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信息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监管,有限实名
网络信息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平,周伟良[1](2019)在《有限实名网络中个人信息监管的主体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推进,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其安全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环境,有限实名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有限实名能够更好地兼顾网络言论自由和互联网监管的现实需求。从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监管的角度,研究有限实名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内涵及风险特征,分析有限实名网络个人信息监管主体及其监管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从政府职能部门、互联网企业、网民个人角度研究分析网络个人信息监管的主体责任,这对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和措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悦[2](2019)在《用户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网络健康信息用户为研究主体,以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再进一步探讨多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以深化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为网络健康平台开发者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特点及行为表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设计了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的专家调查问卷,对9名专家进行调查,确定了主体因素指标及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指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模拟实验法和访谈法,利用镶嵌图形测验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和社会支持量评定量表等获取用户主体因素;采用屏幕录像记录用户模拟实验环境下对不同任务类型和任务情境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数据。利用SPSS 24.0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人口学因素、健康状况、人格特质、认知风格和社会支持5个维度各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中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具体行为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降维后的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单一主体因素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一定影响,多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交互影响。具体如下:(1)人口学因素方面,以性别带来的影响最为显着。具体地,性别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的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多表现为男性花费时间短、搜寻策略简单、页面数量较少;年龄对任务完成总时间、事实型和探索型任务的搜寻结果处理维度的部分指标和整个搜寻过程满意度评价有显着影响,且年龄越小,花费时间越短,页面数量越少,满意度评价则较好;受教育程度对任务时间、事实型和探索型任务的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花费时间越长,页面数量也越多;专业对解释型任务的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影响,且非医学相关专业用户花费时间较少,页面数量也较少。(2)健康状况方面,对任务时间、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满意度评价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健康状况越差,花费时间越多,页面数量越多但满意度评价较差。(3)人格特质方面,除宜人性子维度外,其余四个子维度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神经性、外倾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均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神经性和尽责性与行为指标多呈正相关,外倾性和开放性与行为指标多呈负相关;宜人性主要影响探索性任务完成时间,且呈负相关。(4)认知风格方面,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叁个维度的部分行为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场独立型完成搜寻任务时花费的时间较少,页面数量也较少。(5)社会支持方面,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对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维度部分行为指标显着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行为指标显着相关。(6)主体因素交互影响方面,依据因子分析结果,主体因素可划分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尽责性分组、外倾性分组*宜人性分组、性别*专业、神经性分组*认知风格、健康状况*开放性分组5个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分别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的多项指标存在影响;降维得到的5个主体因素综合指标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有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具体作用机理有相互促进作用和相互制约作用两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少锋[3](2019)在《《网络安全法》下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个人作为网络社会建构的支点,却常遭致权属不明、隐私泄露等诸多权益困境。为此,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成为网络与信息法律建构的基础问题。《网络安全法》作为基础性法律,它决定了我国网络与信息领域法律的基本架构。为此,面向我国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实践诉求,以《网络安全法》文本为对象,抽绎其建构逻辑并检视其不足,成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为后文研究展开建构了理论基础;第二,以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实践诉求为参照,对《网络安全法》中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规定进行了检视,发现《网络安全法》在个人信息收集、数据分类保护制度等方面尚存不足,对大数据杀熟、行业组织和公民社会价值挖掘等也未充分考量;第叁,基于网络社会中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在国家间具有相似性,以及西方社会已走过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初期阶段考量,本文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在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进行了考察并引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面向信息交易市场法治的综合诉求,整合前文研究,提出我国的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应以《网络安全法》为纲,构建一个能与传统民法体系互相契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明明[4](2019)在《我市高起点创建旅游公路示范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张明明报道: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晋城市2018—2022年创建旅游公路示范市实施方案》,提出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为纽带,实施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系统五大工程,建成主线贯通、支线成网、功能完备、景观美好、信息畅(本文来源于《太行日报》期刊2019-04-03)
方兴林[5](2019)在《网络游记信息利益主体采纳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线上旅游不同利益主体的策略博弈对网络游记旅游信息使用的影响,依据线上旅游业务实际运营管理环境提出了若干条假设,抽取环境因素相应的参数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基于复制动态方程、雅克比矩阵、动态相位图等工具系统分析文中所构建的演化博弈模型,最后给模型中各个参数赋值并利用Matlab软件工具进行了系统仿真和验证。结果显示,线上旅游平台和旅行者之间存在策略选择的依赖性,双方应当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努力寻找到最佳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使得博弈双方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演化。(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魏玲,郭新朋[6](2019)在《多主体视角下移动社交网络舆论危机信息传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为实现网络舆论危机信息传播有效分析与控制,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为危机处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利用蝴蝶效应与六度分割理论对传播模式与传播路径进行分析,基于SIR模型提出了SECIRP-D/P危机信息传播模型,通过主体属性确定传播过程参与者之间的转化率。【结果/结论】通过均衡值、传播率及主体属性对传播效果影响的仿真实验,验证了传播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结果表明多主体视角下新模型能够准确分析与描述网络舆论危机信息传播过程。(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海明,张建航[7](2018)在《多主体参与多元共建 助力高校信息网络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海明 特约 张建航)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互联网时代如何让高校在搭乘“高速列车”的同时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成为当务之急。12月21日下午,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共同在河海大学举办“共创网安走进高校”主题活动,旨在通过高校间(本文来源于《江苏法制报》期刊2018-12-24)
