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对称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音化,语法化,词汇化,附缀化
不对称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旭[1](2019)在《双音化在句法位置的分化作用——兼论汉语附着词前后转化的不对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双音化在谓语核心动词前后的分化作用,解释动后附着成分与动前前置成分不能跟动词发生词汇化的动因。将汉语附着词的虚化跟人类语言普遍的语法化路径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虚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特征,并分析附着词前后转化的不对称性。(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9年03期)
张笑[2](2019)在《网络借贷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理与缓解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以来,不论是网络借贷的交易规模,还是P2P平台的数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平台自身信贷技术的限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导致市场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较高,甚至出现恶意违约的现象,加剧了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的风险,对网络借贷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正规金融市场中,银行通过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和担保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这又造成了信贷配给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是连接借款人和投资者的桥梁,其客户群体主要是那些无法提供抵押品的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而平台能否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关系着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着平台能否实现信息中介的职能。从理论研究来看,部分学者认为网络借贷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无抵押的纯信用借贷业务,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借贷中依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实践层面来看,研究网络借贷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理和缓解机制,有助于提高P2P平台的风控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监管者制定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本文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网络借贷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借助60万个微观借贷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信号传递和违约成本两个角度提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研究这两种机制对借款人违约风险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从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特征和网络借贷市场的特征入手,通过与正规金融市场和传统民间借贷市场进行对比,说明网络借贷平台面临有效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贷后管理成本较高以及借款人违约成本较低等问题,从而无法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结合数理模型,分析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两种途径:信号传递和提高违约成本,即平台通过让借款人披露更多的信息来区分其风险类型,或者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直接降低违约风险。在实证部分,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对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检验,从信号传递和违约成本两个角度研究其对借款人违约风险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本文发现网络借贷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高收入者,但高收入者往往可以从利率更低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应出现在网络借贷市场中,因此通过研究收入与违约概率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逆向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高收入者的违约概率反而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并非是借款人提供了虚假的收入信息,而是借款人隐瞒了人民银行的征信信息,说明高收入中高风险(信用较差)的借款人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选择在利率更高的网贷平台借贷,这类似于保险市场中往往那些身体不好的人才更愿意购买保险一样。本文借助“股灾”这一外生事件研究借款人有没有可能将借贷资金挪用到股票市场中,来检验网络借贷中是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结果发现借款人在“股灾”后还款的违约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借款、牛市中还款的借款人,其违约概率显着低于其他时期,在牛市中借款、熊市中还款和在熊市中借款、熊市中还款的,其违约概率显着高于其他时期,网络借贷中存在道德风险。(2)信号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将借款人提供的信息分为硬信息和软信息,发现硬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违约风险越低,软信息的数量越多,违约风险越高,硬信息可以作为信号准确反映借款人的风险类型,而软信息则不能。在投资者决策方面,研究发现硬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其借款成功率越高、人均投资金额越大,说明投资者能够借助硬信息有效识别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软信息的数量越多,其借款成功率越高、人均投资金额越大,但是前文的研究表明提供软信息数量多的借款人违约概率更大。因此本文提出两种可能的解释:“学习效应”和“收入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一直都倾向于软信息数量多的借款人,投资者没有表现出“学习效应”,但软信息数量多的借款人借贷利率更高,这说明投资者选择软信息数量多的是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即存在“收入效应”。