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生态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景观格局,类型转换,生态风险,杞麓湖流域
景观生态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肖彩霞,刘娇,禄鑫[1](2019)在《杞麓湖流域景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持续的干旱致使杞麓湖水面大幅萎缩、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由经济规模和土地利用扩张造成的生态压力和风险日益增大。为探析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杞麓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5年、2000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卫星影像,建立了杞麓湖流域景观结构类型矢量数据库,分析了区域景观结构的组成及其转化。应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及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219个生态风险采样小区和流域生态风险的等级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主要特征为建设用地和湿地为转入变化,面积显着增加,水体为转出变化,面积显着减少,缩小了近50%,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一直处于双向转化,但面积均有所减少。(2)流域景观破碎度小于0.1,景观破碎化程度较轻,耕地和林地的景观优势明显,占流域的主导地位,湿地的干扰度最大,最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3)样区生态风险值大多介于0.5~1.0,流域主要处于较低生态风险等级,但低和较高生态风险正向更高等级的生态风险转化,流域生态趋于恶化;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的区位性和异质性特征明显,低生态风险主要位于流域中的平原地带,高生态风险集中于杞麓湖,较低和中生态风险绕湖盆和湖泊分布,较高生态风险分布比较零散。(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刘兴坡,李璟,周亦昀,陈子薇,丁永生[2](2019)在《上海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演变与生态网络结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上海城市生态网络结构,综合应用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上海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途径。首先,应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获得了2008年和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绿地等景观类型分布,应用Fragstats软件获得景观格局指数,比较了城市景观格局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其次应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迭置,确定了生态网络结构的间断点;最后与《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比较,提出了城市生态网络发展建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2008~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水域的面积比例由38∶51∶5∶6演变为46∶39∶7∶8。(2)上海市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复杂化,连通性下降;建设用地的优势景观类型地位强化,郊区建设用地呈现破碎化入侵,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绿地系统面积增大,但连通性不足,结构待优化。(3)经最小阻力分析获得上海市105条潜在生态廊道线路,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具有较好的环状度;经迭置分析识别出上海市骨干生态廊道的62个间断点,主要分布在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以及奉贤区。(4)经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网络骨架基本保持,但局部的生态网络结构存在问题,上海西北部和北部的生态廊道空间萎缩,东南部生态空间出现碎片化。(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贾艳艳,唐晓岚,刘振威,刘德保,杨阳[3](2019)在《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研究表明:1)1995—2016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景观优势度降低;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降低;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生态风险时空分析表明,1995年以低、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2005年以较低、中和较高生态风险为主,2016年以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空间上,生态风险等级的分布基本以长江为轴向南北两侧呈递减变化,且整体上江南的景观生态风险高于江北。3)各等级生态风险转换类型多样,1995—2005、2005—2016年风险等级由低向高转换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3%、8.05%,由高向低转换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07%、26.76%,即景观生态风险在前10 a、后10 a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樊超,桂峰,赵晟[4](2019)在《海岛城镇空间扩展及景观生态演变研究——以舟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舟山本岛为研究对象,通过7景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获取了1985-2015年7个时期内的5种地物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入4个空间分析指标,分析了城镇扩展方位特征、城镇扩展强度及扩展速度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城镇扩展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舟山本岛城镇扩展在空间方位上呈现"串珠状"的非典型蔓延特征,且在本岛第四象限扩展最显着;(2)城镇空间扩展可划分为叁个阶段:城镇雏形阶段(1985-1995年)、城镇生长阶段(1995-2010年)及城镇成熟阶段(2010-2015年);(3)城镇雏形阶段,城镇"向中部绿心"扩展,岛陆森林面积减少了10.34 km2;城镇生长阶段,城镇"向海"扩展,25.10 km2周边海域经围垦转变为耕地及建设用地;城镇成熟阶段,城镇扩展"向海"与"向中部绿心"并存,对海岛生态系统陆海两侧均造成压力;(4)城镇空间扩展的空间指向主要位于海拔20 m以下,坡度10°以下的山谷、沿岸平原及围垦区。本岛人口数、房地产投入、GDP总量及路网总长等因素与城镇扩展相关性最显着。(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月亮,成方龙,黄勋,赵冠伟[5](2019)在《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安全相结合,对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据此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建设用地景观类型出现大面积增长,其余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水田和林地。(2)研究期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并有下降趋势。景观生态安全低等级区面积增长一倍,高等级区面积整体不变,较低、中等、较高等级区面积减少。