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戴军,马颖忆,吴未[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协同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具有紧密的逻辑契合性和内在系统关联性,构建5个维度36个指标组成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空间关联测度等评价分析方法,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与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指数高、低值集聚和空间自相关性较显着,指数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空间格局,各地市分系统环境质量水平差距较大,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异明显,呈不均衡和不充分的发展特征。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制定差异化的分区调控策略,强调人居环境各子系统的全面补缺和冷热点区域协同优化,注重"拉长板,补短板,重协同,谋特色",统筹促进省域乡村地域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生活环境水平的系统振兴,这对江苏省各地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卢淑莹[2](2021)在《乡村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耦合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仇冬[4](2021)在《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乡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关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质升级的同时,也要加强乡村基层设施的建设,培育村民的人居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多停留在乡村建设标准上,对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对县域和村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但对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尤其是镇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黄土高原泾河川地的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规划项目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整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乡村人居环境特征等出发,研究其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社会、文化、居住、设施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策略,以期为黄土高原泾河川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乡村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其次选取三种类型的乡村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村民访谈记录和调研问卷法,对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三种类型乡村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带动服务型的乡村、园区依附型的乡村以及农业发展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均呈现出不同现实问题的研究结论。最后,结合现状调研与指标量化分析,提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框架思路,并分析不同类型乡村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发展类型方向与整治模式,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与实证研究。以期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整治规划思路。
刘欢[5](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姜冰[6](2021)在《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六项重点工作,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以及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在这三年的整治行动工作中,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农村人居环境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农村人居环境复杂且整治工作量大面广,前期欠账较多和农村本身基础建设薄弱等原因,目前的整治成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重突击治理,容易反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长效的建管机制不健全也致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缺乏后劲。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当前各级政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庄河市为研究对象,庄河市是一个农业大县,生态资源丰富,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自2018年起庄河市按照省、市相关文件方案要求,通过加强领导、创新引领、增加投入等工作措施,由点到面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地杜绝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本文主要运用人居环境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围绕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这一主线展开研究和分析,通过科学制定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对庄河市、镇、村三级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以及部分乡镇农村群众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乡镇村屯进行实地观察,详细了解该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地区成功的可借鉴的做法相结合,探索运用公共治理理论,从政府、社会、市场和村民等多方面合作共治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优化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策略,进而构建可持续长效治理机制。
琚康和[7](2021)在《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推动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与完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有机载体,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村域的研究尺度出发,对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通过群体决策及综合量化的方法,从乡村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综合运用了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4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其次,通过二次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然后运用区间赋值的方法对乡村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最终通过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综合得分值。本文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选取庐江县220个行政村(社区)作为研究单元,运用已建立的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总体布局与基本特征,确定了适合庐江县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的量化标准,系统评价了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发展水平,定量刻画了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庐江县人居环境综合品质整体差异性较大,基本呈现“乡镇中心强,边缘村庄弱”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对庐江县人居环境综合品质及五大子系统品质进行空间分异划分,探究影响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本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宏观尺度束缚,将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落实到具体的村域尺度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定性指标的缺陷,通过指标选取研究,构建了全新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体系,提高了定量化测度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可行性与便捷性。图[33]表[25]参[86]
