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主缺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社区,社区居民,社区建设,主体性缺失
民主缺失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松[1](2017)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居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却是农村社区建设绕不开的话题。文章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造成农村社区居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不仅是居民自身的原因,更有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生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方面的深层原因。如何改善这种现状,除了农村居民自身素养的提升之外,更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7年12期)
姬秀娟[2](2017)在《“性善论”对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皇权伦理思想的强化、人的道德意识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义利曲解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7年05期)
陈燕[3](2016)在《中西比较视野下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民主”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改革已然进入深水区,即面临着如何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中国其核心便是政治民主化的问题,有诸多人用西方民主政治普适化来期许中国的政治改革。通过对历史上中西方民主政治形成路径的历史对比,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民主"的缺失,认为由于受到历史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众政治素养等条件的限制,中国的民主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民主,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实施,并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唐京华,孙宏伟[4](2016)在《社区治理中居民民主精神的缺失与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治理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动员社区力量和社区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完善、安定有序、和谐共处的现代生活共同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调研结果显示,社区治理进步的最大困难在于居民主体力量的短板,难以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根本原因是居民缺乏民主精神,这是历史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民主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来源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胡国栋,王晓杰[5](2016)在《企业民主的缺失与重建:从“鞍钢宪法”到组织主人翁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活力的释放和竞争机制的建立,对财富和效用最大化的追逐大有逐步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主导逻辑之势,我国的企业民主也随着"股东至上"的美国公司治理范式的推广而日渐式微。重塑组织主人翁精神,保障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行为,是"鞍钢宪法"对于重建当代企业民主的重要启示。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职工参与决策,强化职工代表大会功能以及打造自我管理团队等维度,可以尝试建构我国国有企业组织主人翁行为的运作机制。(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肖蓟[6](2015)在《“带病提拔”折射民主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3月开始,中央巡视组对26家央企进行专项巡视。6月1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其中6家单位的巡视反馈情况。其中,武钢、宝钢等多家央企都被指在选人用人方面,违反相关纪律规定,存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回避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据6月13日中国(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5-06-16)
张育仁[7](2015)在《梁实秋事件:抗战议题设置与“学术民主”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实秋事件得出的教训,除了议题设置一方没严格按"学术民主"的程序出牌外,其在大众文化传播学意义上的教训必须深刻检讨。这就是:在大众媒介的强势宣传之下,如果掌控舆论强势的一方对不同意见的另一方面施加强大的政治情绪威慑力,并形成指导性主流压力,那么弱势的一方就会感到恐惧和孤独;由于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于是他就只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迫放弃自己的意见,向主流意见屈服,一是继续孤独、顽抗下去,最终落荒而逃。(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冯知新[8](2014)在《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架构及其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议制民主在人口和地域两个方面对直接民主实现了重大突破,是间接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代议制民主由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政党制度共同构成。除代议制民主本质的虚伪性之外,它在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如选举的困境、代表的两难、公民政治冷漠等诸多不足。(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陈怀平[9](2014)在《正当性缺失: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悖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理论的不完善和实践的不成熟,西方协商民主表现出明显的正当性缺失:代议制框架下的代表参与方式不能直接体现协商主体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同时以"整体利益"为考量的代表的独立性诉求必然造成代表性不足的民主价值困境和"反民主"的实践危机;在偏好转换的实践前提与协商民主的价值功能出现"倒因为果"的逻辑自证的同时,面对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更优的论证"的力量和公民民主品格缺失,"虚假偏好"和"自利价值"必然与协商民主偏好表达的"真实性"和"公共性"诉求相悖;对"政治中的人性"认识的误区,必然导致协商民主理论的"真诚地公开讨论"诉求与民主实践现实中的"伪善"相背离,并带来专制政治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邹洪伟,张天明[10](2014)在《缺失与回归: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民主》一文中研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学科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其原因在于该科目的"小儿科"地位和教材内容叙述上的抽象化,现实社会风气的不良与教学内容的理想化诉求之间的落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烦。这些解释均有其道理。但思想政治教学中民主氛围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种缺失表现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几乎成了教师的"单口相声"或现代教育技术的"独舞",学生很少(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论坛》期刊2014年07期)
民主缺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皇权伦理思想的强化、人的道德意识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义利曲解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主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1].李茂松.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居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
[2].姬秀娟.“性善论”对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影响[J].学理论.2017
[3].陈燕.中西比较视野下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民主”的缺失[J].宁夏社会科学.2016
[4].唐京华,孙宏伟.社区治理中居民民主精神的缺失与培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
[5].胡国栋,王晓杰.企业民主的缺失与重建:从“鞍钢宪法”到组织主人翁行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6].肖蓟.“带病提拔”折射民主缺失[N].检察日报.2015
[7].张育仁.梁实秋事件:抗战议题设置与“学术民主”的缺失[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8].冯知新.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架构及其缺失[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陈怀平.正当性缺失: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悖理[J].新疆社会科学.2014
[10].邹洪伟,张天明.缺失与回归: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民主[J].教育科学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