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徽风建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徽派建筑,民族建筑,徽州西递
徽风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郭熙浩[1](2016)在《徽风西递——中国民族建筑的瑰宝》一文中研究指出素墙洁白,朴素着历史的质朴;屋瓦黝黑,坚守着历史的浑厚。檐角飞挑,高昂着历史的峥嵘;马头墙错落,绵延着历史的无华。行走在绿苔密布的青石板路,随着后退的黛瓦白墙,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影响了中国建筑发展几千年的历史,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引领着建筑潮流和文化派别,其中西递村为明清徽派建筑的博物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期刊2016-10-29)
姜靖波[2](2015)在《中国美丽建筑行 徽风皖韵沁古城》一文中研究指出南行的高铁在北方广阔的原野上穿行,时间也伴随着次序后退的景色一点点滑走,景与物在纬度的变化下曲张,从粗犷到温润,从壮美到优美,曲线逐渐丰韵,自然的色彩也一点点娇柔起来。离合肥越来越近了,向下看去,初夏滋润过田野里的池塘,就像女子手中捧着的山泉,晶莹婉约,让人怜惜。(本文来源于《中华民居(上旬版)》期刊2015年Z1期)
潘超[3](2009)在《西递“徽风”建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8年初,在苏继会老师的带领下,我和余磊、李浩等几个同学对西递大路街、直街、前边溪叁条呈P型的核心区商业街,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并掌握了该研究地段的较为详细的资料。我主要调研方向就是1980年以后,模仿徽州古民居风格和采用其构成要素和符号,试图与之在形象上建立某种联系的新建建筑(如司城第旧址上新建的村委会、旷古斋南侧的管委会等)。[1]以后便陆陆续续的展开了该方向的研究讨论、开题报告以及论文深入。近年来,众多的专家、学者从经济、文化、艺术、古文物保护等角度,对徽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总体上是褒扬的多,就“徽风”建筑等方面提出反面意见的较少。本文在掌握了详细的“徽风”建筑的基础资料后,经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分析总结出“徽风”建筑的得与失,并对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危害分级。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将作为日后西递建设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基础数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确定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的工作程序:调查——研究评估——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总结、调整规划和项目实施计划——再评估……。这是中国文物保护的规范类文件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规定这样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关于这一程序的规定促使人们思考通过程序来保证决策正确。本文便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工作程序,进行深入研究的。在一个层面上,本文可以当做一份对西递“徽风建筑”的调查报告,同时也是对该现状的一次再认识、一次定性化和定量化的深入解析。认真审视“徽风”建筑问题,也是对改革开放叁十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叁十年、西递村近叁十年建设发展的一次回顾。(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徽风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行的高铁在北方广阔的原野上穿行,时间也伴随着次序后退的景色一点点滑走,景与物在纬度的变化下曲张,从粗犷到温润,从壮美到优美,曲线逐渐丰韵,自然的色彩也一点点娇柔起来。离合肥越来越近了,向下看去,初夏滋润过田野里的池塘,就像女子手中捧着的山泉,晶莹婉约,让人怜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徽风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郭熙浩.徽风西递——中国民族建筑的瑰宝[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2016
[2].姜靖波.中国美丽建筑行徽风皖韵沁古城[J].中华民居(上旬版).2015
[3].潘超.西递“徽风”建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