周磊[8](2021)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建设秀丽宜居的农村,这不仅是我国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改善还关系到我国在建设的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的构建的效果,是惠及农村最基本的福祉所在。根据研究现状看来,学者们近些年来也将目光投向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上,但是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案例的细致分析与深入描述上,仍旧缺乏更加深入的调查,更需要了解当前人居环境治理的现实问题。由于人居环境治理是一个涉及到较多学科的复杂研究,笔者在对调研地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政府、基层以及农民的行为进行研究。借鉴相关理论,在调查洪蓝镇农村居民环境的现状之后深入分析,并对造成当前突出人居环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在相对的结合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治理案例及治理经验,结合性地提出一些可以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一些路径选择,努力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面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溧水区洪蓝镇为研究对象,具体深入对该地区进行了实地的调研走访考察,直接访问了近40多位村镇干部及村镇居民。近年来,溧水区洪蓝镇将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视为建设农村文明新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基本设施的普及、村容村貌的改善,使得村庄整体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但是调研还发现该地农村人居环境的很多凸显的问题有待提升。如治理过程中的不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供需不一致性、没有激发农民在治理工作中的内生作用等等。所以结合调研情况来做进一步的分析。本研究由以下内容具体展开:首先是文章的绪论部分,其中主要是包含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案例地选择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实价值。接着是文章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以及所使用到的理论工具、理论基础和来源。接下来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是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具体案例地实际的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的人居环境治理的现况以及其治理提升的效果。其次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洪蓝镇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治理举措的不可持续性、基础设施供需出现错位现象、治理市场机制出现部分“失灵”、村民及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低、人居环境治理中与村庄实际出现脱节现象等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调研访谈情况分析其中缘由。第五部分为在国内外视域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的较好的示范地区的介绍,为我们最后总结性提出优化路径作为实际经验对策的参考。最后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对于在实际调研中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点经验的启发,进一步提出应该从运行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长效举措、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等方面来对洪蓝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进行优化。随着我国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提高,对于“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人居环境治理的困境与难题也将会被一步步解决,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也将会迈向新的台阶。
郑媛[9](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何珍[10](2020)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多中心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W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传统“乡政村治”模式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但在社会改革不断推行的过程中,“乡政村治”模式在新时代面临城镇化、行政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挑战,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过程缺乏活力。新时期党和政府不断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始终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开始逐渐合作参与治理工作,因此,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创新,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各主体的参与活力,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格局,营造良好的农村宜居环境。本文以安徽省W县为研究对象,从多中心治理的视角来研究县域范围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治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程度低,社会主体参与治理不深入,多元主体治理协同性不足。原因包括:行政规则体系不健全,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企业经济人倾向明显,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社会自治能力不强,环境治理参与动力不足;主体利益存在失衡,综合治理价值导向不足。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联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有限主导、倡导市场积极介入、引导社会精准参与,构建多元协作机制,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多元主体的互动和合作实效,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二、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协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在逻辑 |
1.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拓展 |
1.2 乡村振兴对乡村人居环境的作用机制 |
2 乡村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指标数据的来源 |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1 熵值定权法 |
(1)构建特征值矩阵。 |
(2)数据标准化处理。 |
(3)指标同度量化。 |
(4)熵值与差异系数计算。 |
(5)指标权重确定。 |
2.3.2 因子分析定权法 |
2.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4.1 权重加权法评价模型 |
2.4.2 空间关联测度模型 |
(1)Getis-Ord General G。 |
(2)Getis-ord Gi*。 |
3 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空间分析 |
3.1 总体特征水平分析 |
3.2 分系统质量评价 |
3.2.1 乡村产业动力环境 |
3.2.2 乡村生态基础环境 |
3.2.3 乡村文化文明环境 |
3.2.4 乡村组织治理环境 |
3.2.5 乡村生活水平环境 |
3.3 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 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协同优化策略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4)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更高要求 |
1.1.2 学科背景:黄土高原泾河川地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急待完善 |
1.1.3 实践背景: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受城镇化影响明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空间范围与对象界定 |
1.4.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借鉴 |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
2.1.2 乡村空间规划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其他相关理论 |
2.2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析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4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现状特征研究 |
3.1.1 区域空间资源特征 |
3.1.2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4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 |
3.2 四十里铺镇乡村现状特征研究 |
3.2.1 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
3.2.2 乡村建设空间特征 |
3.2.3 乡村配套设施现状特征 |
3.3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调研分析 |
3.3.1 典型村的选择 |
3.3.2 典型村自然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3 典型村社会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4 典型村文化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5 典型村居住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6 典型村设施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4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 |