(3)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分为内部声誉约束、外部声誉约束和追债威胁,结果显示借款人如约还款次数越多,其违约概率越低,内部声誉约束能够显着降低违约风险,但这种约束只对在同一平台重复借贷的借款人起作用。其次,借款人所在城市的信用环境越好,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越低,外部声誉约束也能降低违约风险。考虑到不同的教育背景会影响个人的信用操守,研究发现不论借款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内部声誉约束都能显着降低违约概率,而外部声誉约束只能对高学历的借款人有约束。再次,若借款人所在城市有网贷平台的线下网点,其违约概率越低,追债威胁能够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降低违约风险。最后,借款人还款次数越多,其借款成功率越高,人均投资金额也越高,投资者能够有效识别内部声誉约束的价值。而借款人所在城市的信用环境和有无线下网点,都与借款成功率和人均投资金额无关,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外部声誉约束和追债威胁的价值。本文充分借鉴现有研究,实现以下几点创新: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网络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借助微观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第二,在理论上,梳理了网络借贷的现实特征,借助数理模型深入探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第叁,现有研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网络借贷能否解决信息不对称,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本文首次在实证上检验了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相关的理论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借贷中两种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即信号传递和违约成本。不仅完善了该领域的研究,也给投资者、P2P网络借贷平台和监管者有一定的经验启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9)
初光耀[3](2019)在《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产品特征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绩效研究——社会影响力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众筹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产品特征是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信号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探讨产品经济性信号和品质性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社会影响力对产品信号的调节作用。利用京东众筹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品价格、产品折扣、图片数量和项目更新数对众筹融资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影响力正向调节图片数量、项目更新数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信号理论深化并繁衍至奖励型众筹研究领域,并对筹资者如何提高众筹融资效果给予建议和启示。(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李江辉[4](2018)在《金融发展对股价异常波动的抑制作用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中国2007-2016年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企业股价异常波动视角,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抑制企业股价异常波动,稳定金融市场。本文为评价金融发展的经济影响提供新的视角,丰富了企业股价异常波动研究内容,也为决策层完善我国金融市场、降低股价异常波动、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推动股票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2期)
杨文,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孟帅良[5](2018)在《接触刺激在水稻根不对称生长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接触刺激与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2,4-eBL)诱导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根不对称生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悬吊培养法和根冠蘸蜡法模拟接触刺激的有无。结果表明:仅有2,4-eBL或接触刺激存在时,水稻根不对称生长比例较低,不超过9.7%;而当2,4-eBL和接触刺激同时存在时,水稻根不对称生长比例高达90.7%。采用根冠蘸蜡法模拟接触刺激也得到类似结果。本文研究外源施加2,4-eBL诱导水稻根不对称生长的现象及在此过程中接触刺激发挥的关键作用,为探究油菜素类固醇(Brassinosteroids,BRs)与接触刺激之间的关系提供新见解。(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高梦翘[6](2018)在《偶氮苯功能化手性salen Ti(Ⅳ)催化剂在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中的光控协同催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可由潜手性硫醚获得大量光学纯的亚砜,在化学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偶氮苯类材料因为其独特的光致顺反异构性而被人熟知。本文创造性的将偶氮苯引入手性salen Ti(Ⅳ)催化剂结构中,通过紫外光的调控催化剂分子中的偶氮苯构象,从而调控手性salen Ti(Ⅳ)配合物在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通过末端双键自由基聚合,以温敏的N-异丙烯丙烯酰胺为亲水单体和光敏的丙酰胺基偶氮苯为疏水单体,聚合成为温/光敏的两亲嵌段共聚物。通过共价键联,将催化活性中心手性salen Ti(Ⅳ)配合物引入共聚物分子末端。该类催化剂在水相中表现出温控水溶性特点。在低温下(T<LSCT)聚合物催化剂为两亲性,在水中通过分子内疏水作用自组装形成以手性salen Ti(Ⅳ)及偶氮苯单元为核的纳米胶束,为硫醚氧化反应提供疏水空腔。通过紫外光辐射可调节自组装胶束形貌,从而影响催化活性中心salen Ti(Ⅳ)分子间协同催化作用,实时调控催化反应活性。反应结束后,通过升高反应体系温度,该催化剂以沉淀形式析出,可有效重复使用。采用共价键联法,将不对称手性salen Ti(Ⅳ)配合物引入偶氮苯两端,合成偶氮苯桥连的双中心手性salen Ti(Ⅳ)催化剂。基于偶氮苯的光致顺反异构化特点,通过紫外/可见光辐射,可实时调控双子手性salen Ti(Ⅳ)配合物的相对距离,从而调控该双子催化剂的协同催化作用。该催化剂在以H202(30 wt%)为氧化剂,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体系中表现出光控协同催化的特点。