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信念论文-吴海涛

生涯信念论文-吴海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涯信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生涯信念,调查,偶然学习理论干预

生涯信念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涛[1](2015)在《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偶然学习理论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涯信念是个人基于各种经验形成的关于自我、职业、自我与职业的关系,以及职业探索、选择、决定与规则等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各种深信不疑的想法与推论。本文设计两个研究,对大学生的生涯信念进行调查和干预。研究一采用曾维希编制的《大学生生涯信念量表》对来自不同大学的33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依赖他人和性别刻板2个生涯信念上存在显着差异:(2)有无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在忽视规划、角色定势、盲目乐观、工作至上、依赖他人、职场幻象、性别刻板7个生涯信念上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盲从成功、路径定势、角色定势、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考试依赖、绝对把握7个生涯信念上存在显着差异;(4)在大学生生涯信念中完美匹配、盲从成功、绝对把握、决策了结4个生涯信念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30%)。研究二选取了28名存在完美匹配信念的被试,随机将被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人,利用偶然学习理论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干预研究,考察被试完美匹配信念的变化。干预分为干预前期、干预中期、干预后期、追踪阶段,共8次。研究发现:(1)对实验组被试前测、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完美匹配后测的维度均分显着低于前测。(2)对实验组、对照组后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显着,且实验组被试分数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利用偶然学习理论对完美匹配信念的干预有效;(3)对实验组、对照组延时测试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显着,且实验组被试分数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干预效果在一个月后能够保持。(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5-06-20)

苏晨[2](2015)在《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团体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涯信念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生涯发展方面的想法。本文设计两个研究,对大学生的生涯信念进行调查和团体干预。研究一采用曾维希编制的《大学生生涯信念自评量表》对5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大学生非理性生涯信念的检出率分别是:盲从成功为13.01%、忽视规划为8.88%、路径定势为21.10%、角色定势为34.52%、盲目乐观为19.33%、完美匹配为61.93%、工作至上为20.71%、依赖他人为10.26%、决策了结为53.25%、职场幻象为14.60%、考试依赖为24.85%、绝对把握为56.61%和性别刻板为7.10%;(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职场幻象、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维度未显示显着性差异。在盲目乐观维度,男生的均值显着高于女生的均值;在依赖他人维度,女生的均值显着高于男生的均值;在职场幻象维度,女生的均值显着高于男生的均值;在考试依赖维度,男生的均值显着高于女生的均值;在性别刻板维度,男生的均值显着高于女生的均值。(3)不同专业(文理)的大学生在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维度上未显示显着性差异。在盲目乐观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文科学生的均值;在依赖他人维度,文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理科学生的均值:在考试依赖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文科学生的均值;在性别刻板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文科学生的均值。(4)不同年级(低年级和高年级)大学生在忽视规划、依赖他人和考试依赖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维度上暂时未检验出高低年级之间存在的显着性差异。在忽视规划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在依赖他人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高于高年级学生的均分。在考试依赖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研究二使用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5种辅导技术对28名被试的完美匹配信念进行团体干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4人。5种辅导技术分别是:寓言法、影响圈法、榜样法、蝴蝶模型法和电影法。这些技术分别反映生涯混沌理论的复杂性、变化性、偶然性和非线性。完美匹配信念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生涯选择的完美与苛刻的期待,高分者认为只有找到最匹配、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有积极的生涯发展。研究发现:(1)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在辅导前无明显差异:(2)实验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在辅导后显着低于控制组;(3)干预后实验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显着降低:(4)干预效果具有一周的延时效应。(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5-05-10)

丁朔[3](2015)在《中职学生心理资本、生涯信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决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心理资本和生涯信念是职业指导领域中新的研究视角之一。基于心理资本开发和合理生涯信念培养的角度来研究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研究假设:(1)假设人口学变量在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生涯信念、生涯规划能力上存在显着差异;(2)假设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显着正相关;(3)假设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其生涯信念存在显着正相关;(4)假设中职学生的生涯信念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显着正相关;(5)假设中职学生的生涯信念或其下六个维度(期望、成就动机、价值判断、犹豫/焦虑、开放性和弹性)在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测量和统计的方法,随机选取了500名天津市中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法收集了他们的心理资本、生涯信念、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和六项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学过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兼职情况)。研究结论:(1)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生涯信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均存在部分人口学变量的主效应;(2)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生涯探索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和生涯行动及监控能力叁个子能力全都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3)中职学生的心理资本与生涯信念中的期望和成就动机二者呈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与价值判断、犹豫/焦虑和开放性叁者呈非常显着的负相关;(4)中职学生的生涯信念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显着正相关,与生涯行动及监控能力这一子能力也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5)生涯信念中,期望、犹豫/焦虑和开放性这叁个因素在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着地中介效应,且犹豫/焦虑在此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具体对策:一方面通过开发中职学生心理资本和培养合理的生涯信念两种途径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活动(兼职工作、志愿者工作等)、针对毕业生组织安排就业实习等途径直接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刊2015-01-01)

王惠燕[4](2014)在《大学生生涯阻隔与生涯信念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某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杭州市某高校54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生涯发展阻隔因素量表与生涯信念评量表对大学生的生涯阻隔与生涯信念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涯阻隔与生涯信念适应程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别、出生地、家庭经济状况、专业类别、是否有校外兼职经历等,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生涯阻隔和生涯信念适应程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就年级来看,大学二年级学生面临最高的生涯阻隔和表现出最强的生涯信念不适应状态,其中二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在感知生涯阻隔因素上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阮美娇[5](2014)在《高职生生涯发展阻隔与生涯信念之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2014高职生生涯发展阻隔与生涯信念之关系研究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Development Barrier and Career Beliefs of Vocational St(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4-04-01)

