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江苏省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苏省,女子马拉松,冬训
江苏省运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沈卫林,王雪芹[1](2019)在《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训练安排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马拉松是体能主导类周期性耐力项目。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一年一般参加比赛1-2次,训练时间相对较长。周期性项目训练特点,为了能够在准备期之后的基本期和过渡期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合理的训练计划,准备期冬训就显得异常重要。江苏省女子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近年来在国内各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全国第十叁届全运会上取得女子马拉松团体第二名的成绩,当然周春秀之后成绩出现下滑。因此,针对江苏省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做深入的研究,实践出真知,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经验具备指导和借鉴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苏省6名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2017-2018年冬训期训练计划的调查与分析,冬训期间阶段的速度耐力测试,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对冬训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冬训期间训练安排中的规律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效果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选题依据:1)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战略地位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楠在2017年末举办的田径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田径要在东京奥运会上拿两枚金牌并指出马拉松项目"绝对不输日本",同时日本田径协会马拉松负责人濑古利彦曾作出"马拉松项目比拿下奖牌"。女子马拉松项目作为我国潜在运动项目,周春秀之后竞争力日趋下降。18年中日选手最好成绩相差7分以上。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上日本马拉松选手获得第二,我国张美霞排名第八,成绩相差5分钟。2)马拉松运动员冬训的重要性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到,冬训属于年度训练叁大分期中的准备期阶段马拉松运动具备明显的周期性训练项目特点,为了能够在准备期之后的基本期和过渡期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合理的训练计划,准备期冬训必须以科学有效为训练安排的基本原则。3)进一步提高江苏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冬训效果江苏省女子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近年在各大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13年获全运会女子马拉松团体第一,2017年获全运会女子马拉松团体第二,同时,江苏女子马拉松名将周春秀更是创造历史,在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第叁名的好成绩。冬训作为马拉松运动员必经的训练过程,得到了江苏省优秀女子马拉松教练员的足够重视,也正是冬训作用的充分发挥,促使江苏省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优秀成绩的获得。所以,对于江苏省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情况的分析,不仅对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具备理论基础指导和实践经验学习作用,对今后江苏省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是冬训更符合项目运动训练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冬训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越来越多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开始进行专业、科学的训练,而江苏省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冬训情况,可以业余马拉松的冬训也有积极的启发示范价值,提高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更好的促进马拉松运动的发展。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优秀马拉松女子运动员,2017-2018年的冬训期(2017年11月2日-2018年2月14日)的训练进度做记录整理,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速度耐力成绩和身体状况监测结果对冬训的训练效果做科学全面的评估,分析训练安排中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并指出训练的不足的方面。为今后江苏省女子马拉松冬训提供实证参考,从而促进江苏省女子马拉松竞技水平的提高,也为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提供一定的借鉴。2)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在于:通过真实数据分析促进马拉松运动训练安排的理论建设,并且利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解释相关评测数据的参照意义与评价标准可行性。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在于对2017-2018年度的冬训期成果做系统汇总,为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以后开展的冬训计划与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为江苏省乃至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冬训提供训练指导案例。研究结论:1)江苏省优秀马拉松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和身体机能符合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特征。2)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的训练指导思想合理,围绕着马拉松项目的构成要素安排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3)江苏省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此次冬训期共划分为了4个训练阶段(小周期),准备阶段:以有氧训练为主;专项训练训练时期分为两个阶段:有氧、混氧交叉训练和专项强度训练,提高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最后过渡阶段:培养运动员的速度节奏感,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分配能力。4)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专项训练中的负荷和训练强度安排教练员的策略是应变型,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感觉及检测指标控制训练量和强度,保持训练计划中的训练强度同时变化运动量。5)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每个训练阶段结束时采用3000米测试,检查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能力,评价阶段训练效果。