3.4.1 典型村一——清街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2 典型村二——马坊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3 典型村三——军张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1.2 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4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4.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评价 |
4.2.1 问卷描述性分析 |
4.2.2 村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
4.2.3 村民对乡村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
4.2.4 村民对乡村设施环境的满意度 |
4.2.5 结果分析 |
4.3 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政策制度影响 |
4.3.2 规划发展影响 |
4.3.3 内生动力及外部驱动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与实证研究 |
5.1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
5.1.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1.2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1.3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 |
5.2.1 区域协调的乡村空间规划总体框架 |
5.2.2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2.3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2.4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证 |
5.3.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清街村实证 |
5.3.2 园区依附型乡村——马坊村实证 |
5.3.3 农业发展型乡村——军张村实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2.1 研究区域创新 |
6.2.2 研究层次创新 |
6.2.3 研究方法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6)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本章小结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概念 |
1.农村人居环境 |
2.乡村振兴战略 |
(二)农村人居环境相关理论 |
1.人居环境理论 |
2.公共治理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三、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的调查 |
(一)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做法 |
1.生活环境整治情况 |
2.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
3.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5.整治资金保障情况 |
(二)庄河市农户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认知情况与满意度调查 |
1.问卷设计 |
2.样本代表性分析 |
3.数据统计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四、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
1.从政府管理方面分析 |
2.从社会参与方面分析 |
3.从村民主体方面分析 |
(二)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政府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
2.社会共同治理合力未形成 |
3.村民整治主体地位未发挥 |
4.整治资金投入保障不充足 |
(三)本章小结 |
五、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分析 |
(一)国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分析 |
1.日本“造村运动” |
2.韩国“新村运动” |
(二)国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分析 |
1.浙江安吉:“安吉模式” |
2.辽宁抚顺:“新宾模式” |
3.江苏南京:“高淳模式” |
(三)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启示 |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2.尊重村民主体地位 |
3.科学规划农村建设 |
4.产业支撑乡村经营 |
(四)本章小结 |
六、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的优化策略 |
(一)加强规划指导力度,完善整治政策措施 |
1.完善整治工作方案 |
2.制定科学村庄规划 |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二)科学匡算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1.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三)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创造整治良好氛围 |
1.加强日常宣传引导 |
2.注重典型示范带动 |
3.培养村民环保意识 |
(四)发挥村民主体地位,增强整治内生动力 |
1.尊重村民主体地位 |
2.建立完善村规民约 |
3.提升村民自身素质 |
(五)探索多元整治途径,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
1.坚持政府主导地位 |
2.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
3.推行专业市场运作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访谈提纲 |
附录 B 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7)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人居活动逐渐受到联合国关注 |
1.1.2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
1.1.3 安徽省市加快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人居环境 |
2.1.3 乡村人居环境 |
2.1.4 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2.3.3 研究现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3.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3 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
3.3.1 子系统构成要素 |
3.3.2 指标层构成要素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3.5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
3.6 指标综合评价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案例研究——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庐江县基本概况 |
4.1.2 研究单元 |
4.1.3 数据来源 |
4.2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总体布局与基本特征 |
4.2.1 生态环境布局与特征 |
4.2.2 经济发展布局与特征 |
4.2.3 居住条件布局与特征 |
4.2.4 基础设施布局与特征 |
4.2.5 公共服务布局与特征 |
4.3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
4.4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研究 |
4.4.1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综合品质量化分析 |
4.4.2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品质量化分析 |
4.4.3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结果 |
4.5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优化措施研究 |
4.5.1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品质优化措施 |
4.5.2 庐江县村域尺度下人居环境品质优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A 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标准化评价结果一览表 |
(8)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典型案例地选择与数据来源 |
1.4.1 案例地的选择 |
1.4.2 主要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研究依据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人居环境 |
2.1.2 农村人居环境 |
2.1.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治理理论 |
2.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2.3 生态文明理论 |
2.2.4 公共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洪蓝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
3.1 洪蓝镇镇简介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历史资源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3.1.4 人居环境工作基础 |
