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垫状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垫状锦鸡儿,灌丛,微气候,荒漠区
垫状锦鸡儿论文文献综述
梅续芳,解李娜,刘哲,马成仓[1](2016)在《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的微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对自身及灌丛周围微气候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在维持荒漠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的作用,采用手持微气候仪测定灌丛内部、背风面、裸地(对照)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等微气候指标.结果发现:垫状锦鸡儿灌丛降低了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风速,灌丛背风面的风速降低幅度大于灌丛中心;垫状锦鸡儿灌丛降低了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夏季午间温度,灌丛中心温度降幅大于灌丛背风面;垫状锦鸡儿灌丛提高了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湿度,灌丛中心湿度增幅大于灌丛背风面.垫状锦鸡儿灌丛改变微气候的效应随着灌丛体积的增大而增强,3个指标的变化与灌丛体积均呈线性正相关.由此可见,垫状锦鸡儿灌丛能够显着改善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微气候条件.(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陈维忠,韩磊,刘哲,马成仓[2](2013)在《围封和放牧对垫状锦鸡儿种子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围封和放牧对垫状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种子产量的影响,通过野外定点调查统计了围封与放牧样地垫状锦鸡儿物候期、花朵参数、花朵数和果实数量。结果表明:围封与放牧样地垫状锦鸡儿物候无差别;花朵数、花生物量、花朵含水量和花朵有性繁殖投入在围封与放牧样地间无显着差异;围封样地花期败育率和果期败育率均极显着小于放牧样地(P<0.01),从而导致围封样地座果率为放牧样地的30倍(P<0.01);放牧样地的幼荚果数和成熟荚果数均极显着低于围封样地(P<0.01)。这表明,放牧主要是通过降低座果率制约垫状锦鸡儿的种子产量。(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张建华,马成仓,李清芳,乌云其其格,高玉葆[3](2011)在《垫状锦鸡儿的繁殖方式及其在适应干旱荒漠环境中的生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内蒙古荒漠区锦鸡儿属优势种垫状锦鸡儿灌丛结构、分株特征、繁殖倾向和克隆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的营养繁殖占主导地位,有性繁殖为辅;其营养繁殖由枝条克隆产生无性系分株,克隆生长构型为密集型.较高的无性繁殖比例、密集型的克隆构型和发达的根系使垫状锦鸡儿能很好地适应荒漠区的干旱环境,并成为荒漠区的优势种.(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垫状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掌握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围封和放牧对垫状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种子产量的影响,通过野外定点调查统计了围封与放牧样地垫状锦鸡儿物候期、花朵参数、花朵数和果实数量。结果表明:围封与放牧样地垫状锦鸡儿物候无差别;花朵数、花生物量、花朵含水量和花朵有性繁殖投入在围封与放牧样地间无显着差异;围封样地花期败育率和果期败育率均极显着小于放牧样地(P<0.01),从而导致围封样地座果率为放牧样地的30倍(P<0.01);放牧样地的幼荚果数和成熟荚果数均极显着低于围封样地(P<0.01)。这表明,放牧主要是通过降低座果率制约垫状锦鸡儿的种子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垫状锦鸡儿论文参考文献
[1].梅续芳,解李娜,刘哲,马成仓.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的微气候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陈维忠,韩磊,刘哲,马成仓.围封和放牧对垫状锦鸡儿种子产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3
[3].张建华,马成仓,李清芳,乌云其其格,高玉葆.垫状锦鸡儿的繁殖方式及其在适应干旱荒漠环境中的生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