6)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的前、中、后采用血红蛋白指标、肌酸激酶指标、睾酮、血乳酸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训练监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安排合理,生理机能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十叁届全运会马拉松成绩表现优秀。(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宇佳,毕晓婷[2](2019)在《基于职业认同理论的运动员激励研究——以江苏省柔道运动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与外国成熟的商业体育发展模式相比,在我国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职业认同显得尤为重要,但对运动员的职业认同和激励管理研究较少。本研究从职业认同理论出发,探索不同性别、等级和身份的运动员在职业认同上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寻找能够有效激发运动员动机的激励方式,为现有激励管理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柔道运动员。调查共发放问卷223份,实际回收223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本研究使用的运动员职业认同量表是根据魏淑华(2008)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进行改编,分为四个维度,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共18个题目,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进行记分。量表克隆巴赫Alpha系数0.8,专家评定效度良好。研究结果:将性别作为固定因子,对职业认同各维度和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在职业行为倾向这个维度上有显着差异(P<0.05),男运动员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的分数均值高于女运动。对职业行为倾向维度的五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导致显着差异的来源为"我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练和队友创造友好的关系"和"我经常会做一些教练布置任务之外的练习",由此可知,男女运动员在营造和谐氛围和课余时间的利用上有不同的行为倾向。女性运动员更倾向于与队友和教练员创造友好和谐的关系和遵守队规,乐于打造良好的训练、生活环境,提升自我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和归宿感。而男性运动员则更乐于做训练以外的练习,并显着高于女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维度方面,男女运动员无明显差异,这源于柔道项目的特点,柔道是一个男女区别不显着的项目,除重量级划分级别不同外,技术种类和战术设定都有共性,加以江苏省柔道队集中训练、生活的因素,所以从总体来看在职业认同上无显着差异。把运动员等级作为固定因子,分别对职业认同四维度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角色价值观上的差异性边缘显着(P<0.1)。对这两个维度进行事后比较后发现一级二级运动员与无等级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分数上有显着差异(P<0.05),两个维度的分数均值都较低。对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中的问题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一级二级运动员在多个问题上的分值都显着低于无等级运动员,由此可知一级二级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上认同感相对较低。把运动员身份作为固定因子,分别对职业认同四维度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身份的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着差异(P>0.1)。虽然在维度均值和个别题目的分值上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在方差分析中表现得不显着。专业运动员、试训运动员、集训运动员在省队训练和生活,共处一个环境的同时保持了几乎一致的职业认同感,业余运动员在业余体校训练和生活,但和其余运动的差异也不显着,说明不同身份不会影响柔道运动员的职业认同,当一二级运动员分散在不同身份中时差异不显着。研究结论:1、男女运动员的职业行为倾向有明显差异:女性运动员更倾向于与队友和教练员创造友好和谐的关系和遵守队规,乐于打造良好的训练、生活环境,提升自我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和归宿感;而男性运动员则更乐于做训练以外的练习,并显着高于女运动员。2、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维度上有显着差异:一级二级运动员面临不安和竞争压力、陌生环境、年龄较小等因素导致他们在运动员角色认同等问题上产生了犹豫和怀疑,体现为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分值偏低。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归属感维度上无显着差异,这源于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生活上节奏一致、相处融洽。柔道队目前配置有主教练、多个副教练和领队,复合型团队人数充足,足够关注到每个等级的运动员。教练会分别指导运动员的动作问题、技术问题,不会让运动员感到自己被忽视,运动员们在训练时保持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所以等级的差异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职业归属感。4、建议通过增加国际交流活动次数、增加男队开放性训练比重、关注二线运动员、塑造优秀运动员榜样模型、重视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法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协同激励。(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曦文[3](2019)在《江苏省花样游泳运动员水上专项力量训练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花样游泳运动训练水平的飞速提升,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运动员专项体能是决定成套完成质量的关键因素。花样游泳是一项需要在水中完成的有氧与无氧结合的运动项目,水中的专项力量训练是可以最直接对运动员专项体能提供帮助的训练。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实验法,挑选出花样游泳四个最主要的基本动作,围绕这四个动作制定相应的水上专项力量训练内容,对江苏花样游泳一线五名队员进行为期四周的水上专项力量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前后两次测试得分对比分析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四个基本动作的平均得分增长0. 535分,五名队员在每一个基本动作的得分上都有所提高,水上专项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帮助花样游泳运动员水平、成绩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唐梓恒[4](2019)在《江苏省游泳运动员赛前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赛前减量训练是链接训练和比赛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使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竞技能力,创造优异成绩。赛前训练的把控拿捏是教练员水平综合体现,如何把训练通过特定的训练时期和方法转化为比赛能力是当前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跟踪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男子自由泳重点运动员袁一鸣赛前体能训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袁一鸣备战201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赛前3周减量训练的负荷安排、方法手段、机能状态监控与再生恢复进行研究。在研究结束时对袁一鸣进行了各项体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袁一鸣的减量时间为3周,赛前减量模型为快指数型,上肢爆发力测试成绩提高24%,上肢爆发力耐力测试成绩提高21.7%,等速伸膝最大肌力测试成绩提高9.1%,下肢蹲跳爆发力提高11.6%,下肢蹲跳爆发力耐力提高11.78%。运动员在研究结束后参加了2019年3月全国游泳冠军赛,在100m自由泳比赛中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且较同年1月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有较大幅提高。(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5期)