3.2 洪蓝镇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举措 |
3.2.1 完善工作机制,推行治理责任制 |
3.2.2 强化项目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3.2.3 引入市场机制,建设第三方托管机制 |
3.2.4 组织宣传引导,推动多方力量参与治理 |
3.3 洪蓝镇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 |
3.3.1 提升了村镇整体的村容村貌 |
3.3.2 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3.3.3 “厕所革命”得到了顺利推进 |
3.3.4 形成了多方主体共治共享格局 |
第四章 洪蓝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洪蓝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治理举措具有不可持续性 |
4.1.2 基础设施供需出现错位现象 |
4.1.3 市场机制出现部分“失灵” |
4.1.4 村民及社会组织参与度低 |
4.1.5 治理工作与村庄实际出现脱节 |
4.2 洪蓝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压力型体制及运动式治理 |
4.2.2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自上而下”的实施机制 |
4.2.3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对市场监管存在部分盲区 |
4.2.4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遭遇转型期农村公共性缺失 |
4.2.5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秉承政绩思维和城市思维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经验研究 |
5.1 国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 |
5.1.1 韩国发挥农民主体性,共建农村人居环境 |
5.1.2 日本“一村一品”,打造农村人居新面貌 |
5.2 国内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 |
5.2.1 宁夏银川西夏区:小积分换出大文明 |
5.2.2 四川丹棱:村民自治+市场运作模式 |
5.2.3 江西全南县:“五抓五美”共建家园 |
5.2.4 福建永泰县:“六实六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5.2.5 四川蒲江县“七化七改”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新发展 |
5.3 国内外人居环境治理经验启示 |
5.3.1 重视乡村基础设施 |
5.3.2 明确政府权责定位 |
5.3.3 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发挥 |
5.3.4 确立清晰可行的治理规划 |
5.3.5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
第六章 洪蓝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优化路径选择 |
6.1 改革人居环境运行体制机制,实现责权清晰一致 |
6.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实现供给需求双方的协同 |
6.3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长效举措,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
6.4 坚持社会组织和农民主体地位,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
6.5 结合各地具体地方性知识,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
附录1 |
附录2 |
(9)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
2.4.1 目标:动态舒适 |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
3.1 气候环境 |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
3.2 地貌环境 |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营建的对策 |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
6.1 地域环境解析 |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
6.2.1 筒屋式民居 |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
6.2.3 现存问题分析 |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概括与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
作者简历 |
(10)农村人居环境的多中心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W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多中心治理方面的研究 |
(二)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 |
(三) 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 多中心 |
(二) 农村人居环境 |
二、理论基础 |
(一) 多中心治理理论 |
(二) 公共物品理论 |
(三) 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章 W县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的调研概述与分析 |
一、W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情况介绍 |
(一) W县的区域概况 |
(二) W县作为案例的代表性分析 |
(三) W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
二、W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发展脉络 |
(一) 单中心治理模式的实践 |
(二) 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型 |
(三) 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初探 |
三、W县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初步探索的成效 |
(一) 政府治理理念有所转变 |
(二) 市场参与项目逐渐增多 |
(三) 自主治理氛围开始形成 |
第三章 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的问题与成因 |
一、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 |
(二) 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程度低 |
(三) 社会主体参与治理不深入 |
(四) 多元主体治理协同性不足 |
二、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 行政规则体系不健全,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 |
(二) 企业经济人倾向明显,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 |
(三) 社会自治能力不强,环境治理参与动力不足 |
(四) 主体利益存在失衡,综合治理价值导向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一、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 |
(一) 韩国的新村运动 |
(二) 欧盟的乡村社区建设 |
(三) 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 |
(四) 苏州市“康居特色村”建设 |
二、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启示 |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三)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四)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
第五章 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的对策研究 |
一、健全行政体系,坚持政府有限主导 |
(一)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 |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监督考核 |
二、完善参与机制,倡导市场积极介入 |
(一) 搭建信息平台,增加企业参与的社会资本 |
(二) 加强政企互动,培育市场主体的公共精神 |
三、健全社会网络,引导社会精准参与 |
(一) 加强组织引导,打造长效环境治理机制 |
(二) 强化自治能力,动员居民发挥主体作用 |
四、倡导主体平等,构建多元协作机制 |
(一) 厘清多元利益关系,健全利益均衡机制 |
(二) 建立治理委员会,完善对话合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协同优化[J]. 戴军,马颖忆,吴未.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乡村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耦合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卢淑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 仇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6]庄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化策略研究[D]. 姜冰.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D]. 琚康和.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8]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为例[D]. 周磊.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9]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10]农村人居环境的多中心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W县为例[D]. 何珍.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