(3)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低等级主要分布在越秀、海珠、天河和荔湾区,高等级分布在从化、增城和南沙区。2005年后,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低等级逐渐向中心城区周边的花都、黄埔和番禺等区域扩张,高等级分布稳定。(4)研究期间C0和C0/(C0+C)先增加随后保持稳定,说明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2010年之前主要受非结构因素影响,之后受到结构因素与非结构因素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管陈雷[6](2019)在《重庆市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旅游业正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度假区发展势头迅猛。土地是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核心载体,旅游度假区空间转换直接体现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因此,如何准确识别山地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类型,探讨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厘清其景观生态效应,模拟和预测未来用地变化,对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运用ArcGIS 10.2、Fragstats 4.2和IDRISI 17.0软件,分析了2010—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模拟和预测了研究区未来用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探究了土地利用现存问题与对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缓慢发展阶段中,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缓,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较低;在快速发展阶段中,各用地类型之间的面积转换明显增快,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提升。其中,主要以高级住宅用地为先导,以休闲健身用地、旅游旅馆用地、风景观赏用地和旅游餐饮用地跟进增长。从用地规模来看,以高级住宅用地为核心,以风景观赏用地、旅游旅馆用地、旅游餐饮用地以及休闲健身用地等旅游配套设施为辅。实现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以避暑度假、观光游览、康体养生为主的旅游功能与土地利用的相对有效衔接。(2)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呈“核心—边缘”的特征。从静态观察来看,“核心”指仙女山镇行政区域,“边缘”指新开发和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与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从动态演变来看,“核心—边缘”的空间形态日益凸显并表现出点状、线状和面状的空间扩展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从以“林地+耕地”为核心的山地度假小镇与景区依托型土地利用组合模式,逐渐向以“林地+耕地+商服用地”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组合模式转变。土地利用功能逐渐从传统单一的行政、生产和居住功能逐渐转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餐饮、住宿、观光、休闲、购物、康体、健身等“多元复合型”功能。(3)驱动机制:以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居民行为与抉择等内生驱动因素为基础条件,以政府行为、社会投资和旅游业发展转型等外部驱动因素为核心要素,共同形成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4)景观类型和生态效应: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呈下降趋势,同时景观破碎度、聚合度和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主要以林地和耕地等自然景观为主,高级住宅用地、旅游旅馆用地、旅游餐饮用地等城镇建设景观为辅。农村宅基地和耕地的景观破碎度最高,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景观的集聚度最高,而景观聚合度在不断增强,反映出研究区集中连片、多组团式的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区景观人工干扰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以低、较低和中等强度的人工干扰区域占主导,较高和高等强度的人工干扰区域集中分布。(5)CA-Markov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2017年研究区的空间模拟精度为0.91,模拟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反映出高程、坡度、空间距离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较为显着的。在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中,林地将作为主要转出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商服用地仍将持续增多,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增长最为明显;交通运输用地、耕地、园地和草地协同增长,与旅游相关用地的多功能性日渐突显。基于上述结论,从政策、技术、效益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期望通过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用地技术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举措,推动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晓瑞,张飞舟[7](2019)在《快速城市化影响下超大型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大型城市建设对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变化定量研究的应用需求,基于多时相遥感变化监测和格网划分方法,结合景观指数对北京景观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探究城市化对城市景观影响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由于北京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导致建筑用地增加了56%,斑块破碎程度较低;而城市耕地及绿地景观有所减少、斑块分布不均,破碎程度上升;2)空间格局方面,由于建筑用地的覆盖及彼此间的高度连接,使城区景观破碎程度明显低于城郊,景观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3)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破碎度有显着影响,相关系数达0.84,具体表现为倒U关系,即景观破碎度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城市化水平在51%~53%时达到峰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伯华,郭欣欣,曾灿[8](2018)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广州市黄埔区人口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由于人类的开发、建设和生产,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了一系列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借助RS、GIS等"3S"技术,结合"Fragstats 4.2"景观分析软件,对广州市黄埔区1990~2016年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景观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景观生态用地面积不断减小,斑块数量不断增加,景观异质化程度增加.