张曦文[5](2019)在《近十年江苏省花样游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江苏省花样游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以制定相应对策,为改善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再就业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来分析造成花样游泳运动员再就业现状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针对退役运动员的安排主要是自主就业和发放安置费,体育相关部门安置为辅。为了给从事花样游泳运动员一个整体的职业规划,给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增加就业渠道,为江苏省花样游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6期)
唐苏丽,蔡伟[6](2019)在《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统计了江苏省2018年度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情况,从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运动员从进队、试训、集训叁个训练状态中,有超过一半运动员处于高等教育适龄阶段,且南京体育学院成为多数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首选。从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情况分析中发现,存在教学体系缺少有效融合、政策难有效落实、学训关系有待改善、训练单位文化学习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并提出树立协调发展的竞技人才培养理念、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制度和加大对运动员文化教育投入力度的对策和建议,力求解决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文化教育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促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着力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康华智[7](2019)在《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讨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验证社会支持通过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作用,为提升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社会支持、改善学习动机、缓解学习倦怠提供研究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对参加2018年江苏省省运会的高等院校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员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学习动机量表以及学习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52份,当场回收问卷328份,有效问卷2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采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探讨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法验证社会支持通过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1)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F=2.78,P<0.05),男运动员(3.441±0.701)要高于女运动员(3.271±0.693)。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上来看,男女运动员在客观支持上有显着差异(F=2.021,P<0.05),男运动员(3.593±0.843)要高于女运动员(3.402±0.832)。(2)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学习动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从学习动机各个维度来看,学习动机的利他取向维度存在边缘显着,一级运动员高于二级和无等级的运动员(F=2.964,P=0.053)。(3)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学习倦怠在年级、运动等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大一的学生学习倦怠感高于其他叁个年级(F=2.931,P<0.05);一级运动员学习倦怠感高于二级运动员和无级别运动员(F=3.054,P<0.05),从不同等级运动员的倦怠感评分来看,总体上,倦怠感呈现了等级越高,倦怠感越强的趋势。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上可以看到,学习倦怠中的行为不当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大一年级学生普遍高于其他叁个年级(F=4.241,P<0.01)。(4)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两两呈相关性。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呈显着性的负相关(r=-0.456);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呈显着性的正相关(r=0.146);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呈显着性的负相关(r=-0.621)。(5)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学习动机在社会支持影响学习倦怠感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效应量为-0.553,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4.78%,学习动机通过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研究结论:(1)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各自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和运动运等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学习动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学习倦怠在年级、运动等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两两呈相关性。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3)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的学习动机在社会支持影响学习倦怠感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20)