刘灿[6](2013)在《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实证研究——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特点,采用彭永新编制的华人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兼职/打工、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就业辅导讲座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有显着的影响,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学科、户籍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对其职业生涯信念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兼职/打工和实习,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办职业生涯信念专题讲座,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职业生涯信念。(本文来源于《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谢宝国,夏勉[7](2013)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非理性生涯信念及干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理性职业生涯信念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有关生涯发展方面的非理性想法,其经常会以功能失调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职业发展。文章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中的实践,系统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常见五类非理性职业生涯信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大学生就业》期刊2013年08期)

彭思敏[8](2013)在《企业员工生涯信念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涯教育中,生涯信念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具有价值的研究领域,研究生涯信念对了解个体生涯选择、生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为生涯咨询与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其中,雇员与雇主的雇佣关系从传统的局限束缚型变成开放自由型。在如此弹性的就业环境下,雇员的就业能力在应对职业选择及职业环境的适应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探讨员工生涯信念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工具是基于国内外成熟的量表,经过本土化的修订和信效度检测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共回收效问卷280份。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生涯信念总分与就业能力总分呈负相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生涯信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系数减小,相关特征减弱;生涯信念大部分分量表总分与就业能力各维度总分呈现显着负相关,除了弹性与变化对在职者就业能力起到正向的预测作用,工作决定、规划万能、逃避倾向、领导经验、工作尝试、生涯重心、职能序列对在职者就业能力起到反向预测的作用。此外,不同性别、学历、领导经验、公司类型、职能序列、行业的员工在生涯信念上有显着差异;不同性别、领导经验、公司类型、职能序列、行业在员工就业能力上存在显着差异。最后,本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从个人、学校、企业叁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和学校及公司职业生涯课程设置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宋耀武,苏虹,马晓辉[9](2013)在《高校学生职业生涯信念现状及时间因素对其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修订后的《生涯信念量表》对269名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信念测量,并对其中28名被试进行了追踪研究。职业生涯信念量表包括完美主义、逃避顺从、价值判断和工作抱负四个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信念有完美主义倾向,而未表现出职业上盲目的逃避顺从、价值判断武断或工作抱负过高等方面的不合理信念;(2)横向和纵向研究均发现,时间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职业抱负和职业价值判断。(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曾维希[10](2011)在《大学生的非理性生涯信念:维度与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和生涯适应不良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不合理的生涯信念引起的。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涯辅导,需要借助于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检核出作为病因而存在的核心心理建构,即非理性生涯信念,从而为后续的辅导干预指明方向。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9所高校1347名大学生作为测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解构出2大类6小类非理性生涯信念。其中第1大类主要体现为"自我与职业认知"的偏差,分别是"盲目乐观"、"消极悲观"和"职场幻觉";第2大类主要体现为对"生涯发展的控制"方面的非理性信念,分别是"被动妥协"、"绝对控制"和"路径定势"。经检验,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的非理性生涯信念的检核。(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生涯信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涯信念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生涯发展方面的想法。本文设计两个研究,对大学生的生涯信念进行调查和团体干预。研究一采用曾维希编制的《大学生生涯信念自评量表》对5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大学生非理性生涯信念的检出率分别是:盲从成功为13.01%、忽视规划为8.88%、路径定势为21.10%、角色定势为34.52%、盲目乐观为19.33%、完美匹配为61.93%、工作至上为20.71%、依赖他人为10.26%、决策了结为53.25%、职场幻象为14.60%、考试依赖为24.85%、绝对把握为56.61%和性别刻板为7.10%;(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职场幻象、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维度未显示显着性差异。在盲目乐观维度,男生的均值显着高于女生的均值;在依赖他人维度,女生的均值显着高于男生的均值;在职场幻象维度,女生的均值显着高于男生的均值;在考试依赖维度,男生的均值显着高于女生的均值;在性别刻板维度,男生的均值显着高于女生的均值。(3)不同专业(文理)的大学生在盲目乐观、依赖他人、考试依赖和性别刻板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维度上未显示显着性差异。在盲目乐观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文科学生的均值;在依赖他人维度,文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理科学生的均值:在考试依赖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文科学生的均值;在性别刻板维度,理科学生的均值显着高于文科学生的均值。(4)不同年级(低年级和高年级)大学生在忽视规划、依赖他人和考试依赖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维度上暂时未检验出高低年级之间存在的显着性差异。在忽视规划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在依赖他人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高于高年级学生的均分。在考试依赖维度,低年级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研究二使用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5种辅导技术对28名被试的完美匹配信念进行团体干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4人。5种辅导技术分别是:寓言法、影响圈法、榜样法、蝴蝶模型法和电影法。这些技术分别反映生涯混沌理论的复杂性、变化性、偶然性和非线性。完美匹配信念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生涯选择的完美与苛刻的期待,高分者认为只有找到最匹配、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有积极的生涯发展。研究发现:(1)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在辅导前无明显差异:(2)实验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在辅导后显着低于控制组;(3)干预后实验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显着降低:(4)干预效果具有一周的延时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涯信念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海涛.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偶然学习理论的干预研究[D].扬州大学.2015

[2].苏晨.大学生生涯信念现状及其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团体干预研究[D].扬州大学.2015

[3].丁朔.中职学生心理资本、生涯信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

[4].王惠燕.大学生生涯阻隔与生涯信念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某高校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

[5].阮美娇.高职生生涯发展阻隔与生涯信念之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6].刘灿.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信念实证研究——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7].谢宝国,夏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非理性生涯信念及干预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

[8].彭思敏.企业员工生涯信念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9].宋耀武,苏虹,马晓辉.高校学生职业生涯信念现状及时间因素对其影响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0].曾维希.大学生的非理性生涯信念:维度与测评[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标签:;  ;  ;  ;  

生涯信念论文-吴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