通过控制反应溶剂,催化剂可从反应体系中简捷分离并有效重复使用。采用共价键联法,以离子液体功能化偶氮苯为连接基团,设计合成了离子液体功能化偶氮苯桥连的双子手性salen Ti(Ⅳ)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以H2O2(30 wt%)为氧化剂,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体系中同样表现出光控协同催化的特点。此外,离子液体独特的离子环境也有利于活化催化活性中心,从而提高催化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爱民,苏耀恒[7](2018)在《不对称外磁场下XXZ型相互作用的两量子比特系统的纠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对称旋转外磁场下两个相互作用的量子比特系统的量子纠缠。【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得到不对称旋转外磁场下两个相互作用的量子比特系统的4个本征态。为了刻画系统的纠缠,计算了各个本征态的concurrence。【结果】外加旋转磁场的极角以及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参数都会对4个本征态的纠缠产生影响。当各向异性参数Δ由0开始增大时,系统的哈密顿量由一种极限下含外场的XX模型经过Δ=1时的海森堡模型逐渐演化为另外一种极限下的Ising模型。【结论】相互作用和外部磁场之间的竞争决定了系统纠缠的演化。通过对系统纠缠的研究,可以对系统在参数的不同区间范围内模型的转化以及本征态的性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汪含笑,韩莹,陈传峰[8](2018)在《基于叁维不对称主体的客体方向选择性穿线作用及其组装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主客体化学中,控制络合过程的异构化现象不仅可以简化和调整所构建的组装体的结构,而且对其顺利执行作为分子机器时的功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叁维不对称结构的主体与线性不对称客体络合时,由于客体穿线方向的不同会导致方向性异构体的形成。这一现象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并对如何通过理性设计主客体的结构来控制客体穿线的方向和选择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环糊精、杯芳烃及叁蝶烯衍生大环等具有叁维不对称结构的大环主体与线性不对称客体之间的方向选择性络合作用以及方向性组装体的构建,并立足于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对其前景和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Karrar,Abdulelah,Azeez,Aureaar(阿布)[9](2017)在《产能扩张与成本不对称特性:在竞争环境下关于产能利用率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近年来会计学界对于不对称成本行为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并投入了较多研究篇幅,然而能力扩张决策对受到能力因素变动影响的成本反应成都仍然是不明确的。潜在的传统成本行为理论是基于线性理论和比例理论的基础上而建立的。不对称成本行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关于成本对资源变化反应的认知,更多地施加行为可以导致成本的增加,相对应地减少行为的施加会导致成本的减少。这种行为就被称作成本不对称行为。能力决策对成本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况,种情况是当需求下降时管理者会选择保留一部分未使用的能力,第二种情况是管理者使得能力和需求配比的同时,倾向于能力增大时调配更大的成本而不是能力减小时节约成本。为了考虑到能力扩张的相关因素,我们设计了一个理论框架,以便于解释并证明能力因素如何对粘性成本造成影响。我们查阅了现有关于粘性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现有文献对于能力扩张决策与成本粘性的关系之研究较为缺乏。此外,相关研究仍需对能力扩张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当前研究分析了能力扩张因素对关于成本分类的不对称成本行为,并就能力扩张因素对需求变化和不对称成本行为之间的影响做出了分析。水泥制造业是伊拉克加工制造业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分析能力扩张因素对不对称成本行为的影响,本文收集了2006-2015年伊拉克五家水泥制造业工厂的600组研究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月度整理。此外,本文采用了Augmented Dickey-Fuller测试和Johansen Cointegration测试进行模型分析,采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能力扩张是一项决定粘性成本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将其能与其他影响因素区分开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为了了解能力扩张对其的影响,本研究引入了不同领域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研究能力级别变化是否会导致成本类型的非线性行为变化、需求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总成本不对称行为的变化、竞争者价格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总成本不对称行为的变化、管理者期待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总成本不对称行为的变化。在这种模式下,每种类型的不对称行为都由能力扩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所决定。此外,笔者引入了一个能力是如何、以何种程度影响粘性成本程度的模型,并解释了模型原理。研究也展示了基于不对称成本行为理论的相应研究数据。在详细对活动成本数据进行筛选后,研究揭示了制造业、销售业、管理层不对称成本的程度,明确了总成本与能力变化相关。这也意味着施加的活动越多,成本可能越大。类似地,研究也想管理人员展现了行为变化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还展现了如何用能力变化、使用效率来预测成本粘性。能力利用的缓和效应强烈地反映了相反的模式。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成本行为在需求变化的直接影响中是粘性的。成本行为与需求变化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关系,表明需求下降,高未使用能力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粘性成本行为,为不对称成本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会计和经济理论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发现意味着管理者应该在考察成本行为与活动变化时了解经济波动。本研究回答了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理解成本行为决定因素的相关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与成本会计研究的发展相关。这些答案提供了一种基于不对称成本行为理论的框架,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活动增加和减少对活动的期望。在能力利用正日益成为商业主流的时代,仍然有太多公司在不完全了解这些可能会影响成本调整和资源收集的情况下,以扩散的方式开发能力因素变化和能力利用计划。因此,我们的框架为管理学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进一步调查生产能力,就业,需求,竞争力价格和管理期望对不对称成本行为影响的基本机制和影响条件。研究阐明并推进了一些理论需求波动的假设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资源消除和调整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能力利用专业理解的一些能力决策进行了澄清和推进,对管理实践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这些发现,能力扩张决策管理对不对称成本行为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0-01)