李亚平[8](2018)在《多主体协同的网络个人信息使用控制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既需要合理的使用,又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保护。针对个人信息使用与保护涉及多个权利主体,并在使用控制过程中具有显着动态性的特征,引入UCON_(ABC)(Usage Control,Authorizations,Obligations,Conditions)模型,通过细分个人信息使用控制中的主客体及其属性,并基于UCON_(ABC)的授权、责任、条件等使用控制策略,设计多主体协同的网络个人信息使用控制模型,给出预先使用控制和过程使用控制两种类型的使用控制方案,以期为网络个人信息使用控制提供新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周亚越,李淑琪,张芝雨[9](2018)在《正义视角下邻避冲突主体的对话研究——基于厦门、什邡、余杭邻避冲突中的网络信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厦门PX事件、2012年四川什邡宏达钼铜项目事件和2014年杭州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是我国邻避冲突的叁起典型事件。通过分析这叁起事件中的网络信息可以看出,邻避冲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政府与公众两个主体之间存在对话壁垒,根源于两个主体在经济、文化、政治多维度上存在的正义观差异。但是,这种正义观的差异并未造成两个主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政府与公众对于邻避项目建设存在天然共识、具有共同利益,因此正义的达成存在现实可能。以开放透明的决策促进程序正义,运用适当的补偿机制实现实体正义,就能有效地消除不同主体在各维度中存在的对话壁垒,使政府和公众两个主体在和平对话中达成共识,实现正义。(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李逵[10](2018)在《厦门开展网络交易无照无证经营主体网站信息在线提示工作实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依法打击非法主体网站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由于现有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网站关停程序复杂、行政执法手段不足等原因,非法主体网站屡禁不绝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一问题既损害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使得市场监管部门面临较大履职风险。如何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工商报》期刊2018-06-21)
网络信息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以网络健康信息用户为研究主体,以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再进一步探讨多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以深化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为网络健康平台开发者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特点及行为表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设计了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的专家调查问卷,对9名专家进行调查,确定了主体因素指标及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指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模拟实验法和访谈法,利用镶嵌图形测验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和社会支持量评定量表等获取用户主体因素;采用屏幕录像记录用户模拟实验环境下对不同任务类型和任务情境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数据。利用SPSS 24.0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人口学因素、健康状况、人格特质、认知风格和社会支持5个维度各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中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具体行为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降维后的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单一主体因素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一定影响,多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交互影响。具体如下:(1)人口学因素方面,以性别带来的影响最为显着。具体地,性别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的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多表现为男性花费时间短、搜寻策略简单、页面数量较少;年龄对任务完成总时间、事实型和探索型任务的搜寻结果处理维度的部分指标和整个搜寻过程满意度评价有显着影响,且年龄越小,花费时间越短,页面数量越少,满意度评价则较好;受教育程度对任务时间、事实型和探索型任务的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花费时间越长,页面数量也越多;专业对解释型任务的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影响,且非医学相关专业用户花费时间较少,页面数量也较少。(2)健康状况方面,对任务时间、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满意度评价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健康状况越差,花费时间越多,页面数量越多但满意度评价较差。(3)人格特质方面,除宜人性子维度外,其余四个子维度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神经性、外倾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均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神经性和尽责性与行为指标多呈正相关,外倾性和开放性与行为指标多呈负相关;宜人性主要影响探索性任务完成时间,且呈负相关。(4)认知风格方面,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叁个维度的部分行为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场独立型完成搜寻任务时花费的时间较少,页面数量也较少。(5)社会支持方面,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对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维度部分行为指标显着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行为指标显着相关。(6)主体因素交互影响方面,依据因子分析结果,主体因素可划分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尽责性分组、外倾性分组*宜人性分组、性别*专业、神经性分组*认知风格、健康状况*开放性分组5个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分别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的多项指标存在影响;降维得到的5个主体因素综合指标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有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具体作用机理有相互促进作用和相互制约作用两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信息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平,周伟良.有限实名网络中个人信息监管的主体责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2].张悦.用户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张少锋.《网络安全法》下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张明明.我市高起点创建旅游公路示范市[N].太行日报.2019
[5].方兴林.网络游记信息利益主体采纳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魏玲,郭新朋.多主体视角下移动社交网络舆论危机信息传播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9
[7].李海明,张建航.多主体参与多元共建助力高校信息网络安全[N].江苏法制报.2018
[8].李亚平.多主体协同的网络个人信息使用控制方案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周亚越,李淑琪,张芝雨.正义视角下邻避冲突主体的对话研究——基于厦门、什邡、余杭邻避冲突中的网络信息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8
[10].李逵.厦门开展网络交易无照无证经营主体网站信息在线提示工作实践探析[N].中国工商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