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表面毛羽论文-江少琳

纱线表面毛羽论文-江少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纱线表面毛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羊毛针织物,纱线表面毛羽,刺痒感,纱线表面毛羽直径测量

纱线表面毛羽论文文献综述

江少琳[1](2007)在《纱线表面毛羽对羊毛针织物刺痒感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纱线表面毛羽、羊毛处理方法和针织物的覆盖系数等对羊毛衫领圈刺痒感的影响,目的是指导男士羊毛衫领圈材料的选用。首先,使用放大倍数为400~500倍普通生物显微镜对10种用不同品质的羊毛纺成的针织纱线进行了纱线表面毛羽的直径测量和毛羽种类与数量的计数。每种纱线试样选取5筒纱,每筒纱观测10段2cm长的纱线,每种试样观测长度共为100cm。通过纱线表面毛羽的客观测量结果分析,得出毛羽平均直径、单位长度纱线上“粗毛羽”数量和“粗毛羽”数量占毛羽总数的百分比这叁类指标,用这些指标对毛羽、端毛羽、圈状毛羽和端毛羽末端直径进行了描述。其次,在预实验基础上,选择了10名刺痒感评价敏感且评价结果重复性高的24~27岁青年男士。用上述10种毛纱分别织成近似规格的1+1罗纹针织物,并制作成相同规格的领圈。在温度为T=22℃±2℃,相对湿度为RH=55%±5%的人工气候条件下,进行了人体静态时和人体运动后的颈部穿着实验。通过配对样本的T检验发现,人体运动后,羊毛针织物的刺痒感比人体静态时有显着增加;在人体运动后,羊毛的防缩处理增加了66s羊毛针织物的刺痒感:在人体静态时,羊毛的防缩处理对66s羊毛针织物的刺痒感没有影响;羊毛的丝光处理对66s羊毛针织物的刺痒感没有影响;羊毛的丝光处理和防缩处理对70s羊毛针织物的刺痒感没有影响。在控制针织物表面覆盖系数、羊毛处理方法和人体活动状态等刺痒感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将毛羽平均直径、单位长度纱线上“粗毛羽”数量和“粗毛羽”数量占毛羽总数的百分比这叁类指标与人体静态时针织物的刺痒感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末端直径>26μm的端毛羽数量占端毛羽总数的百分比与针织物刺痒感的偏相关系数最大,表明端毛羽的末端直径比其它直径指标对刺痒感的影响都大,临界直径26μm是影响羊毛针织物刺痒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临界点,将末端直径>26μm的毛羽称为粗末端毛羽。通过对影响羊毛针织物刺痒感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在人体静态时,有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粗末端毛羽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针织物紧密度主成分;人体运动后,有叁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粗末端毛羽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羊毛处理方法主成分,第叁主成分命名为针织物紧密度主成分。纱线表面的粗末端毛羽比针织物紧密度和羊毛的处理方法对针织物刺痒感的贡献率大得多,它是影响针织物刺痒感的最重要的因子。在人体静态时和运动后两种情形下,粗末端毛羽的数量占端毛羽总数的百分比与粗末端毛羽主成分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衡量羊毛针织物刺痒感的最重要的指标。最后,在人体静态时,根据10种针织物的刺痒感,对这些织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它们可划分为3类,第1类针织物包括1#、2#、3#、4#、6#、7#、8#和10#,其刺痒感介于有点刺痒和刺痒之间;第2类针织物包括5#,其刺痒感介于刺痒和很刺痒之间;第3类针织物包括9#,其刺痒感介于很刺痒和非常刺痒之间,这3类针织物对应的纱线表面粗末端毛羽的数量占端毛羽总数的百分比范围或百分比分别为(9.2%,28.0%)、37.3%和60.0%。人体运动后,这10种针织物可划分为3类,第1类针织物包括1#、2#、3#、7#、8#和10#,其刺痒感介于有点刺痒和刺痒之间;第2类试样包括4#和6#,其刺痒感介于刺痒和很刺痒;第3类试样包括5#和9#,其刺痒感介于很刺痒和非常刺痒之间。这3类针织物对应的纱线表面粗末端毛羽的数量占端毛羽总数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2%,16.4%)、(21.5%,28.0%)和(37.3%,60.0%)。通过粗末端毛羽的数量占端毛羽总数的百分比可以判断针织物刺痒感的程度。(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7-01-01)

于涛,李济群,夏兆鹏,张欣[2](2006)在《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纱线毛羽形成于细纱工序,增长于络筒工序,为控制纱线毛羽的增长,研究了1332M型络筒机的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测试了CJ 27.8 tex纱的1 mm~9 mm管纱毛羽与筒纱毛羽,并对四种不同材质和表面状态的槽筒产生的毛羽数量进行了统计对比。通过对3 mm筒纱毛羽数量与3 mm管纱毛羽数量的比值(倍增系数)进行比较,认为:经过络筒工序后,纱线的毛羽数量增加3倍~5倍,钢质槽筒增加的毛羽数量最少,胶木槽筒增加的毛羽数量最多。(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06年05期)

纱线表面毛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纱线毛羽形成于细纱工序,增长于络筒工序,为控制纱线毛羽的增长,研究了1332M型络筒机的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测试了CJ 27.8 tex纱的1 mm~9 mm管纱毛羽与筒纱毛羽,并对四种不同材质和表面状态的槽筒产生的毛羽数量进行了统计对比。通过对3 mm筒纱毛羽数量与3 mm管纱毛羽数量的比值(倍增系数)进行比较,认为:经过络筒工序后,纱线的毛羽数量增加3倍~5倍,钢质槽筒增加的毛羽数量最少,胶木槽筒增加的毛羽数量最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纱线表面毛羽论文参考文献

[1].江少琳.纱线表面毛羽对羊毛针织物刺痒感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

[2].于涛,李济群,夏兆鹏,张欣.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J].棉纺织技术.2006

标签:;  ;  ;  ;  

纱线表面毛羽论文-江少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