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介词给论文-周宇航

汉语介词给论文-周宇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介词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留学生,介词“给”,偏误,类型

汉语介词给论文文献综述

周宇航[1](2017)在《留学生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给”在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介词,介词“给”是由动词“给”演变而来的,再加上介词“给”与“跟”、“让”、“对”等介词在某种用法上有着相似之处,也大大增加了留学生对介词“给”的使用偏误。本文结合中介语语料库,对留学生出现的大量偏误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以留学生的偏误类型和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母语的留学生出现的偏误及解决策略。本文首先将介词“给”划分为遗漏偏误、介词“给”的滥用、相近介词的混用、结构顺序的偏误、综合偏误五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的偏误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对一些具体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接着对留学生汉语水平进行分级,分为初中等和高等两大类,并将高等分为A、B、C叁个级别。由于高等A级学生出现的偏误很少,本文更多的是对初、中等,高等B级和高等A级叁个层次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按照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在这叁个阶段出现的偏误进行统计,找出随着留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出现的偏误类型。再对同一种母语的留学生在不同等级出现的偏误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找出来自相同母语的留学生出现的比较特别的偏误。本文还对介词“给”的具体偏误类型的成因进行探讨。本文将偏误成因分为: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交际策略、教材的影响四种情况。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出现的原因也不只是一种,对于偏误原因的分析,希望能找出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因素,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更加合适的解决策略。经过偏误统计分析和针对留学生的具体学习环境进行考察之后,对于解决的策略,首先就是要加强介词的学习,一方面对介词“给”进行深入的学习,另一方面强化相近介词的对比学习,每学习一个新的介词都要把之前学过的相近的介词拿出来对比,找出其特殊性,强化学生的记忆。还要认清“给”的词性。关于介词“给”的句式“给+名词+动词”和“动词+给+名词”中动词的遗漏,提前进行讲解预防偏误的大量出现。(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刘睿[2](2015)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进对象的介词“给、为、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是一种表示词与词,词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虚词,它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用法较为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本论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选取表示引进对象、使用频率较高、对留学生来说较容易混淆的介词“给”、“为”、“替”为研究对象,在句法、语义、语用叁个平面的描写与分析的基础上,对留学生使用这组近义介词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偏误原因,提出可行的教学对策,为对外汉语的“教”与“学”服务。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体研究。以叁个平面理论为依托,在对“给、为、替”的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特征描写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叁者的替换情况。第叁部分为偏误类型分析。对语料库中的有效语料进行归纳分析,明确留学生习得这组近义介词的具体偏误类型。第四部分为偏误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教学对策探究。在第叁部分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第五部分为结语。结语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阐述本文贡献之余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李炜,石佩璇[3](2015)在《北京话与事介词“给”、“跟”的语法化及汉语与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话"给"和"跟"的与事介词用法始于清中叶。"给"的语法化途径是:给予动词>受益关系介词>指涉关系介词,"跟"的语法化途径是:跟随义动词>指涉关系介词>相与关系介词>并列连词。"给"、"跟"有共同语义节点"指涉关系介词",据此连缀成汉语与事系统"受物-受益-指涉-相与-并列"。北京话以及西北方言在与事表达上有别于典型南方方言而与北方阿尔泰语呈现出相当平行的现象。(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张娜[4](2014)在《韩国语助词“■■”和汉语介词“给”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介词"给"虽然可以用韩国语助词"■■"表达,但是二者的句法功能不同,在中韩翻译过程中,助词"■■"除了具有"给"的义项外,还有"向、跟、对"的意义。所以,对于中韩对比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是难点。本文对两大词类在句子中的位置、"给"和"■■"的用法及误用做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希望给研究相关领域的同仁带来帮助。(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4年06期)

王素旺[5](2013)在《泰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给”短语的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泰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泰国学生在汉语介词“给”短语学习上存在很多偏误,有的有规律,有的并没有规律,偏误类型复杂多样。抽象的语法意义与灵活多变的用法,使得汉语介词“给”短语成为对泰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材料,分析归纳泰国易叁仓中文专业二年级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给”短语产生的主要偏误类型有五种:杂糅偏误、误加偏误、遗漏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各种偏误类型的问卷结果。并归纳和统计结果表明泰国学生汉语介词“给”短语掌握情况不太理想。本人认为泰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给”短语时出现偏误主要的原因有: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及教学材料不当的影响。其中,对泰国生而言,母语的负迁移因素是造成他们出现偏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同时针对泰国学生汉语介词“给”短语偏误主要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3-05-01)

慎莲真[6](2012)在《汉语介词“给”与韩语助词“-■■(ege)”的语义和语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介词"给"一般在韩语中用助词"■■(ege)"来表示,不过功能不尽相同。在汉韩翻译中,"■■(ege)"除了"给"以外,还可以用"向、对、跟"来表示"■■(ege)"。因此,此部分成为韩国学生在学习中文时较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内容之一。本文先对"■■(ege)"和"给"进行简单的对比,重点分析二者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并根据汉语文章中存在的偏误,分析韩国学生分不清汉语中几个对象介词的原因,找出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2年12期)

