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二烷基多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烷基多苷,脂肪酸甲酯磺酸钠,表面化学性质,复配体系
十二烷基多苷论文文献综述
康鹏,许虎君,李丹[1](2012)在《十二烷基多苷与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复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十二烷基多苷(APG)与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的复配体系在298 K下的表面化学性质。通过测定γ-lg c曲线,得到复配及单一体系的表面化学参数;并运用规则溶液理论对复配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复配体系在胶束的形成、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降低表面张力效能3方面是否存在协同效应。结果表明,APG/MES复配体系表面化学性能优于单一体系,且复配体系在胶束的形成、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方面存在协同效应,但在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方面不存在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2年03期)
邓月娥,宋捷,龚文君,姜小莹[2](2010)在《十二烷基多苷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最大泡压法探讨了十二烷基多苷(APG)的表面张力,对比常见表面活性剂LAS、AES的表面张力,及APG与LAS、AES复配后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只要加入少量APG,就能显着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且在质量配比为1∶1时,复配体系在低浓度范围内的表面活性更高。采用在水溶液中溶解振荡观察分层时间的方法,考察并对比了APG、LAS、AES、FAS及APG与之复配后的乳化能力。当APG-AES质量配比为1∶1时,乳化能力显着增强,且在质量浓度低至0.075%时,乳化能力最佳。(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0年08期)
赵学萃,许虎君,韩恒,陈丹丹,胡惠龄[3](2008)在《淀粉基十二烷基多苷表面性能及其浴液配方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甲基苯磺酸钠为催化剂,以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表面活性剂。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淀粉糖转化率接近100%。测定25℃时产品表面张力为34.5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5.0×10-4g/L,并对其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产品在浴液配方中的应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08年07期)
赵学萃[4](2008)在《淀粉十二烷基多苷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淀粉十二烷基多苷(C12-APGs) ,化学结构为:的合成、表化性质、应用性能、配方、微乳液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可溶性淀粉、1,2-丙二醇和十二醇为原料,通过转糖苷法合成淀粉基C12-APGs;经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到最佳得率的工艺条件为:m(1,2-丙二醇):m(十二醇):m(淀粉)=12:1:1,温度120℃,时间为6h;利用IR对合成的产品淀粉基C12-APGs进行结构表征,淀粉基C12-APGs产品的红外谱图与样品基本一致;对淀粉基C12-APGs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其表面张力为34.59mN/m,临界胶束浓度为w = 5.0×10-4g/L;考察了淀粉十二烷基多苷在乳化和泡沫的应用性能,发现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较好发泡力。在淀粉十二烷基多苷与AES复配及其浴液配方性能的研究中:淀粉基C12-APGs/AES在不同质量配比情况下,均呈现降低cmc和γ值现象,其中,C12-APGs/AES在质量比为8:2的时候最为明显,协同作用最大;在淀粉基C12-APGs在浴液配方应用性能研究中:配方5较其他配方更具较强的乳化力、去污力和发泡力,此“二合一”浴液,不但具有极好的清洗作用,同时具有护肤作用。在淀粉十二烷基多苷微乳液体系的研究中:通过研究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与不同浓度淀粉基C12-APGs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最佳比例可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A/S值没有影响;在研究不同醇对淀粉基C12-APGs增溶油的能力可知, C12-APGs表面活性剂与正丁醇的最佳比例为2.5:1,而正己醇、正辛醇与淀粉基C12-APGs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为2:1;在微乳液最佳盐度测定中,从得到的叁相图可知,中相微乳液盐宽范围为3.42%~10.78%。(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8-07-01)
邓金环,蔡再生[5](2007)在《十二烷基多苷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十二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发泡性能及其泡沫稳定性、去污性能、复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多苷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和良好的去污能力,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时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07年01期)