刘翠翠[10](2017)在《整合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双相体系手性化合物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化合物在化学、生物及医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针对游离酶法制备手性化合物存在酶稳定性差、容易失活,辅酶价格昂贵,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本课题利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聚合电解质和氧化石墨烯掺杂的中空纳米纤维,实现酶和辅酶在中空纳米纤维内的原位包埋,结合层层自组装技术,精确地将光敏剂、电子媒介组装到纤维膜的外表面,构建人工光合作用仿生载体,提高级联反应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同时光敏剂和电子媒介在纳米尺度上的精确排列,有效缩短电子传递链。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构建游离双相体系,研究有机溶剂的筛选、动力学分析、检测条件优化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有机溶剂时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反应体系1:1,采用C18柱,进样量5 μL,流速0.5 mL/min,流动相乙腈和水配比70:30时,可以分离2-苯基丙醛和(S/R)-2-苯基-1-丙醇。测定无辅酶再生游离体系,底物转化率7 h后仅为27.8%。(2)采用同轴共纺技术,以溶解含有100 mg石墨烯的20 g DMAC中的25 wt%PU溶液作为外相电纺液,含8 mg/mL聚合电解质PAH的甘油为内相电纺液,制备中空结构的纳米纤维,实现了酶和辅酶在其腔室内的原位包埋。测定了光敏剂EY和THPP与电子媒介物 M([Cp*Rh(bpy)H2O)]2+)和 M([Cp*Rh(phen)H 2 O)]2+)不同组合的光电流效应,结果表明以EY和M([Cp*Rh(phen)H 2 O)]2+)组合的电子传递链具有最高的电子传递效应。(3)考察了纳米纤维膜在双相体系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纯PU纤维膜的接触角和表面电位为117.59°和0mV;掺杂PAH和GO时,接触角和表面电位为109.7°、35 mV,PAH和GO离子化基团作用,可以改变纤维表面的理化性质,使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界面靶向性,有效分布在双相体系两相界面处。考察了整合的单相和双相体系单纯辅酶再生效率,表明整合单相和双相体系辅酶再生效率3 h都达到了70%,双相体系对光催化辅酶再生效率没有影响。(4)构建了高度集成的光化学辅酶再生-酶级联催化2-苯基丙醛合成手性化合物的体系。研究表明完全游离体系底物转化率仅为7.1%;部分集成组装体系,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底物转化率;相比以上情况,整合体系转化率达到了 30.9%。进一步研究了整合体系的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60℃下整合体系半衰期为8 h,相比游离体系提高了 10倍。重复使用8次后,整合体系催化活性仍保留50%以上。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构建了适于手性化合物不对称合成的整合人工光合作用的仿生载体,其对于促进工业生物催化、药物学研究、纳米材料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30)
不对称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以来,不论是网络借贷的交易规模,还是P2P平台的数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平台自身信贷技术的限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导致市场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较高,甚至出现恶意违约的现象,加剧了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的风险,对网络借贷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正规金融市场中,银行通过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和担保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这又造成了信贷配给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是连接借款人和投资者的桥梁,其客户群体主要是那些无法提供抵押品的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而平台能否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关系着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着平台能否实现信息中介的职能。从理论研究来看,部分学者认为网络借贷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无抵押的纯信用借贷业务,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借贷中依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实践层面来看,研究网络借贷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理和缓解机制,有助于提高P2P平台的风控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监管者制定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本文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网络借贷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借助60万个微观借贷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信号传递和违约成本两个角度提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研究这两种机制对借款人违约风险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从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特征和网络借贷市场的特征入手,通过与正规金融市场和传统民间借贷市场进行对比,说明网络借贷平台面临有效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贷后管理成本较高以及借款人违约成本较低等问题,从而无法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结合数理模型,分析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两种途径:信号传递和提高违约成本,即平台通过让借款人披露更多的信息来区分其风险类型,或者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直接降低违约风险。