,张宏伟,张欢欢,石彤非,许东华[6](2018)在《氧化石墨烯对聚乙烯醇/硼酸水凝胶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聚乙烯醇(PVA)/硼酸(borate)水凝胶线性及非线性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硼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流变研究了水凝胶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GO质量浓度在稀溶液区时,GO片层与PVA链间通过硼酸根离子形成了具有弹性活性的缔合点,有效地提高了水凝胶的平台模量、松弛时间和零切粘度;当GO进一步增加到亚浓溶液区,部分的交联剂被GO的团聚体捕获并处于非弹性活性的缔合状态,处于有效缔合状态的交联剂变少,导致平台模量、松弛时间和零切粘度降低。稳态剪切测试下,样品在剪切增稠区的粘度增加随着GO添加量的增加明显加强,这与剪切场下取向的氧化石墨烯片层参与网络结构的重排有关。(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07期)
叶志鹏[7](2018)在《动态凝胶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流变性能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化学凝胶是一类由可逆交联键结合的、具有叁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交联键可发生解离与重组,赋予凝胶自修复、形状记忆、药物缓释等功能。本文设计两种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凝胶,通过对其线性流变行为和非线性流变行为的表征,考察了主链拓扑结构、主链分子量与浓度、大分子交联剂分子量与浓度、交联键强度,对凝胶模量、松弛时间、剪切增稠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以直链型壳聚糖为主链、两端苯醛基改性的聚乙二醇(DF-PEG)为交联剂,以希夫碱为动态交联键,构筑了壳聚糖动态凝胶。通过对该凝胶的线性流变性质进行表征,发现交联剂和主链分子量及浓度的增加,都能够增加弹性活性链的数目,进而提高凝胶的平台模量与松弛时间,并且平台模量与松弛时间的标度关系为G_0(25)τ~(0.33)_(relax),凝胶的松弛行为与“sticky reptation”模型描述类似,网络的松弛行为由交联点的解离与缔合控制。2.对壳聚糖动态凝胶进行非线性流变表征,发现剪切增稠行为。剪切增稠现象是由非高斯拉伸引起的非弹性活性链向弹性活性链转化导致的。剪切增稠最大处对应的魏森贝格数(γτ(5)),只与交联剂和壳聚糖的分子量有关,而与两者浓度无关。剪切增稠程度与网络内可转化的非弹性活性链密度有关。3.支化型的聚乙烯亚胺(PEI)为主链的动态化学凝胶相比壳聚糖凝胶,主链无缠结,松弛时间更短,与“sticky rouse”模型描述类似。交联剂均方末端距与主链的平均间距越接近,凝胶结构越规整,模量越高,松弛时间也越长。在1.08mol/L HCl条件下,希夫碱的稳定性与主链构象达到平衡,得到性能最佳的凝胶。而剪切增稠程度仍与网络中非弹性活性链的转化有关。本文的研究结果,阐明了凝胶的拓扑结构差异,对凝胶的松弛与扩散行为的影响,并将交联剂和主链的分子量与浓度、温度、pH与凝胶的模量与松弛时间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对功能化凝胶拓扑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吴祭民[8](2018)在《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及其流变和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吸收创面渗液以及良好抑菌性的壳聚糖海绵敷料。主要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基体材料,分别以β-甘油磷酸钠和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凝胶,并采用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TG)以及旋转流变仪对其组成形貌、流变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最后采用共混和接枝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抗菌活性的海绵敷料。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β-甘油磷酸钠(Sodium beta-glycerophosphate,以下简称GP)与壳聚糖混合溶液体系制备温敏性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并通过浸泡的方法制备壳聚糖/盐酸四环素(CS/TC)海绵敷料。流变学分析和SEM表明CS/GP凝胶温度随pH的增大而降低,所制备的CS/GP_(20)具有较大的凝胶化程度,且CS/GP_(20)海绵具有叁维网络结构;孔隙率以及溶胀分析结果表明:CS/TC海绵敷料的孔隙率达到65%,其溶胀率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在中性条件下达到2500%左右;抑菌结果表明:CS/TC海绵敷料对大肠杆菌(E.coli ATCC25922,以下简称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ATCC 6538,以下简称S.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ATCC 9372,以下简称B.subtilis)3种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E.coli、S.aureus和B.subtilis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2、28.6和27.4 mm,且CS/TC海绵敷料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CS/TC海绵敷料的释放分析结果表明CS/TC海绵敷料的释放速率受pH值影响较大,在碱性条件下释放较慢,酸性条件释放较快。(2)以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凝胶,并采用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京尼平浓度、壳聚糖浓度和凝胶温度对凝胶点都有影响,其中壳聚糖浓度和京尼平浓度对凝胶点的影响较大,而凝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较小;CSG凝胶的频率扫描结果和计算表明:随着京尼平浓度的增大,其交联程度增加,网格尺寸减小,凝胶化程度和刚性增大。