邓金环[6](2006)在《十二烷基多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烷基多苷(Alkyl Polyglycosides,简称APG)是90年代以来国际上致力开发的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如表面张力低、发泡力好、去污力强、配伍性能好、对皮肤刺激性小、易生物降解等,被广泛用于洗涤行业和化妆品行业中。目前,国内工厂大多采用两步法,即葡萄糖先和低碳醇(C_1~C_4)反应,然后加入高碳醇(一般是C_8以上)发生双醇交换反应,最后生成目的产物长链醇的烷基多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原材料消耗较大,产物得率低,且副产物多,另外要回收低碳醇,合成工艺路线长,操作复杂,成本高。本文以十二醇和葡萄糖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采用直接法合成了十二烷基多苷。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影响此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醇糖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这些因素对产物得率的具体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15℃,压力40mmHg,醇糖物质的量的比6:1,催化剂用量为1%(对葡萄糖的质量)。另外还对十二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发泡性能及其泡沫稳定性、去污性能、复配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浓度为0.2g/L时,其表面张力可达26.87mN/m;其泡沫稳定性非常好,2.5h后其泡沫高度仍保持在53.2mm;去污力也明显好于LAS、AES;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LAS、AES等)复配时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增效性。在充分了解了十二烷基多苷的各项具体性质后,把它与其它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制备了高效的精练剂;并把这种精练剂用于纯棉织物的精练,得到了良好的精练效果。其最佳的精练工艺条件为:浴比1:20,常压煮沸1.5h,精练剂5g/L,NaOH20g/L。(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6-12-01)
欧阳新平,邱学青,蓝仁华,杨卓如,陈焕钦[7](2001)在《新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多苷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苷法合成了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多苷 ( C12 - APG)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影响 APG结构组成的主要因素是 C12 醇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 ;而催化剂的量和正丁醇的量对 APG的结构组成产生影响不大 ;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较佳的 APG的合成工艺参数 ,以优选的工艺合成的 APG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01年08期)
蓝仁华,伍明华,杨卓如,陈焕钦[8](2001)在《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机理及动力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 生成丁基多苷的催化反应是在固体葡萄糖表面进行的,并且和十二烷基多苷的反应一样都是由亲核反应控制, 正丁醇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相当于一种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经验证,实验值与计算值平均误差分别小于4.0%和4.8%。(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欧阳新平,邱学青,蓝仁华,杨卓如,陈焕钦[9](2001)在《十二烷基多苷的红外谱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十二烷基多苷红外谱图的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红外谱图中 2 92 0~ 2 85 0cm-1与 335 0cm-1附近峰的强度比 ,尤其是 110 0cm-1与 146 0cm-1附近峰的强度比的大小以及在 15 90cm-1左右处有无特征吸收峰可以作为十二烷基多苷的定性检测手段。(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1年03期)
蓝仁华,欧阳新平,杨卓如,陈焕钦[10](2000)在《平均聚合度对十二烷基多苷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平均聚合度对十二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增溶性能和分散性能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平均聚合度的增加, 十二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变化不明显; 分散性能先增加后下降;而起泡性能、增溶性能则相应减小。(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十二烷基多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最大泡压法探讨了十二烷基多苷(APG)的表面张力,对比常见表面活性剂LAS、AES的表面张力,及APG与LAS、AES复配后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只要加入少量APG,就能显着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且在质量配比为1∶1时,复配体系在低浓度范围内的表面活性更高。采用在水溶液中溶解振荡观察分层时间的方法,考察并对比了APG、LAS、AES、FAS及APG与之复配后的乳化能力。当APG-AES质量配比为1∶1时,乳化能力显着增强,且在质量浓度低至0.075%时,乳化能力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烷基多苷论文参考文献
[1].康鹏,许虎君,李丹.十二烷基多苷与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复配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2
[2].邓月娥,宋捷,龚文君,姜小莹.十二烷基多苷的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0
[3].赵学萃,许虎君,韩恒,陈丹丹,胡惠龄.淀粉基十二烷基多苷表面性能及其浴液配方性能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8
[4].赵学萃.淀粉十二烷基多苷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
[5].邓金环,蔡再生.十二烷基多苷的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07
[6].邓金环.十二烷基多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6
[7].欧阳新平,邱学青,蓝仁华,杨卓如,陈焕钦.新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多苷的合成研究[J].化学世界.2001
[8].蓝仁华,伍明华,杨卓如,陈焕钦.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机理及动力学探讨[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
[9].欧阳新平,邱学青,蓝仁华,杨卓如,陈焕钦.十二烷基多苷的红外谱图研究[J].精细化工.2001
[10].蓝仁华,欧阳新平,杨卓如,陈焕钦.平均聚合度对十二烷基多苷性能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0