王燕,彭有明[7](2012)在《对外汉语中的介词“给”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给"的用法在句法结构、语义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这给留学生对虚词"给"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介词"给"在句型、语义、语用环境叁方面的不同典型性,把它分成典型用法和非典型用法,先对"给"的典型用法进行教学,然后再对它的非典型用法进行教学,这种循序渐进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介词"给"的用法。(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期刊2012年03期)

杜氏碧莲[8](2012)在《越南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的情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词“给”是外国留学生比较早学习但是难习得的一个虚词,越南学生也不是例外。本文根据自建越南学生小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输出进行了系统考察。我们通过语料分析、对比研究方法及运用了统计手段,对现代汉语介词“给”的不同格式而进行考察、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发现越南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提出改善的建议。全文共分成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原因、意义,研究实践价值以及研究的范围、方法、思路等基本的信息,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及回顾。第二章,介词“给”的意义、用法和相关句法格式分类,回顾了汉语介词“给”的相关研究综述,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把介词“给”划分为五大类,大类里还包含几个小类。第叁章,介词“给”的输出考察。本章对介词“给”的各种格式的输出情况进行了分析,是论文的重点之第四章,介词“给”的偏误分析。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本章简单介绍了偏误的类型,然后对介词“给”的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分类。第五章,介词“给”与介词“cho”的对比以及讨论越南学生介词“给”的偏误原因,从而提出了关于教学的一些建议。第六章,越南学生介词“给”的调查问卷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越南学生汉语介词“给”主要偏误点,越南学生学习介词“给”的难点,从而提出了关于改善教学的建议。第七章,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足及展望。(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5-28)

温燕强[9](2011)在《汉语与印尼语介词“给”的差异分析及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偏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介词“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出现频率较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繁,也是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来自动词,其中有一部分至今和动词仍未分流,兼属动介两类。值得注意的是,介词的意义往往比较虚,动词的意义则比较实,所以介词比较虚的意义时,这让印尼学生很难理解,也非常难教。印尼语中相对应的结构有差异,因此,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错误。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作为出发点、研究和分析印尼学生在习得介词“给”相关的简单句字时的情况,并分析某些典型的偏误原因。通过语料分析法和问卷查法,对初中两个阶段汉语水平的学生习得介词“给”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印尼学生使用介词“给”的偏误分为句子成分不完整、句子成分多余、介词与动词的误用、杂糅和其他词语在短语中的错序。对此,从这些的偏误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偏误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12-01)

罗翠贤[10](2011)在《汉语介词“给”和越南语介词“Cho”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介词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着重研究的问题。在汉语和越南语当中,介词作为句子结构中重要的关系词,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它们的语法形式特征是较具体的比较对象。“给”和“cho”在汉语和越南语中都是充当动词兼介词。本文主要通过“给”和“cho”的介词结构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两者在语形、语义、语用叁个方面的异同,同时通过结合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分析,向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他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全文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状况、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第二部分为是语形对比,把现代汉语介词“给”的四种形式跟越南语介词“cho”的四种相应的形式进行对比。第叁部分为汉语介词“给”和越南语的介词“cho”在语义方面进行对比。第四部分为汉语介词“给”和越南语的介词“cho”在语法结构方面进行对比。第五部分为汉语介词“给”和越南语的介词“cho”在语用价值方面进行对比。第六部分为汉语介词“给”和越南语的介词“cho”偏误分析并提出建议。第七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括。(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汉语介词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是一种表示词与词,词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虚词,它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用法较为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本论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选取表示引进对象、使用频率较高、对留学生来说较容易混淆的介词“给”、“为”、“替”为研究对象,在句法、语义、语用叁个平面的描写与分析的基础上,对留学生使用这组近义介词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偏误原因,提出可行的教学对策,为对外汉语的“教”与“学”服务。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体研究。以叁个平面理论为依托,在对“给、为、替”的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特征描写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叁者的替换情况。第叁部分为偏误类型分析。对语料库中的有效语料进行归纳分析,明确留学生习得这组近义介词的具体偏误类型。第四部分为偏误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教学对策探究。在第叁部分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第五部分为结语。结语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阐述本文贡献之余也指出了不足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介词给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宇航.留学生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对策[D].河南大学.2017

[2].刘睿.对外汉语教学中引进对象的介词“给、为、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3].李炜,石佩璇.北京话与事介词“给”、“跟”的语法化及汉语与事系统[J].语言研究.2015

[4].张娜.韩国语助词“■■”和汉语介词“给”的对比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

[5].王素旺.泰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给”短语的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3

[6].慎莲真.汉语介词“给”与韩语助词“-■■(ege)”的语义和语用对比[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

[7].王燕,彭有明.对外汉语中的介词“给”教学[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

[8].杜氏碧莲.越南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的情况考察[D].复旦大学.2012

[9].温燕强.汉语与印尼语介词“给”的差异分析及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偏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0].罗翠贤.汉语介词“给”和越南语介词“Cho”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标签:;  ;  ;  ;  

汉语介词给论文-周宇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