(3)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在京尼平交联壳聚糖海绵的基础上负载磺胺嘧啶银(Silver sulfadiazine,AgSD),制备了CS/AgSD海绵敷料,采用FTIR、XRD、SEM和TG等分析手段对CS/AgSD海绵敷料的组成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孔隙率和溶胀进行表征与分析,最后采用抑菌圈法对CS/AgSD海绵敷料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S/AgSD海绵敷料具有较好的叁维网状结构,其孔隙率达到75%以上,溶胀率大于3000%,且溶胀速率较快;抑菌结果表明CS/AgSD海绵敷料对E.coli、白色念珠菌(C.albicans CMCC(F)98001,以下简称C.albicans)、S.aureus和B.subtilis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具有广谱抗菌性。(4)采用将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再接枝氨苄西林,并对制得的CSAP海绵敷料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苄西林接枝成功,且所制备的CSAP_5海绵敷料具有较好的叁维网状结构,孔隙率在74.5%以上,溶胀率大于3200%;抑菌结果表明:CS/AP_5海绵敷料对E.coli、C.albicans、S.aureus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具有广谱抗菌性。(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杨照,邓秋静,吉玉碧,王一宁,罗恒[9](2018)在《填料类型对PVC溶胶凝胶塑化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振动黏度计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填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黏度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不同填料填充PVC溶胶的黏度呈先降低,后由缓慢升高至快速升高,形成一个肩峰并达到一个最大值,最后又逐步变小的非正态分布趋势。用旋转流变仪可将PVC溶胶的凝胶塑化流变行为完整表征出来,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加入填料使得PVC溶胶的黏度增大,凝胶过程加快,主要与填料粒径及形貌有关。是否添加填料以及填料类型对PVC溶胶相应的形态转变温度和时间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韩立娟,陈浩,刘胜,齐玉堂,张维农[10](2018)在《凝胶油基人造奶油质地和流变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胶油作为潜在的能够替代传统氢化奶油的新方法,具有低饱和脂肪酸和零反式脂肪酸的优势,所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本实验以精炼大豆油为基料油,β-谷甾醇和卵磷脂等比例混合物作为复合凝胶剂,制备得到凝胶油基人造奶油。主要研究了凝胶剂质量分数和水分体积分数对凝胶油基人造奶油质地、流变学性能、微观网络结构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分体积分数提高时,能够在更低的凝胶剂质量分数下形成均相人造奶油体系;随着凝胶剂质量分数和水分体积分数的增加,人造奶油的硬度和弹性增大;样品网络结构和结晶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凝胶剂质量分数和水分体积分数的增加,人造奶油的结晶度增加,微观叁维网络结构更加完整,油-水两相接触面积变大,最终使得人造奶油体系结构更加均匀和稳定,硬度和弹性也更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流变性能凝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不同增塑剂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复数黏度(η)随温度或时间的流变性能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引起流变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η呈先降低,后由缓慢上升至急速上升,形成1个肩峰并达到最大值,最后又逐步减小的非正态分布趋势。各PVC溶胶在流变曲线的前3个阶段,η差异明显——第1阶段,η主要与增塑剂黏度成正比;第2、第3阶段——η主要与增塑剂的增塑效率和溶解度参数有关;第4阶段——约在160℃或30min后,各流变曲线趋于重合,η的大小无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变性能凝胶论文参考文献
[1].高建领,严礼萍,陈岚,赖舒雁,廖望.纳米粒子形貌和高分子基复合气凝胶的机械性能:基于流变研究结果的探讨[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2].吉玉碧,王醴均,杨照,石敏,罗恒.增塑剂对聚氯乙烯溶胶凝胶塑化流变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3].吴彤,叶建东.高固相Al_2O_3凝胶注模流变等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4].张鑫,茹红强,岳新艳,王伟.固相烧结SiC凝胶注模用水基浆料流变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5].王晓珊,袁毅,龚静妮,王林,庞杰.刺云实胶/魔芋葡甘聚糖复合凝胶流变性能[J].精细化工.2018
[6].黄刚,张宏伟,张欢欢,石彤非,许东华.氧化石墨烯对聚乙烯醇/硼酸水凝胶流变性能的影响[J].应用化学.2018
[7].叶志鹏.动态凝胶的拓扑结构设计与流变性能调控[D].宁波大学.2018
[8].吴祭民.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及其流变和抗菌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9].杨照,邓秋静,吉玉碧,王一宁,罗恒.填料类型对PVC溶胶凝胶塑化流变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8
[10].韩立娟,陈浩,刘胜,齐玉堂,张维农.凝胶油基人造奶油质地和流变性能[J].食品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