刘漫漫[8](2019)在《江苏省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的实效性及其制约瓶颈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多个项目逐渐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竞技体育体制的改变不仅给在役运动员和后备体育人才带来了努力拼搏的动力,也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和发展带来了机遇。退役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就业时需要补充的职业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提高退役运动员的成功就业率,必须构建能适合退役运动员和岗位需求的双向选择的培训机制。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目前江苏省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的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知,培训相关部门的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再就业意识,从整体上提升运动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帮助运动员成功就业。运动员参加培训的目的不一,其中70.4%是期待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说明参加培训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我省的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包括综合素质和技能鉴定,每年培训的相关内容相差不多,平均参培率在73.8%,但每年的参培率不稳定。通过调查得知我省退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是:退役年龄主要集中在21-24岁之间,运龄基本达到10年以上,运动的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一级和国家健将级,退役时四分之叁是本科学历。调查得知培训后有近40%的运动员选择继续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容并不能立即得到实际应用,对于培训的实效性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就业的学员大部分还留在体育行业就业。本研究通过与规范职业培训流程的对比、以柯氏四层次评估理论为基础,对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的分析以及个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与规范的职业培训流程相比,我省的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是制约培训实效性的主要因素。(2)退役运动员自身条件的复杂性对培训具有重要影响,包括运动员项目、年龄以及运动员在培训前的心理准备状态。(3)相关部门在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方式上存在缺失,运动员期待更具有权威的机构承办培训,目前的培训缺少监督系统和评估反馈环节。(4)培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缺乏针对性。我省对培训的内容并没有建立明确的标准,培训的内容具有广泛应用性,但培训时间较短,难以形成系统的学习效果。(5)培训缺乏与实习基地的对接,运动员在培训后,无法将所学应用在实际岗位中,培训的迁移效果不佳。(6)文章最后,根据我省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的制约瓶颈,提出了提高职业培训实效性的针对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蒋成[9](2019)在《十叁届全运会备战周期江苏省女子网球运动员梁辰体能训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江苏省女子网球运动员梁辰备战第十叁届全运会周期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整个备战周期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研究。在总结梁辰参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分析十叁届全运会备战周期内体能训练计划、体能训练内容,探究梁辰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为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奠定理论基础,以期为我国女子网球项目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为提升江苏省女子网球队成绩做出应有贡献。研究发现:2014年梁辰体能状况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相比,在爆发力、速度、有氧耐力方面较为薄弱。导致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备战周期,专家组选择针对梁辰的薄弱环节制订训练计划,进一步提升爆发力、速度和有氧耐力。在比赛阶段,测试结果显示在爆发力、速度和有氧耐力方面的提高效果明显,说明其训练过程和监测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叁个阶段系统性、阶段性和个性化的训练方法是获取金牌的关键。教练需不断加深体能训练方面的探讨,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深入研究运动员个体的优势与劣势,凭借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规划和方案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竞赛能力和训练水平;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结合专项体能制订体能训练方案,更要把一般体能转化为专项体能,采取专项体能为主、一般性体能相辅的措施,更好地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尽管梁辰是一个单独案例,但是其成功经验却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值得推广。训练计划并非始终一致的,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并通过各项先进手段做出妥善安排。(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期刊2019-05-19)
胡胜闯[10](2019)在《江苏省射箭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运动康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射箭运动员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提高以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江苏省方山体育训练基地训练的16名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运动员,均符合纳入标准,分为两组,每组8人,即:物理治疗加运动康复训练组(试验组)和只进行物理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运动员患者均采用以下物理治疗手段:1.推拿按摩。2磁振热治疗。3.超短波治疗。而试验组同时按照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1.患侧肩部关节松动术。2.患测肩部钟摆运动训练。3.患侧肩部肌群稳定性及增强肌力训练。两组运动员患者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并且在治疗开始前及第12周后进行肩关节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表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测角仪对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角度进行测量,采用Biodex-Ⅱ型等速测试仪评估肩关节向各方向运动的肌力。结果:1.治疗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度及肌力,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试验组在治疗第12周后的功能提高程度总分、屈和外展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自身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对照组在治疗第12周后的各方面功能提高程度、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自身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对比,在治疗第12周后的功能提高程度、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射箭运动员,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增加活动度,增加肩关节肌群的肌力,但运动康复加物理治疗的方式能更好的缓解症状,恢复功能,增加活动度、增加肌力。(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期刊2019-05-01)