在实证部分,本文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数据,对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检验,从信号传递和违约成本两个角度研究其对借款人违约风险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本文发现网络借贷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高收入者,但高收入者往往可以从利率更低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应出现在网络借贷市场中,因此通过研究收入与违约概率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逆向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高收入者的违约概率反而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并非是借款人提供了虚假的收入信息,而是借款人隐瞒了人民银行的征信信息,说明高收入中高风险(信用较差)的借款人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选择在利率更高的网贷平台借贷,这类似于保险市场中往往那些身体不好的人才更愿意购买保险一样。本文借助“股灾”这一外生事件研究借款人有没有可能将借贷资金挪用到股票市场中,来检验网络借贷中是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结果发现借款人在“股灾”后还款的违约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借款、牛市中还款的借款人,其违约概率显着低于其他时期,在牛市中借款、熊市中还款和在熊市中借款、熊市中还款的,其违约概率显着高于其他时期,网络借贷中存在道德风险。(2)信号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将借款人提供的信息分为硬信息和软信息,发现硬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违约风险越低,软信息的数量越多,违约风险越高,硬信息可以作为信号准确反映借款人的风险类型,而软信息则不能。在投资者决策方面,研究发现硬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其借款成功率越高、人均投资金额越大,说明投资者能够借助硬信息有效识别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软信息的数量越多,其借款成功率越高、人均投资金额越大,但是前文的研究表明提供软信息数量多的借款人违约概率更大。因此本文提出两种可能的解释:“学习效应”和“收入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一直都倾向于软信息数量多的借款人,投资者没有表现出“学习效应”,但软信息数量多的借款人借贷利率更高,这说明投资者选择软信息数量多的是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即存在“收入效应”。(3)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分为内部声誉约束、外部声誉约束和追债威胁,结果显示借款人如约还款次数越多,其违约概率越低,内部声誉约束能够显着降低违约风险,但这种约束只对在同一平台重复借贷的借款人起作用。其次,借款人所在城市的信用环境越好,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越低,外部声誉约束也能降低违约风险。考虑到不同的教育背景会影响个人的信用操守,研究发现不论借款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内部声誉约束都能显着降低违约概率,而外部声誉约束只能对高学历的借款人有约束。再次,若借款人所在城市有网贷平台的线下网点,其违约概率越低,追债威胁能够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降低违约风险。最后,借款人还款次数越多,其借款成功率越高,人均投资金额也越高,投资者能够有效识别内部声誉约束的价值。而借款人所在城市的信用环境和有无线下网点,都与借款成功率和人均投资金额无关,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外部声誉约束和追债威胁的价值。本文充分借鉴现有研究,实现以下几点创新: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网络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借助微观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第二,在理论上,梳理了网络借贷的现实特征,借助数理模型深入探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第叁,现有研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网络借贷能否解决信息不对称,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本文首次在实证上检验了网络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相关的理论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借贷中两种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即信号传递和违约成本。不仅完善了该领域的研究,也给投资者、P2P网络借贷平台和监管者有一定的经验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对称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思旭.双音化在句法位置的分化作用——兼论汉语附着词前后转化的不对称[J].汉语学习.2019
[2].张笑.网络借贷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理与缓解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初光耀.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产品特征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绩效研究——社会影响力的调节作用[J].金融发展研究.2019
[4].李江辉.金融发展对股价异常波动的抑制作用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5].杨文,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孟帅良.接触刺激在水稻根不对称生长中的作用[J].热带作物学报.2018
[6].高梦翘.偶氮苯功能化手性salenTi(Ⅳ)催化剂在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中的光控协同催化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7].陈爱民,苏耀恒.不对称外磁场下XXZ型相互作用的两量子比特系统的纠缠[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汪含笑,韩莹,陈传峰.基于叁维不对称主体的客体方向选择性穿线作用及其组装体的构建[J].化学进展.2018
[9].Karrar,Abdulelah,Azeez,Aureaar(阿布).产能扩张与成本不对称特性:在竞争环境下关于产能利用率的调节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10].刘翠翠.整合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双相体系手性化合物不对称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