(本文来源于《石家庄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万智巍,连丽聪,贾玉连,张智,蒋梅鑫[9](2018)在《近百年来鄱阳湖南部湿地景观生态格局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尺度上的景观生态格局演变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鄱阳湖南部湿地长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了解湖区湿地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驱动因素。选取湿地分布较为集中的鄱阳湖南部作为典型区域,基于1930年代军事地形图、1979年和2015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定量重建了近百年来3个时期的鄱阳湖南部湿地空间分布及其景观生态格局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百年来鄱阳湖南部地区总体湿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即从1930s的1 386 km~2增加至1970s的1 655 km~2,随后减少至2010s的1 129 km~2,当前湿地面积较1970s减少了约31.8%。受城市化等外部驱动因素影响,近百年来研究区湿地密度变化空间差异显着,主要体现为研究区西部密度值下降、东部密度值上升;湿地空间格局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水面减少、陆地增加。NP(斑块数)在1930s—1970s期间呈下降趋势,在1970s—2010s期间呈增加趋势;PD(斑块密度)在2010s达到最大值(0.376);LPI在近百年间呈逐步下降趋势,2010s相较于1930s下降了52.8%左右,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AI(聚集度指数)在1970s达到最大值(89.357),但是LSI(景观形状指数)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近百年来鄱阳湖南部湿地斑块的形状出现简单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彭文君,舒英格[10](2018)在《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及演变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喀斯特山区耕地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以贵州省赤水市耕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景观接近度指数、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景观类型边界破碎度、景观类型斑块优势度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景观脆弱度指数等7个景观指数构建喀斯特山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2000—2014年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演变过程,试探耕地生态安全重心转移方向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15年来赤水市耕地景观生态安全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耕地景观斑块密度、分形维数、破碎度下降,斑块形状指数、连接度上升,耕地形状逐渐向复杂状态转变,且分布趋于均匀化,斑块变得越来越群聚。2)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安全性不断降低,旱地景观生态安全Ⅰ级区(危险区)向东南部地区扩张,Ⅲ级区(安全区)向Ⅱ级区(相对安全区)转变,Ⅱ级区向Ⅰ级区转变;水田景观生态安全Ⅱ级区由集中呈发散分布,Ⅲ级区向Ⅱ级区、Ⅰ级区转变,旱地和水田景观的生态安全不容乐观。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对研究区旱地景观生态安全演变及重心转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总产值,其次是粮食产量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水田景观影响最大的是粮食产量,其次是单位化肥施用量和人口密度。(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景观生态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优化上海城市生态网络结构,综合应用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上海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途径。首先,应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获得了2008年和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绿地等景观类型分布,应用Fragstats软件获得景观格局指数,比较了城市景观格局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其次应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迭置,确定了生态网络结构的间断点;最后与《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比较,提出了城市生态网络发展建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2008~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水域的面积比例由38∶51∶5∶6演变为46∶39∶7∶8。(2)上海市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复杂化,连通性下降;建设用地的优势景观类型地位强化,郊区建设用地呈现破碎化入侵,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绿地系统面积增大,但连通性不足,结构待优化。(3)经最小阻力分析获得上海市105条潜在生态廊道线路,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具有较好的环状度;经迭置分析识别出上海市骨干生态廊道的62个间断点,主要分布在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以及奉贤区。(4)经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网络骨架基本保持,但局部的生态网络结构存在问题,上海西北部和北部的生态廊道空间萎缩,东南部生态空间出现碎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生态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涛,肖彩霞,刘娇,禄鑫.杞麓湖流域景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刘兴坡,李璟,周亦昀,陈子薇,丁永生.上海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演变与生态网络结构优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3].贾艳艳,唐晓岚,刘振威,刘德保,杨阳.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4].樊超,桂峰,赵晟.海岛城镇空间扩展及景观生态演变研究——以舟山为例[J].海洋通报.2019
[5].刘月亮,成方龙,黄勋,赵冠伟.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J].生态经济.2019
[6].管陈雷.重庆市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D].重庆师范大学.2019
[7].张晓瑞,张飞舟.快速城市化影响下超大型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演变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8].李伯华,郭欣欣,曾灿.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
[9].万智巍,连丽聪,贾玉连,张智,蒋梅鑫.近百年来鄱阳湖南部湿地景观生态格局演变[J].生态环境学报.2018
[10].彭文君,舒英格.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及演变过程[J].生态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