江苏省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与外国成熟的商业体育发展模式相比,在我国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职业认同显得尤为重要,但对运动员的职业认同和激励管理研究较少。本研究从职业认同理论出发,探索不同性别、等级和身份的运动员在职业认同上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寻找能够有效激发运动员动机的激励方式,为现有激励管理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柔道运动员。调查共发放问卷223份,实际回收223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本研究使用的运动员职业认同量表是根据魏淑华(2008)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进行改编,分为四个维度,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共18个题目,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进行记分。量表克隆巴赫Alpha系数0.8,专家评定效度良好。研究结果:将性别作为固定因子,对职业认同各维度和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在职业行为倾向这个维度上有显着差异(P<0.05),男运动员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的分数均值高于女运动。对职业行为倾向维度的五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导致显着差异的来源为"我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练和队友创造友好的关系"和"我经常会做一些教练布置任务之外的练习",由此可知,男女运动员在营造和谐氛围和课余时间的利用上有不同的行为倾向。女性运动员更倾向于与队友和教练员创造友好和谐的关系和遵守队规,乐于打造良好的训练、生活环境,提升自我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和归宿感。而男性运动员则更乐于做训练以外的练习,并显着高于女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维度方面,男女运动员无明显差异,这源于柔道项目的特点,柔道是一个男女区别不显着的项目,除重量级划分级别不同外,技术种类和战术设定都有共性,加以江苏省柔道队集中训练、生活的因素,所以从总体来看在职业认同上无显着差异。把运动员等级作为固定因子,分别对职业认同四维度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角色价值观上的差异性边缘显着(P<0.1)。对这两个维度进行事后比较后发现一级二级运动员与无等级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分数上有显着差异(P<0.05),两个维度的分数均值都较低。对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中的问题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一级二级运动员在多个问题上的分值都显着低于无等级运动员,由此可知一级二级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上认同感相对较低。把运动员身份作为固定因子,分别对职业认同四维度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身份的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上没有显着差异(P>0.1)。虽然在维度均值和个别题目的分值上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在方差分析中表现得不显着。专业运动员、试训运动员、集训运动员在省队训练和生活,共处一个环境的同时保持了几乎一致的职业认同感,业余运动员在业余体校训练和生活,但和其余运动的差异也不显着,说明不同身份不会影响柔道运动员的职业认同,当一二级运动员分散在不同身份中时差异不显着。研究结论:1、男女运动员的职业行为倾向有明显差异:女性运动员更倾向于与队友和教练员创造友好和谐的关系和遵守队规,乐于打造良好的训练、生活环境,提升自我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和归宿感;而男性运动员则更乐于做训练以外的练习,并显着高于女运动员。2、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职业价值观维度上有显着差异:一级二级运动员面临不安和竞争压力、陌生环境、年龄较小等因素导致他们在运动员角色认同等问题上产生了犹豫和怀疑,体现为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分值偏低。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归属感维度上无显着差异,这源于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生活上节奏一致、相处融洽。柔道队目前配置有主教练、多个副教练和领队,复合型团队人数充足,足够关注到每个等级的运动员。教练会分别指导运动员的动作问题、技术问题,不会让运动员感到自己被忽视,运动员们在训练时保持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所以等级的差异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职业归属感。4、建议通过增加国际交流活动次数、增加男队开放性训练比重、关注二线运动员、塑造优秀运动员榜样模型、重视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法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协同激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苏省运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沈卫林,王雪芹.江苏省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训练安排调查与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刘宇佳,毕晓婷.基于职业认同理论的运动员激励研究——以江苏省柔道运动员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张曦文.江苏省花样游泳运动员水上专项力量训练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4].唐梓恒.江苏省游泳运动员赛前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5].张曦文.近十年江苏省花样游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6].唐苏丽,蔡伟.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
[7].康华智.江苏省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员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9
[8].刘漫漫.江苏省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的实效性及其制约瓶颈调查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
[9].蒋成.十叁届全运会备战周期江苏省女子网球运动员梁辰体能训练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
[10].胡胜闯.江苏省射箭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运动康复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